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曹操的九品中正制和封国制,具体内容是什么?-趣历史网

曹操的九品中正制和封国制,具体内容是什么?-趣历史网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4825 更新时间:2023/12/19 8:49:45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即魏武帝,字孟德,小字阿瞒,他是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诗人,东汉末年权相,太尉曹嵩之子,曹魏的奠基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曹操用人不拘一格,“唯才是举”的精神,到曹丕在位时就有了变化。

杨沛在曹操和曹丕两代的不同际遇,很说明这种变化。

杨沛,冯翊万年人。初平年间,作公府令史,以牒除为新郑长。他历任曹操时期长社令,九江、东平、乐安太守,邺令,护羌都尉,京兆尹等职,一再为曹操所称赞。

他任长社长时,曹洪的宾客征调不肯如法,杨沛先打断他的脚,然后杀掉。曹操以为能。

在九江、东平、乐安任内,也并有政绩。

沛因坐与督军争斗而髠刑五岁。输作未竟,曹操听到邺下颇不奉科禁,想起杨沛的严能,遂从徒中起沛为邺令。

曹洪、刘勋等听得消息,遣家骑驰告子弟,使各自收敛。

这样一位严能之吏,到曹丕时却是“冗散里巷”,“家无余资”,“妻子冻馁”。

杨沛前后不同的际遇,说明曹氏父子用人标准的不同。

像杨沛这样以严能起家的人,就不免走到末路了。

作为这一变化的标志的,是九品官人法的制定。

制定的时间是曹丕已即王位还未受禅称帝的延康元年,制定的人是陈群

《三国志•魏志•陈群传》载:“文帝(曹丕)在东宫,深敬器焉及即王位,封群昌武亭侯,徙为尚书。制九品官人之法,群所建也。”

关于九品官人法出现的背景和具体办法,《通典•选举典》有如下的论述:“按九品之制,初因后汉建安中,天下兴兵,衣冠士族,多离于本土,欲征源流,遽难委悉。魏氏革命,州郡县俱置大小中正,各以本处人任诸府公卿及台省部吏、有德充才盛者为之,区别所管人物,定为九品。”

由此可以看出,九品官人法的出现,就是为衣冠士族服务的。

州郡县的中正,都是在朝廷任职的本地人来承担,而这些任职的人自然是以本地的士族名士为主。

担任中正职务的另一条件是德充才盛。

德的问题一提出,无德无行,不仁不孝,受金盗嫂的人就很难品评出来了。

所以九品官人法一出,就等于是对曹操“唯才是举”的三令的精神的否定。

事实上也是如此。九品官人法出来后,中正一职就为各地在京作官的世家名士所把持,而九品所品评的人物,其高品都为世家高门所独占。

当然,这里也有个演变过程,如西晋的卫瓘所说:“其始造也,乡邑清议,不拘爵位,褒贬所加,足为劝励,犹有乡论遗风。”(《晋书•卫瓘传》)

但不久,问题就显露出来了。齐王曹芳正始年间,夏侯玄司马懿论中正制之失时,已经指出“自州郡中正品度官才之来,有年载矣,缅缅纷纷,未闻整齐”(《三国志•魏志•夏侯玄传》)。

后来,到了西晋时代,在九品官人法和中正品评人物制度下,如刘毅所说,已是“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了(《晋书•刘毅传》)。

九品官人法和中正制,实质上是汉末月旦评的延续,只是月旦评是社会舆论,九品官人法是官家评定。

主持月旦评的人和中正官大多是世家大族的名士人物,两者是一样的。

陈群在曹操时代,只作到侍中、领丞相东西曹椽。

他的态度是:“在朝无适无莫(凡事无可无不可),雅仗名义,不以非道假人。”(《三国志•魏志•陈群传》)

但曹丕一上台,他就活跃起来了。

另外,司马懿,在曹操时也无地位,曹丕时也重要起来。

陈群、司马懿和魏宗室曹真的地位一样高,成为在曹丕死时受遗诏辅政的人物。

世家高门在当时是不可抗拒的社会势力,陈群、司马懿是世家高门的代表人物。

曹丕借助他们以巩固曹家政权,他们借政治地位和九品中正制度以发展世家大族的势力。

曹魏也有封国制,但名号是虚封,皆不食租。

自曹丕称帝以后,朝廷对宗室颇多猜忌,同姓王公甚难自处。他们名义上是王公,实际上毫无权力,甚至连人身自由都没有,形同囚犯。

法令规定:诸侯王皆须就国,不得停留京师;诸侯王不得辅政;诸侯王不得互相交往,也不得与别人交往。陈寿在《三国志•魏志•武•文世王公传》中这样评述魏之王公:“魏氏王公,既徒有国土之名,而无社稷之实,又禁防壅隔,同于囹圄,位号靡定,大小岁易。”

另一位史家也评论:“魏兴,承大乱之后,民人损减,不可则以古始。于是封建侯王,皆使寄地,空名而无其实。王国使有老兵百余人,以卫其国。虽有王侯之号,而乃济为匹夫。县隔千里之外,无朝聘之仪,邻国无会同之制。诸侯游猎不得过三十里,又为设防辅监国以察之。王侯皆思为布衣而不能得。”(同上传,注引《袁子》曰)袁子,指袁涣子袁准,著有《袁子正论》。

魏王公的具体情况,可以陈思王曹植为例。

“时法制,待藩国既自峻迫,寮属皆贾竖下才,兵人给其残老,大数不过二百人。植以前过,事事复减半。”(《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

所谓“前过”,就是曹操爱植才,欲立为王太子。

曹丕即位后,怀恨在心,故对植特为苛薄严峻。

曹丕有一次发世家子弟为兵,诸侯国世家子弟也在发中。

曹植上疏恳求停发他的世家子弟。

他所陈述的情况,反映了曹魏诸侯王封国的可怜相。

他说:“臣初受封,策书曰:植受兹青社,封于东土,以屏翰皇家,为魏藩辅。而所得兵百五十人,皆年在耳顺,或不逾矩。虎贲官骑及亲士凡二百人而名为魏东藩,使屏藩王室,臣窃自羞矣臣士息前后三送,兼人已竭。惟尚有小儿,七八岁已上,十六七已还,三十余人。令部曲皆年耆,卧在床席,非糜不食,眼不能视,气息裁属者,凡三十七人;疲瘵风靡,疣盲聋瞆者,二十三人。”

就曹植的情况说,里面有曹丕对曹植怨恨的因素在内。

但曹魏封国的整个情况和曹植的情况是不会有什么质的区别。

九品中正制的实施和王公封国的实际待遇,反映了曹丕统治下的政局之狭隘、猜忌的情调,已失去了曹操时期的相当开朗的色彩。

标签: 历史百科

更多文章

  • 古代太子能够继承皇帝 太子为何转正,继位那么难-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百科

    趣历史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为何古代太子转正很难,等不到继承大统的那一天,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古代太子作为国家继承人和国本,同时也是一个高危的职业,虽然很多太子都能正常转正,死于非命的太子或者是等不到继位的太子也不少。既然都已经是太子了,古人为什么还等不到那个时候呢?下面我们一

  • 盘点南北朝历史,北周是如何灭齐的?-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百科

    南北朝(420年~589年)是南朝和北朝的统称。南北朝时期中国南方和北方处于分裂状态,自东晋十六国至隋朝,始于420年刘裕建立南朝宋,止于589年隋灭南朝陈。很多人对此了解甚少,接下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往下看吧。在宇文泰、周武帝两代人的治理下,北周阶级矛盾较为缓和,朝廷统治较为巩固,国力也日益强大。

  • 古代皇帝读书真的很艰苦吗 古人穷为何读不起书-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百科

    对古代皇帝读书有多艰苦?为什么穷是读不起书的呢?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古代,皇帝读书是很艰苦的。皇帝小的时候,虚岁6岁就要开始去上学,他们上学的地方叫做上书房,学堂规矩是非常严格的。皇帝必须要在凌晨3:00~5:00左右,就到上书房进行早读。在凌晨5:00~7:0

  • 古人生活条件不是很好 古人读书到底有多难-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历史百科

    还不知道:古代的人们读书多么的难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为什么要读书?这个问题似乎有些弱智,但是却有着非常大的问题,有些问题你不得不承认,家庭的出身在很大程度上都决定了一个人的气质、思想和发展。但是如果你的出身不好的话,也不要灰心,那就是读书,读书是通往高贵的最低门

  • 古代打仗人数真的有几十万吗 将军和士兵分别是什么样的-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百科

    对古代打仗真有几十万人吗?真的是武将单挑,士兵群殴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我们经常从电视剧里看古代战争场面,感觉打仗就像在群殴。咚咚咚!三通鼓罢,双方武将一番叫骂,互相单挑,然后士兵掩杀过去,互相对砍,砍完一个再砍一个,至死方休。真的是这样吗?当然不是!古代的武器不

  • 蚩尤大战关羽的传说是怎么冒出来的?盐文化是什么?-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百科

    众所周知蚩尤是上古时期的人物,关羽则是三国时期的,二人八竿子打不着,那么蚩尤大战关羽的传说是怎么冒出来的?盐文化是什么?元朝时期,还曾经传出过“蚩尤大战关云长”的传说,这种情况的出现和当时的社会背景有着很大的关系。我们知道,明清时期乃是我国小说大繁荣的阶段,而此前的元朝,则是以戏剧为社会文化的主流。

  • 薛丁山征西第32回:仁贵兵打青龙关,烈焰阵火陷丁山-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百科

    《薛家将》,清代如莲居士所著小说,是以讲述薛仁贵及其子孙们的故事为主要内容的系列长篇小说和评书。《薛家将》与《杨家将》《呼家将》等构成了我国通俗小说史上著名的“三大家将小说”。本书包括几个部分,分别叙述薛仁贵征东、薛丁山征西、薛刚反唐的故事。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 黄帝与风后是怎么相遇的?风后有哪些本事?-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百科

    想知道黄帝与风后是怎么相遇的?风后有哪些本事吗?其实风后是三皇之一伏羲氏的后代,在上古时代的中国神话传说中,他被人文始祖黄帝招过去当宰相,为黄帝逐鹿中原,统一天下做出了重要贡献。根据司马迁《史记》开篇《五帝本纪》的记载:“(黄帝)举风后、力牧、常先、大鸿以治民。”这里的意思是说,风后和力牧、常先、大

  • 薛仁贵征东第39回:唐天子班师回朝,张士贵欺君正罪-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百科

    《薛家将》,清代如莲居士所著小说,是以讲述薛仁贵及其子孙们的故事为主要内容的系列长篇小说和评书。《薛家将》与《杨家将》《呼家将》等构成了我国通俗小说史上著名的“三大家将小说”。本书包括几个部分,分别叙述薛仁贵征东、薛丁山征西、薛刚反唐的故事。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 西游记中唐僧在女儿国都经历了什么?-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百科

    唐僧,《西游记》中的主角之一,法号“玄奘”,被尊称为“三藏法师”,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西游记》中的唐僧是是东土大唐的高僧,自幼受戒,严守佛法戒律的规范,专心虔诚,慈悲为怀。但同时他又是凡人,俗性尚未除净,会表现出本性中世俗和软弱的一面。本文从唐僧在女儿国这一难中的言行举止,及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