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秦朝灭亡的种子,早在秦始皇时就已经被李斯种下-趣历史网

秦朝灭亡的种子,早在秦始皇时就已经被李斯种下-趣历史网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3360 更新时间:2023/12/10 7:56:58

秦朝(前221年~前207年)是由战国时期的秦国发展起来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朝结束了自春秋战国以来五百年来诸侯分裂割据的局面,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制国家,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众所周知,大秦帝国亡在赵高胡亥之手,如果没有赵高撺掇胡亥夺嫡,如果没有赵高教胡亥杀这个杀那个,如果没有赵高在胡亥面前掩盖陈胜、刘邦等人的起义,大秦帝国大概是不会亡的。实事求是地说,大秦帝国亡就亡在大秦帝国出了一个赵高,又出了一个胡亥。

但是,如果大家仔细读过《史记》的相关篇章,或许可以得出另一个结论,即亡秦的种子,早在秦始皇时,就已经被李斯种下了。一个不分封和一个焚书坑儒,就是毁灭大秦帝国的两颗种子。

秦始皇平定六国之后,丞相王绾等人建议搞分封,在秦始皇的儿子中,选择一部分贤能的,分封出去。秦始皇将王绾等人的建议下发给群臣,让群臣商议,大家都觉得很好,唯独李斯认为不可,李斯洋洋洒洒说了一大堆,大概意思无非是,周的分封是失败的,周代后期,诸侯相诛伐,周天子却不能禁止。

秦始皇赞同李斯的看法,秦始皇也认为,好不容易天下一统了,又学周的那一套,搞分封,是在树敌,是遗患,不可取。

从长远的角度来看,李斯的看法无疑是正确的,一个大一统的中央集权的帝国,就不会有各自为政的后患。但从现实的角度来看,李斯的看法却是错误的,秦始皇统一六国,只是消灭了六国的政权,并没有在事实上收服六国的民心,用扶苏的话来说,就是“天下初定,远方黔首未集”,而这,也是王绾等人所担心的。

王绾等人的意见,并不是完全效仿周代,对全天下进行分封,而是要将燕、齐、荆等新纳入大秦帝国版图的边远之地进行分封,分封给秦始皇的儿子们,这样做以后,如果当地出现叛乱,秦始皇的儿子们为了自己的地位着想,也会奋力扑灭叛乱。倘使陈胜、吴广、刘邦等人举事时,当地有秦始皇的儿子们做王,他们会像会稽守、沛令那样也想着造反吗?那时候,即便胡亥是昏庸之主,陈胜、刘邦等人也可能被秦始皇的儿子们成功绞杀,不会形成燎原之火。

李斯给秦国种下的第二颗灭亡的种子,便是焚书坑儒。

其实,焚书坑儒焚的,并不只是儒家的书,而是百家的书,杀的也不只是儒家的学生,而是百家的学生。

为什么要焚书坑儒?李斯说得很明白,帝国一统,但那些读书人仍旧读百家书、言百家言,却不读秦始皇的诏令、不背诵秦始皇的语录,他们并没有在行动和思想上统一到秦始皇这里。因此,要焚毁百家的书籍,要监视读书人,读书人如果说出百家的言论,就杀掉。“以愚黔首”嘛。

秦始皇和李斯一定觉得,这招非常高明。但事实上,老祖宗早就说过,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堵不如疏,秦始皇和李斯想封住读书人的口,读书人最后只能反了秦始皇,项羽、刘邦都是读书人,萧何、张良、陈平、韩信、郦食其等人也都是读书人,他们这些读书人,大多是不得志的读书人,他们在秦国治下不得志,牢骚无处发泄,最后就反了,这就是“坑灰未冷山东乱”吗。

所以说,秦的灭亡,早在秦始皇时,已经注定,为秦帝国种下灭亡种子的,就是李斯。

参考资料:《史记·秦始皇本纪》、《史记·项羽本纪》、《史记·韩信卢绾列传》、《史记·李斯列传》

标签: 历史百科

更多文章

  • 周勃、陈平等人,为何在吕雉死后才敢讨伐诸吕?-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百科

    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是中国历史上的朝代,共历十二帝,享国二百一十年,史书又称为“前汉”,初期定都洛阳,后迁都长安。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刘邦的正妻吕后前脚刚死,刘邦的长孙刘襄后脚发难。刘襄发推,啊不,是发书告诸侯王,说,“诸吕又擅自尊官,聚兵严威,劫列侯忠

  • 古代打仗真的有几十万军队吗 真实历史又是什么样的-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百科

    对古代打仗,真的能号令几十万大军吗?还是史官在吹嘘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我们看《三国演义》、《隋唐演义》时常能看见动辄几十万、百万大军之间争锋,但是我们也知道,古代的人口和生产条件是没法和现代比拟的,因此真实的历史中,号令几十万大军有可能吗?首先来说,春秋战国时期乃

  • 红楼梦中秦可卿在临终前说了些什么话?-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百科

    红楼梦中秦可卿在临终前说了些什么话?让趣历史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我们都知道,秦可卿是红楼梦里谜一样的人物,她去世之时,曾托梦王熙凤交代后事。也正因此,脂砚斋后来命曹雪芹删去了关于秦可卿的“更衣,遗簪诸文”。作为旁观者的我们,看得出秦可卿为贾府将来所做的打算,所费的苦心,然

  • 红楼梦中麝月为何会陪宝玉到最后?-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百科

    红楼梦中麝月不如袭人贤不如晴雯俏,为何会陪宝玉到最后?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大观园可谓是女儿国。女儿们风姿绰约,仪态万方,黛玉仙,探春敏,湘云憨,惜春冷……小姐们风采逼人,丫鬟们也毫不逊色,袭人贤,平儿俏,晴雯勇,紫鹃慧……这一个个美丽的女儿,让大观园流光

  • 红楼梦中巧姐与贾母在书中有过几次交集?-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百科

    红楼梦中巧姐与贾母在书中有过几次交集?接下来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巧姐原名大姐儿是王熙凤和贾琏的女儿,贾母的重孙女,巧姐的名字是刘姥姥给取的。巧姐位列金陵十二钗,前80回里,巧姐在贾母面前出现过两次。第29回,大家去清虚观打醮,有这样一句话“奶子抱着大姐儿另在一车”。到了清虚观,张道士给宝玉

  • 红楼梦中雪下抽柴的故事为何与贾府宝钗的结局有关?-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百科

    红楼梦中雪下抽柴的故事为何与贾府宝钗的结局有关?今天趣历史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刘姥姥二进荣国府,被贾母知道后要见一见。她虽是个农妇,到底有一些世故经验。为了陪贾母说话逗趣,她一共讲了三个小故事。分别是“雪下抽柴”“神佛送子”和“茗玉小姐”。其中“雪下抽柴”最关键,讲出薛宝钗的一生以及贾家抄家的

  • 红楼梦中王熙凤与贾琏之间的关系一切都是注定好的?-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百科

    红楼梦中王熙凤与贾琏之间的关系一切都是注定好的?你们知道吗,接下来趣历史小编为您讲解贾琏和凤姐,更像是宝黛的婚配版,当然,黛玉没有娘家做靠山,没有凤姐那样嚣张,可能,夫妻的关系,不会有太大的矛盾,不过,黛玉比宝玉也精明强干,从智商上,也是女强男弱。(一)当年的真情真意如果放到年少时,他们也是琏二哥哥

  • 红楼梦中马道婆是宝玉的干娘,最后为何要害他?-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百科

    红楼梦中马道婆是宝玉的干娘,最后为何要害他?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文章,欢迎阅读哦~第二十五回,贾宝玉被贾环烫坏了脸。第二天就来了记名干娘马道婆。这婆子神神叨叨一顿表演,随后就向贾母推销起自己庙里的香油海灯功德。从马道婆的言辞表现,以贾母的精明很容易知道在忽悠她花钱,但她不但不揭穿,还从善如

  • 红楼梦中宝钗被比喻成牡丹花,是为什么?-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百科

    红楼梦中宝钗被比喻成牡丹花,是为什么?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将薛宝钗比喻为牡丹有两个原因。第一,薛宝钗被比喻为杨贵妃,杨贵妃被李白喻为牡丹花。第27回,『滴翠亭杨妃戏彩蝶,埋香冢飞燕泣残红』。标题把宝钗比作杨贵妃。清虚观打醮回来,宝玉和黛玉生气吵架,二人和好后来到贾

  • 又想自保又不想丢失荆州,关羽应该怎么做?-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百科

    又想自保又不想丢失荆州,关羽应该怎么做?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建安二十四年(219年)秋,刘备称“汉中王”之后,封关羽为前将军,假节钺,随即关羽就开始北攻樊城,打曹仁部,史称“襄樊之战”。整个战役,历时四个多月,分为前中后期,三个阶段,以关羽败亡,丢失荆州,孙权夺取荆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