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古时候“百步穿杨”中的“百步”到底有多远?

古时候“百步穿杨”中的“百步”到底有多远?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4769 更新时间:2024/1/24 8:50:33

“百步穿杨”说的是古时候有个神箭手,能在百步以外准确无误地射中杨柳的叶子,百发百中,让人叹为观止。后人遂以此成语形容箭法或枪法十分了得。

据《史记·周本纪》记载:“楚有养由基者,善射者也,去柳叶百步而射之,百发而百中之。”又《战国策·西周策》记载:“楚有养由基者,善射;去柳叶百步而射之,百发百中。”这里边说的养由基是楚国的一个神射手,据说当年他和另一个射手潘虎比武,潘虎能在五十步外射中靶心。而养由基却能在一百步外射中杨柳的叶子,故称“百步穿杨”,此神技也令潘虎自叹弗如。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是“百步穿杨”,那当时的百步究竟有多远呢?

谈到这个问题,我们不得不来说一下古代的步。有句成语叫做“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那么什么是硅步呢?古人所说的一步,并不是现在我们所指的抬腿往前走一步,而是如今我们所说的两步,也就是左右腿都往前一步,这样才叫一步。而只是一个脚迈一步,却应该叫半步。半步者为跬,所谓:举足一次为跬,举足两次为步。一步为两跬也!

而我们现在通常所说的步,只是迈开腿一步而言,而以国人大都70到80厘米一步来计算的话,百步穿杨所指的一百步也不过八十米左右,这个距离,也不算是很远的。要知道,由前民主德国的乌威·霍恩在1984年创造的104.80米的标枪世界纪录至今无人打破。而标枪的重量比起弓箭来可是难度系数大的多哦!

再来看古人的步,一步两硅,要按现代的步子距离80厘米来算,应该是八十乘以二,也就是160米,这个距离就比较合乎情理了。据《续文献通考》卷载“周以八尺为步”,“秦以六尺为步”,但二者却是是相等的。由于秦汉尺的长度如商鞅量尺、新莽铜斛尺、后汉建武铜尺都是一尺约等于0.23米,由此推算出一步为1.38米那么一百步就是一百三十八米,这个结果和我们算的一百六十米相差不大。

有人认为古人身材大都矮小,即使力气再大,射出去的箭也很难超过百米。殊不知古代素有“飞将军”之称的李广,能够“飞箭射石,中石没镞。”可见其力道之大,射程之远。

而金朝人郭虾蟆则以超远距离射箭在《金史》中留下大名。这位大将军臂力惊人,射箭技术也十分高超。在与西夏兵对战时,距离敌阵二百余步,一箭射中敌将的颈部,直接将对方射下马。二百多步,那可是实打实的三百多米啊,你还能否认古人射不远么?

据记载宋代弓种情况看,弓的最大射程一般在200米左右,有效射程在150米以内。由此看来,百步穿杨的一百步所指一百五六十米的距离,应该是真实可信的!

标签: 百步穿杨

更多文章

  • 魏晋南北朝的“浊官”是个什么官?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浊官

    《南齐书》里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出自吴兴高门的丘灵鞠,原本担任东观祭酒,当他被授予骁骑将军时,竟勃然大怒,愤懑地对别人说:“我要去挖了顾荣的坟墓。江南地方几千里,出了那么多风流士子。就是顾荣引来北人南渡(永嘉年间衣冠南渡),妨碍了我们南人的仕途,真是死有余罪!”骁骑将军在南

  • “三公九卿”中的“三公”在汉朝指哪三个官职?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三公九卿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夏朝时即设三公九卿(《礼记》:“夏后氏官百,天子有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设四辅及三公,不必备,惟其人。言使能也。”)。殷亦三公九卿。到了周朝时期,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以少师、少傅、少保、冢宰、司徒、宗伯、司马

  • 三国时期今山东省一带出了哪些名将?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山东省

    山东省,因居太行山以东而得名,简称“鲁”,省会济南。山东是儒家文化发源地,儒家思想的创立人孔子、孟子,以及墨家思想的创始人墨子、军事家吴起等,均出生于鲁国。对于山东省来说,在三国这一历史阶段是兵家必争之地,比如曹操占据的兖州、青州就位于今山东省一带。在此基础上,今山东省一带

  • 清朝考据三大家是谁?考据三大家的作品和思想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考据三大家

    清代三大史学名著指的是《廿二史札记》《十七史商榷》《廿二史考异》,分别出自赵翼、王鸣盛、钱大昕之手。赵翼作品清代赵翼(1727年1814年),江苏常州府阳湖县人。字云崧,一字耘崧,号瓯北。长于史学,考据精赅。赵翼治史,首先要参校诸史,考证异同,辨证谬误,然后发现问题,对史事进行综合分析,最后发表史

  • 古代宵禁的作用有哪些 古代宵禁后怎样偷偷出门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宵禁

    影视剧中常见的城中一队队巡夜的士卒,以及喊着“天干物燥,小心火烛”的打更兵,其实这些都不是杜撰出来的,而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这是因为在古代有宵禁的制度,古代宵禁时,各个城市都有成百上千名更夫,按时间间隔敲锣。那么小伙伴们知道古代宵禁是什么意思吗?接下来我们来通过本文详细的了解

  • 古代为什么有宵禁制度 古代宵禁是什么时辰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宵禁

    在影视剧中,我们虽然很少看到宵禁,不过只是因为剧里没拍出来,实际上历朝都有宵禁制度,一般来说只有在元宵节这样的特殊日子里,普通老百姓才可以在夜间出外走动,比如唐朝时期,宵禁一般是一更三点敲响暮钟,宵禁开始,这时候就会禁止通行,那么古代为什么会有宵禁呢?接下来我们来通过本文详细的了解一下。古代为什么有

  • 明朝掌印太监的权力有多大?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掌印太监

    掌印太监是司礼监这一宦官衙门中的最高职位。掌印也就是掌管印玺的意思。掌印太监地位高于司礼监中的其他太监,例如秉笔太监、随堂太监。司礼监掌印太监只有一员,而随堂、秉笔太监则共有八人。尽管秉笔太监可以对内阁票拟进行批红,但是,批红的内容必须由掌印太监过目才算最终确定。所以秉笔太监只有办事权,没有决定权

  • 武丁的一生有几个妻子?三个妻子都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武丁

    武丁是商朝的一位重要君主,他在位期间进行了一系列的政治改革和军事扩张,为商朝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他的后宫中,有三位妻子备受关注。那么,武丁的三个妻子是谁呢?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逐一介绍她们。一、妫毋筐妫毋筐是武丁的第一任妻子,她是商朝开国君主武王的长女。据史料记载,妫毋筐非常聪明美丽,深得武丁

  • 武丁和武庚是什么人?武丁和武庚之间是什么关系?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武丁,武庚

    武丁和武庚是商朝时期的两位重要人物,他们之间的关系备受历史学家和文学家的关注。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武丁和武庚的关系,并分析他们之间的政治、文化和社会差异。一、武丁和武庚的政治关系武丁和武庚都是商朝时期的重要人物,但他们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十分友好。据史料记载,武庚曾经是商朝的一位贵族,但因为与武王

  • 周穆王在位时间是在哪一年?距今多少年?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周穆王

    周穆王是中国古代周朝的一位著名君主,他在位期间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和创新,为周朝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关于周穆王距今多少年的问题,历史上也存在一些争议。那么,周穆王距今多少年呢?一、历史记载根据《史记》等史书的记载,周穆王是公元前1046年至公元前996年在位的君主。他的父亲是周成王,母亲是商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