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红楼梦中秦可卿在临终前说了些什么话?-趣历史网

红楼梦中秦可卿在临终前说了些什么话?-趣历史网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767 更新时间:2023/12/17 3:24:34

红楼梦中秦可卿在临终前说了些什么话?让趣历史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

我们都知道,秦可卿是红楼梦里谜一样的人物,她去世之时,曾托梦王熙凤交代后事。也正因此,脂砚斋后来命曹雪芹删去了关于秦可卿的“更衣,遗簪诸文”。

作为旁观者的我们,看得出秦可卿为贾府将来所做的打算,所费的苦心,然而王熙凤作为局中人,并没有参破其中深意,依旧是执迷不悟。

秦可卿最后给凤姐留下两句话,让她一定要记着,这两句话是:三春去后诸芳尽,各自须寻各自门。就这两句话,甲戌本有两句批语:不必看完,见此二句,即欲堕泪。又:此句令批书人哭死。

为什么批者看到这两句话有如此大的情绪波动呢?秦可卿留给凤姐的这两句话里,到底隐藏了哪些深意呢?

秦可卿托梦让王熙凤“趁今日富贵,将祖茔附近多置田庄房舍地亩,以备祭祀、供给之费皆出自此处,将家塾亦设于此。”这样的话,日后家族“便败落下来,子孙回家读书务农,也有个退步,祭祀又可永久。”

我们知道,贾府最终是败落的,且“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所以让批者“堕泪”“哭死”的两句话里,大约隐藏着当年曹家真事。曹家的败落也许跟贾家一样,皆因当初“以为荣华不绝,不思后日”,终致家族覆灭惨剧。

曹公有感于此,因而让“历史重现”在小说之中,以秦可卿梦中魂托凤姐一事,来再现昔日家族败落因由。遗憾的是,王熙凤却浑然不觉,最后同样走了老路。

我们先说第一句。我们知道,红楼梦里的“三春”有两种意思,一则指迎探惜三春,一则代指三个春天,也就是三年的时间。

元春判词里有“三春争及初春景”,按语意指迎探惜三春;惜春判词里也有“勘破三春景不长”,这里三春又指“元迎探”三春。宝琴作柳絮词时也有“三春事业付东风”,这里的“三春”应是指春天的第三个月,即暮春,似乎也是寓意“迎探惜”三春。

其实无论是指人还是指光阴,广义上来说,都说的是时间的消逝。因此,“三春去后诸芳尽”我们可以理解为当迎探惜三春各自出嫁的出嫁,出家的出家之后,也就是群芳流散之时。当然,我们也可以理解为,三年之后便是群芳流散之时。

从曹公用词来看,这句话大约是以人寓事,即通过迎探惜三春的归宿,来写大观园群芳之流散,女儿之薄命,也是暗写贾府之败落。

再看第二句,什么是“各自寻须各自门”?比如迎春嫁给了孙绍祖,探春为家族远嫁,惜春选择了出家,虽然各自皆有不得已,但却又不得如此,这不正是各自寻须各自门吗?

红楼梦曲子最后一支是“飞鸟各投林”,又有秦可卿所言“树倒猢狲散”的俗语,都是此意。也就是说,当贾府这座大厦轰然倒塌之时,什么骨肉至亲,什么夫妻和顺,什么兄友弟恭,都不再重要,有的只是各人顾各人。

因此,当元春省亲来家时,即便是多次当众流泪,最终还是要趁着黑夜回到那个不得见人的去处,这是她的宿命;当迎春来家省亲时,即便是哭诉孙绍祖如何欺凌她,作为主母的王夫人,也只能说一句那是她的命。

所以,我们很容易也能想到,即便志向远大,才干卓著如探春,当为了家族为了利益需要牺牲她时,她也无路可选,只能凤冠霞帔,在亲人的注视下,缓步走上官船,驶向三千里之外的远方。

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抄检大观园之后,小小年纪的惜春,誓要与自己的生身之地宁国府划清界限。她早已打定主意,要远离这污浊不堪的豪门,逃离这充满是非的俗世,青灯古佛虽也未必六根清净,但那是她当时唯一的出路。

这两句话是秦可卿对王熙凤说的,为什么她会对凤姐说出这样的忠告呢?因为此时的王熙凤大权在握,是荣国府的大管家,是这座豪门日常事务的执行者。只要她想,当时的她是有能力去为家族做出一番谋划的。

然而,王熙凤不仅没有这么做,她甚至在另外一条路上越走越远,就在秦可卿死亡不久,王熙凤便弄权铁槛寺,贪财害命,且越来越变本加厉起来,如此也更凸显了红楼梦的悲剧效果,以及贾府败落的必然性。

秦可卿刚交代完这两句话,“只听二门上传事云板连叩四下,将凤姐惊醒。”这是秦可卿死亡的丧音,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话“别问丧钟为谁而鸣,它为你敲响。”

标签: 历史百科

更多文章

  • 红楼梦中麝月为何会陪宝玉到最后?-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百科

    红楼梦中麝月不如袭人贤不如晴雯俏,为何会陪宝玉到最后?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大观园可谓是女儿国。女儿们风姿绰约,仪态万方,黛玉仙,探春敏,湘云憨,惜春冷……小姐们风采逼人,丫鬟们也毫不逊色,袭人贤,平儿俏,晴雯勇,紫鹃慧……这一个个美丽的女儿,让大观园流光

  • 红楼梦中巧姐与贾母在书中有过几次交集?-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百科

    红楼梦中巧姐与贾母在书中有过几次交集?接下来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巧姐原名大姐儿是王熙凤和贾琏的女儿,贾母的重孙女,巧姐的名字是刘姥姥给取的。巧姐位列金陵十二钗,前80回里,巧姐在贾母面前出现过两次。第29回,大家去清虚观打醮,有这样一句话“奶子抱着大姐儿另在一车”。到了清虚观,张道士给宝玉

  • 红楼梦中雪下抽柴的故事为何与贾府宝钗的结局有关?-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百科

    红楼梦中雪下抽柴的故事为何与贾府宝钗的结局有关?今天趣历史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刘姥姥二进荣国府,被贾母知道后要见一见。她虽是个农妇,到底有一些世故经验。为了陪贾母说话逗趣,她一共讲了三个小故事。分别是“雪下抽柴”“神佛送子”和“茗玉小姐”。其中“雪下抽柴”最关键,讲出薛宝钗的一生以及贾家抄家的

  • 红楼梦中王熙凤与贾琏之间的关系一切都是注定好的?-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百科

    红楼梦中王熙凤与贾琏之间的关系一切都是注定好的?你们知道吗,接下来趣历史小编为您讲解贾琏和凤姐,更像是宝黛的婚配版,当然,黛玉没有娘家做靠山,没有凤姐那样嚣张,可能,夫妻的关系,不会有太大的矛盾,不过,黛玉比宝玉也精明强干,从智商上,也是女强男弱。(一)当年的真情真意如果放到年少时,他们也是琏二哥哥

  • 红楼梦中马道婆是宝玉的干娘,最后为何要害他?-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百科

    红楼梦中马道婆是宝玉的干娘,最后为何要害他?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文章,欢迎阅读哦~第二十五回,贾宝玉被贾环烫坏了脸。第二天就来了记名干娘马道婆。这婆子神神叨叨一顿表演,随后就向贾母推销起自己庙里的香油海灯功德。从马道婆的言辞表现,以贾母的精明很容易知道在忽悠她花钱,但她不但不揭穿,还从善如

  • 红楼梦中宝钗被比喻成牡丹花,是为什么?-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百科

    红楼梦中宝钗被比喻成牡丹花,是为什么?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将薛宝钗比喻为牡丹有两个原因。第一,薛宝钗被比喻为杨贵妃,杨贵妃被李白喻为牡丹花。第27回,『滴翠亭杨妃戏彩蝶,埋香冢飞燕泣残红』。标题把宝钗比作杨贵妃。清虚观打醮回来,宝玉和黛玉生气吵架,二人和好后来到贾

  • 又想自保又不想丢失荆州,关羽应该怎么做?-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百科

    又想自保又不想丢失荆州,关羽应该怎么做?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建安二十四年(219年)秋,刘备称“汉中王”之后,封关羽为前将军,假节钺,随即关羽就开始北攻樊城,打曹仁部,史称“襄樊之战”。整个战役,历时四个多月,分为前中后期,三个阶段,以关羽败亡,丢失荆州,孙权夺取荆州,

  • 江左三大家指的是哪些人?他们与秦淮八艳之间有何故事?-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百科

    江左三大家指的是哪些人?他们与秦淮八艳之间有何故事?下面由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明末清初的诗人钱谦益、龚鼎孳、吴伟业是当时最为著名的三大才子,合称为“江左三大家”(籍贯都属旧江左地区),三人都曾在矛盾中降清,并且同在乾隆朝进入《贰臣传》,诗才、仕途和名声可谓是同进

  • 明朝时期的开国六公爵分别是哪些人?他们最后是什么下场?-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百科

    明朝时期的开国六公爵分别是哪些人?他们最后是什么下场?今天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明朝初年,朱元璋一共封了六个公爵,分别是李善长、徐达、李文忠、冯胜、邓愈,以及常遇春的儿子常茂。但是这六个开国公爵,除了徐达之外,其他五个爵位都没能传下去。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这五个公爵后来都犯了同样的

  • 任亮为何被称为葫芦王?他最后的结局如何?-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百科

    任亮为何被称为葫芦王?他最后的结局如何?这是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说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公元1644年,明崇祯十七年,清军在吴三桂的带领下挥师入关,随即占领了长江以北地区,此后,又用了二十多年,才陆续扫平长江以南的反抗力量,一统天下。这二十多年中,南方主要是有三股力量在抗清,分别是活跃在云贵及两广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