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韩延寿是什么人?他被处死的背后是什么真相?-趣历史网

韩延寿是什么人?他被处死的背后是什么真相?-趣历史网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593 更新时间:2023/12/24 3:13:57

韩延寿,西汉汉宣帝时期著名的士大夫,也是古代士大夫君子的杰出代表。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

韩延寿是西汉时期的燕国人,字长公,他的父亲是燕国的士大夫,具体姓名在历史上是没有记载的,只记得大概的事情。因为韩延寿这个人后面的经历和性格,都深受他父亲的影响,所以我们需要简单地讲一下他父亲的故事。

韩延寿的父亲是汉朝诸侯国燕国的士大夫,虽然听起来士大夫好像是一个官职,但是请注意,在汉朝,士大夫不是一个官职的名称,而是一类比较有学问,热爱政治,有节操的,品行高尚的君子似的的尊称。

说白了,士大夫就是一群爱国的热血青年。

大家有没有见过这样的场景,就是公园凉亭里,或者居民小区凉亭里,几个上了年纪的老大爷聚在一起在聊政治,聊历史,对于当前的时事政治的讨论非常激烈,看起来是计较积极向上的,因为我们国家言论自由,在加上老大爷也大多数成熟稳重,所以不会做出游行示威这样的事情,大家都被认为这样的一群人是无害的。

但是如果这群老大爷换成十多岁,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呢?

年轻人没有多少人生经历,有多少成熟稳重的呢?

他们随时都有可能做出,游行示威,写举报信,甚至策划杀人事件。如果是小打小闹,这群热血青年当然不会被怎么样,但是如果这群热血青年的言论和行为,影响了舆论走向,或者是挡了谁的路,就有可能被人除掉。

韩延寿的父亲就是这样死的。

韩延寿的父亲,曾经是燕国的热血青年,当时燕国的诸侯王是刘旦,汉武帝的第三个儿子,刘旦因为没有被立为太子不甘心,所以一直对皇位蠢蠢欲动,即使汉武帝后来拥立了汉昭帝刘弗陵做皇帝,刘旦还是不死心。

后来汉昭帝的几位辅政大臣之间,因为利益问题出现矛盾,其中有人想要换皇帝,就想到了有继承资格的刘旦。

一群人想要换个能给更多利益的皇帝,刘旦想要做皇帝,就承诺事成之后的利益分配,两拨人一拍即合便开始策划谋反。

刘旦想要谋反,单凭他一个人当然不够,所以刘旦就找人出谋划策,虽然这件事做得比较隐蔽,但是刘旦想要谋反的消息还是被传了出去,首先燕国的士大夫群体就得知了这件事,于是这群士大夫就针对这件事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士大夫们的讨论结果就是,刘旦如果谋反,一定会失败,而且刘旦谋反还是一件违背道义的事情,毕竟谋朝篡位就没有讲道义的,所以士大夫群体在民间开始激烈的反对,而且反对的声音还传到了刘旦的耳中。

这时候出现了几个问题,士大夫们为什么反对刘旦谋反?刘旦谋反和士大夫们有什么关系呢?韩延寿的父亲为什么会因此而死呢?

首先第一个问题,士大夫们为什么会反对刘旦谋反,这个问题有两个原因。

刘旦谋朝篡位是没有道义的。人家汉昭帝是汉武帝亲自选的皇帝继承人,人家江山做的好好的,你凭什么去抢位置啊,士大夫们认为刘旦这件事做的不对,所以出于道义,士大夫们要反对。

如果刘旦谋反失败,燕国很有可能会除国,士大夫们出于热爱祖国,热爱故乡的原因,所以极力反对刘旦谋反。

燕国被除国是很有可能的,因为从汉朝开国以来,汉高祖刘邦开始,每一位皇帝都害怕诸侯王势力过大

联手将自己的江山给抢了,所以每一位皇帝都千方百计地收回藩属国,一旦燕国被除国,燕国就会变成郡,甚至燕国的土地都会被划到别的地方,或者别的藩属国。

国家不在了的这种危机感,足以激起热血青年的保护欲,所以热血青年们在知道燕王刘旦要谋反之后,开始了激烈的反对,因为历史资料有限,所以这群热血青年到底做了什么,这群热血青年中的韩延寿的父亲又做了什么,我们没有办法知道,但是大概就是几种情况。

第一种,这群热血青年想要阻止燕王谋反的行动,决定去长安,将燕王策划谋反的事情举报到霍光和汉昭帝面前。

第二种,这群热血青年的影响力太大,燕王担心自己想要谋反的事情会败露,所以决定将知道这件事的士大夫们杀掉,做到一个杀人灭口。

大概就是这样,韩延寿的父亲因为反对燕王谋反,所以被燕王刘旦给杀了。

父亲被杀的事情,无论对于哪个孩子来说,都不是一件能够轻易忘却的事,可以知道的是,韩延寿的父亲被燕王杀死的时候,韩延寿已经长大了。

后来燕王刘旦谋反失败,大司马霍光知道了韩延寿的父亲,因为反对燕王谋反的事被害,霍光认为韩延寿的父亲的死是有功的,之后霍光又知道了韩延寿也是一个有学问的热血青年,所以,出于补偿心理,将韩延寿提拔为谏议大夫。

韩延寿就这样因为父亲的关系,正式走上了仕途之路。因为韩延寿本身就是一个上进青年,再加上韩延寿父亲对韩延寿的正向影响,所以韩延寿在做谏议大夫的时候,兢兢业业,因为工作出色,得到了霍光的赏识,很快就升官了,先是做了淮阳太守,后来又做了颖川郡太守。

颖川郡这个地方属于河南,历来都是比较难治理的地方,原来的颖川郡更加混乱难管,不仅地方势力纠结,还有盗贼经常骚扰百姓。

上一任颖川郡太守为了快速地改变颖川郡的现状,用了很多狠招,黑招,比如调拨地方势力内斗内耗,让百姓们互相告密,以掌握颖川郡的消息,用最快速的方式控制地方,虽然颖川郡的黑恶势力白打击了,但是也留下了一堆历史遗留问题。

比如上任太守制定的告密制度,令百姓互相诬告,信任感崩塌,百姓之间互相结仇,互相打击,愈演愈烈,严重的时候,甚至会发生恶性事件,已经到了影响治安的程度,这样一来,颖川郡的风气彻底坏掉了,韩延寿知道想要改变颖川郡的现状只有化解愁怨。

而百姓们已经深陷愁怨之中,无力改变,此时想要改变现状的人只有韩延寿,韩延寿为了颖川郡的百姓们都能够安居乐业,找到当地有威望的人,一起苦口婆心的劝导百姓们放下过往的恩怨。

仇恨那是这么容易化解的,人与人之间其实很脆弱的,经不起什么矛盾,分歧,一旦伤害了彼此利益,触犯到了人家的底线,掉头就走,从此陌路的结局,都是比较好的,反目成仇的事件也多的是。

韩延寿想要化解百姓累计已久的愁怨,哪里是什么容易的事,但是韩延寿没有别的办法,他没有办法把上一任太守揪出来打一顿,也没有办法回到过去阻止一切。

如果要制定严格的律法来约束百姓也不是不可以,但是这种办法只能治标,不能治本,如果百姓换一种办法相互打击,法律还真的约束不了什么。

所以,韩延寿只能苦口婆心地劝导,和用德政来引导才慢慢将百姓之间的恩怨稍稍化解,为了颖川郡的百姓们都能过得好,韩延寿努力了好几年,百姓们之间才慢慢变得和睦。

一件事能做好几年,可见,韩延寿是真心地将百姓的安乐放在心上,如果不是真心的,韩延寿做不出来这种事。

后来,颖川郡的治安得到控制之后,朝廷就将韩延寿调到东郡继续做太守,在东郡做了三年的太守,韩延寿在东郡任职期间,令行禁止,地方的治安得到了很好的控制,百姓们安居乐业,犯罪的情况减少了很多,韩延寿最的最好的时候,在全国地方太守中的的政绩名列第一。

因为韩延寿政绩非凡,后来汉宣帝把他从地方调回了中央做左冯翊,负责长安城附近的地方管理。韩延寿在政绩上的表现是十分出色的,那么为什么韩延寿最后却因为犯罪被处死呢?

其实主要原因是韩延寿作为霍光余党,被汉宣帝除掉了。

公元前74年,霍光扶持汉宣帝上位,一开始霍光和汉宣帝之间,君臣和睦,同心同德地想要一起将天下治理好,霍光和汉宣帝,配合默契的处理汉朝的内忧外患,可以说,霍光本人和汉宣帝之间是没有矛盾的。

直到后来,霍光的夫人将汉宣帝的原配许平君杀害之后,君臣矛盾到了一个不可调和的地步。霍光的夫人为什么要杀许平君呢?

这个原因没别的,因为贪婪,霍光的夫人因为霍光权倾天下,就起了贪念,想要将霍家的女儿嫁给汉宣帝,想要将天下最有权势的位置留在霍家,为了这个贪念,就将许平君给暗害了。

后来霍光夫人杀害许平君的事情被发现了,霍光因为夫妻情分将这件事给掩盖过去了,汉宣帝没有说什么,但是心中不免对霍光非常失望,杀妻之仇啊,谁能忍,汉宣帝明白霍光并没有觊觎江山意思,霍光本人也没有这也意思。

而且霍光对汉朝居功至伟,汉宣帝实在不忍处理霍光,因为一旦汉宣帝要追究霍光妻子的责任,霍光作为丈夫,必然受牵连。

还有一点就是,霍光当时的权力太大了,霍光自己在汉朝就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加上这些年,霍光在汉朝军政两界扶持提拔出来的人,也是遍布朝野。

这就导致汉宣帝于君臣情分上不忍动霍光,于实力上又不敢动霍光。

这个现实就导致了汉宣帝明白了一个道理,不可以让霍光这样凭能力上来的人联合起来对抗自己,从此之后,汉宣帝开始悄悄的打击霍光扶持起来的士大夫集团。

汉宣帝为什么要打击霍光余孽呢?

因为虽然霍光死了,但是霍光留下的势力还在,霍家的子弟都在朝廷的军政两界身处要职,霍家的势力依然如日中天,如果霍家想要利用霍光余党来为自己做事,帮助自己谋反,这些人还是会帮助霍家的。

毕竟汉宣帝已经和霍家反目,这些霍光余党因为立场问题,必定不会被汉宣帝容下的。

后来霍光去世,汉宣帝没有在君臣情分上的为难,开始打击霍光余孽,这时候霍家也不知收敛,蠢蠢欲动,还试图谋反,结果被汉宣帝一次性灭掉了。

汉宣帝不仅灭了霍家,连霍光扶持起来的很多人,都处理了,这其中就有韩延寿。

其实韩延寿死了比较冤,因为韩延寿从入朝为官一来,就辗转的在地方打转,只有在最后的时候,才走近长安做官,但也是因为韩延寿父母官做的好,也加重了汉宣帝要杀他的决心,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韩延寿的父母官做得太好了,他在百姓心中的影响力太大了,如果一旦韩延寿支持了谋反的霍家,百姓们很有可能支持韩延寿,所以韩延寿必须死。

于是接下来,汉宣帝的心腹大臣萧望之,直接弹劾韩延寿,说韩延寿在地方上做官的时候,有放高利贷的行为,而且还给兵车做装饰,严重违背了礼制。

就这两件事,要是放在其他大臣身上,根本就不叫事。要是汉宣帝的心腹去做,说不定最多也就是稍微责罚两句而已。但是放在韩延寿身上,那可就是天大的问题了。

所以最后,汉宣帝直接以此为理由,下令处死了韩延寿。

韩延寿的死,说冤枉也冤枉,说不冤枉也不冤枉。要说他的罪名,确实是罪不至死。但实际上,真正致他于死地的,也不是那些乱七八糟的罪名。归根到底,就是因为他的霍光的余党,而且还是当时士大夫集团的代表人物。

如果汉宣帝不杀他,汉宣帝的皇权就得不到维护,霍光留下的士大夫集团,就会进一步侵害皇权。

如此一来,韩延寿虽然做官不错,深得百姓爱戴。但既然被汉宣帝盯上了,自然不可能善终。

说到底,韩延寿的死,还是因为他站在了汉宣帝的对立面。

标签: 历史百科

更多文章

  • 宋光宗与臣子的关系如何?发生了什么矛盾?-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历史百科

    宋光宗,宋朝第十二位皇帝,宋孝宗赵昚的第三子。说起这个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宋光宗赵惇是南宋历史上一位比较奇葩的皇帝,他在位时间不长,只有短短五年,然后就去当了太上皇。宋光宗去当太上皇不是出于他的本意,他是被臣子们合谋逼迫他禅让的,史称“绍熙内禅”。“绍熙内禅”的诱因是宋光宗不孝,他在父亲宋孝

  • 多尔衮和鳌拜谁的权势更大 两人能够相提并论吗-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百科

    对鳌拜可以和多尔衮相提并论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多尔衮和鳌拜都是清朝鼎鼎大名的权臣,而且几乎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那么如果仔细判断,他们俩谁的权势更大呢?其实无论从地位还是权力来看,鳌拜在多尔衮面前,那都是小弟。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比较一下两者的差距。一、多

  • 鳌拜当初那么嚣张跋扈 康熙为何没有杀他-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百科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鳌拜那么嚣张,康熙为何不敢杀他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看一看。鳌拜这个人,名气很大,无论是当年还是现在。在当年,他是满洲第一勇士,巴图鲁,功勋卓著,是顺治留下的四大辅政大臣之一,在现在,他是自媒体中的热点人物,被一群摔跤小孩擒拿的故事,一直被人津津乐道。但是

  • 鳌拜和多尔衮相比 两人谁才是皇权的真正威胁-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百科

    对多尔衮和鳌拜,谁才是皇权的真正威胁者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顺治朝初期的“亲政摄政”、康熙朝初期的“大臣辅政”、乾隆朝初期的“总理事务王大臣”、咸丰皇帝寄予厚望的“赞襄政务八大臣”和同治朝、光绪朝的“太后训政”等等,清朝的皇位更迭过程中,“托孤”行为以极高的频率,贯

  • 顺治作为入关后第一个清朝皇帝 顺治到底是谁的儿子-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百科

    还不知道:顺治皇帝到底是谁的儿子?是皇太极?还是多尔衮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顺治帝作为大清入关的第一个皇帝,从正史的记载来看,顺治是皇太极的第9个儿子。8岁登基,但他既不是长子又不是实权亲王,怎么看皇位都轮不到他来坐?可是他不仅被叔叔多尔衮送上皇位,还用十年的时间

  • 三国时期的法正到底有多厉害?曹操是真的懂他-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百科

    古代有很多著名的人物,其中法正的一生是经历过人生百态,也是人们议论的对象。那么他作为刘备的谋士,到底有多厉害呢?请听趣历史小编详细道来。名人之后,怀才不遇法正于公元176年出生,字孝直,为陕西人,他的爷爷是东汉著名学士法真,法真精通诸子百家各家学说和谶纬之术,知识面广博。法真性情淡薄,不追求名利,从

  • 鬼谷子算命有多准?预测庞涓的命运最后都应验-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百科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带您走进鬼谷子预测爱徒庞涓命运的故事。学成下山中国有一句老话叫“一百种米养一百种人”,同一个老师教出的学生也有参差不齐的。庞涓和孙膑两人虽然师出同门,但是他们对知识的吸收程度和运用都有好坏之分。孙膑认真好学,又

  • 李善长问刘伯温朱元璋会先除掉谁?刘伯温是怎么回答的?-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百科

    自古以来,每一位开国皇帝的背后也有着数不清的人命,特别是功臣,最容易没命。所以李善长问刘伯温朱元璋会先除掉谁?那么刘伯温是怎么回答的?朱元璋的所作所为在我国古代的历史中,朱元璋是一位出了名的心狠手辣的开国皇帝,他从一介平民开创了大明王朝,但由于史书中记载朱元璋在建立了明朝后处决了很多开国功臣,朱元璋

  • 历史上曾经出现过6大鬼才,他们分别都是谁?-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百科

    历史上曾经出现过6大鬼才,姜子牙和袁天罡都能入围,第一名之人更是让人意想不到,但他却是实至名归。那么他们分别都是谁呢?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鬼才之六姜子牙因为一部《封神演义》,很多人一度觉得姜子牙是个虚构的人物,但其实他是真实存在的。姜子牙从小人穷志不短,即使为了谋生计要

  • 赤壁之战曹操为什么会失败?败在敌方多方面的计谋下-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百科

    曹操虎踞中原,手下谋士众多,兵强马壮,为什么赤壁之战里会输呢?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一起看看吧。1.多方面的联合计谋早在刘琮献出荆州投降曹操的时候,孙刘一方已经非常不安了,尤其是在曹操着手训练水军的时候,征服江南的野心已经昭然。这时候,诸葛亮一帆风直至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