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易中天为何贬低明朝赞美清朝?(易中天评价明朝灭亡)

易中天为何贬低明朝赞美清朝?(易中天评价明朝灭亡)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2900 更新时间:2023/12/30 2:04:31

明清常被放在一起讨论。这两个朝代都是近现代的,两者有一些相似之处。清朝有很多延续明朝的制度。很多人对明清有不同的看法。很多人都很熟悉的易中天,对明朝的态度很低,但对清朝却很推崇。他持这种观点的原因是什么?明朝真的不如清朝吗?让我们互相了解一下。

1.易中天为什么贬低明朝,推崇清朝?

易中天曾在《百家讲坛》中说,明朝是我们国家历史上最黑暗、最凶残、最严厉的朝代。相比之下,就算是清朝也比明朝好很多。易中天的说法颇为新颖,引来众多学者讨论。按常理来说,朱元璋本来就是苦出身,何必难为当时的百姓呢?如果单从吃苦的品质来说,朱元璋是历史上第一个能吃苦的皇帝,那么朱元璋登基后依然保持着节俭朴素的品质。

但是,仅仅从皇帝的道德品质来评价一个朝代是不够全面的。诚然,易中天先生曾经说过,明朝没有一个皇帝是合格的,那为什么明朝皇帝这么惨,还能维持风雨飘摇的王朝这么久?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历代的积累。从隋唐到宋元,历经700余年,官僚制度基本形成并趋于成熟。朱元璋只要按规矩用,就能避免很多麻烦。其实帝国的权利主要是靠这个阶层的人来支撑的。

永乐皇帝朱迪逐步完善并确立了内阁制,内阁制被认为是近代人类民主的两大支点之一。相比之下,清朝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就是文官制度。万历皇帝罢课的主要原因与当时的文官集团密切相关,不允许立太子。从这一点上,不难看出清朝虽然在进步,但很多东西与明朝相比是倒退的。

这说明易中天先生批判的明朝是从一个方面入手的,是片面的。说到专制集权,清朝说是第二,没人敢说是第一。明朝的海瑞可以在大街上对皇帝的罪过侃侃而谈,而清朝的一个大臣就更难发表意见了。以部长纪晓岚为例。他是朝鲜的一名官员,他被列为有学说的官员。按理说,他也是个大官。然而,当乾隆南巡时,他被乾隆斥责,因为纪晓岚说他奢侈。基本上可以说是狗血淋头,毫无尊严可言。在当时的皇帝眼里,纪晓岚和其他大臣只是混日子的奴隶。

清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卖国求荣中度过的。另一方面,明朝强大的时候,经常派遣舰队到世界各地讨公道。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明朝的军事和经济实力。先说文化层面。明代朱迪编撰的《永乐大典》在编撰完成后,并未被以任何形式删减。清代文字狱的迫害是文人的噩梦。清朝编纂的《四Ku全书》最终成为时代的牺牲品。明朝作为一个强大的朝代,产生了许多思想家,王阳明是其中的主要代表。

易中天曾在书中盛赞康乾,甚至说他远远超越了汉朝的文景、贞观之治。根据大部分史料记载,可以看出这种说法并不可信。鲁迅先生甚至怀疑康乾盛世是通过文字狱鼓吹出来的。似乎连易中天这样的人都无法避免带着有色眼镜看待历史。

2.明朝真的不如清朝吗?

在易中天眼里,他认为明朝的皇帝没有一个是有能力的,康熙雍正有资格做明朝,但是没有一个是有资格的。朱元璋没有资格骂他驱逐达赖恢复中国,朱迪永乐更没有资格?明朝的皇帝确实有很多奇葩。有修道的将军,有罢官的皇帝,也有做木匠的皇帝,还有诡计多端的皇帝。但你有没有想过万历皇帝还能屹立276年不上朝管理政治?清朝的皇帝虽然勤政,但是统治了267年,到了最后更是腐朽。当时如果不是李自成进京抢了吴三桂的老婆,吴三桂也不会让清军入关,或许也就没有后来的清朝和明朝。

清朝统治者一上台,就把明朝的后代都消灭了。他们只是害怕明朝会死灰复燃。可以得出结论,明朝对清朝统治者的威胁有多大。事实上,单纯从一个皇帝的道德品质来判断一个朝代,显然是不客观的。道光是出了名的勤俭图,勤俭典型的菜豆腐穿的补过的衣服,造成了国穷民穷,治不足。第一个卖国条约《南京条约》是道光帝时期的产物,也是清朝卖国的百年耻辱。明朝皇帝虽然昏庸,但有骨气,坚决不亲,不赔,不割地,不纳贡,皇帝死了。只有这10个字,才能显示明朝皇帝的气节。

那为什么明朝皇帝200多年都不上朝?主要是因为当时的国家制度并没有完全被皇帝吸收,而是一种由文人阶层支撑的有价证券,也就是所谓的文官制度。为什么万历罢官几十年不上朝?因为他连自己的太子都立不起来,只能用这种方法来反抗文官集团,也就是所谓的西方内阁制。正是这种先进的西方内阁制,才让明朝没有一瞬间崩溃,而清朝是真正的威权中央集权,明朝的海瑞都能骂皇帝。

说起明朝的残暴,大家可能会想到朱迪和朱元璋。朱迪为了保护自己的名誉而杀人。毕竟他的皇位被抢了,这很正常。朱元璋主要是杀官僚。作为一个平民出身的草根皇帝,他当然不喜欢这些官僚作风。但说到残忍,大清王朝也只能望其项背。扬州十日,嘉定有三个屠户留了头发,各种花式都有。

所谓康乾盛世,埋下了中国百年屈辱的祸根。鲁迅先生曾经怀疑过什么繁荣,那不过是文字狱吹出来的繁荣。对历史不要感情用事,要实事求是,要有证据。这是一个历史研究者的态度。从民众的态度可以看出一个朝代是否值得活下去。明朝灭亡后,那么多人想复兴,清朝灭亡后,人人喊打。

3.如何评价易中天的观点?

万历皇帝虽然几十年不上朝,却彻底摧毁了日本浪人的野心,将日本浪人驱逐出朝鲜半岛。明朝凯旋,万历皇帝面对那些诸侯国道:"跳过横梁的人比整体更好"。但明朝的这种强势表现,直到今天都是值得称道的。清朝会怎么做?清朝也会"集中中国的物力,和其他国家同乐"。易中天自己也曾经说过,既然明朝皇帝那么无能,为什么明朝还存在那么久?正是因为经过了700多年的探索,文官制度已经达到了很高的完善程度,官僚政治制度也接近成熟。所以王朝的政权实际上是由文人阶层支撑的。这是明朝比清朝强大的一个特点。

万历皇帝为什么罢课几十年?是因为他想立太子,但他根本做不到。他只能采取消极的态度来抵制当时的公务员群体。永乐皇帝朱勇的内阁制也被西方人视为近代民主政治的支点,近代西方国家的内阁制也是从中国逐渐学习、修改并最终形成的。清代军部相当于大臣一职,决策权仍牢牢掌握在皇帝手中,没有自己的独立性。乾隆年间,巡游江南要花无数的钱。哪个大臣敢劝阻?

所以清朝是最排外的封建王朝。在明朝期间,海的铁架可以诅咒皇帝,但到了清朝,甚至很难发表意见。例如,大学士纪晓岚·纪昀是乾隆年间的一名学士。在乾隆巡游时,纪晓岚曾劝阻乾隆,谁知却惹得乾隆雷霆大怒。

而且明代无论是经济还是思想都达到了高度的繁荣。明朝的王阳明和黄宗羲对中国思想的发展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清朝呢?连梁超也忍不住感叹:"如果清朝有明末的思想,中国的思想至少进步了300年"。所以研究历史不能感情用事,要做到事实如此,这才是一个学者应有的态度。

标签: 明朝清朝皇帝

更多文章

  • 曹植在争嗣之路上犯了哪些错?大好形势下却输给曹丕(曹植是怎么输给曹丕的)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曹植,曹丕,曹操

    曹植和曹丕争夺继承人的位置。当时曹操身边有人支持曹丕,有人支持曹植,但曹操似乎更喜欢文学造诣更高的曹植。但曹丕是长子,很多大臣还是不认同曹操。最终曹操选择了让曹丕继承自己,而曹植失去继承人主要是因为他犯了几个不可饶恕的错误,所以没被处死就不错了。为什么曹植在这么好的形势下输给了曹丕?其实这也和他的性

  • 杨彪官位比曹操高时为什么不把曹操杀了?杨彪错失机会还赔上自己儿子(曹操杀杨彪后来怎么样)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杨彪,曹操,曹丕

    杨彪和杨修父子对曹操都不满意,但杨彪在汉朝更有权威,几代人都在三公之列。曹操也几次担心杨彪会找自己麻烦,但曹操拥立天子后,就开始限制各路大臣,把不支持他的人都杀了。当杨彪比曹操高的时候,他错过了一个好机会。最后,他的儿子杨修被曹操杀死。估计杨彪心里也很后悔。《三国秘笈·潜龙》里有一个桥段,说的是杨彪

  • 糜芳为什么背叛刘备投靠孙权?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关羽,刘备,羽凡

    米芳可以说是很多人都知道的。不过他最出名的是,他是刘备的妹夫,却向孙权投降,最终导致关羽兵败被杀。此后,糜芳在吴国担任将军,后来又征服了吴国。只是很多人不理解。既然糜芳是刘备的妹夫,为什么会投降孙权,导致关羽的死?尽管米芳的行为,许多人仍然同情他。为什么?1.糜芳为什么背叛刘备?说到糜芳,大家都会认

  • 慈安太后怎么死的?死因和慈禧有关系吗?(慈安太后是被慈禧害死吗)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慈禧,咸丰,皇后

    慈安和慈禧都是清末两宫皇后,但世人更熟悉慈禧太后。毕竟慈禧当政,对清朝末年影响很大。世人熟悉她是很正常的。但是,慈禧初期,除了她之外还有一位慈禧太后,那就是慈安皇后。她们是同一时期的两位皇后。但是,慈安死后,或许很多人会想到慈禧。慈安之死真的和慈安有关吗?慈安太后,孝皇后,牛鲁兹,黄旗满族,广西右江

  • 关羽不想让刘备当皇帝是真的吗?刘备可能想杀关羽。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关羽,刘备,诸葛亮

    关羽一生正直、诚实、忠诚,却因为太过正直,不懂得变通,得罪了很多人。其实一直有网友认为关羽的存在可能是对刘备的威胁,因为关羽未必支持刘备称帝。220年曹丕称帝后,刘备无法安生。毕竟刘备的目的是为了帮助汉朝,让汉朝的血脉不被曹操打破。恰好220年关羽被杀,第二年刘备称帝。《三国演义》是我最喜欢的小说。

  • 为什么中国人大部分人的身体没有西方人强壮?(为什么西方人比中国人体质好)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我们,西方人,中国人

    说到中国人,外国人对我们其实有两种印象。一个是唐朝的,也就是汉人,一个是清朝的。这个形象太弱了,不想要,但是我们中国不是这样的,所以经常会有偏见。所以说一个问题,就是我们中国人好像没有西方人强。那么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和边肖一起来看看吧!中国人的基因并不比西方人差。假以时日,中国人民将和西方人一样强

  • 张飞凭什么大喊三声就能把曹军吓跑?(张飞为什么吓退曹操大军)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长坂坡,赵云,关羽

    说起三国时期可爱的武将,边肖认为张飞是其中之一。这个人看起来很凶,但其实仔细分析,这个人还是挺有意思的。从现在开始,它很可爱。其实大家都知道张飞其实是个大喇叭,就是走到哪里都会喊“我是燕张飞”。谁敢和我打架?事实上,正是这三次喊叫吓得曹骏赶紧回家。所以有网友要说了,张飞凭什么?让我们来看看这个问题,

  • 历史上真有沈万三这个人吗?沈万三怎么死的?(沈万三真有其人吗)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朱元璋,沈万三,沈阳

    很多人问历史上有没有沈万三,确实有。沈万三是明初商人,江南首富。据说沈万三的资产共计2000万两白银,相当于现在的60多亿人民币。称他为超级富豪一点都不为过。但是古代商人的地位并没有像现在这样成为研究的对象,可能会被人看不起。沈万三和朱元璋的故事也很精彩,但这不是正史里的东西。只是把这两个人放在一起

  • 郭嘉,庞统,周瑜,哪个更厉害?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郭嘉,庞统,刘备

    郭嘉,曹魏的谋士,庞统,刘备的谋士,周瑜,吴栋的大都督,看起来都是高手,但是他们也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英年早逝。郭嘉死时三十八岁,庞统三十六岁,周瑜三十六岁。本来是帮师傅建功立业的好年纪。谁也没有想到,事情是如此的无常。这三个人在世的时候,对各自的主子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影响了局势。那么,这三个人的

  • 赵元佐为什么疯了?他究竟是不是装疯?(赵元佐到底有多厉害)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元佐,宋太宗,唐太宗

    宋太宗赵光义的长子赵元佐,从小就受到唐太宗的宠爱。据说赵元佐年轻时机警,擅长骑射。他曾经和唐太宗一起在北方打过仗。赵元佐理应成为太子,但赵廷美死后,他突然变得疯疯癫癫,精神越来越不正常,这让唐太宗非常担心。但是关于赵元佐发疯的原因没有准确的说法。有人推测赵元佐可能是故意装疯,那么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