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刘备为何没能一统天下?根本原因是什么?-趣历史网

刘备为何没能一统天下?根本原因是什么?-趣历史网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4265 更新时间:2023/12/31 16:33:10

刘备(161年-223年6月10日),即汉昭烈帝,字玄德,涿郡涿县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后,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东汉末年,群雄逐鹿,诸侯争霸,汉失其鹿,天下共逐。经历过血与火的厮杀,最终脱颖而出三个强大的诸侯:曹操,刘备,孙权。可是,以汉室正统自居的刘备,为什么没能一统天下反而逐渐衰亡最终被曹魏所灭了?不是因为刘备实力最弱,也不是因为别的什么原因,而是因为刘备一方的战略太死板,不懂得变通。

刘备不能一统天下的根本原因

想当初,刘备从一个卖草鞋的起家,带着关张两位猛将,从讨伐黄巾起家,飘飘荡荡了二十多年仍然一无所有,没有丝毫立足之地,后来因为名声打了出去,得到了著名谋士徐庶的效忠,情况才有所改善,可是好景不长,徐庶被曹操以老母要挟不得不离去,为弥补歉意,向刘备举荐了卧龙诸葛亮

刘备怀着忐忑的心情去请诸葛亮,在初见时,毛头小子诸葛孔明就为刘备透彻的分析了天下局势,并且提出了千古名篇隆中对的政治规划,让刘备茅塞顿开,经过刘备的诚恳邀请,诸葛孔明出山供刘备驱驰,从此,刘备一朝崛起。

(1)策略是否具有可实施性?

但不得不说的是,隆中对真的就那么好吗?或者说隆中对的政治价值和可行性对于刘备而言真的有那么高吗?隆中对就才花而言无疑是千古名篇,历史早就证明了,可是其中规定的政治规划对刘备真的合适吗?就像伟人曾经说的:隆中对从一开始就错了,那么,事实到底如何呢?我们不防先来看看隆中对是怎么规划的:

“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

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59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从内容中可以看出,当初隆重对提出占有荆益二州待天下有变两地同时出兵曹魏,却没有实际考虑到以他们自己当时的实力能否守得住荆州这样的易攻难守的战略要地,也没有考虑到你自己长期占领荆州东吴愿不愿意,要知道,荆州对东吴的作用相当于汉中对益州的作用,东吴能答应?

可以说东和孙权和占有荆州就是相互矛盾的,没道理你时刻威胁着人家安全,人家还得乖乖地和你合作联盟吧?

(2)隆中对前后实施起来具有矛盾性

而这种矛盾注定了蜀汉和东吴只能相互消耗,根本没有发展的空间,时间一久只能自取灭亡,所以说隆中对的政治规划从一开始就是错的,或者硕不适合刘备,因为隆中对要实现必须要有强大的军力支撑为前提,而刘备恰恰没有,这就显得隆中对的规划对于刘备一方而言根本就是脱离了现实的不切实际的幻想,根本不符合实际情况,也就无法实施,说白了隆中对只是一篇才华横溢的政治类文章,没有多大的实用价值。

如果说把刘备的军力换成曹操,才有可实施性,说到这里不得不让人怀疑一点,根据隆中对的规划,一切政策的实施都是以强大的实力为依靠前提,感觉隆中对更像是为曹操谋划的,好像刘备来请诸葛亮只是碰巧装上了,然后,孔明直接改了关键的几个地名,新鲜的給刘备的隆中对就出炉了。不能怪我这么怀疑,实在是只有这样才说得通啊。

刘备怎么做才能一统天下?

话说回来,要是刘备在占有荆州和蜀中的最早期,把荆州人口迁入蜀中大力发展千里沃土搞经济壮大国力,再以荆州为条件换取东吴出兵牵制曹魏兵力,蜀汉再从汉中向西北夺雍凉之地,以马超为先锋,诸葛亮为帅,五虎将齐出,刘备魏延留守,

以马超家族在雍凉多年的影响力再加上己方的战力夺取雍凉应该不难,到时拥有大量优质战马培养大量骑兵,居高临下呈鲸吞之势虎视关中应该很容易吧?也能避免一系列连锁事件的发生消耗了蜀汉国力,孔明也不至于被累死在五丈原吧?

标签: 历史百科

更多文章

  • 刘备入川后,是如何解决财政问题的?-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百科

    刘备(161年-223年6月10日),即汉昭烈帝,字玄德,涿郡涿县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后,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建安十七年(212年)十二月,刘备与刘璋决裂,并发动战争。刘备一直向成都逼近,诸葛亮、张飞和赵云亦入蜀助战,但刘备军队在雒城时

  • 北宋名相寇准,他写就了千百年后依旧不朽的传奇-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百科

    寇准(961年-1023年10月24日),字平仲,华州下邽人,北宋政治家、诗人,与白居易、张仁愿并称“渭南三贤”。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十九岁时,他金榜题名,汴梁城中春风得意马蹄疾;三十四岁,他入阁为相,金明池畔天子亲手戴花,簪花少年,风华正茂;四十三岁,他傲立

  • 《过江七事·计迎立》原文记载了哪些内容?-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百科

    闯贼之变,邸报断绝。民间颇有流传,中外大震。金陵群亡赖,挟饥军思逞,汹甚。勋绅富室,重足立矣。大司马史可法,将有勤王之行。诸言路属宫詹曰广止之,且内顾根本地。曰广力折之,怂恿趣严计守御;即发。越日集议,部分兵各门。仍责城巡城御史督察,而郭维经则中城行栅,以维经官金陵久,素得民故也。其护陵防江,则守备

  • 《过江七事·正纠参》主要讲了什么故事?-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百科

    国变时,诸勋臣日藉藉,归狱文臣误国,宫詹姜曰广曰:“误国者可诛也!予数载林居,诸公当日召对,胡不言?”语稍塞。会立国,群谋援高皇帝开国时以魏国徐达为左丞相例,尚未发。一日朝罢,魏国公徐弘基、诚意伯刘孔昭等面奏:“文臣朋党误国,”并言“吏部尚书张慎言专权结党,擅引旧辅吴牲。”科道官李沾、郭维经等亦言:

  • 《过江七事·禁缉事》原文记载了哪些内容?-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百科

    弘光登极,从龙诸挡势渐张,又时若窘急,日思出为渔猎计。先朝奸王坤,首借催饷,营差吴越,以阁臣高弘图等力持寝。亡何,奸人导之缉事,群心动,谋设东厂矣。以弘图、曰广俱在告,群噪王铎出谕行,铎不可。越日,曰广入直,铎备言状,曰广曰:“今发不遂,必再发,请摩厉须之!”巳而御史祁彪佳疏至,指陈缉事、诏狱、

  • 《过江七事·持逆案》原文记载了哪些内容?-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百科

    先皇帝时,政令多所更改,独持逆案甚力。群小百计掀翻,不能得。给事中阮大铖,名厕逆案中,海内正人,犹切齿辜未蔽,以通逆杀左魏故也。侨居金陵无聊,置女乐治具,日结纳诸贵人。亡赖子亦多为爪牙用者,相率婪金钱。而马士英从抚宣府罢归,亦寓金陵。以同籍,旦夕过从为欢昵。而大铖故阴贼善,因事中人,目得马而益雄也

  • 《过江七事·防左镇》主要讲了什么故事?-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百科

    弘光监国亡几,凤督马士英入趣即真,阁臣姜曰广曰:“盍徐之,示不忍忘先帝也。且吾甚忧上游左镇拥重兵劝进,而不首之,祸必始此矣。”士英曰:“何谓也?”曰广曰:“立君大功也,事出吾辈,彼未韦跗注者,其何说之词?今者问谁执牛耳,则四将尸焉。左镇视黄得功、刘良佐、乃与哙等伍;其他毛贼耳,容堪笮其头否乎?”士

  • 《过江七事·裁镇将》原文记载了哪些内容?-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历史百科

    弘光御极,群臣上言:“皇上龙飞应运,实惟总兵官。至高杰、黄得功、刘良佐、刘泽清早决大计,拥立圣躬,功在社稷,宜锡五等爵,剖符延世。”诏曰:“可。”封黄得功靖南伯,高杰兴平,良佐广昌,刘泽清东平:四镇由此起矣。盖先是变时,杰持闯公爵来挟封,时议以我方不利,从之便,封杰实以此故。其封泽清,亦实以泽清攘臂

  • 《过江七事·护总宪》主要讲了什么故事?-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百科

    上监国,首起故御史大夫刘宗周复总宪,从人望也。宗周疏陈国是,多所诋呵,而末攻马士英犹力。士英故黔产,毋奇贵易高也。方宠幸,骄溢弗堪。愤甚,语亡状。贻书阁中,詈:“宗周奸贼,必驰斩其头!”并讥切弘图、曰广、铎(皆)(原本作“背”,今依文意改正)公死党,必尽发奸私上闻,破坏徒党如(草)(原本作“章”,姑

  • 明代命理学著作《三命通会》:卷五·官煞去留杂论 全文-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百科

    《三命通会》在我国传统命理学上拥有非常高的地位,其作者为明朝进士万民英。而清朝编修的《四库全书》将他的著作《三命通会》和《星学大成》收录,并给予了高度的评价。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卷五·官煞去留杂论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喜忌篇》云:煞官混杂类,有去官留煞,亦有去煞留官。盖言柱中官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