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宋光宗与臣子的关系如何?发生了什么矛盾?-趣历史网

宋光宗与臣子的关系如何?发生了什么矛盾?-趣历史网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胖次 访问量:2729 更新时间:2024/1/17 2:55:42

宋光宗,宋朝第十二位皇帝,宋孝宗赵昚的第三子。说起这个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

宋光宗赵惇是南宋历史上一位比较奇葩的皇帝,他在位时间不长,只有短短五年,然后就去当了太上皇。

宋光宗去当太上皇不是出于他的本意,他是被臣子们合谋逼迫他禅让的,史称“绍熙内禅”。

“绍熙内禅”的诱因是宋光宗不孝,他在父亲宋孝宗赵昚病重期间,从不去探望,宋孝宗驾崩后,他也不去主持丧事,因此,激怒了士大夫集团。

能逼得相对其余各朝代而言,比较守政治规则的宋朝士大夫集团主动谋划换个皇帝,可见,宋光宗和臣子们的关系有多么恶劣。

宋光宗不是那种性格残暴,喜欢乱折腾的皇帝,他和士大夫集团的关系之所以变得水火不容,仅仅是因为他身有疾病。

或许是因为身有某种精神类疾病,宋光宗很反感臣子们对他的不停劝谏,不愿意跟他们深入沟通,双方的印象分都在不断降低,导致了最后的决裂。

就如绍熙(宋光宗执政时期的年号)四年时首相留正(当时官任左丞相)和宋光宗的一次冲突中,就能看出一些端倪。

当时,宋光宗想提拔一位叫姜特立的官员,姜特立是宋光宗当皇太子时的东宫旧臣,曾担任太子宫左右春坊,算是他的亲信。

正常情况下,皇帝想提拔一位亲信旧臣,基本上不会遭受阻拦。

但姜特立有一点特殊,宋光宗刚继位时,姜特立仗着是皇帝亲信,公然向当时担任右丞相的留正索贿,说可以帮助留正成为左丞相,结果被留正揭发,《宋史·留正传》中记载:

光宗受禅,主管左右春坊姜特立随龙恩擢知阁门事,声势浸盛。正列其招权预政状,乞斥逐,上意犹未决。会副参阙,特立谒正曰:“上以丞相在位久,欲迁左相,叶翥、张枃当择一人执政,未知孰先?”正奏之,上大怒,诏特立提举兴国宫。

姜特立因留正的揭发被贬斥到地方去做了个没有实权的小官,宋光宗在绍熙四年时又想起了这位亲信,想把他再提拔起来。

但留正在绍熙四年时,已经成为了左丞相,是百官之首,士大夫集团的领袖。

从政治规则上来讲,宋光宗不能在留正还在朝的时候,主动去提拔因留正的原因被贬斥的官员,否则,就是在打留正这位首相的脸。

可宋光宗完全没有考虑到留正的心情和脸面,就是不管不顾地发出了给姜特立升官的诏命。

于是,留正只能上书自请罢相,《宋史·留正传》中记载:

姜特立除浙东副总管,寻召赴行在,正引唐宪宗召吐突承璀事,乞罢相。

留正引用的“唐宪宗召吐突承璀事”,是唐朝的唐宪宗想提拔亲信宦官吐突承璀,就是先等着跟吐突承璀有仇的宰相李绛被罢相后,才正式任命。

这是一种官场潜规则,皇帝在宰相还在位时,对于他在官场上的仇人,连看重的表态都不能有,除非有不得已的理由。

很显然,宋光宗当时没有任何特别的理由,就是突发奇想的要提拔亲信。

而留正主动提出罢相,也是被逼得,这事关系到首相的脸面,绝对不能忍,否则,以后如何在百官面前保持威严?

宋光宗接到留正的请求后,态度很奇怪,他既不挽留,也不接受留正的请辞,就来了一句“卿宜自处”,也就是向留正表示,姜特立我肯定要提拔,你自己看着办。

逼得留正没办法,只能主动在家待罪,前后长达近五个月的时间里,留正就在家里等着宋光宗的处置,多次上书乞求回家养老。

但宋光宗就一个态度,不管不问,也不见面沟通。

留正没有被正式免职,也就一直带着首相的名头,皇帝跟首相这么长时间不见面,不商讨国事,就是为了怄气,在宋朝这个皇族跟士大夫集团无比和谐的王朝中,是极度罕见的。

最后,是因为要给谢太后(宋孝宗的妻子)上尊号,为了表示对谢太后的尊重,必须要由首相领衔,宋光宗才勉强妥协,主动给留正发出了出来继续干活的诏书。

可对于姜特立的升官,却不了了之,宋光宗仅仅是免除了姜特立入朝觐见的资格,该给的官职还是给了,留正的脸面到底是丢了。

从上面讲述的留正和宋光宗的冲突中可以看到,宋光宗固执起来,连首相的脸面都可以不给,至于其余百官,更不用说。

在《宋史·光宗本纪》的记载中,关于宋光宗对于官员上书劝谏的态度,大多是“不报”、“不听”、“不许”等词汇。

再联系起首相留正的遭遇,宋光宗后来被群臣逼迫内禅,可以说是事出有因了,士大夫集团和宋光宗的关系,本就只维持着表面上的客气。

而根据史书中的记载,在群臣逼迫宋光宗内禅前,多次提醒宋光宗要注意保持孝道,收获已经渐渐失去的人心的,正是被宋光宗打过脸的留正。

只不过,留正最后的努力也没能成功,宋光宗还是因为固执的态度被赶下台,成为两宋唯一的被臣子赶下台的皇帝。

标签: 历史百科

更多文章

  • 多尔衮和鳌拜谁的权势更大 两人能够相提并论吗-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百科

    对鳌拜可以和多尔衮相提并论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多尔衮和鳌拜都是清朝鼎鼎大名的权臣,而且几乎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那么如果仔细判断,他们俩谁的权势更大呢?其实无论从地位还是权力来看,鳌拜在多尔衮面前,那都是小弟。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比较一下两者的差距。一、多

  • 鳌拜当初那么嚣张跋扈 康熙为何没有杀他-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百科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鳌拜那么嚣张,康熙为何不敢杀他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看一看。鳌拜这个人,名气很大,无论是当年还是现在。在当年,他是满洲第一勇士,巴图鲁,功勋卓著,是顺治留下的四大辅政大臣之一,在现在,他是自媒体中的热点人物,被一群摔跤小孩擒拿的故事,一直被人津津乐道。但是

  • 鳌拜和多尔衮相比 两人谁才是皇权的真正威胁-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百科

    对多尔衮和鳌拜,谁才是皇权的真正威胁者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顺治朝初期的“亲政摄政”、康熙朝初期的“大臣辅政”、乾隆朝初期的“总理事务王大臣”、咸丰皇帝寄予厚望的“赞襄政务八大臣”和同治朝、光绪朝的“太后训政”等等,清朝的皇位更迭过程中,“托孤”行为以极高的频率,贯

  • 顺治作为入关后第一个清朝皇帝 顺治到底是谁的儿子-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百科

    还不知道:顺治皇帝到底是谁的儿子?是皇太极?还是多尔衮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顺治帝作为大清入关的第一个皇帝,从正史的记载来看,顺治是皇太极的第9个儿子。8岁登基,但他既不是长子又不是实权亲王,怎么看皇位都轮不到他来坐?可是他不仅被叔叔多尔衮送上皇位,还用十年的时间

  • 三国时期的法正到底有多厉害?曹操是真的懂他-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百科

    古代有很多著名的人物,其中法正的一生是经历过人生百态,也是人们议论的对象。那么他作为刘备的谋士,到底有多厉害呢?请听趣历史小编详细道来。名人之后,怀才不遇法正于公元176年出生,字孝直,为陕西人,他的爷爷是东汉著名学士法真,法真精通诸子百家各家学说和谶纬之术,知识面广博。法真性情淡薄,不追求名利,从

  • 鬼谷子算命有多准?预测庞涓的命运最后都应验-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百科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带您走进鬼谷子预测爱徒庞涓命运的故事。学成下山中国有一句老话叫“一百种米养一百种人”,同一个老师教出的学生也有参差不齐的。庞涓和孙膑两人虽然师出同门,但是他们对知识的吸收程度和运用都有好坏之分。孙膑认真好学,又

  • 李善长问刘伯温朱元璋会先除掉谁?刘伯温是怎么回答的?-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百科

    自古以来,每一位开国皇帝的背后也有着数不清的人命,特别是功臣,最容易没命。所以李善长问刘伯温朱元璋会先除掉谁?那么刘伯温是怎么回答的?朱元璋的所作所为在我国古代的历史中,朱元璋是一位出了名的心狠手辣的开国皇帝,他从一介平民开创了大明王朝,但由于史书中记载朱元璋在建立了明朝后处决了很多开国功臣,朱元璋

  • 历史上曾经出现过6大鬼才,他们分别都是谁?-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百科

    历史上曾经出现过6大鬼才,姜子牙和袁天罡都能入围,第一名之人更是让人意想不到,但他却是实至名归。那么他们分别都是谁呢?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鬼才之六姜子牙因为一部《封神演义》,很多人一度觉得姜子牙是个虚构的人物,但其实他是真实存在的。姜子牙从小人穷志不短,即使为了谋生计要

  • 赤壁之战曹操为什么会失败?败在敌方多方面的计谋下-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百科

    曹操虎踞中原,手下谋士众多,兵强马壮,为什么赤壁之战里会输呢?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一起看看吧。1.多方面的联合计谋早在刘琮献出荆州投降曹操的时候,孙刘一方已经非常不安了,尤其是在曹操着手训练水军的时候,征服江南的野心已经昭然。这时候,诸葛亮一帆风直至江

  • 荀彧“失语”后果是什么?被曹操疏远,甚至还被处死-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百科

    面对赤壁之战如此重要的战役,荀彧为什么闭口不言?他“失语”后果是什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当时的情况,一起看看吧。1.死亡的先例赤壁之战以前,曹操曾犒赏三军,横槊赋诗。期间著名乐理大师“师勖”见曹操诗中有不祥的含义,面露不悦之色,当时曹操见状还直言是说“我向来闻过则喜,你可直言”,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