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董卓为什么要放走袁绍?详解其原因-趣历史网

董卓为什么要放走袁绍?详解其原因-趣历史网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561 更新时间:2024/1/4 3:18:55

董卓为什么要放走袁绍?放走袁绍,非董愚蠢,实为不得已而为之。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

董卓,字仲颖,凉州陇西临洮人,年少时有人曾言:卓“少好侠,常游羌中”“性粗猛有谋”董卓少时家境殷实,且颇擅武力,养成了放纵任性,粗野凶狠的性格。

为取得羌人首领的支持以及控制整个羌族部落,董卓大散家财,用于招待和笼络各个部落的首领。羌人一方面对董卓骄横、粗暴的性格感到畏惧,一方面又看中董卓的豪义和其殷实的家境,皆愿与之交。此后不久,董卓便控制了陇西境内的羌族部落。

除了羌人以外,董卓还大量结交当地的豪强,保持其在当地的地位和影响力。其大肆收留和豢养失意、落魄的无赖之徒,利用各种手段不断地兼并其他势力,以此巩固和扩大自己的力量。为今后的势力发展奠定了基础。

与此同时,东汉汉桓帝政府内忧外患,日益衰弱,仅其西部的羌人部落就让汉桓帝头疼不已。于是盘踞于陇西境内的董卓很快就进入了汉桓帝的视野。桓帝时期,董卓先后担任过羽林郎、并州刺史、河东太守、中郎将等职。在任中郎将时,其与黄巾军战争兵败,获罪革职,被贬回陇西。

灵帝时期,北方羌人北宫伯玉与李文候发动叛乱,兵逼三辅和园陵。当时东汉政府外戚和宦官集团斗争日益激烈,朝廷已无可用之人。陇西董卓遂重迁中郎将,拜破虏将军,与张温、袁滂、周慎等屯兵美阳,迎战羌族叛军。由于抗敌有功,董卓晋升台乡候,食邑千户。之后又升任前将军,平叛马腾、韩遂。此时董卓羽翼已丰,势力已成。

中平六年,灵帝驾崩,新帝刘辩继位。以张让为首的宦官集团及以何进为首的外戚集团把持朝政,斗争日益剧烈,时任大将军何进为进一步削弱宦官实力,控制皇权,力邀蛰伏河东已久的董卓入京,实行“清君侧”。董卓知道,入主东汉政权中心的机会已然到来。得到何进的密令,便即刻领军进京。途中得知何进已被张让等人诛杀时,便立即变道直奔皇帝刘辩所在地北芒。

将少帝刘辩迎回皇宫后,董卓便开始“挟天子以令诸侯”。并用计收编了时任车骑将军何苗以及京城卫戍的军队,巩固和扩大了自己在京城中的军队实力。于此,董卓正式拥有了左右东汉朝政的军事力量,正式接管东汉政权。

掌管政权后,董卓凶狠残暴的性格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朝内以鸿门宴的方式排除异己,朝外纵兵实行“收牢”政策,烧杀虐夺,无恶不作。

曹操曾有诗嘲讽倒行逆施的董卓:贼臣持国柄,杀主死宇京。荡覆帝基业,宗庙以燔丧。播越西迁移,号泣而且行。瞻彼洛城郭,微子为哀伤。——《薤露行》

董卓逆行倒施,使得天下百姓苦不堪言,各地诸侯纷纷举起讨伐董卓的旗帜,其中声势最大的抗董集团正是袁绍率领的同盟军。初平三年,董卓被吕布以奉诏诛杀乱臣贼子的名义诛杀于未央殿殿外,董卓执掌东汉的时代结束。

这位袁绍又是何人呢?袁绍,字本初,汝南汝阳人。汝南袁氏乃东汉名门,据《三国志·魏志·袁绍传》记载:汉代袁安在汉章帝刘烜时为司徒,儿子袁敞为司空,孙子袁汤为太尉,曾孙袁逢为司空,袁隗为太傅,四世居三公位,人称“四世三公”。

拥有如此背景的袁绍,二十岁即任濮阳县长,不久便有了精明能干的五星好评。之后其父母相继病故,袁绍守孝六年。丧期结束后便一直在洛阳隐居。期间也曾收到朝廷的辟召,只是此时的东汉政权内部斗争愈演愈烈,宦官专政之风盛行,以官僚士大夫和太学生为代表的“党人”遭受了残忍的迫害,故而朝廷的辟召被袁绍拒绝。

隐居期间,袁绍私下结识了如张邈许攸等“党人”及诸多侠义之士,帮助其躲避宦官集团的迫害。直到东汉朝廷取消党禁之后,袁绍才遵从时任大将军的何进的辟召,入朝为官。

中平五年,东汉朝廷另组西园新军,置八校尉。袁绍被任命为中军校尉,曹操为典军校尉。不久之后,袁绍便向大将军何进进言,欲除掉朝中把持朝政如张让、蹇硕等宦官。此时何进感觉到自己的力量不足,于是密令时任并州牧的董卓率军进京辅助其除掉宦官集团。

董卓原本听从外戚何进的密令率兵进京,配合袁绍和麾下的军队诛杀宦官一党,未料到何进自己先被张让等人诛杀。正当袁绍在内宫大肆屠戮宦官的时候,董卓率领军队抵达洛阳西郊。并寻求机会掌握了当时的少帝刘辩,挟天子以令诸侯。东汉末年朝廷内外最黑暗的日子已然到来。

逐渐掌握东汉政权的董卓十分蛮横,为建立自己的权威,其邀请袁绍密商废掉少帝刘辩,改立陈留王刘协为帝的阴谋。袁绍却不赞同这种做法,并与董卓起了争执,摔门而出。董卓本想杀掉袁绍,却被身边的人阻止了,并将通缉袁绍的命令撤销,还给了逃跑的袁绍一个渤海太守的头衔,赐爵位为邟乡侯。

那么为何霸道蛮横的董卓能听身边人的话语,不追杀袁绍,且给了其官职和爵位呢?

董卓很清楚袁绍的底细,袁氏家族“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布天下,若追杀过急,势必会导致其破釜沉舟,做出困兽之举,而自己刚入京城,所带部队仅3000余人,势力尚未稳固,虽说天子掌握在自己手中,却名不正言不顺,政令并不通达,一旦袁绍逃脱,凭借袁氏家族的威望,其定会召集豪杰,拉起队伍反抗,到时各地州郡都会乘势而起,整个东汉的局势就不是董卓自己能控制得了。

若此刻赦免袁绍,封给他一个官职和爵位,如此一来,袁绍必定会庆幸免罪,感恩自己,至少短期内不用担心其发动兵变。而这就能给自己巩固现有的地位赢得充分的时间,掌握东汉的政权也免除了后顾之忧。

故而放走袁绍,非董愚蠢,实为不得已而为之,换句话来说,董卓此举还是非常聪明的呢!

标签: 历史百科

更多文章

  • 薛刚反唐第100回:冤仇报新君御极,功名就薛氏团圆-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百科

    《薛刚反唐》是中国传统故事,作者是如莲居士,主要讲述了唐时薛仁贵之子薛丁山为奸臣所害,全家抄斩。而薛丁山的三子薛刚不肯屈服,终于起兵反唐,报了血海深仇使正义得以伸张的故事。小说从讲史演进而来,故事情节多半出于民间传说,然而书中人物如薛丁山、樊梨花、陈金定、薛刚、薛金莲等等男女英雄都已成为民间脍炙人口

  • 薛刚反唐第99回:山后薛强遇旧友,汉阳李旦暗兴师-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百科

    《薛刚反唐》是中国传统故事,作者是如莲居士,主要讲述了唐时薛仁贵之子薛丁山为奸臣所害,全家抄斩。而薛丁山的三子薛刚不肯屈服,终于起兵反唐,报了血海深仇使正义得以伸张的故事。小说从讲史演进而来,故事情节多半出于民间传说,然而书中人物如薛丁山、樊梨花、陈金定、薛刚、薛金莲等等男女英雄都已成为民间脍炙人口

  • 薛刚反唐第98回:武三思复弄权柄,双孝王出居外藩-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百科

    《薛刚反唐》是中国传统故事,作者是如莲居士,主要讲述了唐时薛仁贵之子薛丁山为奸臣所害,全家抄斩。而薛丁山的三子薛刚不肯屈服,终于起兵反唐,报了血海深仇使正义得以伸张的故事。小说从讲史演进而来,故事情节多半出于民间传说,然而书中人物如薛丁山、樊梨花、陈金定、薛刚、薛金莲等等男女英雄都已成为民间脍炙人口

  • 薛刚反唐第97回:下南唐诸奸受缚,上长安武后还宫-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百科

    《薛刚反唐》是中国传统故事,作者是如莲居士,主要讲述了唐时薛仁贵之子薛丁山为奸臣所害,全家抄斩。而薛丁山的三子薛刚不肯屈服,终于起兵反唐,报了血海深仇使正义得以伸张的故事。小说从讲史演进而来,故事情节多半出于民间传说,然而书中人物如薛丁山、樊梨花、陈金定、薛刚、薛金莲等等男女英雄都已成为民间脍炙人口

  • 薛刚反唐第96回:双孝王大开铁坟,樊梨花回山修道-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百科

    《薛刚反唐》是中国传统故事,作者是如莲居士,主要讲述了唐时薛仁贵之子薛丁山为奸臣所害,全家抄斩。而薛丁山的三子薛刚不肯屈服,终于起兵反唐,报了血海深仇使正义得以伸张的故事。小说从讲史演进而来,故事情节多半出于民间传说,然而书中人物如薛丁山、樊梨花、陈金定、薛刚、薛金莲等等男女英雄都已成为民间脍炙人口

  • 常茂是常遇春之子却是个纨绔,最终被夺爵发配-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百科

    常茂(约1356-1391),明朝开国名将常遇春的长子,祖籍安徽省怀远县,其荫父功,继承郑国公爵位。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常遇春乃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爱将之一,在明朝立国过程中战功赫赫,朱元璋便曾说道,“计其开拓之功,以十分言之,遇春居其七八”。可惜的是,常遇春在统一天下前夕

  • 在危急存亡之际,太子李亨为何兵变夺位?-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百科

    唐肃宗李亨(711年10月19日-762年5月16日),初名李嗣升,又名李浚、李玙、李绍,唐玄宗李隆基第三子,母为元献皇后杨氏,唐朝第八位皇帝,也是第一个在京师以外登基再进入长安的皇帝,至德元载(756年)至宝应元年(762年)在位。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天宝十四年(75

  • 秦始皇为什么把扶苏分配上郡?秦始皇有何目的?-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百科

    扶苏,赢姓,名扶苏,秦朝宗室大臣,秦始皇嬴政长子。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年),由于“儒生”非议朝政,秦始皇一怒之下诛杀四百六十余人,扶苏得知消息后直言劝谏,但却因此被秦始皇发配上郡。那么,扶苏到底是因何被发配,秦始皇发配扶苏的目的又是什么呢?发配

  • 从歌女到皇后,晚年又自尽而亡,卫子夫经历了什么?-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百科

    卫子夫,即卫皇后,汉武帝刘彻的第二任皇后,身世寒微,原为平阳侯家歌者,有同母弟三人,即卫青、卫步、卫广。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跟趣历史小编一起看看吧。卫子夫原为平阳侯府歌女,因平阳公主向汉武帝进献美女而得以入宫。卫子夫入宫四十九年,为后三十八载,“虽无佐君之功,却有内助之贤”的她,乃是《史记·外戚世家》所

  • 刘晖不仅与人私通,还殴打有孕在身的北魏公主-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百科

    北魏(386年~534年)是鲜卑族拓跋珪建立的政权,也是北朝第一个王朝。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北魏时期,由于儒家思想在北方影响力较小,再加上北方少数民族的风俗影响,当时北魏女性地位普遍较高,更何况是出身皇室的公主。因此,当时的驸马根本不敢轻易得罪妻子。不过,凡事皆有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