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中华民国”国号的由来及含义介绍

“中华民国”国号的由来及含义介绍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3120 更新时间:2024/1/17 4:02:11

“中华民国”这个国号是由孙中山先生最早提出的,1904年,孙中山在美国用英语发表《中国问题之真解决》演讲时,用了“中华民国”一词的英译:National Republic of China。

1、国号的由来

1906年12月2日,同盟会在东京召开纪念《民报》创刊一周年大会,孙中山先生在演讲时,第一次用汉语提出“中华民国”这个名称。次年,为宣传反清排满革命思想,大学问家兼大革命家章太炎在《民报》第十七号上发表《中华民国解》一,“中华民国”这一名称从此为更多人们所了解,为了证明此国号名称之“名正言顺”,章太炎引经据典,广征博引,从历史文献中找到很多直接和间接材料,指出只有“中华民国”这个称号才是最好最恰当的国号,是独一无二的最佳选择。

所以,在选择和宣传“中华民国”这个称号的问题上,应当说孙中山和章太炎都立下了汗马功劳,一个是最早提出且从法理上给予论证,一个是从历史文献和文化渊源中寻找证据,使其进一步合法化并获得文化上的正统化。

也可能是由于这个原因,当年鲁迅于1936年写作《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一文中,曾经这样说过:“至于今,唯我们的‘中华民国之称,尚系发源于先生(指章太炎)的《中华民国解》,为巨大的纪念而已,然而知道这一重公案者,恐怕也已经不多了。”这里的“发源”一词,鲁迅使用得十分恰当,并没有说是“最早”,而是着眼于其文化和历史的渊源考证意义。

1916年7月,孙中山在上海作题为《中华民国之意义》的演讲时说:“诸君知中华民国之意义乎?以不曰‘中华共和国,而必曰‘中华民国,此‘民字之意义,为仆研究十年之结果而得之者。欧美之共和国创建远在吾国之前,二十世纪之国民,当含有创制之精神,不当自谓能效法于十八、九世纪成法而引以为自足。”

原来,孙中山根据自己多年对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政治体制的研究,认为共和国体虽然是当时盛行于欧美的代议政体,但仍有其弊病。他要在中国实施直接民权,强调人民是国家的主人这一点,所以要定名为“民国”而非“共和国”,而其英文的表述则为:National Republic of China。

显然,孙中山要坚持共和国的根本原则、即国家主权属于全体国民所有的人民主权原则,并希望借鉴瑞士、美国等国发展民主的经验,来补充代议制民主政体的不足:“更有进者,本党主张之民权主义,为直接民权。国民除选举权外,并有创制权、复决权及罢免权,庶足以制裁议会之专制,即于现行代议制之流弊,亦能为根本之刷新,由此,这‘中华民国中的‘民字绝对是核心内容,不可不用。”

1923年10月20日,孙中山在广州为全国青年联合会所作演讲中,再次提及这个问题:“‘中华民国这个名词,是兄弟从前创称的,这个名词到底是什么东西呢?诸君自然知道‘中华民国和‘中华帝国不同,帝国是以皇帝一人为主,民国是以四万万人为主。”

孙中山认为,从中国的领土、人民和国家主权的同一性和历史连续性来看,“中华民国”是与“中华帝国”相联系和相比较而存在的,中华民国的领土、国家主权仍然是“中华帝国”原来的领土和国家主权,但这些过去属于皇帝个人,所谓“普天之下,莫非土”是也;而“中华民国”的领土则是“普天之下,莫非民土”,“中华民国”的人民则是“率土之滨,莫非国民”了。最后,“中华帝国”的国家主权属于皇帝个人,而“中华民国”的国家主权已经属于全体国民,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2、国号的含义

孙中山的伟大和有别于历史上的农民起义领导人就在于,他决心把不从根本上改变君主专制制度的纯粹改朝换代的革命,转变为建立共和制度、以从根本上将国家主权归还于全体国民所有的民主革命。因此,孙中山在辛亥革命成功之后,在维护与保持了中华文明和国家主权的历史连续性之后,也就获得了把“中华帝国”的国号改变成为“中华民国”国号的合法权利。

而且,从“中华帝国”到“中华民国”的改变,说明孙中山不但是一个维护继承中华文明和国家主权的爱国者,而且还是一个没有帝王野心,只为结束专制帝制、并创建民主共和制度的革命家。对于孙中山关于建立“中华民国”思想的深刻和伟大,其实不须论证,只要看看袁世凯的复辟帝制是如何遭到全国人民的反对而迅速失败即可。

也因此,章太炎在《中华民国解》中对“中国”一词是这样解释的:“中国之名,别于四裔而言,印度亦称摩伽陀为中国,日本亦称山阳为中国,此本非汉土所独有者,就汉土言汉土,则中国之名,以先汉郡县为界。然印度、日本之言中国者,举中土以对边郡;汉土之言中国者,举领域以对异邦,此其名实相殊之处。”

而“中华”之称,既具庄严肃穆之状,又与历史上的“中华帝国”文脉相承,因此,“中华民国”就是最好最恰当的国号。总之,在解释为何使用“中华民国”这个称呼为“国号”方面,孙中山和章太炎各自做出了伟大的贡献,具体而言,孙中山着重解决的是为何要用“民国”而非“共和国”,是侧重于其革命性和民主性,而章太炎着重解决的是“中华”二字的文化渊源,是为新生的共和国寻求文化和传统意义上的支撑,显示其合法性和正统性。

标签: 中华民国

更多文章

  • 中国在八年抗战期间伤亡人数到底是多少?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抗战

    最近,在网上看到很多中国在抗战期间的资料文献,这其中有关中国八年抗战期间人口损失的数量问题,一直处于一种粗疏的笼统估计之中,出现过多种数据,互相之间歧异巨大。那么,抗战期间中国人口总体规模究竟怎样,我们能否通过利用战时、战后相关部门和机构的调统计资料,构建起中国抗战人口损失总体估计的数据呢?能否

  • “北洋三杰”分别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北洋三杰

    说起“北洋三杰”,相信大家不是很陌生。他们分别是:王士珍、段祺瑞和冯国璋。光绪年间,光绪二十五年冬,袁世凯署理山东巡抚的时候,他邀请德国驻胶州总督到济南阅操。德国总督见新军确比旧军操练精娴,因此赞扬主持操练的王士珍、段祺瑞和冯国璋为“北洋三杰”。1、王

  • 中华民国二十五位总理人名名单介绍 AD1912-AD1349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总理

    1、唐绍仪(1862-1938) 字少川是清末民初著名政治活动家、外交家、清政府总理总办、山东大学第一任校长,中华民国首任内阁总理 ,国民党政府官员。盛传日敌拟利用绍仪等组织华中伪政府,蒋介石下令戴笠派特务赵理君于1938年9月30日将其杀害于家中。2、陆征(徵)祥(18711949) 字子欣,

  • 古话说的“人有三相,不富也旺”是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古话,说的,人有三相,不富,是什么,意思,众所周知,古人,依

    众所周知古人依据面相特征总结出来很多的说法,那么老古话说的“人有三相,不富也旺”是什么意思?下面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第一相:谦逊沉稳的面相首先这第一种就是谦逊沉稳的面相,同样这也也是一种性格特点,考验一个人的素质和修养,而往往具备这种性格的人一般都不

  • 战国七雄之中的燕国有哪些名将?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燕国

    众所周知秦国有白起,赵国有李牧,但其实在战国七雄中,燕国才是资历最老的诸侯国。那么燕国有哪些名将?战绩如何?下面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一、乐毅首先,如果说白起是秦国的第一名将,那么,乐毅无疑是燕国的武将之首。乐毅先祖乐羊为魏文侯手下的将领。曾率兵攻取中山,因功被封在灵寿,乐羊

  • 汉朝及三国时期的司隶校尉官职权责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司隶校尉

    一首先,根据史料的记载,司隶校尉最早设立于汉武帝征和四年,也即公元前89年。司隶校尉在督治阳石公主及决太子巫蛊之狱中,确实具有非常大的权威。这时的司隶尉官品虽不高(位在比二千石的司直之下),却具有皇帝钦命持节使者的身份。西汉末年,司隶校尉一度被废置,不过,东汉和三国时期,司隶校尉还是恢复设立了。按

  • 三国时期姜维在蜀汉都担任过哪些官职?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姜维

    本来他为魏国效力,建兴六年(228年),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大军压境,姜维受到天水太守猜忌,跟随太守回城时,因行动慢了一点,太守下令关闭城门,不让姜维进入,姜维走投无路,被迫投降了诸葛亮。姜维投降之后,被封为奉义将军,当阳亭侯,当时的姜维,年仅二十七岁,和诸葛亮第一次出山时年龄一样大。诸葛亮给参军蒋

  • 李隆基两次政变除掉四个女人分别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李隆基

    唐隆元年(710年)还是临淄王的唐玄宗李隆基发动了唐隆政变,在这场政变中李隆基杀伐果断,坚决斩草除根不留后患的诛杀了全部政敌,包括在历史上很有名的韦皇后、安乐公主、上官婉儿三位美女,而且李隆基杀了这三位美女之后,还为后来他发动另外一场政变诛杀第四位美女也就是他的亲姑姑太平公主埋下了伏笔。从坚决诛杀

  • 唐朝兴庆宫名的历史由来 兴庆宫在什么位置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兴庆宫

    兴庆宫,位于唐代长安城 东门春明门内,属于长安外郭城 的兴庆坊(隆庆坊),原系唐玄宗 登基前的藩邸。沿革李隆基 作为藩王时,与其兄宋王等同住在长安繁华地带东市附近并有园林景胜的隆庆坊,号称“五王子宅”。 先天元年(公元712年),李隆基 登上皇帝宝座,是为唐玄宗 (唐明皇

  • 中国古代十大丑女后妃盘点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后妃

    在古装影视剧中,后宫嫔妃们都是姿色一个赛过一个,各个都是国色天香,美丽动人,但是历史上的后妃其实并不都这么美的,甚至可以说是很丑。所以查了一下史书,总结出如下几位“丑女”后妃。1、晋惠帝皇后:贾南风 晋武帝之子司马衷是个白痴,但是由于是杨皇后嫡子,所以被立为太子。在选择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