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明朝第一功臣李善长被杀的真相是什么?-趣历史网

明朝第一功臣李善长被杀的真相是什么?-趣历史网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4245 更新时间:2024/1/4 22:36:11

明朝第一功臣李善长被杀的真相是什么?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文章,欢迎阅读哦~

朱元璋推翻元朝,建立明朝,大将徐达常遇春南征北战,立下汗马功劳,尤其是徐达,功勋赫赫,然而,朱元璋在封“开国六公”时,徐达只排第二,排名第一的是李善长。

在整个明朝上下,功劳能超过徐达的大将,几乎没有,为什么李善长能排在徐达的前面呢?

这是因为,朱元璋统兵在外打仗,而后方供应粮草,后勤补给,全是李善长在做,足兵足食,朱元璋把李善长比作汉之萧何,所以,论功行赏的时候,李善长排名第一,而征战沙场的徐达只能屈居第二。

朱元璋封李善长为韩国公,赐给李善长免死铁劵,即李善长可以免死二次,其子免死一次,不仅如此,朱元璋还与李善长结为了儿女亲家,将自己的女儿临安公主下嫁给了李善长的儿子李祺,李善长作为开国元勋,又是皇亲国戚,自然显赫一时。

然而,没想到,到了李善长晚年,李家却遭遇大祸,朱元璋以李善长“谋反”的罪名,将李善长及全家七十余口处死,此时,李善长已经七十七岁了,退休多年。

那么,李善长果真有谋反之心吗?李善长一家被杀,冤吗?

从明朝开国第一功臣,到反贼被处死,李善长这个跨度确实太大了,即使有朱元璋赐予的免死铁劵,也未能救他性命。

李善长之死,和宰相胡惟庸有关,胡惟庸一案,波及面太广了。

李善长和胡惟庸是同乡,正是因为李善长的推荐,胡惟庸一路高升,从一个知县,升到太常少卿,直到升为左丞相,地位显赫。

李善长与胡惟庸有姻亲关系,李善长的弟弟李存义的儿子李佑,是胡惟庸的侄女婿。因此,受到李善长推举之恩的胡惟庸,与李善长来往密切,李善长而因此遭祸。

洪武十三年(1380年),胡惟庸因“谋反罪”,被朱元璋诛杀,牵连之死者甚多。

洪武十八年(1385年),有人告发李存义父子是胡惟庸的党羽,朱元璋非常生气,没有下杀手,只是下诏将他们免死,这个时候,李善长不知怎么回事,居然没有向朱元璋谢恩,朱元璋心中不悦,因此怀恨在心。

这个疙瘩,在朱元璋心中久久不能消除,甚至越结越大。

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李善长七十七岁,不知道为什么,他曾犯了一个大忌,给自己建造一座大府宅,问题出在李善长从信国公汤和那里借了三百士兵,作为建造府宅的工人,李善长居然没有提前向朱元璋报备。

而汤和心里敏感,进宫禀告了朱元璋,朱元璋大怒,认为李善长私自借兵为己用,越权了,意欲何为?

恰好当年四月,京城有百姓受胡惟庸案株连,被发配到边疆,李善长有个亲戚叫丁斌,李善长多次为其求情,这下,彻底激怒了朱元璋。

丁斌供出李存义过去与胡惟庸来往的情况,朱元璋下令将李存义父子逮捕审讯,最终,牵连到了李善长。

李存义父子供词里说,胡惟庸谋反,胡曾派他暗地里劝说李善长一起参与。李善长开始拒绝了,但是过了不久,胡又派李善长的老友杨文裕去劝说,李善长再次拒绝了,最后,胡惟庸亲自去劝李善长,李善长还是没同意。

胡惟庸不死心,又派李存义去劝,李善长说,我已经老了,我死之后,你们好自为之。

这属于李善长知情不报,更要命的是,蓝玉攻打捕鱼儿海时,曾俘获胡惟庸私通沙漠使者封绩,但是,李善长匿而不报。

这下,李善长百口莫辩了。

而此时,火上浇油的是,李善长的奴仆卢仲谦等,也告发李善长和胡惟庸来往密切,互相馈赠,而且,经常在一起密谈。

朱元璋以李善长知道胡惟庸有反叛之心,却不揭发检举,是有异心,大逆不道。于是下令,将李善长全家七十余人全部处死。

朱元璋赐予的免死铁券,也没能救下李善长。

那么,李善长有反心吗?他的死冤枉吗?

李善长被封韩国公,功臣第一,假如李善长当初真的跟随胡惟庸造反,他能得到什么?即使成功,最多还是第一功臣,李善长何苦呢?

如果不成功,肯定是灭族,李善长能不知道其中的利害关系吗?

再说,李善长当时已经七十多了,还能活多久?他何苦要造反呢?

所以,李善长造反,肯定不是真的,傻子也不会这么做。

如果说李善长有罪,说胡惟庸劝他一起谋反,最多也就是知情不报,但是,这个说法,已经没人人证了,因为胡惟庸已经死了,死无对证。

别人说胡惟庸派他劝李善长,那也许是屈打成招,只有胡惟庸本人才能证明。

标签: 历史百科

更多文章

  • 诸葛恪是什么出身?他在东吴的地位如何?-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百科

    诸葛恪是什么出身?他在东吴的地位如何?你们知道吗,接下来趣历史小编为您讲解诸葛恪出身琅琊诸葛氏,是东吴大将军诸葛瑾之子,蜀汉丞相诸葛亮之侄,曹魏征东大将军诸葛诞堂侄,家世显赫。诸葛恪小时就十分聪明,很有才能,善于辩论,没有人能说得过他。孙权对诸葛恪十分称赞,封他为骑都尉,让他侍奉太子孙登。他与顾谭、

  • 赵元佐被贬为庶人是因为什么事情?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历史百科

    赵元佐被贬为庶人是因为什么事情?今天趣历史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历史上宋朝的第一次皇位更迭是兄终弟及,宋太祖赵匡胤因为没能及时确定儿子的皇储身份,以及没有及时扶持属于儿子的政治势力圈,结果,在他突然死亡后,弟弟赵光义趁势而入,拿走了皇位,也导致了赵匡胤的两个儿子的早亡。宋太宗赵光义是以“金匾之盟

  • 武则天坐上皇帝后有“三千男宠” 武则天为何迟迟没有怀孕-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百科

    武则天守寡22年,豢养“三千男宠”近十年,为何却迟迟未孕,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谈及我国古代最杰出的女性政治家,贯穿两千余年封建王朝历史出现过的唯一一位正统女皇帝武则天自然稳居第一。女皇登基前后的后宫生活都精彩非凡,称帝前她历经太宗、高宗二帝,是

  • 高阳公主作为李治的妹妹 李治为何要赐死她-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百科

    对高阳公主作为唐太宗李世民的爱女,为何会被兄长唐高宗李治赐死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高阳公主作为唐太宗李世民的爱女,被嫁给梁国公房玄龄次子房遗爱为妻。然而,不知道是不是从小深受宠爱的原因,导致高阳公主养成了恃宠而骄的性格,为了替丈夫争夺爵位,先是与父亲太宗失和,后又引

  • 关羽在败走麦城之后 关羽手下的谋士和武将又是什么结局-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百科

    正史上关羽兵败麦城后,其麾下的文官武将们最终结局如何,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关羽作为蜀汉大将,在刘备入蜀之后,便长期驻守荆州,虽然“湘水划界”后,刘备丢失江夏、长沙、桂阳三郡,但关羽仍然掌控着南郡、零陵、武陵三郡,乃是蜀汉的绝对实权人物。彼时,虽

  • 商鞅变法使秦国走向强大 秦惠文王刚继位为何就处死商鞅-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百科

    嬴驷即位之后,为何要处死变法图强的商鞅,甚至将其尸体车裂,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战国初期,秦国国力弱小,时常遭受他国侵扰,为了改变这种面貌,秦孝公发求贤令,后商鞅入秦,在秦孝公的支持下推行变法,历经二十余年,方使秦国逐渐强大。然而,秦孝公去世之后

  • 商鞅在三次试探秦孝公后 最后为什么会选择霸道治国-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百科

    对商鞅三次试探秦孝公,为何最终选择霸道治国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导语:秦国在战国之初仅为西部小国,却用不足百年时间,励精图治后一跃成为战国七雄之一,是什么力量使其能在短短的数十年便取的飞跃呢?秦国所倡导的“霸道”是从传统的帝道、王道中脱颖而出的,如何成为治国理论?战

  • 用来监察百官的台谏制度,为何成了奸臣的工具呢?-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百科

    宋朝时期出现过一种特殊的监察、谏言系统,这个制度适用于选拔官员、议论政事、监察百官等各个方面,能对君权和相权都拥有监察权力,是一套极为完善的监察系统。然而这个系统最终却最终沦为奸臣打压异己、陷害忠良的工具,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往下看。首先我们需要先了解一下台谏制度是

  • 刘邦为什么派人去匈奴和亲?他有什么企图吗?-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百科

    刘邦,即汉高祖,字季,沛县丰邑中阳里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汉朝开国皇帝,对汉族的发展以及中国的统一有突出贡献。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汉初,西汉开国皇帝刘邦将家人子封为公主,送到匈奴去,嫁给匈奴雄主冒顿单于为妻,这便是中原大一统王国和草原霸主之间的首次和亲。

  • 项羽勇悍仁强,为什么手下很多人背楚投汉?-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百科

    项羽,秦朝末年政治家、军事家,楚国名将项燕的孙子,自立为西楚霸王。作为中国军事思想“兵形势”(兵家四势:兵形势、兵权谋、兵阴阳、兵技巧)的代表人物,项羽是一位以武力出众而闻名的武将。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西楚霸王项羽勇悍仁强,为什么陈平、韩信等人却选择背楚投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