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古代两军作战的时候 擅自往后回头的士兵为何会被斩-趣历史网

古代两军作战的时候 擅自往后回头的士兵为何会被斩-趣历史网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2175 更新时间:2023/12/24 2:58:42

对古代两军列阵野战时,为何擅自回头往后面观看几眼的士兵会受罚?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章供大家参考。

古代有一项现代人看来匪夷所思的军法。

在两军列阵野战时,诸营部伍依次排列好、军阵已成,士卒列队完毕以后。大将会传下一道军令,然后由各队百夫长以上军官对本队士兵们复诵一遍。

什么样的军令呢?

就是全体禁声,不准擅自交头接耳,更不准擅自往后回头顾望。违者立斩!

当军令下达,若谁还胆敢高声喧哗、或者东张西望,后回头观看的,立即就会拖出杀头。

古代军队士兵,在即将临战的队列中严禁大声喧哗还能理解。但擅自回头往后面观看几眼,就会被军法斩首,这是为什么?

戚继光在《纪效新书》中有一句话,很好解释了这一点,叫作:

“一人回头,大众同疑!”

大众同疑,那是一件会立即瓦解了全军士气,引发军心浮动,然后一败涂地的、要命的大事!

所以,古代军队临战时,以严刑峻法禁止队列中的士卒擅自回头后望,一旦违令,都是毫不犹豫的就杀头示众。

那么有人就不信了,问道:我就回头向后面看几眼,就能引发大众同疑,有那样夸张吗?

一点也不夸张,这还真不是危言耸听。

古代军阵,尤其几万人规模的大阵,一般由五百至一千人左右的小方阵,按一定间隔、一层层的排列着,前后相距数里。

古代没有对讲机,前阵与后阵联系,全靠旗帜与鼓角、喇叭等等为号令调动进退。

如果前阵前排队列中,有三五人回头后望,那么后几排士兵也会跟着后望,

“咦,他们看什么,后面究竟发生了什么?”

这样,传递到了第七八排时,再也不是三五人在往后看了,而是将有三五十人、上百人,甚至整队整队的士卒,都要回头往后看看,后面究竟有什么事了。

当传递到后阵时,根本不了解前面发生了什么的后阵士卒们,就会产生疑惑,

“为何前阵的人都在往后看,前面出什么事了?”

“莫非前方要败了?

然后,这种疑惑就会让后阵的士卒产生恐惶,然后禁不住议论纷纷,本来肃静的军阵中就会喧哗声浪起伏。

这样,后阵的喧哗声,同样又会引发前阵的惊疑。前阵的人,根本不知正是因为自己回头乱望,才引发了后阵不稳。反而是会觉得:莫非被敌军抄了后路,后方战线要出问题了?

这样,就是大众同疑,严重者,就会传播恐惧、引发“营啸”,然后全军不战而崩溃。

古代因喧哗而造成莫名其妙的恐慌扩散,然后导致“营啸”全军崩溃的最著名事例,就是三国时期魏国大司马曹休的伐吴大军,一夜之间,大营就惊散了。

曹休因为此事,羞愧成病而亡。

《三国志.曹休传》:帝为二道征吴,遣司马(懿)宣从汉水下,(曹)休督诸军向寻阳。贼将伪降,休深入,战不利,退还宿石亭。军夜惊,士卒乱,弃甲兵辎重甚多。休上书谢罪,帝遣屯骑校尉杨暨慰谕,礼赐益隆。休因此痈发背薨。

十六国时,前秦伐东晋,大军也因为前军临战后退,导致了后军莫名其妙的恐慌,最后全军崩溃。

前秦苻大帝以投鞭断流的雄心讨伐东晋。规模在三十万级别的前秦大军列阵淝水边、军阵绵亘前后十数里。

当列阵已毕。为了引东晋军渡河再半渡而击,苻坚竟然下令全军后退数里。这一后退,就要了前秦大军的老命。

秦军阵势一退,晋军立即趁机猛攻。数里外的一个又一个军阵,一边听前面的交战声,一边后撤,普通将士不明所以,只以为前方已败,越退心里越恐慌。

前军影响后军,后军又影响前军,恐惧情绪就在混乱中迅速传遍了全军,再加其他因素,终于引发了全盘崩溃。

最后“八公山上、草木皆兵”,连山上的草木,在被恐慌情绪感染过后的士卒们看来,就连远处山上的草木,也成了敌人的伏兵。

标签: 历史百科

更多文章

  • 曹操和袁绍没有爆发官渡之战 最后最有利的人会是谁-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百科

    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官渡之战不爆发对谁更有利?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官渡之战是三国时代众多著名战役之一,曹操在此战中击败袁绍,取得军事优势后,最终一统北方。成为东汉末年群雄中实力最强的诸侯,直到司马懿夺取曹魏大权为止。因此官渡之战的重要性,仅次于决定三分天下的赤壁之战,而就这场战争本身而言。最

  • 繻葛之战是怎么回事?周天子为何会被堂叔打败?-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百科

    公元前707年(周桓王十三年),郑国在繻葛和周室联军之间爆发了一次战争,以郑军获胜告终,史称繻葛之战。此战使得周天子的魏延一落千丈,战后周王室开始衰弱,诸侯国势力大增,竞相争霸。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这场战争十分特殊。之所以说是特殊,是因为交战双方的身份。参与这场战争的

  • 官渡之战曹操为什么能取胜 胜利的原因是因为许攸献计吗-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百科

    对曹操在官渡之战取胜的原因是许攸献计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发生于公元200年的官渡之战是三国三大战役之一,同时也是曹操和袁绍为了争夺北方霸权的战略决战,官渡之战的起因却是曹操在下邳对吕布的围攻。公元199年,曹操围攻盘踞在徐州治所下邳城的吕布军队,吕布向河内郡太

  • 石亭之战是如何爆发的?魏、吴两国采取了怎样的战略?-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百科

    三国时期,魏、吴两国为江淮地区爆发了激烈战争,都伺机寻歼对方主力,史称石亭之战。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公元228年,吴国鄱阳(今江西鄱阳)太守周鲂用诈降诱敌之计致书魏国曹休,表示愿意叛吴归魏,请求曹休派兵接应。曹休中计,率军10万向皖(故治今安徽潜山),与另外两路魏军同

  • 曹雪芹被抄家的真实原因是什么?保举八阿哥当太子-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百科

    众所周知《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曹家是江宁织造署的管理者,雍正在登基5年后将曹家降旨查办,那么曹雪芹被抄家的真实原因是什么?只是因为贪污这个问题而已吗?曹雪芹的祖父曹寅是康熙的伴读,母亲还是康熙的保姆,而曹寅的祖上是有军功的,全家也受到了恩泽,所以才有这个殊荣,康熙和曹寅的关系相当好,甚至可以说不

  • 历史上李世民与李元吉正妻杨氏之间有哪些故事?-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历史百科

    历史上李世民与李元吉正妻杨氏之间有哪些故事?今天趣历史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严格来说,他们俩本应该是仇人,但却有了夫妻之情,还生下一个儿子。而且,因为李世民跟李元吉的亲兄弟关系,这对情人也就变成了二叔和弟媳的偷情,二叔还杀了弟媳的老公。别的不说,就凭这倒霉的关系,就能勾起吃瓜群众们的兴趣

  • 沮授只是俘虏,为什么曹操如此看重他?-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百科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即魏武帝,字孟德,小字阿瞒,他是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诗人,东汉末年权相,太尉曹嵩之子,曹魏的奠基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200年,曹操真诚地向一个俘虏说道:“我若早得先生,何愁不能平定天下!”俘虏听后却答

  • 郭嘉作为曹操手下的第一谋士,给曹操留下了什么样的遗言?-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百科

    众所周知在官渡之战后不久郭嘉就因病去世了,那么郭嘉作为曹操手下的第一谋士,给曹操留下了什么样的遗言?据说在他临死前,曾向曹操说了这样27个字:“司马懿用计之深臣远不能及,臣死之后能用即用之,不能用便杀之”,那么郭嘉为何会说出这样的话呢?魏朝末年,朝廷空无一人。曹丕别无选择,只好重用司马懿。当时,司马

  • 郭嘉和诸葛亮的师傅是谁?他们是同门吗?-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百科

    郭嘉和诸葛亮都是三国时期的谋士代表,正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那么这两位的师傅是谁?他们是同门吗?据野史记载,郭嘉跟诸葛亮师出同门,都是水镜先生的弟子。郭嘉是择明主而事,胸怀大志,他隐居等待可以施展才华的时机。他最开始跟随着势力庞大的袁绍,可是在短短的数十日之内,他便看出袁绍的为人,不足一成大业

  • 杨贵妃到底有没有死在马嵬坡?存在哪些争议?-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百科

    杨贵妃,本名杨玉环(719年6月22日—756年7月15日),号太真,唐朝时期后妃、宫廷音乐家、舞蹈家、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追封齐国公杨玄琰之女,宰相杨国忠堂妹。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杨贵妃到底死没死在马嵬坡,其实在史学界是有争议的。因为正史上并没有明确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