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宋朝军事实力如何?宋朝的军事是强还是弱

宋朝军事实力如何?宋朝的军事是强还是弱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4559 更新时间:2023/12/8 20:19:37

如果你认为宋王朝是个软弱的王朝那就大错特错了,你要知道宋朝的募兵制在当时可算是世界现进的军事制度。虽然千年纪元前后,受技术革命尚未突破的制约,全世界范围内的文明国家都受到了野蛮民族的强烈冲击,宋朝同样不例外,但宋朝的军事力量绝非不值一提。

宋代实战中的胜绩很多,首先说它统一中国的战争。建隆三年(962年)至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宋军在长江流域、岭南和河东地区,四处出击,先后攻灭荆南、武平、后蜀、南汉、南唐、北汉等割据势力,一统中国,结束了中国自8世纪后期开始的长达两百年的地方割据和军阀混战局面,有大功于华夏。

其后的宋辽战争,首战,北宋由于轻敌,宋军在高梁河失败,全军溃退,损失惨重。但其后宋军严阵以待,10世纪80年代,辽军曾六攻宋境,在满城,雁门和瓦桥关等地均被宋军一一击退。此后,宋辽互有胜败,基本上是谁进攻,谁吃亏,双方都拿对方没有办法,所以才导致了1004年的澶渊之盟,从此100多年间,宋辽再无战事,在历史上中国和游牧民族的合约中,澶渊之盟是最见效果的一个。

宋军的又一段光辉年代,是在北宋崩溃后的30多年间,当时金兵南下,中原易手,1127年金兵以倾国之力南下渡江,以图一举灭亡中国。而当时的宋朝临时政府立足未稳,形势危殆,但在这个国家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南宋军队居然不可思议地一败再败金军。

建炎元年(1127年)金军第一次攻宋,因东京留守宗泽坚守东京,黄河北又有大量抗金军民,不敢深入。1128年二次攻宋,进至长江,因缺乏渡江准备撤军. 1129年,三次攻宋,因预有准备,迅速渡过长江,但被浙西制置使韩世忠重创于黄天荡(今南京东北),几被全歼。金军三次攻宋损失惨重,金失去了灭亡南宋的先机,此后宋金逐鹿川陕,又是宋军胜多负少。绍兴元年至四年(11311134年),金军在和尚原(陕西宝鸡), 饶凤关(陕西石泉), 仙人关(甘肃徽县)等地遭秦风路经略使吴玠军顽强抗击,大败而归。

此时,南宋政局已渐稳定,于是整饬军备,建立了川陕、荆湖及江淮三个战区,分兵防守,互相支援。而金军“南犯淮,西犯蜀,生还者少”,战略形势开始转变。宋军开始反攻。

1134年,名将岳飞率军攻伪齐刘豫,收复了襄阳及所属六郡,当年秋,金、齐联合攻宋,东在承州(江苏高邮),西在庐州(合肥),分别为韩世忠、岳飞军击败,金全线撤退,淮南地为宋全部收复。此后中原就是岳家军的天下了。1136年,岳飞攻齐,收复陕西河南大片领土,击溃伪齐30万主力,刘豫伪齐灭亡。

1139年金军三路大举攻宋,东路安徽顺昌(阜阳)被刘锜击败,西路在陕西各地被宋军连续击败,中路在湖北河南则遭到岳飞的反攻,岳家军一路势如破竹,连克颍昌、陈州、郑州及洛阳等地。金军企图扭转不利形势,乘岳飞军分兵略地之机,率精骑奔袭岳飞所在郾城(今属河南),被岳飞军一举击退,金军再攻颍昌,又被歼过半。岳飞乘胜追击。先头部队进至开封郊区朱仙镇,而此时金军在中原已经几乎无坚可守,宋军在战场的军事优势非常明显。可惜当时宋高宗意外地无视战场的有利态势,居然杀了岳飞后和金签订《绍兴和议》,这是中国历史上最莫名其妙又耐人寻味的事件。

此后1161年,金破坏和议,金主完颜亮率四路大军亲征南宋,宋在水陆两线均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南宋水师在前岳飞部将李宝指挥下,仅以120艘战舰,3000水兵,在陈家岛海域(今山东胶县海域)大破金军3万水军,烧毁了金军几乎所有战船。而在陆路,宋军的胜利更加辉煌,采石一战,书生将军允文以1.8万驻江部队,击溃了金主亲率的17万大军。造成金营内乱,金主被杀。

标签: 宋朝军事实力如何还是如果认为宋王朝王朝是个

更多文章

  • 屠龙之技的主人公是谁?屠龙之技有什么历史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屠龙之技,主人公,什么,历史,典故,成语,屠龙之技,意思,什

    成语屠龙之技的意思什么?成语屠龙之技的意思是指宰杀蛟龙的技能。后比喻技术虽高,但无实用。那么,成语屠龙之技的主人公是谁?成语屠龙之技出自何处?屠龙之技的历史典故又是什么?请跟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成语屠龙之技的主人公是朱泙漫 朱泙漫,《庄子·列御寇》:“ 朱泙漫学屠龙于支

  • 白头如新的主人公是谁?白头如新有什么历史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白头,新的,主人公,白头如新,什么,历史,典故,成语,白头

    成语白头如新的意思是什么?成语白头如新的意思是指交朋友彼此不能了解,时间虽久,仍跟刚认识一样。那么,成语白头如新的主人公是谁?成语白头如新出自何处?白头如新有什么历史典故。 成语白头如新的主人公是邹阳 邹阳,散文家,齐人,是西汉时期很有名望的文学家。文帝时,为吴王刘濞门客,以文辩著名于世。吴王阴

  • “垂缰之义”的主人公是谁?垂缰之义讲述的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垂缰之义,主人公,垂缰,之义,讲述,是什么,垂缰,之义,主人

    “垂缰之义”的主人公是谁?垂缰之义的主人公是苻坚。苻坚,字永固,又字文玉,小名坚头,氐族,是前秦皇帝,苻坚在位期间励精图治,重用汉人王猛,推行一系列政策与民休息,加强生产,终令国家强盛,接着以军事力量消灭北方多个独立政权,成功统一北方,并攻占了东晋领有的蜀地,与东晋南北对峙

  • 五十步笑百步的主人公是谁?其成语有什么历史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五十步笑百步,主人公,成语,什么,历史,典故,成语,五十步笑

    成语五十步笑百步的意思是什么?成语五十步笑百步的意思是指作战时后退了五十步的人讥笑后退了百步的人。比喻自己跟别人有同样的缺点错误,只是程度上轻一些,却毫无自知之明地去讥笑别人。那么,五十步笑百步的主人公是谁?五十步笑百步出自何处?五十步笑百步有什么历史典故。 五十步笑百步的主人公是梁惠王 梁惠王,

  • 纵虎归山的主人公是谁?纵虎归山有什么历史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纵虎归山,主人公,纵虎,山有,什么,历史,典故,成语,纵虎归

    成语纵虎归山的意思是什么?成语纵虎归山的意思是指把老虎放回山去。比喻把坏人放回老巢,留下祸根。那么,成语纵虎归山的主人公是谁?成语纵虎归山出自何处?成语纵虎归山有什么历史典故。 成语纵虎归山的主人公是曹操 曹操,,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汉族。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

  • “索命姚苌”的主人公是谁?索命姚苌讲述的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索命姚苌,主人公,索命,姚苌,讲述,是什么,索命,姚苌,主人

    “索命姚苌”的主人公是谁?“索命姚苌”的主人公是姚苌。姚苌,后秦武昭帝字景茂,南安赤亭(今甘肃陇西西梁家营村红崖)人,羌族。十六国时期后秦政权的开国君主,384-393年在位。姚苌(cháng)是羌族首领姚弋仲的第二十四子,姚襄之弟。

  • 汉朝监察制度:两汉时期实行的监察制度有何区别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汉朝,监察,制度,两汉,时期,行的,有何,区别,汉朝,秦朝

    汉朝是继秦朝之后的国家,西汉建国初,由于秦王朝的残暴统治,加上连年战争的破坏,社会经济凋敝,人民大量逃亡。汉初的人口,较之秦代大大减少,大城市人口剩下十分之二三。汉朝的所有制度都是在秦朝制度的基础上建立革新的,史称之为“汉承秦制”,而,汉朝有又分为西汉和东汉。前面说了汉朝

  • 西汉政治制度:西汉是实行什么政治制度的?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西汉,政治制度,实行,什么,西汉,建立,初期,民生,凋零,国

    西汉建立初期,民生凋零,国家百姓动荡不安,社会经济继续回复,因此,统治者汲取前朝的经验教训,采取了一系列的休养生息政策,在监察、选官、税收等方面有所发展,使得两汉社会的制度比秦朝更加完备。那么,西汉是实行什么政治制度的?西汉实行的政治制度是什么?请跟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西汉是实行什么政治制度的?

  • 一国三公的主人公是谁?一国三公有什么历史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一国三公,主人公,一国,公有,什么,历史,典故,成语,一国三

    成语一国三公的意思是什么?成语一国三公的意思是指一个国家有三个主持政事的人。比喻事权不统一,使人不知道听谁的话好。那么,成语一国三公的主人公是谁?成语一国三公出自何处?一国三公有什么历史典故? 成语一国三公中的三公分别指的是申生、重耳、夷吾。 申生,姬姓,名申生,晋献公与夫人齐姜所生之子,春秋时

  • 郡国并行制:西汉初期实行郡国并行制的影响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并行,西汉,初期,实行郡,影响,是什么,西汉,建立,初期,诸

    西汉建立初期诸多制度上承袭了秦制,但是含朝又在秦制的基础上废除苛法,进行革新。而郡国并行制顾名思义是指实行郡县制的同时,又有封国制的存在,这是同秦朝最大的不同之处。那么,西汉初期实行郡国并行制的影响是什么?郡国并行制给西汉带来了什么影响? 西汉实行的郡国并行制 早在楚汉战争时间,刘邦为了分化项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