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中国古代“刖刑”刑法的历史由来

中国古代“刖刑”刑法的历史由来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1727 更新时间:2024/2/3 3:26:25

刖刑是什么?刖刑,中国古代刑法之一,又称剕刑,中国古代一种酷刑,指砍去受罚者左脚、右脚或双脚。刖刑在夏朝称膑,周朝称刖,秦朝称斩趾。亦有指刖刑是削去膝盖骨(膑骨)使犯人不能站立的说法。刖刑乃隋朝以前的五刑之一,属肉刑;亦有指它是满清十大酷刑之一。刖刑不同于膑刑。膑刑,指挖去膝盖骨。战国时期著名军事家孙膑正是受此刑而将名字“孙宾”改为“孙膑”。而刖刑指砍去双脚,春秋时和氏璧的发现者卞和即被施以刖刑。

在中国历史上,夏朝开始有肉刑,当包括刖足在内。到了周代,刖刑普遍施用,文献中有很多记载。春秋时诸侯各自为政,各国国君对臣下或百姓动辄使用刖足之刑,法律规定的应受刖刑的条款也相当繁多,如“卫国之法,窃驾君车者罪刖”。《左传》记载,公元前六七八年郑国刖强鉏之足,公元前六三二年卫侯刖针庄子之足,公元前五七四年齐国刖鲍牵之足,等等。楚国还有和氏得玉璞,楚王以为狂,先刖其左足,又刖其右足。齐国在景公时,刑罚特别重,受刖足之刑的特别多。秦有刖刑,称断足或称斩趾。《秦简·法律答问》载:“五人盗,赃一钱以上,斩左趾”。

从西周开始,中国已经有了比较完备的关于犯罪和刑罚的文书。“刖”,断足,刖刑是古代社会仅次于死刑的一种刑罚,刖刑作为惩罚犯人的一种肉刑,被西周奴隶制社会所继承并沿用到春秋战国以后,直到汉文帝时,把应断右脚的改为死刑,应断左脚的改为笞五百。刖刑在夏朝称膑,周朝称刖,秦朝称斩趾。亦有指刖刑是削去膝盖骨(膑骨)使犯人不能站立的说法。

春秋时将人判处刖刑时,视所犯罪行的轻重,有的刖去一只脚,有的要刖去双脚。战国时,刖足也是常见的刑罚。如战国时著名军事家孙膑的故事更是一桩典型的事例,孙膑受师兄陷害,受的就是刖刑。听说他名字本来叫孙宾,受刑之后,才改为孙膑。据《史记》记载,魏惠王时,庞涓仕魏为将军,他忌妒同学孙膑的才能,把他召来,设计“以法刑断其两足而黥之”。所谓“刑断其两足”,显然是刖足的意思。《潜夫伦》记此事云:“孙膑修能于楚,庞涓自魏诱以刖之。”这更明言是刖足。但也有人说孙膑受的刑罚是被剔去双膝盖骨。历史上关于孙膑所受刑罚的两种说法,具体地证明了前面所谈到的关于刖、剕、膑的含义彼此混淆的情形。

被刑者多有死亡,充分暴露了奴隶主的极端凶残。不过,这许多奴隶被锯掉下腿,必定是怕他们逃跑。因此,商代刖刑如此频繁,正说明当时的奴隶们用逃亡来反抗奴隶主的斗争是经常大批进行的,而奴隶主对他们施以刖刑反而暴露了统治者的虚弱。由此可见,残酷的刖刑正是你死我活的阶级斗争的产物。

标签: 刖刑

更多文章

  • 中国历代皇帝中谁的老婆最多?三宫六院说法由来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皇帝

    中国皇帝自古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之说。但盘点史料,一夫多妻者中的“多”字上限在44个,创此“中国纪录”者是元太祖成吉思汗,最少者不过2人……在中国,谈到皇帝们的婚姻时,有一句话广为流传,那就是“三宫六院七十二嫔

  • 什么是八抬大轿?古代什么级别官员能坐八抬大轿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八抬大轿

    八抬大轿,指八个人抬的娶亲大花轿,旧时的结婚讲究明媒正娶,由夫家用轿迎娶是其主要内容。现在多用来指请的态度诚恳,仪式隆重;摆架子,多含讽刺意味。那么古代的八抬大轿只有新人能坐吗?除此之外,还有人什么能坐呢?什么级别的官员能坐八抬大轿呢?古代的轿子,大致有两种形制或类型,一种是不上帷子的凉轿,也叫亮轿

  • 南京是哪六朝古都?六朝古都南京安葬了多少君王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南京

    南京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四大古都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的六大文化古都之一。这里龙盘虎踞,地势险要,诸葛亮曾称此地为帝王之宅。那些曾经主宰过繁华古都的帝王们又有多少是长眠于此地的呢?南京是中国著名的四大古都及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这里依山傍水,钟山龙蟠,山川秀美,名胜古迹尤为众多。南京自古就是长江下游地

  • 紫禁城的由来 故宫为什么俗称叫做紫禁城?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紫禁城

    明朝第三代皇帝朱棣,是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公元1402年,朱棣继承了皇帝之位后,下诏在北京城营建紫禁城。紫禁城占地72万平方米,包括宫殿楼在内的建筑共786种,是世界上最大的建筑群。紫禁城取紫微星居于天地中心之意,表示这里是世界的中心,“紫”是指居于中天的紫微星,古代是天地的

  • 如何称呼皇帝?古代皇帝的称呼都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皇帝

    皇帝是“九五至尊”,是上天选中,“君临天下”的骄子。所以,称呼皇帝当然不能像称呼一般人那样随意。皇帝的称谓要包含所有的威严和气魄,所有的德性和智慧,要体现出君王所独有的存在感。那么,究竟要如何称呼皇帝呢?称呼一般分为自称和他称两类,顾名思义,就是指自己

  • 昆仑山在什么地方? 历史上昆仑山的由来和传说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昆仑山

    昆仑山的由来传说:昆仑山,又称昆仑虚、中国一座神山、万祖之山、昆仑丘或玉山。昆仑山在中国神话传说中曾是一座非常著名的神山。比如《山海经》、《禹贡》、《水经注》对它都不只一次提到,其中描述往往带有极为神奇的色彩。它是“天帝的下都”,诸神的乐园;它方圆数百里,高插云表,雄峻巍峨。

  • “炎黄子孙”称呼的历史由来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炎黄子孙

    炎黄子孙由来:炎黄,尤其是黄帝实质上是中国从部落时代走向国家形态的标志与象征。根据传说记载来看,是黄帝统一了中原大地的各部落,通过炎黄两大部落的联合,最终形成了华夏民族的雏形。甚至可以说,黄帝是中国这个国家的缔造者,是真正的中华之父,华夏之父。炎黄子孙,也称黄炎子孙,黄帝子孙,是华夏民族的自称。传说

  • 金庸小说《九阴真经》全文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九阴真经

    一、《真经总纲》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是故虚胜实,不足胜有余。其意博,其理奥,其趣深,天地之象分,阴阳之候列,变化之由表,死生之兆彰,不谋而遗迹自同,勿约而幽 明斯契,稽其言有微,验之事不忒,诚可谓至道之宗,奉生之始矣。假若天机迅发,妙识玄通,成谋虽属乎生知,标格亦资于治训,未尝有行不由送,出不

  • 为什么和尚头上要烙上香疤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香疤

    烫香疤戒疤又称香疤。指佛教徒为求受清净戒体而燃香于身上所遗留的疤痕。其行为根据或系起自于舍身供养之思想,或系为断除我执。受戒时燃戒疤又称‘烧香疤,所燃香疤之数目一般有一、二、三、六、九、十二几种。十二点表示是受的戒律中最高的“菩萨戒”。佛门除了剃度仪式外,还有&l

  • 中国境内“龙脉”盘点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龙脉

    中国境内龙脉示意图 中国历史上出现了至少24个王朝,如果按照每一个王朝就有一条龙脉来计算的话,那么中国至少就有24条龙脉。黄帝的龙脉在中原黄河流域;大禹的龙脉在今天四川汶川县的九龙山;商汤的龙脉在黄河流域;周朝的龙脉在岐山;秦朝的龙脉在咸阳;汉朝的龙脉在沛县;西晋的龙脉在河内;隋朝的龙脉在弘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