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封禅”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自古帝王都喜欢去封禅?

“封禅”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自古帝王都喜欢去封禅?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1888 更新时间:2024/1/8 16:09:41

封禅是古代统治者举行的祭祀典礼,封是祭天的意思,禅是祭地的意思。按照《史记》中的记载,封禅起源于无怀氏,无怀氏是传说中的上古帝王,他曾经在泰山祭天,在云云山祭地,云云山是泰山的支脉。可以理解为,无怀氏举行的祭天地仪式都在泰山完成。还有一种说法,封禅始于秦始皇,《史记》中的记载缺乏有力证据。无论哪种说法成立,都说明封禅的目的是为了宣扬功绩,笼络民心。

选择在泰山封禅和传统的阴阳五行学说有关,古人认为泰山在东方,名为“东岳”。东方象征着生机,是万物生长的根本,在这里举行祭祀活动可以直达上天。由于封禅过程中要举行两场仪式,祭天的时候在泰山,祭地的时候选择在泰山附近更方便一些。

封禅的仪式十分复杂,比如天子要坐“蒲车”登山,避免伤害泰山的山石草木。登山的时候要从南面上山,在山顶之上竖立石碑,记录皇帝的功德。仪式举行完毕之后,不能原路返回,要从北面下山。在秦代整个封禅过程属于国家最高机密,不能随意透露给无关人员。所以当汉武帝想要封禅的时候,问朝中大臣整个仪式的流程,大臣们都回答不上来,只好重新制定了一套新的仪式。

汉武帝好大喜功,曾经两次封禅,这样的行为在封建社会是很少见的。汉武帝制定的封禅流程写入了典籍,此后帝王在举行封禅时都会参考他制定的流程。在封建社会真正前往泰山封禅的帝王少之又少,大概计算一下不超过十位。比如大名鼎鼎的唐太宗李世民,他都没有举行过封禅,仅仅是动了这方面的念头,就让朝臣魏征劝阻住了。

为什么竟然有大臣会反对帝王封禅,原因很简单,封禅劳民伤财。比如唐太宗如果要封禅,他从长安出发到泰山大概有900公里,这是按照地图取直线距离计算,实际行进路程会更长。古人的出行速度,一天大概可以行进20公里左右,粗略算一下要用时两个月。这两个月还要有军队保护,还要提供粮食补给,还要地方州县安排住宿。这样简单算一下,就知道有多麻烦了。唐太宗听了魏征的劝谏,马上打消了封禅的想法,可惜他的后代子孙就没有这么明智了。唐太宗之后唐高宗、唐玄宗都曾经前往泰山封禅,丝毫不体恤民间疾苦。

在历史上还出现过女皇封禅,武则天当政期间为了表明她称帝是受到上天支持的,决定举行封禅。武则天时期将国都定在洛阳,她要封禅又怕朝堂不稳,于是采用了一个折中的办法,前往嵩山封禅。这样既可以彰显她的功德政绩,又能威慑住反对者。武则天在嵩山封禅之后改年号为万岁登封,将嵩山所在地的嵩阳改称登封。

到了南宋,由于皇帝只有半壁山河,再也无法前往泰山封禅,于是这项仪式已经名存实亡了。明代的永乐皇帝朱棣迁都北京之后,在国都建立天地坛,于此有关的祭拜活动就不用离开京城举办了。到了嘉靖年间,有人建议应该效仿古法,祭天和祭地要分成两个仪式,这样才能表达内心的虔诚。于是,天地坛变成了天坛和地坛,一直延续到清代。

清朝的皇帝在礼仪制度上基本上全盘接受明朝的规则,只是在细节上稍微调整。比如乾隆皇帝数次南巡,曾经六次路过泰山,他竟然没有举行封禅仪式。乾隆不愿意遵从前朝的规则,他从内心深处反对全盘接受中原文化。并且他也心存忧虑,一方面为了维持朝堂稳定他可以重用汉臣,另一方面他又大兴文字狱控制汉臣。

标签: 封禅

更多文章

  • 中国古代十大情诗盘点 最有情谊的情诗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情诗

    七夕一、《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二、《诗经邶风击鼓》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

  • “出家人”的历史由来?为什么和尚、尼姑叫“出家人”?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出家人

    《水浒传》里的鲁提辖:一怒之下,三拳打死了恃财欺人的“镇关西”。出了人命大案,只好到佛寺出家,做了和尚,表示已经割断尘缘,遁迹空门,以此来躲避官府缉拿。 做了和尚、尼姑为什么叫做“出家”?和尚、尼姑为什么叫做“出家人”? 一

  • 什么叫七情?什么叫六欲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什么,七情,六欲,咱们,常说,一句话,人有,七情六欲,那么

    咱们常说一句话,叫“人有七情六欲”。那么七情六欲都包括哪些“情”和“欲”呢? 咱拆开来说。 所谓七情,就是指人的七种感情。哪七种呢?儒家的说法是:喜、怒、哀、惧、爱、恶、欲。 这说法从哪来呢?如果你看过《还珠格格》,应该记

  • 为什么皇帝的儿子叫太子?太子名称的由来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太子

    太子:古代储君称谓,以嫡长子确定继承人商周时期天子及诸侯的嫡长子,称太子或世子,仅一人得此称谓,一般都是以年龄为长来确立,除废长立幼以外。 自秦朝开始,只有皇位的继承者,才能称太子或皇太子,而诸侯王或藩王的正式继承人只能称“世子”。封建社会的太子,其地位仅次于皇帝,拥有监国

  • 古代圣旨下达的流程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圣旨

    众所周知,圣旨是异常神圣的,它可以决定一个人的生,也可以决定一个人的死,然而,我们关心的是,那些神圣的圣旨是如何出炉的,它面世前应该经过哪些程序?在电视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当一个皇帝有了某个“灵感”,或者做出了一份决定时,他就会对身边的大臣或者太监说:“来人,拟旨

  • 历朝的国号都有几种来源?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国号

    我国历史悠久,朝代更替纷繁。每朝的创建者要首手办的第一件事就是确立国号(朝代名称)。国号就是一个国家的称号,名不正言不顺,确立了国号就名正了,代表一个新的国朝从此诞生。同时这也是有说法的:《史记五帝本纪》曰:“自黄帝至舜禹,皆同姓而异其国号,以章明德。”那么国号由什么决定呢?

  • 鸡尾酒名字的由来?为什么叫鸡尾酒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鸡尾酒

    鸡尾酒的魅力,常常令人无法抗拒。鸡尾酒的调配不只是一种技术,它更是随着个人的个性与爱好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然而,鸡尾酒为什么会被称为“鸡尾酒”呢?在民间流传有多种传说,不过较具有可信度的有两种。其一是在美国独立战争方兴未艾之际,一对爱尔兰将军夫妇结婚后不久先生便战死战场,由

  • 古人为何把老师称为西席?西席是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西席

    把老师称为“西席”,现在已不多见。古人为何把老师称为“西席”呢?中国自古以来,“人有三尊,君、父、师”。《吕氏春秋·尊师》中就说:“生则谨养,死则敬祭,此尊师之道也。”既然把老师处处尊为上宾

  • 为什么男人妻亡后再娶称为续弦?续弦的由来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续弦

    话说俞伯牙善于抚琴,有很多的仰慕者,他的妻子就是其中的一位。在俞伯牙抚琴的时候,他的妻子经常坐在一边如痴如醉地倾听,两人的夫妻关系很和谐,突然有一天,俞伯牙的妻子得了一场大病,俞伯牙焦急万分,亲自寻医问药,端茶送水,悉心照料,常常衣不解带。但是他妻子的病终究没有好转。在妻子弥留之际,她对伯牙说:&l

  • 为什么把房子主人叫房东?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房东

    在我们国家古代,地理方位是是身份的标致。自古就在南比北高,东比西高。皇宫、政府衙门的建筑方位都是“坐北朝南”的。在四合院中。住在东院地位要比西院的地位要高。我们国家以前住在北京四合院的那些领导人,社会名流,他们的住房安排其实也遵从了这种规则。之所以把房东叫做房东,不叫房西,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