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抗日期间国共投降日军的军官盘点

抗日期间国共投降日军的军官盘点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128 更新时间:2023/12/7 21:33:41

一、国民党投降日寇的人员

1、1939年 何行健 国民党忠义救国军副总指挥在苏南率部50000人投敌

2、1939年 蔡雄飞 晋绥军副师长 在晋西北率部投敌

3、1941年2月 李长江 苏鲁战区游击纵队副总指挥率所部8个支队投敌

4、1941年2月 丁丛堂 苏鲁战区游击纵队第一纵队司令随副总指挥李长江投敌

5、1941年2月 顾秀五 苏鲁战区游击纵队第二纵队司令随副总指挥李长江投敌

6、1941年2月 陈才初 苏鲁战区游击纵队第六纵队司令随副总指挥李长江投敌

7、1941年2月 秦庆霖 苏鲁战区游击纵队第七纵队司令随副总指挥李长江投敌

8、1941年2月 范杰 苏鲁战区游击纵队第十一纵队司令随副总指挥李长江投敌

9、1941年2月 杨仲华 国民党江苏保安第八旅旅长 率所部全部投敌

10、1941年2月 刘月亭 新编第5军副军长 率所部全部投敌

11、1941年5月 公秉藩 国民党第30师师长率该师及第3、第9、第17、第80、第93各军之一部共22000人投敌

12、1941年6月 毕泽宇 国民党第69军军长 率所部投敌

13、1942年2月 赵瑞 国民党骑兵第1军第1师师长 率所部在晋西投敌

14、1942年2月 杨诚 国民党骑兵第1军第5师师长 率所部在晋西投敌

15、1942年4月 孙良诚 第39集团军副总司令在鲁西率69军、暂3旅、特务旅全部投敌

16、1942年4月 清浣 新编第6师师长 随孙良诚投敌

17、1942年4月 赵云祥 新编第30师师长 随孙良诚投敌

18、1942年4月 陈光然 新编第181师师长 随孙良诚投敌

19、1942年4月 黄贞泰 新编第13旅旅长 随孙良诚投敌

20、1942年4月 郭俊峰 特务旅旅长 随孙良诚投敌

21、1942年4月 丁树本 冀察战区游击第1纵队司令 随孙良诚投敌

22、1942年4月 夏维礼 冀察战区游击第2纵队司令 随孙良诚投敌

23、1942年4月 孙玉田 警备处长 随孙良诚投敌

24、1942年6月 徐继泰 苏北四县游击总指挥 率所部投敌

25、1942年6月 景顺阳 第3战区游击支队司令 率所部投敌

26、1943年1月 吴化文 国民党山东新编第4师师长率所部于怀安投敌

27、1943年1月 于怀安 国民党山东新编第4师副师长率所部随吴化文投敌

28、1943年1月 宁春林 山东保安司令部参谋长 率所部随吴化文投敌

29、1943年1月 吕其赓 苏北游击纵队第1纵队司令率所部随吴化文投敌

30、1943年2月 厉文礼 山东游击队第2纵队司令 本人被俘投敌

31、1943年2月 王劲哉 国民党第128师师长 率8个将官及所部投敌

32、1943年2月 赵天时 国民党第381旅旅长 随王劲哉投敌

33、1943年2月 任兰圃 国民党第382旅旅长 随王劲哉投敌

34、1943年2月 薛豪平 国民党第383旅旅长 随王劲哉投敌

35、1943年2月 潘胜富 国民党独立第1旅旅长 随王劲哉投敌

36、1943年2月 苏景华 国民党独立第2旅旅长 随王劲哉投敌

37、1943年2月 张海平 国民党独立第3旅旅长 随王劲哉投敌

38、1943年2月 苏振东 国民党独立第5旅旅长 随王劲哉投敌

39、1943年2月 李德兴 国民党独立第128师参谋长 随王劲哉投敌

40、1943年2月 吴漱泉 国民党第351旅旅长 被俘投敌

41、1943年2月 韩子乾 国民党第113师师长 被俘投敌

42、1943年3月 金亦吾 第6战区挺进总司令兼第2纵队司令率所部投敌

43、1943年4月 孙殿英 新编第5军军长 率所部投敌

44、1943年4月 张良才 苏北游击纵队第2支队司令 率所部投敌

45、1943年5月 庞炳勋 冀察战区副司令长官兼第24集团军总司令与孙殿英联名通电 判国投敌

46、1943年5月 赵星彩 第24集团军参谋长 随庞孙投敌

47、1943年5月 李震汾 第24集团军第106师师长 随庞孙投敌

48、1943年5月 侯如墉 冀察战区挺进第4纵队司令 随庞孙投敌

49、1943年5月 于光辉 冀察战区挺进第4纵队副司令 随庞孙投敌

50、1943年5月 杨志稀 冀察战区挺进第4纵队参谋长 随庞孙投敌

51、1943年5月 杨汝贤(杨明清)新编第5军副军长 随庞孙投敌

52、1943年5月 冯养田 新编第5军参谋长 随庞孙投敌

53、1943年5月 杨克友 暂编第3师师长 随庞孙投敌

54、1943年5月 王瑞庆 暂编第3师副师长 随庞孙投敌

55、1943年5月 王廷英 暂编第4师师长 随庞孙投敌

56、1943年5月 王瑞亭 暂编第4师副师长 随庞孙投敌

二、中共方面投降日寇的人员

1、罗英,东北联军第4军政治部主任,1936年2月率部投日。

2、安光勋,东北联军第1军参谋长,1938年2 月13日率部投日。

3、宋一夫,东北联军第5军政治部主任,1938年7月率部投日。

4、洪喜波,东北联军第9军参谋长,1938年11月率部投日。

5、滕松柏,东北联军第8军副军长,1939年归顺关东军。

6、李华堂,东北联军副司令员兼第9军军长,1939年2月李华堂承认失败率部10余人投降了。

7、谢文东,东北联军第8军军长,1939年3 月19日在抗战处于艰苦逆境时30余人投降了日军。

8、齐云禄,东北联军第10军副军长,投日后被处死。

9、白云峰,东北联军第11军参谋长,率部投日。

10、尹夏泰,东北联军第1路军1方面军参谋长,率部投日。

11、张经武,新四军第7师皖江支队政治部主任,1944年20余人投日

某些人所列其它中共投敌人员,按照同一标准原则,均因级别系团级或低于团级(含东北抗日联军师级)而淘汰,至于投了国军的和当逃兵的,更不应计算在其中。余下的这11个降者,张经武是个有争议的人物,也有资料称,此系某些人杜撰,新四军高级将领本无张经武其人。其中率部人数最多者为抗日联军第八军军长谢文东。这当中,据本人目前所了解的情况显示:洪喜波、滕松柏、李华堂、谢文东、齐云禄、白云峰均系义勇军加盟,但是由于这些部队已宣布归中共指挥,并接受了中共的部队番号,本人将他们算做是中共将领。

标签: 抗日

更多文章

  • “中华民国”国号的由来及含义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华民国

    “中华民国”这个国号是由孙中山先生最早提出的,1904年,孙中山在美国用英语发表《中国问题之真解决》演讲时,用了“中华民国”一词的英译:National Republic of China。1、国号的由来 1906年12月2日,同盟会在东京召开纪

  • 中国在八年抗战期间伤亡人数到底是多少?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抗战

    最近,在网上看到很多中国在抗战期间的资料文献,这其中有关中国八年抗战期间人口损失的数量问题,一直处于一种粗疏的笼统估计之中,出现过多种数据,互相之间歧异巨大。那么,抗战期间中国人口总体规模究竟怎样,我们能否通过利用战时、战后相关部门和机构的调统计资料,构建起中国抗战人口损失总体估计的数据呢?能否

  • “北洋三杰”分别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北洋三杰

    说起“北洋三杰”,相信大家不是很陌生。他们分别是:王士珍、段祺瑞和冯国璋。光绪年间,光绪二十五年冬,袁世凯署理山东巡抚的时候,他邀请德国驻胶州总督到济南阅操。德国总督见新军确比旧军操练精娴,因此赞扬主持操练的王士珍、段祺瑞和冯国璋为“北洋三杰”。1、王

  • 中华民国二十五位总理人名名单介绍 AD1912-AD1349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总理

    1、唐绍仪(1862-1938) 字少川是清末民初著名政治活动家、外交家、清政府总理总办、山东大学第一任校长,中华民国首任内阁总理 ,国民党政府官员。盛传日敌拟利用绍仪等组织华中伪政府,蒋介石下令戴笠派特务赵理君于1938年9月30日将其杀害于家中。2、陆征(徵)祥(18711949) 字子欣,

  • 古话说的“人有三相,不富也旺”是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古话,说的,人有三相,不富,是什么,意思,众所周知,古人,依

    众所周知古人依据面相特征总结出来很多的说法,那么老古话说的“人有三相,不富也旺”是什么意思?下面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第一相:谦逊沉稳的面相首先这第一种就是谦逊沉稳的面相,同样这也也是一种性格特点,考验一个人的素质和修养,而往往具备这种性格的人一般都不

  • 战国七雄之中的燕国有哪些名将?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燕国

    众所周知秦国有白起,赵国有李牧,但其实在战国七雄中,燕国才是资历最老的诸侯国。那么燕国有哪些名将?战绩如何?下面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一、乐毅首先,如果说白起是秦国的第一名将,那么,乐毅无疑是燕国的武将之首。乐毅先祖乐羊为魏文侯手下的将领。曾率兵攻取中山,因功被封在灵寿,乐羊

  • 汉朝及三国时期的司隶校尉官职权责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司隶校尉

    一首先,根据史料的记载,司隶校尉最早设立于汉武帝征和四年,也即公元前89年。司隶校尉在督治阳石公主及决太子巫蛊之狱中,确实具有非常大的权威。这时的司隶尉官品虽不高(位在比二千石的司直之下),却具有皇帝钦命持节使者的身份。西汉末年,司隶校尉一度被废置,不过,东汉和三国时期,司隶校尉还是恢复设立了。按

  • 三国时期姜维在蜀汉都担任过哪些官职?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姜维

    本来他为魏国效力,建兴六年(228年),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大军压境,姜维受到天水太守猜忌,跟随太守回城时,因行动慢了一点,太守下令关闭城门,不让姜维进入,姜维走投无路,被迫投降了诸葛亮。姜维投降之后,被封为奉义将军,当阳亭侯,当时的姜维,年仅二十七岁,和诸葛亮第一次出山时年龄一样大。诸葛亮给参军蒋

  • 李隆基两次政变除掉四个女人分别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李隆基

    唐隆元年(710年)还是临淄王的唐玄宗李隆基发动了唐隆政变,在这场政变中李隆基杀伐果断,坚决斩草除根不留后患的诛杀了全部政敌,包括在历史上很有名的韦皇后、安乐公主、上官婉儿三位美女,而且李隆基杀了这三位美女之后,还为后来他发动另外一场政变诛杀第四位美女也就是他的亲姑姑太平公主埋下了伏笔。从坚决诛杀

  • 唐朝兴庆宫名的历史由来 兴庆宫在什么位置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兴庆宫

    兴庆宫,位于唐代长安城 东门春明门内,属于长安外郭城 的兴庆坊(隆庆坊),原系唐玄宗 登基前的藩邸。沿革李隆基 作为藩王时,与其兄宋王等同住在长安繁华地带东市附近并有园林景胜的隆庆坊,号称“五王子宅”。 先天元年(公元712年),李隆基 登上皇帝宝座,是为唐玄宗 (唐明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