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新建皇朝对前朝的态度在历史上发生了什么样的转变?-趣历史网

新建皇朝对前朝的态度在历史上发生了什么样的转变?-趣历史网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1591 更新时间:2023/12/31 16:33:24

新建皇朝对前朝的态度在历史上发生了什么样的转变?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

淝水之战前的历朝皇帝对前朝皇室大都予以善待,赐予爵位,使其善终,而淝水之战后的历朝皇帝对前朝皇室大都十分残忍,斩草除根。那为什么会发生这种转变。

淝水之战前的历朝皇帝对前朝皇室的态度较为仁慈

一,新朝

莽乃策命孺子曰:“咨尔婴,昔皇天右乃太祖,历世十二,享国二百一十载,历数在于予躬。《诗》不云乎?‘侯服于周,天命靡常。’封尔为定安公,永为新室宾。於戏!敬天之休,往践乃位,毋废予命。”又曰:“其以平原、安德、漯阴、鬲、重丘,凡户万,地方百里,为定安公国。立汉祖宗之庙于其国,与周后并,行其正朔、服色。世世以事其祖宗,永以命德茂功,享历代之祀焉。”……又曰:“天无二日,土无二王,百王不易这道也。汉氏诸侯或称王,至于四夷亦如之,违于古典,缪于一统。其定诸侯王之号皆称公,及四夷僭号称王者皆更为侯。”(汉书)

公元9年,王莽篡汉,建立新朝,对西汉最后一位皇帝孺子婴予以善待。王莽封孺子婴为安定公,待之以宾主之礼,允许他祭祀汉朝先祖。也就是说王莽对孺子婴是平等的主人与客人的关系,并不是君臣关系,孺子婴不是王莽的臣子。

王莽对西汉宗室基本上也是善待,只是把西汉宗室诸王贬为公。

二,曹魏

黄初元年十一月癸酉,以河内之山阳邑万户奉汉帝为山阳公,行汉正朔,以天子之礼郊祭,上书不称臣,京都有事于太庙,致胙……封公之四子为列侯。(三国志)

公元220年,曹丕篡汉,建立魏朝,对东汉最后一位皇帝汉献帝予以善待。曹丕封汉献帝为山阳公,对他待以宾主之礼,允许汉献帝祭祀汉朝先祖。也就是说曹丕对汉献帝是平等的主人与客人的关系,并不是君臣关系,汉献帝不是曹丕的臣子。

曹丕对东汉宗室基本上也是善待,只是把东汉宗室诸王贬为侯。

三,西晋

封魏帝为陈留王,邑万户,居于鄴宫;魏氏诸王皆为县侯。……己巳,诏陈留王载天子旌旗,备五时副车,行魏正朔,郊祀天地,礼乐制度皆如魏旧,上书不称臣。(晋书)

公元266年司马炎篡魏,建立晋朝,对曹魏最后一位皇帝曹奂予以善待。司马炎封曹奂为陈留王,对他待以宾主之礼,允许曹奂祭祀魏朝先祖。也就是说司马炎对曹奂是平等的主人与客人的关系,并不是君臣关系,曹奂不是司马炎的臣子。

司马炎对曹魏宗室基本上也是善待,只是把曹魏宗室诸王贬为公。

四,前秦

坚徙及其王公已下并鲜卑四万余户于长安,封新兴侯(晋书)

公元370年苻坚消灭前燕,对前燕最后一个皇帝慕容予以善待。苻坚封慕容为新兴侯,对前燕宗室苻坚也予以善待,只是将他们迁往长安。

淝水之战后的历朝皇帝对前朝皇室的态度较为残忍

一,南朝

封晋帝为零陵王,全食一郡。载天子旌旗,乘五时副车,行晋正朔,郊祀天地礼乐制度,皆用晋典。上书不为表,答表勿称诏。……九月己丑,零陵王薨。(宋书)

公元420年刘裕篡晋,建立宋朝。他表面上对东晋最后一个皇帝司马德文很好。实际上次年就派人杀死司马德文。

封宋帝为汝阴王,筑宫丹阳县故治,行宋正朔,车旗服色,一如故事,上书不为表,答表不称诏。降宋晋熙王燮为阴安公,江夏王跻为沙阳公,随王棨为舞阴公,新兴王嵩为定襄公,建安王禧为荔浦公,郡公主为县君,县公主为乡君。(南齐书)

公元479年萧道成篡宋,建立齐朝。他表面上对刘宋最后一个皇帝刘準很好。实际上篡位不到一月就派人杀死刘準。

封齐帝为巴陵王,全食一郡。载天子旌旗,乘五时副车。行齐正朔。郊祀天地,礼乐制度,皆用齐典。……诏曰:“兴运升降,前代旧章。齐世王侯封爵,悉皆降省。其有效著艰难者,别有后命。(梁书)

公元502年萧衍篡齐,建立梁朝。他表面上对萧齐最后一个皇帝萧宝融很好。实际上篡位次日就派人杀死萧宝融。

其以江阴郡奉梁主为江阴王,行梁正朔,车旗服色,一依前准,宫馆资待,务尽优隆(陈书)

公元557年陈霸先篡梁,建立陈朝。他表面上对萧梁最后一个皇帝萧方智很好。实际上篡位次年就派人杀死萧方智。

一,北朝

己未,诏封魏帝为中山王,食邑万户;上书不称臣,答不称诏,载天子旌旗,

行魏正朔,乘五时副车;封王诸子为县公,邑一千户……五月癸未,诛始平公元世、东平公元景式等二十五家,特进元韶等十九家并令禁止。(北齐书)

公元550年高洋篡东魏,建立齐朝。他表面上对东魏最后一个皇帝元善见很好。实际上篡位两年后就派人杀死元善见。他对东魏宗室也十分残忍,将他们全部杀死。

封魏帝为宋公(周书)

公元557年宇文觉篡西魏,建立周朝。北周表面上对西魏最后一个皇帝元廓很好,实际上不久就派人杀死元廓。北周对西魏宗室较好,只是降低爵位并没有赶尽杀绝。

二,隋朝

以周帝为介国公,邑五千户,为隋室宾。旌旗车服礼乐,一如其旧。上书不为表,答表不称诏。周氏诸王,尽降为公。(隋书)

公元581年,杨坚篡宇文周,建立隋朝。他表面上对北周最后一个皇帝宇文阐很好。实际上不久就派人杀死宇文阐。他对北周宗室也十分残忍,将他们全部杀死。

三,唐朝

公元618年李渊篡隋,建立唐朝。他表面上对隋恭帝杨侑很好,实际上篡位次年就杀死杨侑。

四,宋金

迁恭帝及符后于西宫,易其帝号曰郑王,而尊符后为周太后。(宋史)

公元960年,赵匡胤篡后周建立宋朝。他对后周最后一个皇帝柴宗训很好。

丙午,辽主延禧入见,降封海滨王。(金史)

公元1125年,金灭辽,金对辽朝最后一个皇帝耶律延禧较好,对辽朝宗室一般,并未赶尽杀绝。

二月丙寅,诏降宋二帝为庶人(金史)

公元1127年,金灭北宋,金对北宋最后一个皇帝赵桓较差,虽没有对北宋宗室赶尽杀绝,但对他们很差。

六,元明清

六年甲午春正月,金主传位于宗室子承麟,遂自经而焚。城拔,获承麟,杀之。(元史)

元朝

1234年元灭金,元朝对金朝宗室赶尽杀绝。

五月乙未朔,伯颜以宋主鳷至上都,制授鳷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大司徒,封瀛国公(元史)

1276年元灭宋,元朝对南宋最后一个皇帝赵较好,对南宋宗室较好。

丙寅,克通州,元帝趋上都(明史)

1368年明灭元,明太祖为避免背上弑君的恶名,放元朝最后一个皇帝妥懽贴睦尔逃离大都。明朝对元朝宗室抗拒者杀死,投降者善待。

壬戌,故明鲁王、荆王、衡王世子等十一人谋乱,伏诛(清史稿)

清朝

1645年清灭南明弘光政权,对明朝宗室赶尽杀绝。

态度转变原因

既而慕容垂攻苻丕于鄴,慕容冲起兵关中,谋杀坚以应之,事发,为坚所诛(晋书)

一,前秦覆灭的惨痛教训

前秦在淝水之战失败后,前燕宗室纷纷起兵反抗前秦,导致前秦迅速土崩瓦解,走向灭亡。

二,前朝皇帝及宗室的态度

淝水之战前的前朝皇帝及宗室对历朝的皇帝并没有威胁,且大都采取合作态度没有反抗,所以对他们予以善待。淝水之战后的历朝皇帝害怕前朝皇帝及宗室反抗,为了不留后患,所以对前朝皇帝及宗室十分残忍,赶尽杀绝。

三,害怕背上弑君恶名

淝水之战前的历朝皇帝为了表示自己的仁慈,同时害怕担上弑君恶名,所以对前朝皇帝及宗室较为友好。淝水之战后的历朝皇帝为了避免担上弑君恶名,就采取掩耳盗铃的方式,说前朝皇帝是得病而亡,前朝宗室是因为谋反才杀死他们。

四,统一天下的需要

处于天下分裂时期的就善待前朝宗室。曹魏善待东汉,是为了招降蜀汉与孙吴。西晋善待曹魏则是为了招降东吴。前秦善待前燕是为了招降东晋。北宋善待后周是为了招降十国。

五,前朝与本朝皇帝的关系

王莽善待西汉,因为其在西汉受到很高的礼遇。赵匡胤善待后周,是因为其深受后周厚待。元朝杀尽金朝宗室,是金朝害死了元朝的先祖。清朝杀尽明朝宗室是因为明朝害死了清朝的先祖。

标签: 历史百科

更多文章

  • 刘备为何没能一统天下?根本原因是什么?-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百科

    刘备(161年-223年6月10日),即汉昭烈帝,字玄德,涿郡涿县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后,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东汉末年,群雄逐鹿,诸侯争霸,汉失其鹿,天下共逐。经历过血与火的厮杀,最终脱颖而出三个强大的诸侯:曹操,刘备,孙权。可是,以汉

  • 刘备入川后,是如何解决财政问题的?-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百科

    刘备(161年-223年6月10日),即汉昭烈帝,字玄德,涿郡涿县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后,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建安十七年(212年)十二月,刘备与刘璋决裂,并发动战争。刘备一直向成都逼近,诸葛亮、张飞和赵云亦入蜀助战,但刘备军队在雒城时

  • 北宋名相寇准,他写就了千百年后依旧不朽的传奇-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百科

    寇准(961年-1023年10月24日),字平仲,华州下邽人,北宋政治家、诗人,与白居易、张仁愿并称“渭南三贤”。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十九岁时,他金榜题名,汴梁城中春风得意马蹄疾;三十四岁,他入阁为相,金明池畔天子亲手戴花,簪花少年,风华正茂;四十三岁,他傲立

  • 《过江七事·计迎立》原文记载了哪些内容?-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百科

    闯贼之变,邸报断绝。民间颇有流传,中外大震。金陵群亡赖,挟饥军思逞,汹甚。勋绅富室,重足立矣。大司马史可法,将有勤王之行。诸言路属宫詹曰广止之,且内顾根本地。曰广力折之,怂恿趣严计守御;即发。越日集议,部分兵各门。仍责城巡城御史督察,而郭维经则中城行栅,以维经官金陵久,素得民故也。其护陵防江,则守备

  • 《过江七事·正纠参》主要讲了什么故事?-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百科

    国变时,诸勋臣日藉藉,归狱文臣误国,宫詹姜曰广曰:“误国者可诛也!予数载林居,诸公当日召对,胡不言?”语稍塞。会立国,群谋援高皇帝开国时以魏国徐达为左丞相例,尚未发。一日朝罢,魏国公徐弘基、诚意伯刘孔昭等面奏:“文臣朋党误国,”并言“吏部尚书张慎言专权结党,擅引旧辅吴牲。”科道官李沾、郭维经等亦言:

  • 《过江七事·禁缉事》原文记载了哪些内容?-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百科

    弘光登极,从龙诸挡势渐张,又时若窘急,日思出为渔猎计。先朝奸王坤,首借催饷,营差吴越,以阁臣高弘图等力持寝。亡何,奸人导之缉事,群心动,谋设东厂矣。以弘图、曰广俱在告,群噪王铎出谕行,铎不可。越日,曰广入直,铎备言状,曰广曰:“今发不遂,必再发,请摩厉须之!”巳而御史祁彪佳疏至,指陈缉事、诏狱、

  • 《过江七事·持逆案》原文记载了哪些内容?-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百科

    先皇帝时,政令多所更改,独持逆案甚力。群小百计掀翻,不能得。给事中阮大铖,名厕逆案中,海内正人,犹切齿辜未蔽,以通逆杀左魏故也。侨居金陵无聊,置女乐治具,日结纳诸贵人。亡赖子亦多为爪牙用者,相率婪金钱。而马士英从抚宣府罢归,亦寓金陵。以同籍,旦夕过从为欢昵。而大铖故阴贼善,因事中人,目得马而益雄也

  • 《过江七事·防左镇》主要讲了什么故事?-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百科

    弘光监国亡几,凤督马士英入趣即真,阁臣姜曰广曰:“盍徐之,示不忍忘先帝也。且吾甚忧上游左镇拥重兵劝进,而不首之,祸必始此矣。”士英曰:“何谓也?”曰广曰:“立君大功也,事出吾辈,彼未韦跗注者,其何说之词?今者问谁执牛耳,则四将尸焉。左镇视黄得功、刘良佐、乃与哙等伍;其他毛贼耳,容堪笮其头否乎?”士

  • 《过江七事·裁镇将》原文记载了哪些内容?-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历史百科

    弘光御极,群臣上言:“皇上龙飞应运,实惟总兵官。至高杰、黄得功、刘良佐、刘泽清早决大计,拥立圣躬,功在社稷,宜锡五等爵,剖符延世。”诏曰:“可。”封黄得功靖南伯,高杰兴平,良佐广昌,刘泽清东平:四镇由此起矣。盖先是变时,杰持闯公爵来挟封,时议以我方不利,从之便,封杰实以此故。其封泽清,亦实以泽清攘臂

  • 《过江七事·护总宪》主要讲了什么故事?-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百科

    上监国,首起故御史大夫刘宗周复总宪,从人望也。宗周疏陈国是,多所诋呵,而末攻马士英犹力。士英故黔产,毋奇贵易高也。方宠幸,骄溢弗堪。愤甚,语亡状。贻书阁中,詈:“宗周奸贼,必驰斩其头!”并讥切弘图、曰广、铎(皆)(原本作“背”,今依文意改正)公死党,必尽发奸私上闻,破坏徒党如(草)(原本作“章”,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