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赵光义谋杀赵匡胤在《续资治通鉴长编》是如何记载的?-趣历史网

赵光义谋杀赵匡胤在《续资治通鉴长编》是如何记载的?-趣历史网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2157 更新时间:2023/12/24 3:08:58

赵光义谋杀赵匡胤在《续资治通鉴长编》是如何记载的?接下来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

历史巨著《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编年体史书,书中记载了从东周的周威烈王二十三年至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共计十六个朝代一千三百六十二年(公元前403年-公元959年)的历史。

因为本朝不修本朝史书(只记录)的惯例,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没有记载北宋的历史,可在南宋的宋孝宗时期,却有一部承接《资治通鉴》,且记载了完整北宋历史的史书《续资治通鉴长编》获准刊印发行。

《续资治通鉴长编》是南宋名臣李焘编撰,李焘在书中记载北宋初期的那场皇位继承纷争时,还是比较大胆的,他在书中隐晦暗示了宋太宗赵光义谋杀宋太祖赵匡胤,宋太宗得位不正。关于宋太祖死去的那一夜,书中是这么记载的:

癸丑,帝崩于万岁殿。时夜四鼓,皇后使王继恩出,召贵州防御使德芳。继恩以太祖传国晋王之志素定,乃不诣德芳,径趋开封府召晋王......后闻继恩至,问曰:“德芳来邪?”继恩曰:“晋王至矣。”后见王,愕然,遽呼官家,曰:“吾母子之命,皆托于官家。”王泣曰:“共保富贵,勿忧也!”

从宋皇后使王继恩召赵德芳,到王继恩却去找了赵光义入宫,再到宋皇后愕然、害怕和臣服,隐晦指出了赵匡胤实际上没有传位给赵光义的事实。这段记录本来是记载于司马光所写的笔记《涑水记闻》里面,李焘完整的搬到了自己写的书中。除此之外,李焘还在几处记载中,暗示宋太宗杀了宋太祖的两个儿子。

《涑水记闻》只是笔记,《续资治通鉴长编》却是正统的史书,书中的言论是要盖棺定论并流传后世的,且李焘将《续资治通鉴长编》递交给宋孝宗赵昚审阅时,宋太宗后裔、宋高宗、太上皇赵构还活着,但宋孝宗却依然审阅通过,允许《续资治通鉴长编》刊印发行。

其实,关于宋太祖死于“斧声烛影”,且没有传位给宋太宗赵光义的传言,在北宋很有市场,但大多都是士大夫们私下闲聊,再就如司马光这样的史学家记录在私人笔记中,对外还是隐瞒的,可为何宋孝宗却在宋高宗还健在时,允许揭露这个事件?

这实际上要从宋孝宗和宋高宗的关系说起,宋孝宗是宋高宗因无子继嗣而从宋太祖一脉子孙中挑选出来的继承人,宋高宗从流落到民间的众多宋太祖后裔中选出了宋孝宗继承皇位,宋孝宗是十分感激的,这从他后来的谥号是“孝”就可以看出来。

但尊敬和感激却掩饰不了宋孝宗跟宋高宗在政治理念上的重大分歧,众所周知,宋高宗在对金国的态度上,是比较坚定的投降妥协派,可宋孝宗却是坚定的主战派,为此,双方在亲情上和谐面对的同时,在政治上却始终在争斗。

这种争斗贯穿整个宋孝宗执政时期,一般来说,在两人矛盾要激化时,都是宋孝宗主动妥协,毕竟,孝道是宋朝时最大的主流价值观,宋孝宗无论如何都是宋高宗名义上的儿子,且没有宋高宗,就没有宋孝宗的皇位,双方面对面时,宋孝宗天然就处于弱势。

在政治上,宋孝宗是满怀怨气,但又找不到发泄的地方,对着宋高宗发脾气?宋孝宗是坚决不会干的,只能隐晦的反击,比如,抹去宋高宗杀岳飞的事实,以被秦桧陷害的名义为岳飞平反,再比如审阅《续资治通鉴长编》时,默许宋太宗的不堪往事公之于众。

这是在暗示宋高宗,皇位已经传回到宋太祖一脉,希望宋高宗能在政治上退让,否则,南宋的史官没准会怎么写宋高宗这个投降皇帝。且在宋朝的民间,本就有同情宋太祖一脉的舆论,宋高宗还不方便就这个事去跟宋孝宗公开争论。

民间的呼声心向宋太祖一脉和主战的宋孝宗不说,争论得越多,《续资治通鉴长编》中隐晦记载的事件或许越争论越明白,宋高宗作为宋太宗的后裔,当然不愿意祖宗的不堪往事被揭发的太多,只能默默吃下这个哑巴亏。

这大概就是《续资治通鉴长编》刊印时,没有删除有暗示宋太宗阴谋夺位事件记载的原因,宋孝宗因“孝”无法跟宋高宗公开决裂,在战与和之间又跟宋高宗有严重分歧,只能采取认可公开发行的史书中贬低宋太宗的方式表达不满,虽然政治上继续压抑,但也算是出了一口心中怨气。

标签: 历史百科

更多文章

  • 审食其先被刘盈扔进监狱,后被刘长当街锤死,谁在为刘邦复仇?-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百科

    审食其(shěnyìjī)(?-前177年),西汉时期官员,是刘邦的同乡,沛县人。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辟阳侯审食其曾在吕后称制的时候官至左丞相,一般认为,审食其之所以能取得相位,绝不是因为审食其多么有能力,而是因为审食其和吕后的关系特殊。怎么个特殊法呢?直白一

  • 清朝的宗人府权利有多大?为什么能让贵族们如此惧怕?-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百科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其实宗人府这个职能机构并非清朝独创,而是传承于明朝,那么清朝的宗人府权利有多大?为什么能让贵族们如此惧怕?清朝顺治入关后传承了明朝的宗人府制度和机构。宗人府的主要职能就是负责管理皇室宗亲。其中包括了皇室近亲、皇室远亲还有外戚等人员。除了外戚,清朝的宗人府对皇室血亲分成了两大类,清朝

  • 清朝时期,侧福晋和庶福晋有哪些区别?-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百科

    众所周知福晋这个称呼是清朝独有对贵妇人的称呼,那么其中侧福晋和庶福晋有哪些区别?哪个权利更大些?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清朝是由满人建立的政权,福晋一词就是源于满语的称呼,在清朝只有亲王、郡王、亲王世子的老婆才能被称之为福晋,其余爵位的老婆只能被称之为夫人,所以其实福晋这

  • 薛刚反唐第80回:文豹交战逢薛葵,罗英奉计救文龙-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百科

    《薛刚反唐》是中国传统故事,作者是如莲居士,主要讲述了唐时薛仁贵之子薛丁山为奸臣所害,全家抄斩。而薛丁山的三子薛刚不肯屈服,终于起兵反唐,报了血海深仇使正义得以伸张的故事。小说从讲史演进而来,故事情节多半出于民间传说,然而书中人物如薛丁山、樊梨花、陈金定、薛刚、薛金莲等等男女英雄都已成为民间脍炙人口

  • 薛刚反唐第79回:紫刚关父子提兵,九焰山兄弟败阵-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百科

    《薛刚反唐》是中国传统故事,作者是如莲居士,主要讲述了唐时薛仁贵之子薛丁山为奸臣所害,全家抄斩。而薛丁山的三子薛刚不肯屈服,终于起兵反唐,报了血海深仇使正义得以伸张的故事。小说从讲史演进而来,故事情节多半出于民间传说,然而书中人物如薛丁山、樊梨花、陈金定、薛刚、薛金莲等等男女英雄都已成为民间脍炙人口

  • 薛刚反唐第78回:马将军赴敌阵亡,武承嗣误认替死-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百科

    《薛刚反唐》是中国传统故事,作者是如莲居士,主要讲述了唐时薛仁贵之子薛丁山为奸臣所害,全家抄斩。而薛丁山的三子薛刚不肯屈服,终于起兵反唐,报了血海深仇使正义得以伸张的故事。小说从讲史演进而来,故事情节多半出于民间传说,然而书中人物如薛丁山、樊梨花、陈金定、薛刚、薛金莲等等男女英雄都已成为民间脍炙人口

  • 薛刚反唐第77回:武承嗣巧排十阵,徐美祖料敌如神-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百科

    《薛刚反唐》是中国传统故事,作者是如莲居士,主要讲述了唐时薛仁贵之子薛丁山为奸臣所害,全家抄斩。而薛丁山的三子薛刚不肯屈服,终于起兵反唐,报了血海深仇使正义得以伸张的故事。小说从讲史演进而来,故事情节多半出于民间传说,然而书中人物如薛丁山、樊梨花、陈金定、薛刚、薛金莲等等男女英雄都已成为民间脍炙人口

  • 薛刚反唐第76回:屈浮鲁中箭丧身,徐美祖报仇雪恨-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百科

    《薛刚反唐》是中国传统故事,作者是如莲居士,主要讲述了唐时薛仁贵之子薛丁山为奸臣所害,全家抄斩。而薛丁山的三子薛刚不肯屈服,终于起兵反唐,报了血海深仇使正义得以伸张的故事。小说从讲史演进而来,故事情节多半出于民间传说,然而书中人物如薛丁山、樊梨花、陈金定、薛刚、薛金莲等等男女英雄都已成为民间脍炙人口

  • 红楼梦中王熙凤如果改掉自己的性子,结局会不会不一样?-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百科

    红楼梦中王熙凤如果改掉自己的性子,结局会不会不一样?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我们看凤姐和贾琏的关系,从热到冷,凤姐的判词里,也写了一从二令三人木。三人木,直指凤姐被贾琏所休,哭向金陵事更哀,凤姐的结局,自然也是悲剧性的,在当时的时代,一个女人让夫家休弃,自然是没面子的

  • 红楼梦中对联玉在匮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是什么意思?-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百科

    红楼梦中对联玉在匮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是什么意思?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文章,欢迎阅读哦~“玉在匮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贾雨村这幅对联,自我抒怀壮志以外,曹雪芹也用来影射宝黛钗三人结局。显然“黛死钗嫁”的结局都与贾雨村有关。(第一回)这士隐正痴想,忽见隔壁葫芦庙内寄居的一个穷儒,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