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巴蜀地区荒凉秦国却强占 秦国是出于什么原因-趣历史网

巴蜀地区荒凉秦国却强占 秦国是出于什么原因-趣历史网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4484 更新时间:2023/12/30 5:14:33

对战国时期巴蜀荒凉,秦国为何要强占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战国初期的魏国,虽说地缘不好,但也不是最差的,至少韩国的地缘就更差一些。

可为什么,其他国家不打韩国,只盯着魏国打呢?原因也很简单:魏国太强。

有一个强大的国家坐镇中原,那结果只有两个:魏国吞并其他国家,或者其他国家打残魏国。

关于这一点,我们看看春秋初期的郑国就能明白。

当时的郑国,在国君郑庄公的领导下,完全称得上中原地区最强的国家。

然而,这就导致了郑国的周边邻居只能二选一,要么打残郑国,要么被郑国打残甚至征服。

结果,郑国的地位和实力一落千丈,而魏国的遭遇,和春秋初期的郑国如出一辙。

在魏国衰落之后,秦孝公抓住机会,彻底把魏国的势力赶到黄河以东。

至此,秦孝公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很快就去世了。

继承秦国君位的是秦惠文,这位老兄上任后立刻赶走了商鞅,没过多久,商鞅就死了。

有一种说法是商鞅造反,死在乱军之中;还有一种说法是上扬造反被活捉,最后被处以极刑“车裂”。

如果按照英雄史观的说法,没有了商鞅,秦国应该就此衰落才对。

然而事实却是,秦惠文王带领下的秦国,开始了高速发展。

秦孝公只是把魏国赶到河东,而秦惠文王则接连夺取了魏国的大片领土,直接把一个横跨中原诸省的魏国,打得只剩下河南一部分地盘。

这个时间节点是秦惠文王继位的第九年,函谷关正式归属于秦国。

这既是秦惠文王的人生高光时刻,也是秦国遇到的第二个瓶颈。

在秦惠文王之前,秦国遇到的第一个瓶颈,已经被他父亲秦孝公打破,那就是掀翻魏国的霸权。

可是在秦惠文王时期,秦国自己就成了一个霸权国家,原本联手攻打魏国的国家,现在又开始联手对付秦国了。

虽然从理论上讲,秦国拥有函谷关这样的要隘,地缘优势远胜于魏国,不太容易被打垮。

可雄关要隘也不是毫无缺点:它既是保险柜,又是牢笼。别人想进来不容易,秦国想出去同样不容易。

因为,别人只要堵死函谷关,就意味着基本堵死了秦国。

在这样一个关键时刻,秦国应该何去何从呢?朝堂上出现了两种意见。

一种意见是,关外诸侯虽然准备联手对付我们,但这种貌合神离的联盟并不牢固,我们完全可以分化瓦解。

另一种意见是,虽然能够分化瓦解关外诸侯,但耗时耗力,性价比太低,我们应该南下攻打巴蜀,继续打造一片可靠的大后方。

秦惠文王斟酌了一段时间后最终拍板:先南下吞并巴蜀,再伺机东出。

客观地说,秦惠文王做出这种决定,其实并不容易。因为当时的巴蜀,还不是后来的“天府之国”,只是一片蛮荒之地,几个小国在里面勉强安生。

此时的秦国,主要的精力还是应付关外诸侯的攻势,如果这个时候分兵巴蜀,谁敢保证函谷关那边不会出问题呢?

这就意味着,秦国要冒着巨大的风险,去争夺一块没什么用的土地。

但秦惠文王毕竟眼光卓著,他一眼就看出了巴蜀的重要性:此时的巴蜀虽然还很落后,但秦国完全有能力把它开发出来。

首先,巴蜀土地肥沃,天然就适合作物生长,一旦开发出来,秦国的军粮补给能力就会得到极大的提升。

其次,巴蜀是一个不错的后手,万一秦国本土出现什么变故,临时前往巴蜀避难,也是一个不错的选项。

可目前最困难的是,巴蜀易守难攻,也没有特别适合军队行进的道路。如果现在抢修,显然不太合适,迁延日久容易生变。

关于这个问题,史书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

据说,秦国向蜀国送了一个石牛,庞大又贵重。蜀国国君为了把石牛运回国,于是傻乎乎地修了一条从蜀国通往秦国的道路。

结果道路刚修完,秦军就杀了过来,十个月后,蜀国领土尽数归于秦国。

我个人认为,这种类似寓言故事一样的桥段,大家看看就行,不用太当真。

修通一条从蜀国到秦国的道路,是一个巨大无比的工程,绝不是几个月就能修完的。

这只能说明,无论是秦国还是蜀国,都有修路的意愿,所以双方不约而同地都在做这件事,而且是早就在做,并不是临时起意。

只不过,双方对于这条路的期望不同:蜀国认为可以结好秦国为外援,帮他统一巴蜀。

毕竟当初的秦国受魏国威胁,不太可能出兵进犯巴蜀。

但时移世易,道路快修好的时候,秦国东出无门,于是把算盘打到了巴蜀头上,没经过多少波折,就拿下了这个蜀国。

在此后的五十年里,秦国一边想办法东出,一边尽力开发蜀国,最终以都江堰的修建为标志,预示着秦国彻底消化了巴蜀地区。

随后,秦国开始压着关外诸侯猛揍,并由秦始皇完成了统一。

我们完全可以说,秦惠文王拿下蜀国,是除商鞅变法之外,对秦国影响最为深远的一件大事。

我在前面只说秦国拿下了蜀国,却不是整个巴蜀,是因为在秦国行动的时候,楚国也没有闲着。

巴蜀在楚国的西边,所以当秦国南下的时候,楚国则开始西进,夺取了巴国,随后又向黔中、巫郡等地区发展。

这直接导致了秦楚两国的领土大面积接壤,所以此时的秦国,必须尽快想办法,解决这个威胁。

秦国和楚国之间,到底发生了哪些事,我们下次再说。

标签: 历史百科

更多文章

  • 公孙家当初占据辽东一方 最后为什么会陨落-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百科

    还不知道:汉末三国,割据一方的公孙氏家族,为什么会陨落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我们都说汉末三国,其实在辽东地区一直存在着一个割据势力,这就是公孙氏家族。东汉末年,公孙度担任辽东太守,在中原大乱时,确保了辽东地区的稳定,从此经历四世三代人统治,近五十年。这最后一任就是

  • 和珅被抄了家,有一样东西嘉庆帝不敢动-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百科

    和珅,钮祜禄氏,本名善保,字致斋,自号嘉乐堂、十笏园、绿野亭主人,清朝中期权臣、著名贪官。随着权力地位的成长,私欲日益膨胀。利用职务之便,结党营私,聚敛钱财,打击政敌。下面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清朝后期的历史离我们非常近,同时读了也产生更多的无奈,因为近代的末期清朝就是一部

  • 神童甘罗在史书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为什么突然消失了?-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百科

    甘罗,子姓,甘氏,名罗,下蔡人。战国时期政治家,秦国左丞相甘茂之孙。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公元前294年,白起出任左庶长,开启了他的封神之路。在他征战的十多个年头里,他一共攻下城池70多座,斩杀敌军110万左右,放眼历史几乎无人能敌。然而白起虽然勇猛,却被后人称为“杀神”

  • 朱元璋与其他帝王不同,他为什么独爱朱标?-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百科

    朱标,明朝第一位太子,他是明太祖朱元璋的长子,建文帝朱允炆的父亲,生母是孝慈高皇后马氏,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明太祖朱元璋可谓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皇帝。俗话说得“开局一个碗打天下”,几代贫农,讨饭出生,最终坐上皇帝宝座,那真的是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唯一有点接近

  • 多尔衮的一生,为什么只有一个女儿?-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百科

    爱新觉罗·多尔衮(1612年11月17日—1650年12月31日),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四子,阿巴亥第二子,清初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五霸七雄闹春秋,秦汉兴亡过手。”中国历史上,不仅许多帝王都是你方唱罢我登场,更有不少权

  • 魏晋南北朝的博戏赌博为什么能迅速发展?社会各阶层都参与其中-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百科

    魏晋南北朝,又称三国两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最频繁的时期,主要分为三国(曹魏、蜀汉、东吴)、西晋、东晋和南北朝时期,由于长期的封建割据和连绵不断的战争,使这一时期中国文化的发展受到特别的影响。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博戏继承了前代以六博为代表的博戏内

  • 苏轼宿醉后写下《临江仙》,地方官为何被吓得瑟瑟发抖?-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百科

    苏轼,即苏东坡,他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他的父亲苏洵与弟弟苏辙也是北宋著名的大文学家。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宋神宗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九月,已经被贬黄州三年的苏轼,某个晚上与朋友一起泛舟湖上,赏月饮酒,回到居所后乘兴写下了一首

  • 刘瑾贪成明朝首富,朱厚照抓他时为什么不舍?-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百科

    刘瑾(1451年—1510年),兴平人,明朝权宦,正德年间宦官。本姓淡,六岁时被太监刘顺收养,改姓刘,净身入宫当了宦官。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说起明朝的政治生态,恐怕不少人都会在第一时间想起宦官干政的问题。而明代宦官干政的集大成者,毫无疑问当属“九千岁”魏忠贤,毕竟明代天

  • 曹操为什么不直接在洛阳“挟天子以令诸侯”?-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百科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曹操为什么要把汉献帝带到许昌而不是继续留在东都洛阳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建安元年(196年),曹操将逃出长安的汉献帝迎奉至许昌,正式开

  • 曹爽当时与曹芳在一起,为何没有挟天子与司马懿一战?-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百科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高平陵之变爆发后,曹爽为什么不敢挟天子与司马懿一战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正始十年(249年),司马懿趁权臣曹爽离开洛阳打猎的机会发动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