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关羽被擒获后,为什么没有自尽以保名节?-趣历史网

关羽被擒获后,为什么没有自尽以保名节?-趣历史网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4210 更新时间:2023/12/4 16:10:00

关羽,字云长,本字长生,东汉末年刘备麾下名将,以忠义见称于后世。关羽去世后,民间尊为“关公”,历代朝廷多有褒封。清朝雍正时期,尊为“武圣”,与“文圣”孔子地位等同。在小说《三国演义》中,名列“五虎上将”之首,使用青龙偃月刀。下面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三国时期名人无数,在后世中谁的地位最高?答案当然是关羽。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关羽已经成神了。看看历代皇帝给他上的封号,最多的一个竟然长达26个字。

清朝光绪五年,光绪帝给关羽上了一个“忠义神武灵佑仁勇显威护国保民精诚绥靖翊赞宣德关圣大帝”的封号,如此长的封号堪称是冠古绝今。

在古代的历史名人中,若论死后地位之尊荣,除了孔子之外,恐怕再也没有比关羽地位更显赫的了。

虽然武侯诸葛亮一直也被历代皇帝所尊崇,但是其地位与关羽相比的话,恐怕也是大大不如。

在过去的一千多年时间里,共计有16位皇帝给关羽加封了23次,在这一次次的加封中,关羽也从一个凡人升格成神灵。

而且,不但古代的皇帝们对关羽十分尊崇,就连释儒道三教也对关羽十分推崇。

比如,在道教中,关羽就被尊为“协天大帝”、“翔汉天神等”;在佛教中,关羽被尊为“伽蓝菩萨”;在儒家学者中,关羽则被尊为“文衡帝君”。

关羽的封号如此之多,真要一个个仔细算起来,恐怕孔夫子都没有享受到如此待遇。

不过,虽然关羽一生忠义无双,但是他的结局却十分凄凉,堂堂威震华夏的盖世名将,最终却被东吴的一个无名小将马忠擒获。

说起马忠这个人物,以他在演义小说中的表现来看,即便是在名将如云的三国时期,他的表现也可圈可点。

马忠除了设伏擒获关羽、关平、赵累等人之外,后来刘备大军伐吴时,马忠还一箭射中了老将黄忠,导致年老体衰的黄忠阵亡。

后来潘璋被杀时,也是马忠领兵击退了张苞大军,还收拢败军屯兵江渚,打算给潘璋报仇。

从马忠的表现来看,可以说是有勇有谋,结果却在睡觉时被糜芳和傅士仁暗杀,首级也被送给了刘备。

换句话说,要不是二五仔麋芳的缘故,即便是在演义小说中,以马忠所表现出来的能耐,刘备想报杀弟之仇恐怕都有很高难度。

不过,在正史中,马忠其实就是一个无名小将,史书上连他的生卒年都没有记载。因为他只是潘璋手下的一个小官,《三国志》中也只提到了他擒获关羽,对其后来的事迹都没有记载。

可历史有时候就是这么奇妙,很多大人物最终都是栽在了小人物手里,历史上这样的例子实在太多了。因此,关羽被马忠擒获,也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真正令人觉得不解的是,为什么关羽被擒获后,不自尽来保存自己的名节?若是他能战死沙场,怎么也比被马忠这样的无名小卒擒杀要好得多。

其实,关羽被擒住后没有自尽,主要是三个原因。

第一,时间上来不及。

关羽被擒住的地方,距离刘备的大本营益州只有十几里的路程,以战马的脚力也不过是片刻功夫的事情。

或许是因为快要脱离险境,所以关羽一行人也就放松了警惕。

从关羽胯下的战马被绊马索绊倒,再被一拥而上的东吴兵擒获,这中间间隔的时间十分短暂,可能他还没弄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就已经被吴兵五花大绑的动弹不得了。

第二,三国时期没有杀害被俘大将的传统。

在三国时期,那时候的人们打仗还是比较讲究的,也没有杀害被俘大将的传统。除了屡次弑主的吕布,其他武将改换门庭其实很常见,人们也不会因为他从前的经历就轻视他。

比如曹操手下的重要将领张辽,他在跟随曹操之前,还曾跟随过丁原、何进、董卓、吕布等人,投靠曹操后还不是一样得到重用。

甚至就连吕布,一开始曹操也没打算杀他,而是想将他收归己用。若不是刘备在旁边补刀,吕布说不定也能逃脱一劫。

至于关羽,他擒获庞德于禁时,也没说一定就要杀这二人,若不是庞德出言不逊,关羽肯定也不会杀他。

第三,关羽没想到东吴真敢下黑手。

关羽的身份地位摆在那里,就算他在麦城之战中战败,好歹也是刘备手下的一员大将,而且关羽本身也享有很高的名声。

彼时的刘备可是兵强马壮,再加上关羽威震华夏的名声,又有着孙刘联盟的关系在,孙权又如何敢去杀他?

然而,孙权还真就那么做了。这一点,恐怕就超过了关羽的意料,但是关羽自己也看不到了。

至于孙权为什么铁了心要杀关羽,恐怕与当初的求亲受辱并没有任何关系。

其实,按照孙权的设想,东吴兵能拿回荆州便好,结果潘璋却带回来关羽这么个烫手山芋。这让孙权如何处理?

关羽是肯定不会投靠东吴的,而孙权也不可能恭送关羽回去,最后只能一杀了之,还能借关羽的人头来修好曹操。

其实,也不能怪关羽丢掉荆州,要知道在襄樊之战时,关羽已经是个57岁的老翁了。如此年龄还在战场拼杀,并且还取得了威震华夏的骄人战绩,已经令人十分钦佩了。

若是当时关羽能年轻二十岁,说不定真能一路平推到曹魏老家。

标签: 历史百科

更多文章

  • 如果白起在邯郸之战中服从命令,是否能灭了赵国?-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百科

    邯郸之战又称邯郸保卫战,是公元前259(周赧王五十六年)至公元前257年(周赧王五十八年)秦国与赵、魏、楚联军在赵国首都邯郸(今河北省邯郸市)进行的一次城池攻守作战。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秦赵长平之战,武安君白起大破赵军后,便想乘胜追击,围攻邯郸,但由于赵国割六

  • 在文学、政治、书法方面,纪晓岚带来哪些影响?-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百科

    纪昀(1724年8月3日-1805年3月14日),字晓岚,别字春帆,号石云,道号观弈道人、孤石老人,清代文学家、官员,是《四库全书》的总纂官,深受乾隆帝的宠信。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纪晓岚考中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太子少保。

  • 卢绾功劳不大却被刘邦封为王,为什么他后来还是反叛了?-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百科

    卢绾(wǎn),汉朝开国功臣、异姓诸侯王之一,是刘邦的同窗与发小,二人同年同月同日出生,深得刘邦的信任。下面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卢绾和刘邦的关系很好,刘邦打天下时,团队中就属卢绾的位置特别,刘邦对他很照顾。卢绾和刘邦的友情很深,他们是发小,在沛县时两人就是挚友。卢绾的功劳

  • 春申君做了一件糊涂事,由此产生了一个广为流传的成语-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百科

    金末元初理学家、教育家许衡曾说:“战国之四君,其可称者,唯一春申耳。至如孟尝、平原、信陵三子,乃尸位素餐者也。”在许衡看来,战国四公子中只有春申君黄歇才算名副其实。既然能被称为“君子”,不仅要有与之匹配的才能,更要有品德,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晚年曾沉迷于酒色,赵国的平原君赵胜在长平之战前曾“利令智昏”

  • 嘉庆上位不久就弄死了和珅 嘉庆又是怎么对待纪晓岚的-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百科

    还不知道:乾隆驾崩仅15天,嘉庆就立刻赐死和珅,他又是如何对待纪晓岚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相信很多人就算没有看过,一定听说过《铁齿铜牙纪晓岚》,在这里面,乾隆,和珅,纪晓岚三人之间互动不断,被观众戏称为铁三角。这种基于史实的戏说,使得大家对历史分外感兴趣,历史上乾

  • 南宋对金战争已经取得了很大优势,为什么赵构还要求和?-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百科

    很多小伙伴疑惑不解,为什么南宋军队在对金国的战争中已经取得优势的情况下,赵构选择了杀掉岳飞,谋求与金国议和之路呢?其实啊,这要从赵构本人的性格说起。或许有人认为,赵国一定要杀掉岳飞是因为其“迎回二圣”的政治主张。但其实,岳飞也不是傻子,他也知道这只是一个开战的口号而已,而且要救回二帝谈何容易,就算救

  • 黄歇将怀孕妻子送给无法生育的楚考烈王,由此产生一个广为流传的成语-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百科

    黄歇(前314年-前238年),战国时期楚国大臣,曾任楚相。与魏国信陵君魏无忌、赵国平原君赵胜、齐国孟尝君田文并称为“战国四公子”。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秦国的王孙嬴异人在赵国做质子八年,期间遇上了前来做买卖的大商人吕不韦。吕不韦看出嬴异人是一个能给自己带来利益的“奇货

  • 为什么会发生松锦之战?松锦之战的起因介绍-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百科

    为什么会发生松锦之战?这场战争是皇太极发动的,旨在消灭明朝关外最后一支劲旅,打通关宁锦防线的战役。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松锦之战开始于清军围困锦州,结束于松山城被清兵攻陷,明军主帅洪承畴被俘止。战争共经历了两年,以明军惨败告终,明朝倾尽国力打造的九边精锐损失殆尽,只

  • 魏征为什么当面讽刺唐太宗是“只哭媳妇不哭爹”?-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百科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唐高祖李渊去世时,唐太宗李世民为什么罕见地

  • 唐高宗为什么要下令重新开启大明宫的修建工程?-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百科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唐高宗李治为什么要放弃已有的太极宫而重新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