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从夷夏异制到华夷一体,中间都经历了什么?-趣历史网

从夷夏异制到华夷一体,中间都经历了什么?-趣历史网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3491 更新时间:2023/12/24 3:14:10

中华历史源远流长,其中从夷夏异制到华夷一体,中间都经历了什么?其实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这种转换就开始了,华夷之间开始逐渐走向联合。

一、华夷观念的产生与发展

1.“中国”的观念的不断演化

首先在“中国”这个观念产生之前,应该先出现“国家”的观念,关于这一点,应该追溯到原始社会末期。舜之后,大禹将部落主人的位置传给了自己的儿子,如此做法直接导致了社会大制度的改变。

王位世袭代替了选贤接任,启在继承王位之后,部落统一的前提之下开始建立一系列的制度,城池等国家机器,也就是最早期的国家,后世一直到封建社会,期间发生过无数次朝政更替,但只将接手于夏朝之地等视作

“正统”。

即使其他势力或是个人趁叛乱或朝政更替之际建立的政权都不会被天下之人所承认,而这种民族和文化的区别早在夏朝建立的时候就已经形成了,“中国”这一观念也是在夏朝时候产生,周边的少数民族势力都被称之为“蛮夷之族”。

当然,“中国”这一说法的含义在周朝的时候被加深,泛指长江中下游地区产生的华夏民族,于此同时,周王室森严的等级观念也导致出现了“中国”与蛮夷地区的多方面对立。

2.周王统治下的华夷对立

继夏朝和商朝之后,中国奴隶制社会来到了周王室统治下的最后一个时代。早从原始社会开始,为了维护社会秩序,各个部落之间甚至同一个部落之中就呈现出严格的等级观念,这种观念一直保留,一直到西周建立的时候,才以明确的制度确立下来。

这就是西周互为表里的分封制和宗法制,分封制将整个西周王室划分出了严格的等级,自上到下等级明确,丝毫不可僭越,分封出的这些下层职位必须遵守周天子的命令,平常担任疆土的驻守任务,战争时期必须带兵救援。

所谓分封,其实就是封邦建国,实际上是承认了诸侯,士大夫等分封体制内人员的合法性,这种分封方式虽然有利于周王室的稳固,却有一个致命的缺陷,就是过度重视“中国”地区而忽略了少数民族。

在分封体制中,自上而下都有职位,连处于中原社会最底层的平民百姓都有自己的阶层,但是作为边疆被称之为夷人的少数民族却没有被提及,或许是周王室压根不承认其合法地位,这就导致了华夷之间的分裂加深。

除了分封制之外,其内部的宗法制也将这一观念加重,这种制度早在夏商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在西周时期彻底被运用于朝政之中。实际上就是在朝中的职位官阶受到了皇室血缘关系的制约,这种制度会对华夷之间的关系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随着朝中逐渐被周王室的血缘关系所垄断,周天子自身的优越感就越发膨胀,这就导致其产生了对其他阶级的轻视,对于地处偏远又不在体制内的“蛮夷之地”则是更加的忽视和看不起,这就加剧了西周时期蛮夷之间的分化和对立。

3.夷夏异制与早期的“中国”认同

西周之后,朝廷中逐渐树立了天下之大,莫非王土的局面,随着周王室权力的日趋膨胀,边远地区的所谓蛮夷也逐渐在其诸侯王的统治之下,虽然不被承认社会地位,但是和底层平民无二。

经过后续发展之后,此类群体在诸侯王的分封土地之中逐渐开始杂糅居住,戎、夷、蛮、狄等带有歧视性的称呼也逐渐加持在他们身上,随着这些族群的发展,使得西周朝廷不得不重视他们。

于是始终认为自己高高在上的周天子用了一套区别对待的分化管理方式来治理这些族群,这种处理方式就是最早期的夷夏异制,这种区别对待的方式可以说让中原和少数民族地区进一步分化。

比如在服饰,礼仪,朝贡甚至祭祀方面都与中原地区不同,就是在这种歧视性的规定之下,依然对这些少数民族提出了要求,比如在军政上要维护周王朝,必要的时候要作为周王室的番邦担任保护的作用。

经济上,要求这些少数民族必须与周王室保持岁贡的关系,若是有不遵从或不按时上贡的地区,周王室就会直接出兵征讨。

从这一系列的举措来看,周王室那时候就想通过自己的威势震慑蛮夷之地,想通过夷夏异制来强迫少数民族对“中国”的认同。

二、战国时期的分裂与华夷一体

1.大分裂局面与诸族繁荣

在此前西周形成的认识之中,但凡不是在“中国”下辖的中原地区的族群,皆称之为蛮夷,以至于北方和西方的一些偏远地区也被划分到了此行列之中,但是这种情况并没有维持多久,因为西周的末日就即将到来。

随着周幽王的烽火戏诸侯,周王室的权威迅速衰微,势力逐渐强大的诸侯国不再愿意听从周王室的调遣,各自脱离之后,社会进入混乱的春秋战国时期,随之分裂的,自然还有被称之为蛮夷的少数民族。

此时的周王室正处于一个“礼崩乐坏”的动乱时期,之前的所有规定和许诺自然是不复存在,许多兵多将广的诸侯王开始以“尊王攘夷”的口号征讨四方,建立属于自己的势力,在此刻,所有的诸侯王都在拉拢周边势力,自然包括少数民族。

如此一来,周边的少数民族势力逐渐发生变化,逐渐将自己的势力向中原较为强大的诸侯国身边依附,其中最典型的就是“秦国”秦国之秦穆公之所以成就之后春秋五霸之一,就是因为其对蛮夷之地的笼络。

2.华夷一体的逐渐出现

秦国最初的地盘正处于东周时期的东部边陲,与这些少数民族杂糅的居住在一起,就算在西周的时候成为了割据一方的诸侯国,也是属于其中比较弱的一个,所以在混乱之后,不得不着手强大自身,对周边的少数民族采取措施。

正是“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对于那些顺从的周边部落,采用相对比较温柔的怀柔制度,对于那些存在抵触情绪的,适当进行武力征讨,总之,早期的华夷一体现象开始出现。

华夷一体的现象不止出现在秦国,当时的楚国追根溯源也可以和所谓的蛮族产生联系,当时的楚国国君就是出身荆蛮,最早出现在周成王时期的封地之中,并且最开始的时候并不主张“华夷一体”只说“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

甚至用武力威胁当时的周王室,要求赐予他一个独立的蛮族封号,或是自己直接称王,当然,这件事情最终不了了之,楚国也随着东周的分裂逐步分离出来,而此时的楚怀王却是支持华夷一体的看法,他主张问鼎中原,以至中国。

3.最终的认同感

随着七雄并立现象的出现,战争也好,文明往来也罢,各个国家之间的民族观念在彼此不可避免的交流之中逐渐消失。原本被周王室边缘化的“蛮夷之族”也开始逐渐走向中原,于此同时,社会上的思想大变革开始。

随着百家争鸣现象的出现,各个学派的代表人物都前来阐述自己的观点,儒家的代表人物“孔子”,提出了“四海之内皆兄弟”这一说法,再次推动了华夷一体的大趋势和周边民族对“中国”的认同感与归属感。

而后继承孔子的孟子,更是提出了舜是属于西夷,而周文王属于东夷,然两者之所以能够先后共治天下者,皆因同源,从来源上统一了各个族群,也就是说无论是何种民族,都是来自于三皇五帝的一脉相承,从根本上是相同的。

而中国与蛮夷观念的产生只是距离中原未知远近的关系,才会形成长期的分裂,这种观点产生之后,华夷一体正式在所有人心中落地生根。

标签: 历史百科

更多文章

  • 秦国兼并蜀地的意义在哪里?蜀人对秦文化有认同感吗?-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百科

    正所谓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此地自古以来都是兵家的必争之地。那么秦国兼并蜀地的意义在哪里?蜀人对秦文化有认同感吗?其实秦国在完成蜀地的征讨之后,除了对当地经济的带动之外,也加强了蜀地对秦国的文化认同感,从技术到习俗,甚至后来的殡葬礼仪,都是蜀地对秦国文化认同之后的产物。一、秦与蜀之间的纷扰斗争1.秦

  • 在征召制的模式下,西汉名臣公孙弘如何做到丞相之职?-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百科

    司马迁《史记·七十列传·平津侯主父列传》记载:“维汉兴以来,股肱宰臣身行俭约,轻财重义,较然著明,未有若故丞相平津侯公孙弘者也。位在丞相而为布被,脱粟之饭,不过一肉。故人所善宾客皆分奉禄以给之,无有所馀。诚内自克约而外从制。汲黯诘之,乃闻于朝,此可谓减於制度而可施行者也。德优则行,否则止,与内奢泰而

  • 汉献帝为什么始终无法将实权从曹操手中夺回来?-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百科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汉献帝刘协为什么无法将大汉朝廷的实权从曹操手中夺回来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东汉末年,曹操取得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治优势,而汉献帝从

  • 《三国志》为什么把陆逊这样的臣子单独列传?-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百科

    《三国志》为什么把陆逊这样的臣子单独列传?一般来说,有共同标签的人会被归进同一传记,如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徐晃并称五子良将,如钟繇、华歆、王朗三人同为三公,如庞统、法正这样均为刘备谋主的,如刘繇、太史慈、士燮曾为一方诸侯的。而子嗣的传记大多会附在父亲的传记后面,如刘馥之子刘靖,诸葛亮之子诸葛瞻,

  • 红楼梦探春与赵姨娘这对母女,有何相似之处?-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百科

    探春和赵姨娘的感情很复杂,不是简单的喜欢或者不喜欢。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红楼梦里写了很多对母女,宝钗与薛姨妈,贾敏与贾母,元春与王夫人等等,这些母女之间都有过一些温馨热络的场面,但唯独有一对母女势如水火,彼此折磨,互相打击,她们简直不是母女而是前世有仇一般,不错,这就是

  • 红楼梦一书中出现的芒种节,背后有何含义?-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百科

    《红楼梦》,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下面和趣历史小编一起走进了解。红楼梦里有次提到了芒种节,但显然曹公意不在此,他笔锋一转,将芒种节与饯花节连在了一起,用了整整两回的篇幅来写这天发生的事,其实是埋了很多伏笔和隐喻的。先说一个伏笔,赵姨娘和贾探春

  • 红楼梦中尤二姐流产后,王熙凤说了哪些话?-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百科

    王熙凤,《红楼梦》中的女主角之一,金陵十二钗之一,说起这个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红楼梦》,尤二姐怀孕了,却被胡太医一剂药打了下来,一个成型的男胎就这样子没了。尤二姐流产后,凤姐比贾琏更急十倍,只说:“咱们命中无子,好容易有了一个,又遇见这样没本事的大夫。”于是天地前烧香礼拜,自己通陈祷告,说

  • 谷梁赤所撰的《春秋谷梁传》哀公元年里记载了什么?-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百科

    谷梁赤所撰的儒家著作《春秋谷梁传》强调必须尊重君王的权威,但不限制王权;君臣各有职分,各有行为准则;主张必须严格对待贵贱尊卑之别,同时希望君王要注意自己的行为。那么此书在哀公元年里记载了哪些事?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楚子、陈侯、随侯、许男围蔡。鼷鼠食郊牛角,改卜牛。夏,四月辛巳郊。此该郊之变而道之

  • 谷梁赤所撰的《春秋谷梁传》定公十五年里记载了什么?-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百科

    谷梁赤所撰的儒家著作《春秋谷梁传》强调必须尊重君王的权威,但不限制王权;君臣各有职分,各有行为准则;主张必须严格对待贵贱尊卑之别,同时希望君王要注意自己的行为。那么此书在定公十五年里记载了哪些事?十有五年春,王正月,邾子来朝。鼷鼠食郊牛,牛死,改卜牛。不敬莫大焉。二月辛丑,楚子灭胡,以胡子豹归。夏,

  • 谷梁赤所撰的《春秋谷梁传》定公十四年里记载了什么?-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百科

    谷梁赤所撰的儒家著作《春秋谷梁传》强调必须尊重君王的权威,但不限制王权;君臣各有职分,各有行为准则;主张必须严格对待贵贱尊卑之别,同时希望君王要注意自己的行为。那么此书在定公十四年里记载了哪些事?十有四年春,卫公叔戍来奔。晋赵阳出奔宋。二月辛巳,楚公子结、陈公孙佗人帅师灭顿,以顿子牂归。夏,卫北宫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