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在中国古代通用语言 古代的“普通话”是什么

在中国古代通用语言 古代的“普通话”是什么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1547 更新时间:2024/1/26 14:21:28

普通话作为现代流行的语言,是中国的官方语言。语言发展至今已经不是最初的那个样子。汉语方言纷繁复杂,自古已经是这样了,但是方言基本没有什么变化。粤语的发音至今保留着古语的发音,甚至是海南岛的海南话也是,有些发音还是一直保留着古语的讲法。

方言太多,还差别很大,于是人们需要一种在一定范围内,大多数人可以交流的语言。这就出现了所谓的“通语”,即通用的语言。扬雄的《方言》最先提出了这个概念,并与方言对应。不过,这种通用的语言实际比“通语”这个概念要早得多,各个历史时期通语的具体称谓也不一样。

夏商周时期的通语叫什么指什么,现在已不可考。先秦时期的通语叫“雅言”,《论语·述而第七》里说:“子所雅言,《诗》、《书》、《礼》,皆雅言也。”不过,这里所说的雅言,更多的可能是指一种书面语。到了秦汉时期,多称“通语”,隋唐时期多称为“汉音”。至宋元时期,则称为“正音”或“雅音”。一直到了明朝才叫做“官话”,并且沿用至清末。1909年清政府设立“国语编审委员会”,可见至少在这时候的通语已经改称“国语”了。这个叫名一直在台湾地区保留至今,但大陆地区至20世纪50年代以后就改称“普通话”。“国语”与“普通话”实际上是异名同实。

历朝的“普通话”是什么?

各个时期的通语都是以某种通行范围比较广泛的方言为基础的,这个方言流行的区域通常都是当时的政治、经济和化的中心地带。从先秦的“雅言”,秦汉的“通语”到隋唐的“汉音”,其通语都是以现今河南洛阳、陕西关中地区一带的方言为基础的。在这之后,中国历史上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东移,因此宋元的“正音”或“雅音”改为以现今河南北部至河北、北京一带的方言为基础。明初至明中期的“官话”是以现今南京一带的方言为基础的。明中期以后至后来的普通话则是以北京为中心的北方方言为基础。

20世纪30年代以后,语言学家赵元任在划分汉语方言时,把具备一定共性的方言统称之为“官话方言”,并沿用至今。从此“官话”一词只用于指称“普通话”或“国语”的基础方言,而跟“通语”的含义分道扬镳。

古人不会说“普通话”能当“公务员”么?

自通语诞生之日起,官方对使用这种“普通话”的要求就日益严格。早在“雅言”时期说不上什么官方的约束和规范,更多的是从俗从众而已。但到了秦汉的“通语”,隋唐的“汉音”以后就不同了,陆续出现半官方或官方性质的规范约束加之于通语。《魏书·咸阳禧传》中就记载了一次孝文帝就推广“普通话”征询咸阳王禧意见的对话,孝文帝说道:“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或不可卒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

而对于故意不说正音的人,则要处以降爵黜官的惩罚。孝文帝更是表达了对持反对意见的大臣冲的不满,“冲言:‘四方之语,竟知谁是?帝者言之,即为正矣,必改旧从新。冲之此言,应合死罪。”可见那个时候,在正式场合学通语,说通语已经带有一定的强制性质。到了“官话”,“普通话”阶段更是如此。

标签: 古代语言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三寸金莲形容什么?小脚为什么称为三寸金莲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缠小脚,封建,文史百科

    什么是三寸金莲?这个词是用于形容什么的?先来看看关于三寸金莲的详细解释。三寸金莲,最早出现于南唐,是古代妇女传统习俗的极端发展。人们把裹过的脚称为“莲”,而不同大小的脚是不同等级的“莲”,大于四寸的为“铁莲”,四寸的为&ldqu

  • 黄帝是最早的宗祖神 黄帝统了一华夏族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上古历史,文史百科

    黄帝是中国古史传说时期最早的宗祖神,华夏族形成后被公认为全族的始祖。在黄帝时期,生产力已经有所发展。在农业上,有穿井、作杵臼、作弓矢、服牛乘马、作驾、作舟,黄帝战绩赫赫,统一了华夏族,联合炎帝,打败由蚩尤率领的九黎族的入侵,代神农而成为部落联盟的首领,成为“黄帝”黄帝:中国

  • 成语南辕北辙的意思?关于南辕北辙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成语故事,文史百科

    在讲南辕北辙的故事前先来说说南辕北辙的意思是什么。想往南而车子却向北行。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现在来看看南辕北辙的故事。战国后期,一度称雄天下的魏国国力渐衰,可是国君魏安厘王仍想出兵攻打赵国(邯郸)。正出使别国的谋臣季梁听到这个消息后,走到半路赶紧返回来,衣服上的皱折顾不得整理平整,脸上的尘土也顾

  • 中国上古五帝之一少昊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上古历史,文史百科

    关于少昊的传说相传少昊姓己,名摰(亦作质),为黄帝之子,生于穷桑(今山东省曲阜北),建都于曲阜。华夏部落联盟的首领,同时也是东夷族的首领。中国五帝之一,中国赢姓及其秦、徐、黄、江、李等数百个姓氏的始祖。传说他能继承太昊的德行,故称少昊或小昊。他曾以鸟作官名,并设有管理手工业和农业的官。活动于山东西南

  • 为什么说中国有五千年的历史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古典书籍,文史百科

    所谓五千年文明史,是从传说中的黄帝时代开始,向下推算出来的。据古书记载,黄帝时代发明了文字、舟车、衣裳、宫室等等。司马迁写《史记》时,看到孔子所传的《宰予问五帝德》、《帝系姓》中有关黄帝的内容很多,但是当时的学者往往不相信。司马迁于是“西至空桐,北过涿鹿,东渐于海,南浮江淮”

  • 鹤归华表是什么意思?关于鹤归华表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成语故事,文史百科

    鹤归华表的意思:晋陶潜《搜神后记》卷一:“丁令威,本辽东人,学道于灵虚山。后化鹤归辽,集城门华表柱。时有少年,举弓欲射之。鹤乃飞,徘徊空中而言曰:‘有鸟有鸟丁令威,去家千年今始归。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学仙冢垒垒。遂高上冲天。”后常用“鹤归华表&rdqu

  • 关于马的成语 盘点带马字的成语有多少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成语故事,文史百科

    塞翁失马,安知非福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塞翁之马 脱缰之马 铁马金戈天马行空 童牛角马 土牛木马 天粟马角 铜围铁马乌白马角 舞刀跃马 五花杀马 文君司马 万马奔腾五马分尸 万马齐喑 问牛知马 乌头白,马生角乌头马角 乌焉成马 问羊知马 洗兵牧马 选兵秣马悬兵束马 香车宝马 鲜车健马 鲜车怒马 悬车

  • 民国时期女子服饰与思想有社么变化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民国,服饰,文史百科

    自古以来,每个时期都有不同的服饰,毕竟每个时期人么的审美不一样。服饰 也会随之变化,然而时代的变化也是从服饰的变化最为直观的窥见的。现在来看看在民国时期他们的服饰是什么样子的。民国时期不仅废除了女性的缠足陋习,女性服装样式开始多样化、个性化且符合女性参与社会工作等的特点和要求,出现了正式女裤、女式制

  • 关于乾隆被问罪一事 到底是谁这么大胆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清朝,乾隆,乾隆,文史百科

    清朝的乾隆皇帝即弘历,身为一个皇帝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遥控国家大事,人人见了矮三分。那么到底是谁敢抓他?偏偏他栽在自己「万分」陌生的小小部下手裡,这个小小的部下就是清朝盛京将军属下的旅顺口水师营协领高勋。乾隆关于高勋的为人高勋是山海关人,他为人忠厚耿直,忠于职守,为官清正,爱兵爱民,雍正年由外地调入旅

  • 发蒙振落是什么意思?关于发蒙振落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成语故事,文史百科

    发蒙振落的意思:蒙:遮盖,指物品上的罩物;振:摇动。把蒙在物体上的东西揭掉,把将要落的树叶摘下来。比喻事情很容易做到。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汲郑列传》:“好直谏,守节死义,难惑以非。至如说丞相弘,如发蒙振落耳。”关于发蒙振落的故事西汉时期,掌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