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为何道士都要携带桃木剑

为何道士都要携带桃木剑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3302 更新时间:2024/1/23 21:07:17

我们在影视剧中能看见道士用桃木剑辟邪驱鬼,民间有鬼怪惧怕桃木的传说桃木取自桃树,又被称为“降龙木”、“鬼怖木”,在《山海经》中记载了神荼、郁垒二门神摘桃树树枝鞭打百鬼的故事,见的桃木风水物品是桃木剑,它的地位非常独特,是道教的主要法器,修道之人必持桃木剑,在风水中也被用来镇宅驱邪。其他的桃木制品也都具有趋吉避凶的能力。

1、不同大小的桃木剑

在大多数眼里,这个世界是物质的,一切物质的东西和现象,都可以用科学知识加以说明。但是,物质的存在状态有很多种,有些状态即使借助最先进的科学仪器也无探知,因此也没有充足的科学理论加以解释。例如量子世界中的很多现象,至今还是用各种假说来说明。

又例如,中国人有关“五行”与“气”的学说,虽然西方科学不予承认,但我们的古圣先贤信之确凿。因为这些物质状态涉及到更高维度的空间,而且只能通过“内视”的方法才能感知到。了解了物质这些特殊的性质,就能解释很多目前科学还无法解释的问题,也能对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便利和帮助。

但在古人的眼里,桃树为五木之精,具有一种特殊的能量,可以镇鬼辟邪,所以自古以来,中国人就广泛使用它镇宅护身,驱鬼镇妖。

2、桃木辟邪在电视剧中的出现:

在中国的很多小说中,经常会提到用桃木剑来除妖降魔的故事。其中《封神演义》中,“云中子”就是用一把小桃木剑,帮助纣消灭宫中的妖气,这把剑差点让得道千年的九尾妖狐妲姬显形。

还有《三国演义》中,也记载了桃木辟邪治病的作用。曹操因为疑心太重,落下了头疼病,久治不愈。后来经过军师的提议,在中原地区精选了优质的桃木,制成了一把桃木剑,悬挂在室内,自此曹操的头痛之症,不治而愈,后来南征北战,建立了霸业。

古代有关桃木辟邪的传说,历史十分悠久。例如,在中国先秦的古籍《山海经》中,就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相传有一个鬼域的世界,当中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盖三千里的大桃树,树梢上有一只金鸡,每当清晨金鸡长鸣的时候,夜晚出去游荡的鬼魂必赶回鬼域。

鬼域的大门坐落在桃树的东北,门边站着两个神人,名叫神荼、郁垒。如果鬼魂在夜间干了伤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郁垒就会立即发现并将它捉住,用芒苇做的绳子把它捆起来,送去喂虎,因而天下的鬼都畏惧神荼、郁垒。

桃木辟邪在古代民间的广泛应用

用桃木辟邪使用最多的当属道教了。自古以来,用桃木做成的桃木剑就一直是道教的重要法器,在道教科仪中,道家方士们大都用桃木剑来行法,高道以桃剑敕符禁水,有病者喝了这符水就能立刻痊愈;或者用桃剑对有病的人挥击,可致邪气消除,病人却丝毫无损。最历害的是张天师的神剑,有病的人如果借他的神剑供养,所患疾病便能立即祛除。

除了道教以外,用桃木辟邪也贯穿于整个中国历朝历代的皇亲贵族与平民百姓中。例如人们常用桃木枝刻成桃木人,立于家中的中央用来辟邪。

3、在汉代的时候,每当进入农历五月,人们就在桃木上刻上桃印,以祛除阴气和辟邪。

到了代,桃木辟邪的应用更加具体化,家家户户都会在桃木上刻上“神荼、郁垒”两位门神的名字来压邪,驱走邪气入室,而且人们开始在桃木板上写对联,一则不失桃木镇邪的意义,二则表达自己美好心愿,三则装饰门户,以求美观。

进入明清时期,用桃木制成的桃木剑开始流行,大的会悬挂于家中来辟邪镇宅,小的会随身携带,用来防身避鬼。

4、桃木剑在现代风水中怎么使用桃木剑或者桃木辟邪?

在现代的风水法器中,用桃木为原料做成的桃木制品有很多,最常见的是桃木剑、桃木八卦凸镜、桃木斧、桃花斩等。

标签: 桃木剑

更多文章

  • 上厕所为何又叫“解手”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上厕所

    解手是上厕所的另一种通俗说法,虽然现在的使用率不高,但还是要普及下这个词的由来,大小便叫“解手”,据说是来自于古代强制性押解迁移人群的途中。 那时迁民是强制性的,移民官员和押解的差人怕迁民半路逃跑,在编队定员之后,便把他们捆绑起来,才肯上路。先是大绑,即绑住两条胳膊,行动起

  • “五福临门”是哪五福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五福临门

    “五福临门”是我们逢年过节常用来祝福他人的祝福语,然而如果要细问到,到底是哪“五福”,想必不是人人都知道的,那么“五福”到底是哪五福呢? “五福”这个名词,原出于《书经》和《洪范》。现在已成为家喻户晓的

  • 夫妻为何又叫“两口子”,“两口子”称呼的历史由来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两口子

    用于称呼夫妻两的方式有很多,比较书面化的就是比翼鸟,连理枝,并蒂莲等用这些意象代指夫妻,雅致归雅致,意趣归意趣,但终不如素常的口语“两口子”,说来顺溜,出口自然,贴近生活。那么,“两口子”这一说法是什么时候开始,怎么出现的呢? 男女婚配,古称为&ld

  • 夜晚娶亲的习俗的历史由来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夜晚娶亲

    嫁娶是一件热闹的大好事,婚嫁看中日子和时间,各地不同风俗也有所不同,但是在夜晚娶亲的习俗被不少人疑惑,为何大好事却在晚上进行,有点偷偷摸摸的意思,原来这是源于民间故事。 相传从前有一户姓王的人家,男人在朝里做官,家中有妻子李氏和两个儿子,不幸大儿子婚后不久因疾去世。一家人悲痛之余,不免对小儿子更多

  • 北宋“六贼当政”指的是哪六人?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北宋

    北宋六贼,北宋年间六个奸臣的统称,这六个人分别是蔡京、童贯、王黼、梁师成、朱勔、李彦,基本都是宋徽宗时期重要的大臣,这六人朝庙之上结党营私、贪赃枉法、荒淫无度、排除异己,私下滥使职权以鱼肉百姓为乐,将民间弄得乌烟瘴气,满目涂炭,是导致当时江南方腊起义和金国入侵中原的罪魁祸首。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

  • 佛教中大雄宝殿中“大雄”具体怎么解释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大雄

    大雄宝殿 常去佛教寺院的人,对寺院的大雄宝殿都不会陌生。那里是上香礼拜的必到所在。即便很少去寺院的人,也都听过大雄宝殿这四个字。不过,除了出家众以外,知道“大雄”是什么意思的人,可能就寥寥无几了。在佛教寺院中,大雄宝殿就是正殿,也有称为大殿的。大雄宝殿是整座寺院的核心建

  • 皇太后自称哀家的由来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皇太后

    所谓太后,就是皇上的母亲。中国古代的帝位,一般都是等先皇死后才传给后代(儿子)的。那就是说既然是皇上,那就是没有父亲的,那她的母亲就是寡妇了,也就是说,皇后一定要等死了丈夫以后才能成为太后。所以,太后自称是哀家。哀隐含先帝去世之意,称哀家的只能是太后、太妃。

  • “太太”称呼的历史由来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太太

    历史上有许多伟大的女性,周朝“三母”:太姜、太妊、太姒合称“三太”,是周朝三位开国先君的夫人,母仪天下的典范,辅佐和教化了开万世太平的几位君王。成就了周公的圣德。周公被尊为儒学奠基人,孔子一生最崇敬的古代圣人之一。后世“太太”称

  • 古今中外各种礼仪的历史由来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礼仪

    1、握手的由来 握手最早发生在人类“刀耕火种”的年代。那时,在狩猎和战争时,人们手上经常拿着石块或棍棒等武器。他们遇见陌生人时,如果大家都无恶意,就要放下手中的东西,并伸开手掌,让对方抚摸手掌心,表示手中没有藏武器。这种习惯逐渐演变成今天的“握手”礼节

  • 先秦时期为什么能兄妹通婚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通婚

    伏羲,亦称牺皇、伏戏,是中国神话中人类的始祖,相传人类即是由他与女娲相婚而产生。在传说中,他教民结网,从事渔猎畜物,并创制八卦理论。中国古代有“三皇五帝”的传说,伏羲和女娲都是“三皇”之一。史传伏羲曾经画过八卦,用各种符号来代表天、地、水、火、山、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