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清朝的旗籍是什么?旗籍可以改变吗?

清朝的旗籍是什么?旗籍可以改变吗?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2359 更新时间:2024/1/24 0:13:20

清朝旗人的旗籍有些类似于汉人(也叫民人)户籍和籍贯的杂合体,在《清史稿》中,旗人通常记载为某某旗人(如满洲镶黄旗人),而汉人则记载为某地人(如江苏扬州人)。正是因为旗籍是类似于户籍和籍贯的杂合体,所以通常情况下,清朝旗人的旗籍是明确的、不变的。

1、旗籍的分类

众所周知,满洲共分八旗,但旗人的旗籍却远不止八种!因为人为将八旗满洲牛录、蒙古牛录、汉军牛录、包衣牛录独立编制,所以每旗内事实上存在四种不同的编制。久而久之,清朝旗人的旗籍便出现了四八三十二种。以镶黄旗为例,旗下人等的旗籍分为镶黄旗满洲、镶黄旗蒙古、镶黄旗汉军和镶黄旗包衣,其他七旗亦然。

在每旗四种不同的牛录之中,满洲牛录地位最高、蒙古牛录次之、汉军牛录再次之、包衣牛录最低。包衣牛录是一种非常特殊的存在,包衣理论上是奴籍,地位应该低于非奴籍的汉军才对。但包衣又是旗主们的“家奴”、“上三旗”的包衣则是皇帝的“家奴”,正所谓“宰相家奴七品官”,从某种意义上讲,包衣牛录的实际地位有时候要高于汉军牛录。不过,名义上、台面上,包衣的地位仍然是最低的。

2、旗籍可以改变吗

通常情况下旗籍是固定的,不能随意改变。但是,这种固定指的是没有政治干预的情况下。因为八旗制度是人为制定的,不像汉人的籍贯,你祖上是哪里人、你的籍贯就在哪里!只要负责制定八旗“编制”的人皇帝想要改变,一切都是可以改变的……

3、旗份置换

清朝的八旗在没有形成定制之前,一直是在不断变化的。最初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黑旗,后来变为了黑旗和红旗两旗,继而又扩编为了黄、白、红、蓝四旗,最后才形成了八旗。在八旗形成之后,其内部的旗份置换也一直存在,削去张三几个牛录给李四的事是经常发生的。

例如正黄旗的几个牛录被削去后拨给了镶黄旗,那么旗下人等的旗籍自然就跟着改变了,甚至整旗“易帜”的事情也都是事实存在的。在多尔衮整死豪格之后,豪格手中的正蓝旗被多尔衮收编,之后多尔衮将豪格的正蓝旗与自己的正白旗混编为了新的正白旗和镶白旗,而将原来的镶白旗在多铎去世后改为了正蓝旗。如此一来,原来隶属这三旗各牛录的旗人自然也都跟着改变了旗籍。

在顺治年间形成定制之后,整旗“易帜”的情况不再出现,但出于平衡各旗实力和人口的需要,各旗牛录之间的置换还是事实存在的。如某旗旗人口过多了、实力过大了,皇帝则会将其中部分牛录划拨给人口较少、实力较弱的某旗,以保持各旗之间的总体平衡。既然所在牛录被划拨给了其他旗,隶属这些牛录的旗人自然也是要改变旗籍的。

4、抬旗、降旗

除了旗份置换之外,改变旗籍的另一条途径就是抬旗和降旗了。所谓抬旗也是现而今清宫戏中最常见的东西,似乎皇帝一高兴了、想给谁抬旗就给谁抬旗!事实上,能够获得抬旗待遇的人并不多,主要分为外戚、功臣两类。

清朝规定,皇后、皇贵妃母家外戚家族如果隶属地位较低的八旗牛录,可以抬入上三旗满洲并单独编制为一个牛录。这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清仁宗嘉庆帝的生母孝仪纯皇后魏佳氏了。魏佳氏本姓魏氏、正黄旗满洲包衣出身,在成为令皇贵妃之后,清高宗乾隆帝下旨,魏氏举族出包衣、抬入镶黄旗满洲并单独编制为一个牛录,改魏氏为魏佳氏。至于其他妃嫔,一般情况下就没有这么好的待遇了……

但特例还是有的,如清高宗的慧贤皇贵妃高佳氏一族在高佳氏晋封贵妃之后,清高宗就曾下旨高氏全族出包衣、改高氏为高佳氏。但高佳氏一族彼时并没有获得单独编制为一个牛录的待遇,而且清高宗还特地正告自己的岳父高斌:“此系私恩、不可恃也!”换言之,这仅仅是清高宗的私人恩典,不是国家层面理所当然的事情。当然,即便清高宗彼时不给高氏家族抬旗,在高佳氏成为皇贵妃之后,也还是要给他们抬旗的。

除了外戚之外就是功臣了。对于一些立下了重大功勋的旗下功臣,皇帝们往往也会通过抬旗进行笼络。如清世宗雍正帝就曾经给年羹田文镜抬旗,由“下五旗”汉军抬入了“上三旗”汉军。清高宗也曾经将名将阿桂由“下五旗”满洲抬入了“上三旗”满洲。除此之外,“跨编制”抬旗的情况也是存在的,如清初的著名汉奸洪承畴,清太宗皇太极将其编入了镶黄旗的包衣牛录,顺治年间清世祖为了照顾洪承畴的所谓脸面、将他由包衣牛录改编入了 汉军牛录。虽然清朝官方并没有认定洪承畴的这一次旗籍变更是抬旗,但事实上这就是抬旗!

有抬旗就有降旗,降旗不是恩典而是一种处分。在旗的大臣犯事了,将其由“上三旗”降为“下五旗”;对于一些因功抬旗的旗下功臣,在犯事之后打回原籍同样是一种降旗处分,这些都是比较常见的。将犯事的旗下大臣由隶属满洲牛录降为隶属蒙古牛录、汉军牛录,甚至包衣牛录实际上也都是可以的,虽然不常见,但也不是绝对没有……

5、出旗为民

除了前面说到的那些,还有一类非常特殊的群体,那就是出旗为民的汉军。准确说这类人已经不能称之为改变旗籍了,因为出旗为民之后他们已经不在旗了!乾隆年间,因为八旗人口迅速滋长,国家财政负担旗人供养已经比较吃力了。为了给八旗满洲提供更多的兵额解决供给问题,清高宗下令部分八旗汉军出旗为民、自谋生路。 彼时,不少驻扎各地的八旗兵中的汉军也不得不改入绿营!所谓出旗为民名义上是“自愿”,但实际上就是一种强制性行为,被出旗为民的汉军根本没有选择的权力。

清朝旗人旗籍的改变大体就是这样几种情况。当然,在那个皇权至上的时代,皇帝想要将一个普通汉民编入八旗也不是什么做不到的事情,不过就是操作层面的问题罢了!清宫档案中对于清高宗生母孝圣宪皇后钮祜禄氏的记载就出现过钱氏和钮祜禄氏两个版本,清朝官方给出的理由是履懿亲王胤祹误记、滕录者以讹传讹,胤祹还因此受到了降爵处分。

孝圣宪皇后是胤祹的四嫂,小叔子连嫂子的姓氏都能记错,而且下面的人居然会以讹传讹,显然是不太可能的!个人认为,很可能孝圣宪皇后本就姓钱,要么是汉女、要么是包衣汉姓(包衣汉姓抬旗就是了,根本无须如此大费周章,个人认为很可能就是汉女),后来清世宗为了照顾自己和密立皇太子清高宗的脸面,进行了人为操作,将钱氏“变”为了世家闺秀钮祜禄氏,胤祹不是误记,而是没想那么多、直接就记成了钱氏,下面人见皇帝的弟弟都这么记了,也便照抄了……最后胤祹也只能替四哥清世宗背这个黑锅了!当然,这只是本人的一家之言,孝圣宪皇后钮祜禄氏的生世之谜本就是清朝的一桩公案,无解!

标签: 旗籍

更多文章

  • “封禅”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自古帝王都喜欢去封禅?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封禅

    封禅是古代统治者举行的祭祀典礼,封是祭天的意思,禅是祭地的意思。按照《史记》中的记载,封禅起源于无怀氏,无怀氏是传说中的上古帝王,他曾经在泰山祭天,在云云山祭地,云云山是泰山的支脉。可以理解为,无怀氏举行的祭天地仪式都在泰山完成。还有一种说法,封禅始于秦始皇,《史记》中的记载缺乏有力证据。无论哪种说

  • 中国古代十大情诗盘点 最有情谊的情诗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情诗

    七夕一、《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二、《诗经邶风击鼓》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

  • “出家人”的历史由来?为什么和尚、尼姑叫“出家人”?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出家人

    《水浒传》里的鲁提辖:一怒之下,三拳打死了恃财欺人的“镇关西”。出了人命大案,只好到佛寺出家,做了和尚,表示已经割断尘缘,遁迹空门,以此来躲避官府缉拿。 做了和尚、尼姑为什么叫做“出家”?和尚、尼姑为什么叫做“出家人”? 一

  • 什么叫七情?什么叫六欲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什么,七情,六欲,咱们,常说,一句话,人有,七情六欲,那么

    咱们常说一句话,叫“人有七情六欲”。那么七情六欲都包括哪些“情”和“欲”呢? 咱拆开来说。 所谓七情,就是指人的七种感情。哪七种呢?儒家的说法是:喜、怒、哀、惧、爱、恶、欲。 这说法从哪来呢?如果你看过《还珠格格》,应该记

  • 为什么皇帝的儿子叫太子?太子名称的由来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太子

    太子:古代储君称谓,以嫡长子确定继承人商周时期天子及诸侯的嫡长子,称太子或世子,仅一人得此称谓,一般都是以年龄为长来确立,除废长立幼以外。 自秦朝开始,只有皇位的继承者,才能称太子或皇太子,而诸侯王或藩王的正式继承人只能称“世子”。封建社会的太子,其地位仅次于皇帝,拥有监国

  • 古代圣旨下达的流程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圣旨

    众所周知,圣旨是异常神圣的,它可以决定一个人的生,也可以决定一个人的死,然而,我们关心的是,那些神圣的圣旨是如何出炉的,它面世前应该经过哪些程序?在电视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当一个皇帝有了某个“灵感”,或者做出了一份决定时,他就会对身边的大臣或者太监说:“来人,拟旨

  • 历朝的国号都有几种来源?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国号

    我国历史悠久,朝代更替纷繁。每朝的创建者要首手办的第一件事就是确立国号(朝代名称)。国号就是一个国家的称号,名不正言不顺,确立了国号就名正了,代表一个新的国朝从此诞生。同时这也是有说法的:《史记五帝本纪》曰:“自黄帝至舜禹,皆同姓而异其国号,以章明德。”那么国号由什么决定呢?

  • 鸡尾酒名字的由来?为什么叫鸡尾酒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鸡尾酒

    鸡尾酒的魅力,常常令人无法抗拒。鸡尾酒的调配不只是一种技术,它更是随着个人的个性与爱好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然而,鸡尾酒为什么会被称为“鸡尾酒”呢?在民间流传有多种传说,不过较具有可信度的有两种。其一是在美国独立战争方兴未艾之际,一对爱尔兰将军夫妇结婚后不久先生便战死战场,由

  • 古人为何把老师称为西席?西席是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西席

    把老师称为“西席”,现在已不多见。古人为何把老师称为“西席”呢?中国自古以来,“人有三尊,君、父、师”。《吕氏春秋·尊师》中就说:“生则谨养,死则敬祭,此尊师之道也。”既然把老师处处尊为上宾

  • 为什么男人妻亡后再娶称为续弦?续弦的由来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续弦

    话说俞伯牙善于抚琴,有很多的仰慕者,他的妻子就是其中的一位。在俞伯牙抚琴的时候,他的妻子经常坐在一边如痴如醉地倾听,两人的夫妻关系很和谐,突然有一天,俞伯牙的妻子得了一场大病,俞伯牙焦急万分,亲自寻医问药,端茶送水,悉心照料,常常衣不解带。但是他妻子的病终究没有好转。在妻子弥留之际,她对伯牙说:&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