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东吴都已经向曹魏称臣了 曹丕为何还要先对孙权下手-趣历史网

东吴都已经向曹魏称臣了 曹丕为何还要先对孙权下手-趣历史网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2338 更新时间:2023/12/19 16:15:28

曹丕为何要先攻打称臣的东吴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三国时期是历史上最为大家所津津乐道的一个时代,人们对于那段历史中的人物掌故也都耳熟能详。

现在我们一般将黄巾起义后的历史都归于三国,但实际上“三国割据”要等到孙权称帝,三帝并立才真正开始。

▲三国人物塑像

孙权作为当时三名称帝君主中,年纪最大的一位,为何要在最后称帝?他之前又为何要向曹丕称臣?这对东吴的发展究竟有何意义呢?

一、孙权向曹丕称臣

曹操去世之后不久,曹丕就要挟汉献帝,将皇位“禅让”给自己,成为了三国时代的第一位皇帝。

汉献帝退位之后,刘备便举起了复兴汉室的大旗,并于不久后即位称帝,与曹丕形成了针锋相对的局面。

▲孙权游戏形象

而此时坐拥江东的孙权却并没有急着称帝,而是在两个老对手之间左右逢迎。

这主要是因为孙权论实力不如北面的曹魏,论称帝的正统性,又不如汉室后裔的刘备,因此孙权并不能贸然称帝。

在魏蜀两国君主纷纷称帝后,孙权在名义上保留汉臣的名分,对魏蜀两边打起太极推手,但实际上孙权还是更加倾向于曹丕一方的。

因为魏国的实力更强,对于东吴的威胁也更大,再加上前不久关羽死于东吴之手,其和蜀国的关系也更加紧张。

在刘备称帝后不久,其便发动大军开始伐吴,孙权知道曹丕也一直对江东虎视眈眈,为了稳定曹丕,孙权决定暂时向曹丕称臣,并接受其给自己的吴王封号。

此后他还多次派使者前往魏都,向曹丕进献了许多奇珍异宝。

曹丕认为孙权是真心归附自己,便没有在刘备伐吴时兴兵南下。

▲曹丕剧照

对于孙权来说投靠曹丕,显然是一个权宜之计,毕竟在赤壁之战结束后,他就和鲁肃商讨过称帝的相关事宜了。

但碍于情势所迫,他不得不向曹丕暂时低头,以便集中力量对付东进的刘备。

在孙权取得夷陵之战的胜利后,东吴的紧张局势得到了缓解,刘备方面短时间内再无大举南下的能力了。

此时按照孙权以往的作风,应该立即修复与刘备集团之间的关系,以求达成联盟抵御魏国的进攻,但孙权却一反常态的继续站在蜀国的对立面。

比如在雍闿发动针对刘禅的叛乱时,孙权就站在雍闿这边,诸葛亮后来派邓芝出使吴国他也拒不接见。

他的这些做法都是为了向曹丕显示自己的“忠诚”,并希望其能够派兵攻蜀。

二、曹丕南征

但曹丕并没有中孙权的圈套,在夷陵之战后蜀国元气大伤,他们在短期内对曹魏不可能形成威胁。

但是蜀地易守难攻,如果曹魏贸然进攻的话,很有可能会陷入持久战之中,让东吴坐收渔翁之利。

孙登游戏形象

而且在和孙权的交涉中,曹丕也发现这位“大魏吴王”似乎并不是真心归附。

首先是在夷陵之战后,曹丕曾经要求孙权对蜀国的残兵败将进行追击,但吴军显然就是做做样子,吴国将领甚至还在暗地里和蜀国将领有过交涉,这让曹丕对孙权针对蜀国的强硬态度打了个问号。

其次从孙权表示归附之后,曹丕便要求孙权将世子孙登,送到自己身边作为人质。每次提及此事时,孙权都非常痛快地答应下来。但到临行前他就会找出各种各样的理由,进行推脱,这让曹丕十分失望。

当时曹丕取代汉朝称帝本就存在反对的声音,因此他迫切需要建立功勋来稳定舆论。

于是,他在又一次要求孙权交出质子孙登遭拒后,便举三路大军南征,意欲一举吞并吴国。

不过此时孙权早已在暗中恢复了和蜀国的关系,并在对应方向上布置了精兵强将,抵御魏国的进攻。

曹丕对于此次南征做出的准备并不充分,再加上魏国水军在水战中,并不是东吴的对手,这让曹丕的南进攻势,遭遇了极大的阻力,最终不得不班师回朝。

在此后几年间曹丕又先后发动了两次大规模的南征,但最终都是无功而返。

曹丕在经历了三次失败后,对于东吴的力量有了全新的认知,他也放弃了一举吞并东吴的想法。

孙权则借助几次胜利,成功与曹魏政权“脱钩”,并为东吴的进一步发展取得了空间。

三、“大魏吴王”是黑历史吗?

在曹丕死后,曹魏政局陷入了短期动荡之中,孙权瞅准时机反客为主进行了多次北伐。

在取得石亭之战的胜利后,天下三分鼎立的局势,最终被确定下来,孙权也在不久之后正式称帝,中国自此正式跨入“三国时代”。

孙权称帝前归附于曹魏的经历,令其一直饱受历史爱好者的嘲笑。

不过在笔者看来孙权虽然自称大魏吴王,但是其对于内部和江东父老展现出来的态度,却是足够强硬的,因此当时他的这一举动,并不会动摇其称帝的根基。

▲复原的武昌城楼

东吴的臣子们固然知道孙权的选择是为了稳定局势,防止陷入腹背受敌的窘境。

江东的百姓其实也知道孙权并不甘心俯首为人臣,这从其迁都的决定中,就可以看出端倪。

当时孙权为了兼顾荆州和扬州这两个主要战场,特地将自己的治所迁到了湖北鄂州,并为其取了“武昌”的名字。

这个名字,充分显示出了孙权的战斗决心。

孙权知道东吴的发展必须建立在强大的武力基础上,而且他也确实做足了战斗准备。

值得一提的是,东吴的末代君主孙皓,又将治所从武昌迁到了建业,之后不久他就向晋朝投降了,每思至此不免令人唏嘘。

▲孙权帝王像

更关键的是,针对曹丕的三次北伐,让曹魏政权的正统性大打折扣,这也为孙权的称帝提供了先决条件。

因此如果孙权没有经历过“大魏吴王”这段黑历史的话,恐怕其距离登基,还有许多事情要做,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孙权和东吴也算是因祸得福了。

注:

关于孙权称帝前后政治举措的相关内容,参考自《试论孙权抗击曹丕南征》,刊登于《鄂州大学学报》2021年11月刊

标签: 历史百科

更多文章

  • 诸葛亮亲儿子诸葛瞻战死之后,他还有直系后代吗?-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历史百科

    众所周知诸葛亮一生致力于光复汉室,只留下了一个亲生儿子名叫诸葛瞻,那么诸葛瞻战死之后,这位伟大的军事家、政治家还有直系后代吗?下面趣历史小编就来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感兴趣的朋友就一起来看看吧!“三顾茅庐”的故事大家都知道,诸葛亮是一个多么有才华的政治家、军事家、发明家和文学家,这样的人才要是没有后人

  • 陆贽为官刚正清廉,皇帝为何反而贬了他呢?-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百科

    皇帝一般都希望臣子能够清廉,然而唐朝有这样一位大臣,他因为为官清廉深受,按理说应该深受皇帝重用,然而皇帝却因为他的清廉最终将其驱逐出权力中枢,最终被贬,他就是陆贽,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往下看。陆贽三国名将陆逊的后人,也算是名门望族,然而到唐朝时早已经家道中落,陆贽的

  • 朱元璋为什么给朱檀恶谥?朱檀的陵墓有何诡异之处?-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百科

    朱檀(1370年3月15日-1390年1月2日),明朝宗室,明朝第一任鲁王,明太祖朱元璋第十子,母为宁妃郭氏。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在山东邹城的中心店镇的尚寨村,有一座古墓被村民们盗挖,据考古学家考证,这是明朝一位藩王的墓葬,后来被邹城的相关部门知道后,制止了村

  • 战国后期各国都实行变法,却只有秦国成功-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百科

    战国时期,亦称战国时代,简称战国。是中国历史上继春秋时期之后的大变革时期。关于战国的起始年份,有多种说法,而战国时期结束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其实变法一开始就不是秦国先起的头,其实当时的儒家,名家,纵横家,兵家,道家都参与了变法,

  • 朱厚照真的那么昏庸吗?他的所作所为为何被唾弃?-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百科

    朱厚照,即明武宗,明朝第十位皇帝,明孝宗朱祐樘和张皇后的长子,年号正德。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朱厚照身为帝王的确是劣迹斑斑,但是却也是历史上少有的,带有情感,人性的一位皇帝。明武宗的父亲明孝宗朱佑樘,可以说是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奉行一夫一妻制的皇帝。明孝宗和原配张皇后的感情

  • 北宋的灭亡,是宋徽宗的错吗?-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百科

    宋徽宗赵佶(1082年11月2日-1135年6月4日),号宣和主人,宋朝第八位皇帝(1100年2月23日-1126年1月18日在位),书画家。宋神宗第十一子、宋哲宗之弟。先后被封为遂宁王、端王。哲宗于元符三年(1100年)正月病逝时无子,太后向氏于同月立赵佶为帝,次年改年号“建中靖国”。接下来趣历史

  • 施耐庵为何能将北宋末年的人物,刻画得淋漓尽致呢?-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百科

    施耐庵(1296年—1370年),名耳,又名肇瑞、彦端,字子安,号耐庵,或称“钱塘施耐庵”,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出生于兴化县白驹场,元末明初文学家,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的作者。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水浒传以宋江为首和一百零八位好汉为故事主线,在书中描写

  • “六贼当政”指的是哪六人?他们做了什么?-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百科

    北宋六贼,北宋年间六个奸臣的统称,这六个人分别是蔡京、童贯、王黼、梁师成、朱勔、李彦,基本都是宋徽宗时期重要的大臣,这六人朝庙之上结党营私、贪赃枉法、荒淫无度、排除异己,私下滥使职权以鱼肉百姓为乐,将民间弄得乌烟瘴气,满目涂炭,是导致当时江南方腊起义和金国入侵中原的罪魁祸首。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

  • 为什么说李诵的一生极其憋屈?他经历了什么?-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百科

    李诵,即唐顺宗,唐朝帝是一位皇帝,唐德宗李适长子,母亲为昭德皇后王氏,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在皇权至上的古代,皇帝应该是人们心目中最羡慕的位置,因为皇帝不仅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更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虽然说皇帝是人人都羡慕的位置,但是皇帝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当,也不一

  • 北宋后期的收取青唐是怎么回事?具体过程是怎样的?-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百科

    收取青唐又称河湟之役、王厚收取青唐,是北宋中后期拓边运动的高潮之一。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宋哲宗亲政后奉行“绍述”时,王厚“用荐者换礼宾副使、干当熙河公事,并先后取得一系列军事上的重大胜利,偕王瞻等攻取邈川、青唐。哲宗去世、向太后垂帘听政后,政治局势再一次出现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