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三国曹操手下有哪些知名文臣武将?为何只有司马懿能笑到最后(曹操手下的文武将)

三国曹操手下有哪些知名文臣武将?为何只有司马懿能笑到最后(曹操手下的文武将)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4217 更新时间:2024/1/1 21:54:05

其实三国时期曹操身边从来不缺人才,曹操招贤纳士的方式也是最开放的。曹操追求的是任人唯贤,这是天下所有有才之人难得的做官机会。所以曹操身边的文官武将竞争非常激烈,所有能熟悉的人都经过了不同程度的筛选,才得以留在曹操身边。这次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曹

操身边有名的将领和谋士都有哪些。在这些人中,还有一个人超越了曹操。他就是司马懿。

曹操的文臣武将:

五个好将军是:张辽、乐进、于禁、张合和黄旭。八虎:夏侯惇、夏、曹仁、曹纯、曹洪、曹秀、、曹真。其他武将包括典韦、储旭、庞德李典和文钦。一级谋士有:于迅、荀攸、贾诩、郭嘉、程昱、Xi之才、柳椰、蒋济、司马懿(后期)。二等谋士有华歆钟繇、满宠、毛杰、贾逵、杨修、辛毗、王杰、张弼、郭淮。其他顾问包括袁欢、张帆、陈琳和王畅。其中能制衡司马懿的不在少数,至少有张辽、黄旭、夏侯惇夏侯元、曹仁、曹洪、曹秀、夏侯尚、曹真等等。于迅、荀攸、贾旭、郭嘉、程昱、Xi志才、柳椰等。在文臣中可以制衡司马懿。但为什么司马懿最后脱颖而出,成为曹魏最大的权臣?不得不说,曹丕和曹操用的就是这支优秀的人才队伍。

曹丕上台后的形势:

曹丕的能力和曹操差的不是一点点。主席评价曹丕说"有些人才,但远不如曹操,在政治上也很平庸..."事实上,的确如此。曹丕的文学武功确实不如他的父亲曹操。在他继位之前,与弟弟曹植发生了争执,并因此在两兄弟周围形成了不同的圈子,把对方当成政敌。再加上曹丕的胸怀远不如曹操宽广,所以不会重用当初支持曹植的人。除了争夺后备位置,曹魏内部人才分化,还有其他原因。所以到了曹丕继位的时候,他的文臣武将的实力已经不如曹操那个时候了。

曹操给曹丕留下了一个可以独挡一面的勇士;

能制衡司马懿的人里,武将大概是:张辽(169-222)和黄旭(?-227)、夏侯惇(?-220年),夏·(?-219)、曹仁(168-223)、曹纯(170-210)、曹洪(?-232)、曹秀(?-228)、夏侯尚(?-226年),曹真(?-231年),公务员暂且不在本文做分析。在这些武将中,夏侯惇、夏、、曹淳是在曹操于220年去世之前去世的。

一个武将待遇不错,受到曹丕重用:

经过上述排除,当曹丕继承王位时,剩下的武将只有张辽、黄旭、曹仁、曹洪、曹秀、夏侯尚和曹真。我们来看看曹丕和曹操对这些将领的任命。

张辽,东吴的克星:

张辽比司马懿大十岁,是曹丕非常重视的武将之一。曹丕继任张辽为前将军,驻扎合肥。221年,张辽再次被拜为晋阳侯,加城千户,建首二千六百户,为张辽造屋,优待其母。就连跟随张辽打孙权帅旗号的一些步兵,也全部被封为武士。可见张辽是曹丕继位后最重要的武将之一。可惜到了222年,张辽死于曹丕征伐吴的战争,享年53岁。可以说,张辽是多年来对抗吴栋的著名曹魏将军,而孙权是曹魏最害怕的将军。曹丕对张辽的重用与他当时对付吴栋的意图有很大关系。由此看来,曹丕在用人上还是有些眼光的。

老兵黄旭:

黄旭是曹丕非常重视的军事将领。他继承王位后,任命黄旭为右将军,进入侯祥,不久成为阳平侯。220年,黄旭在尚勇击败了蜀汉的指挥官刘封,后来又征服了邵晨,东吴的一部分与曹仁一起守卫襄阳。222年,在东吴战争中,黄旭由上郡将军曹真指挥,魏军在这场战争中没有得到任何优势。226年,曹丕死后,黄旭和司马懿奉命前往襄阳与东吴的诸葛瑾作战。黄旭在这次战斗中立功,被加进了200个粮食市场,共享受了3100户。可见,黄旭也是一位能制衡司马懿的军事统帅。当时司马懿没有太多独立的机会。可惜他比司马懿早死24年,死于227年。

曹操手下的大臣曹仁:

曹仁比司马懿大11岁,也是曹丕非常重视的一位自己的大将。拜曹仁为骑战车将军,令其统率荆、阳、益州军务,入陈侯,增城池二千,粮城三千五百。后来,曹仁驻扎在宛城。221年,曹丕拜曹仁为大将军。在此期间,曹仁奉命讨伐起义军,转战临颍,又转战傅。总督的军队驻扎在乌江,后来接替张辽在合肥。222年曹丕攻吴时,曹仁是中路军的主要指挥官。不幸的是,在这场战役中,曹仁吃了败仗,战败后不久就去世了,享年56岁。曹仁是曹魏的独立将领。他上战场的时候,轮不到司马懿。不幸的是,他也早逝了。

曹李嘉举曹秀:

曹休,曹操之子,生于不详之年。他应该和187年出生的曹丕差不多,但比司马懿年轻,被曹操誉为"小米"。曹秀是曹丕非常重视的军事将领。曾被任命为镇南将军,放假掌管一切军务,负责抵抗孙权。222年,曹丕南征,曹休为东路军主将,率领张辽、、贾逵、王陵等从东路出兵攻吴。曹秀运气好,是三军中必经之路。曹休归队后,被拜为扬州牧,驻守东南边陲,镇守吴栋。226年,曹丕去世,被托付给曹秀、陈群、曹真、司马懿辅佐曹操。曹操继位后,迁曹休为傅,成为曹魏军队的最高统帅,掌管扬州。后来,在与吴栋的战斗中,他几乎全军覆没。战败后,曹操没有责怪他,反而很惭愧。228年,曹秀背部生痈,不久后死去。曹秀应该是曹家后期比较厉害的武将,可惜他活不过司马懿。

曹操最后的希望曹真:

曹操真的是曹操的养子,出生年月没有记载。他应该比曹丕小,所以也比司马懿小。他是曹丕非常重视的军事统帅。曹丕继位后,先是封曹真为镇西将军,后又提拔他为尚军将军,掌管中外一切军事,成为曹魏军队的最高统帅之一。曹丕死后,曹真也是辅政重臣之一,托付孤儿。曹操继位后,入曹真为大将军,地位仅次于曹福修。可见,曹秀和曹真无疑是制衡司马懿最重要的力量。曹真上台后,打败了诸葛亮的北伐。曹秀死后,曹真继位为傅,赐剑殿,拒入朝。231年,曹真不幸驾崩,使曹家失去了最有能力制衡司马懿的军事统帅。

一个被曹丕抛弃的军事统帅:

曹洪是曹操的弟弟,也是老牌明星。曹洪是曹丕抛弃的将领之一。曹丕继位,封曹洪为骠骑。当曹丕安在222年征服吴栋时,曹洪没有被任命。到了公元226年,曹丕利用曹洪公仆犯法的事实,把曹洪拖进了监狱,处死了曹洪。经过群臣和卞皇后的斡旋,曹才免于一死,出狱后被封为。曹丕如此对待曹洪,主要是因为曹洪早年不肯借钱给年幼的曹丕,所以曹丕怀恨在心,可见曹丕真是小心眼。曹操继位后,虽然任命曹洪为后将军,但其精神早已荡然无存,曹洪于232年去世。

夏侯尚被曹丕折磨;

是夏的侄子,一位才华横溢的军事统帅。原来,他与魏文帝曹丕关系密切,关系友好,起初受到曹丕的器重。但在224年,曹丕因为夏侯尚偏袒自己的妃子而疏远了妻子曹植的女儿,并派人勒死了夏侯尚的妃子,这让夏侯尚伤心欲绝。曹丕得知后更加愤怒,但并没有惩罚自己。仅仅一年后,夏侯尚病重,226年,夏侯尚去世。曹丕没有惩罚夏侯尚,但是他没有把他当回事。

此外,曹彰、于禁等将领,能够支撑曹家基业,制衡司马懿,但都被曹丕所杀。所以司马懿的主动真的是天意,有能力制衡他的人纷纷自动消失,为他掌权创造了很好的机会。恐怕曹操怎么也想不到,他培养的这些将领会落得如此下场!

标签: 曹丕夏侯黄旭

更多文章

  • 章献明肃皇后刘娥是个怎样的人?刘娥生平简介(章献明肃皇后刘娥)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刘鹗,宋真宗,皇后

    张贤明的皇后刘娥差点成了"武则天"她是宋真宗的第三任女王。宋真宗死后,刘鹗掌权统治国家长达十余年,其间所有反对她的势力都被打败了。但后人评价刘鹗,说她"有卢武铉的才华,却没有卢武铉的邪恶"当时有大臣上书,建议此时可以让刘娥称帝,但刘娥表示不会做对不起大宋的事。但刘鹗掌权是事实。她内心的想法是什么?让

  • 神探狄仁杰什么出身家里有什么历史背景吗?(神探狄仁杰李元芳出身)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贵族,人杰,武则天

    迪·徐人杰闻名中外"中国福尔摩斯"但在史记中,他是一个知人善任、能力超群的政治家;他帮助武则天驾驶御船避开了许多险滩,但临死前策划了一场政变,将大周带回大唐。他品德高尚,但手段灵活多变。最终他可以在实现人生目标的同时拯救自己。那么迪·徐人杰的背景是什么?他的家庭有什么历史背景?科举上来的非贵族家庭的

  • 蒙古十大功臣下场分别是什么(蒙古第一功臣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铁木真,蒙古,成吉思汗

    最近很多人也在说蒙古十大英雄。很多人都知道蒙古也有很多厉害的人。那么元朝蒙古十大英雄都是谁呢?他们分别是怎么死的?这些问题也很有意思。大家一起来分析和揭秘一下,有兴趣的可以一起看看学习和收藏!蒙古帝国开国十大功臣简介及结局1.木华黎(1170-1223)是蒙古汗国的将军,开国功臣。扎拉儿部诞生于南河

  • 历史上第一个外来宦官朴步华与皇后通奸,搞垮了元朝。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元朝,宦官,朴不

    说起朴不花,在中国古代史上是很有名的。朴不花为什么这么出名?因为朴不花竟然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外来太监。没错,朴不花其实是个朝鲜人,但她和元顺帝一起成为了最受宠的太监。据说朴不花还和皇后通奸,可笑至极,最后搞垮了元朝。第一,历史上第一个外来太监朴步华关于宦官的起源,中国早在商朝就出现了,宦官为什么要洁

  • 三国王允是怎么死的?王允除掉董卓后为什么没能稳固政权?(三国时王允是怎么死的)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关东,关西,凉州

    王云也像一个悲伤的人物。他早年因为内斗隐居多年,后又把王允从上位上弄了回来。然后我就看不惯董卓身心俱残,上下腐败,就密谋刺杀董卓。董卓虽然死了,但是王允和吕布没能及时稳定政权,最后被董卓的心腹所杀。曹操时代,根本没有王允这个人。虽然有刺杀曹操的计划,但都以失败告终。曹操在这方面的嗅觉也很灵敏,不会给

  • 曹操的80万大军到底有多少水分?从汉末到三国,总人口减少了10%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当时,一个,大军

    赤壁之战,曹操号称有80万大军,最后却被吴蜀联军打败。当时刘备和孙权的实力远不如曹操。即使有机会以少胜多,实力差距仍然太大。所以曹操的80万大军肯定掺了不少水。从汉末到三国,人口骤减。据说当时全国人口减少了70%左右。而且从曹操的生产能力来看,几乎不可能养活这么多的士兵。这个数字背后的真相是什么?在

  • 秦琼为何排在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最后一个?(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秦琼)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秦琼,李世民,隋唐

    秦琼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即使我们不知道他是谁,我们也能记得每次拜访一个看门人时都能看到他的名字。他也是《隋唐演义》中的重要人物。在历史上,继李世民玄武门之变后,他为李世民称帝立下了汗马功劳。那么,李世民为什么把秦琼排在凌烟阁二十四杰的最后呢?秦琼和秦对唐朝名将都非常熟悉,但我们对秦的了解大多来自于一

  • 年前的清朝在西方欧洲人的眼中是怎样的?(西方眼中的清朝)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霍夫,中国,约翰

    1655年,荷兰东印度公司派遣特使到北京面见大清顺治皇帝,试图敲开大清的贸易大门。6月19日,一对16人的荷兰代表团从巴达维亚出发,两个月后抵达中国沿海。9月初,清政府安排各师留守广州,次年3月,荷兰代表团被清政府押解到北京。10月2日,故宫拜见顺治皇帝。1657年1月28日,荷兰代表团于3月31日

  • 历史上有哪些看似好人其实是坏人的人(历史上的好人和坏人都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沈括,纪晓岚,蔡伦

    历史总是难以捉摸的,即使面对同一件事同一个人,也有很多不同的看法,而人们在理解这些事情的时候,总是只看到其中的一面,而不是全部,每个人的出发点不同,当然也就导致了不同的看法。但是,历史上有一些人。很多人以为是正面形象,其实并非如此。其实这个根本没法判断。你觉得好,很多人觉得不好。一千个观众眼中有一千

  • 宋慈被誉为是法医鼻祖那么宋慈到底有多厉害呢?(一本宋慈后人的法医小说)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苍蝇,破案,尸体

    说起宋慈,其实大家都知道,这个人真的很厉害,被誉为中国历史上法医学的鼻祖。所以,这首宋词对边肖的贡献有多大,已经不用说了,这个贡献一定是非常大的。那么这个宋词到底厉害在哪里呢?让我们跟随边肖的脚步来分析和揭示其中的秘密。感兴趣的兄弟一定不要错过!宋慈的伟大,成为中国历史上法医学鼻祖的核心,是写出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