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为什么过生日要吃长寿面?

为什么过生日要吃长寿面?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512 更新时间:2024/2/3 3:27:34

相传唐明皇即位之后,渐渐冷落原来患难之妻王皇后,有一天,王皇后对唐明皇说:“三郎你忘了当年我脱下新做的紫色背心换了一斗面,为你做汤饼过生日的事吗?” 汤饼又叫做“水引”,也就是汤面,后代因为它是过生日祝寿用的,所以称作“寿面”。 因为我国食品中面条最为绵长,寿日吃面,表示延年益寿。

中国人自古是有着过生日的习惯的,否则“长寿面”一说何来?

古时候人称面为“汤饼”,汤饼又被称“水引”,那就是面条了,过生日吃面条的习俗由来已久。

后来面条又多用于生日祝寿,因为面条意味着绵绵长长,寿日吃面,表示延年益寿。所以寿面就要求长达三尺,每束须百根以上,盘成塔形,用红绿剪纸的寿字罩在面条上作为寿礼,这叫做吃寿面。也是过生日时最要紧的饮食呢。

王氏出身名门望族,祖母同安长公主,为唐高祖的妹妹。李治封晋王时,纳王氏为晋王妃,约在公元642年,李治年15岁,王氏年约15岁。643年,李治立为太子,封王氏为太子妃。649年,太宗死,李治继位为高宗,立王氏为皇后。

王皇后没有生育,宫中只有宫女刘氏生皇子李忠萧淑妃生皇子李素节,刘氏位微而无宠,萧氏位较高而得宠。王皇后经过一番衡量,拟收李忠为养子,并立为太子,以巩固皇后的尊位。萧淑妃则想立李素节为太子,为自己争宠增加政治资本。王氏怕萧氏争宠,知道高宗正缱绻已出家的武媚,暗中令武氏蓄发,召之人宫,献给高宗。这位武媚就是后来的武则天

武氏入宫后,得到高宗的重宠,使萧淑妃失宠,王皇后自以为目的已经达到了。她真没有想到,武氏是王皇后更大的竞争者。先是以巫蛊案逼高宗废去王氏后位,被长孙无忌褚遂良等谏止;复以诬王皇后杀死武氏所生的小女儿为罪名,于655年(唐高宗永徽六年)废去王氏后位及萧氏妃位,皆贬为庶人,打入冷宫囚禁起来。武氏仍不解恨,改王氏为蟒氏,萧氏为枭氏。

过了不久,高宗因思念与王氏和萧氏的旧情,行经所囚禁的地方,只见留下一个送饭的小洞,看不到人,便大呼说:“皇后、淑妃安在?”王氏泣答:“妾等得罪,废弃为宫婢,何得更有尊称,名为皇后?”只向高宗提出将此冷宫改为“迥心院”。(《旧唐书·后妃传》)武氏知道了,大怒,令对王、萧二人各杖一百,截去手足,浸于酒中,名曰“骨醉”,数日后,王氏被折磨死,时年约28岁。史称“废后”。

标签: 长寿面

更多文章

  • “石榴裙”一词的历史由来 石榴裙怎么解释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石榴裙

    “石榴裙下死,做鬼也风流”形容男人拜倒在女人脚下不能自拔。那么,石榴裙是什么裙?男人何以“拜倒在石榴裙下”呢。“石榴裙”本是古代女子所穿的绣石榴花的大红裙子,一说是红艳颜色的长裙。“石榴裙”一词,最早出于

  • 佛跳墙是什么?佛跳墙的历史由来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佛跳墙

    佛跳墙这道菜,相传源于清道光年间,距今有两百多年历史。此菜以十八种主料、十多种辅料互为融合。其原料有鸡鸭、猪肚、蹄尖、蹄筋、火腿、鸡鸭肫;有鱼翅、海参、鲍鱼(鲍鱼食品)、干贝、鱼高肚;也有鸽蛋、香菇(香菇食品)、笋尖、竹蛏等共三十多种原料与辅料分别加工调制而成。关于这道菜的创始,说法颇多。据费孝通先

  • 拜佛为什么要烧三炷香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拜佛

    三炷香的含义。进寺庙烧香,经常是烧三炷香。少三炷香的含义是什么,为什么是要烧三炷香。小编告诉你三炷香的含义,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1、三炷香的含义三炷香的含义有哪些,我们要知道一支香表示忏悔,如果要忏悔的话,可以少一支香,也可以烧三支三炷香的含义是什么,三炷香表示“戒、定、慧&rdquo

  • “万岁”一词的历史由来 万岁起初不是指皇帝?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万岁

    在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万岁”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词语。千百年来,匍匐于专制淫威下的臣民口中的“万岁”就是专指皇帝,谁也不敢把自己与“万岁”联系起来。其实,“万岁”一词开始并非是皇帝的专用词,它的演变经历

  • “二百五”一词的历史由来 为什么是上厕所、下厨房?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二百五

    1.为什么是上厕所、下厨房?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五行,五行分别对应五个方位。古代厕所建造在北面偏东的位置,厨房要建造在南面偏东。去南方时,习惯说南下,去北方时,习惯说北上。当要去厕所时要去院子的北面,所以说上厕所。当要去厨房时,要去院子的南面,所以说下厨房。2.俗语为什么是不三不四?古人称天为一、地为二

  • 为什么古人结婚要带红盖头?红盖头的来历和传说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结婚

    在影视中,古代女子出嫁总会有这样一番场景:女子饰上凤冠霞帔,蒙上红布盖头,男子鸣炮奏乐,发轿迎亲。洞房花烛夜,新郞上前,以秤杆或马鞭子将新娘“盖头”挑下,抛于屋顶或帐篷顶。新郎揭盖头后,立即用手抚发,象征“结发夫妻”。“大红盖头掀起来,娇柔

  • “父母官”一词的历史由来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父母官

    “父母官”一词来源于《礼记·大学》:“《诗》云:‘乐只君子,民之父母。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孟子·梁惠王上》:“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之父母也?&rdq

  • 眼中钉一词的由来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眼中钉

    在汉语中,“眼中钉”一词经常被人们用来比喻心目中最痛恨、最厌恶的人。那么,这个词的这种用法是怎么来的呢?“眼中钉”一词最迟在五代时期就已经出现了。据史籍记载,五代时期的后唐人赵在礼在任宋州(今河南商丘)节度使期间,依仗自己是皇亲国戚而贪赃枉法、鱼肉百姓

  • “替罪羊”一词的历史由来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替罪羊

    “替罪羊”一词是舶来品。对应英文有scapegoat、whipping boy。世界各地都习惯于用“替罪羊”一词,比喻代人受过的人。羊是古代祭祀中必不可少的最主要的祭品。羊除了用作献祭上帝的牺牲,还承担了一项任务,就是给人类“替罪&rdqu

  • 什么是铁树地狱?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什么,铁树,地狱,铁树,地狱,中国,民间,传说中,十八层地狱

    铁树地狱。中国民间传说中十八层地狱的第三层。凡在世时离间骨肉,挑唆父子,兄弟,姐妹夫妻不和之人,死后入铁树地狱。树上皆利刃,自来人后背皮下挑入,吊于铁树之上。待此过后,还要入孽镜地狱,蒸笼地狱。十八层地狱的“层”不是指空间的上下,而是在于时间和刑法上不同,尤其在时间之上。其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