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古代士兵可以退伍吗?80岁才让回家是真的吗?

古代士兵可以退伍吗?80岁才让回家是真的吗?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1019 更新时间:2023/12/22 13:30:15

古代士兵可以退伍吗?80岁才让回家是真的吗?其实古代各个时期的征兵制度都有所不同,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谁。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舂谷持作飰,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出门东看,泪落沾我衣。”

这首创作于汉魏时期的汉乐府诗《十五从军征》描绘了一个15岁参军,80岁才退伍归来的老兵返乡途中与到家之后所见的悲惨情景。几乎每个读到这首诗的人都会为诗中主人公感到一种难言的悲戚。那么问题来了,古代当兵难道就没有退伍制度吗?

在秦代西汉早期,所有年龄在15到70岁之间的成年男性都会被国家登记在册,跟我们现代人成年后要领身份证差不多是一回事。被登记在册的男性一生必须完成服两年兵役的义务,第一年在京师或是战场前线任“正卒”,第二年在自己所处郡县担任“戍卒”。(另一种说法是第一年在京师任“正卒”,第二年到边郡任“戍卒”。夜读史书推断之所以出现两种说法可能是由于战争与和平时期应对方法不同所致。)

如果是和平年代,男性入伍时间一般会定在20至24岁。因为古人结婚早,20岁前基本已完成结婚生子的人生大事,接下来就该给国家效力了。当然这不仅仅是出于人道考虑,还有更重要的一点是人口在古代是最宝贵的资源,让成年男性在家乡娶妻生子后再去服兵役,这也符合国家的最大利益。如果是战争年代服兵役时间就得看实际需求,要是真到了前线吃紧的时候,15岁登记在册后就有可能被直接送往战场。

每家每户都需安排一名成年男子去服兵役,但如果家中有人在“二十等爵制”(秦汉时期的爵位制度)中的爵位级别高于九级,或者是被皇帝下诏赦免义务的人,则可以免除服兵役。此外,任比规定最低标准身高还矮的人都会被登记为侏儒,他们也会被免除服兵役。

由于绝大部分人都要履行服兵役的义务,所以古代封建朝往往拥有一支规模很庞大的备军。然而稍微了解过一点战争史的人都知道,战场上真正起决定性作用的是最勇敢、最善战的那批精锐部队,而不是跟在后面出工不出力的杂牌部队。所以古代士兵在入伍后会依据个人实际情况被挑选分类。

以西汉为例,擅长步战、弓弩的士兵会被培养成“材官”,擅长车马骑射的士兵会被培养成“车骑”,擅长水上作战及深谙水性的士兵会被培养成“楼船士”。材官、车骑、楼船士都是属于精锐部队,他们的军饷和爵位都要高于普通士兵。同理,在战场上拼杀的主要也是靠材官、车骑、楼船士,其他士兵则主要负责运输、警戒等次要军事任务。

从综上所述中我们可以看出,古代当兵也是有退伍制度的。普通士兵完成两年服兵役后就可以回家,不过这还没完。每人在服役结束后,每年都需要花一个月时间以“更卒”身份在家乡附近服役,主要任务是治安巡逻,以及给家乡附近的国有大型工程项目做免费劳动力。而材官、车骑、楼船士这些精锐部队的士兵类似于今天的职业军人,他们在服役期满后可以选择继续留在军营,也可以选择回归家乡,总之没有硬性规定。

最后再来说回到《十五从军征》,像诗中所描述的这种情况难道是假的吗?当然不假。上中我们所说的主要都是和平年代的正常服役流程,如果换到战争年代,那制度的弹性就很大了。比如古代士兵要是参加远征,那基本打到哪里就留到哪里。继续开疆拓土或是保住现有领土都需要大批士兵,怎么可能让你一到点就回家。

此外,家乡要是在战争中成了敌占区,那即便可以退伍,也很难顺利返回家乡。所以《十五从军征》中那种人间悲剧在战争时期算是常见现象。如今网上许多键盘侠天天喊着打这个,打那个,却完全忽视了战争的残酷。“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南宋的纸币有多发达?南宋的纸币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文史百科

    南宋的纸币有多发达?南宋的纸币有哪些?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南宋的纸币是在交子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起来的,地区性非常明显。除了由“行在会子库”发行的会子外,在不同地区还有不同种类纸币流通。如“关子”、“银会子”、“湖会”、“淮交”等。关子早在会

  • 在张苞跌入山涧丧生以后,诸葛亮为什么会晕倒?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文史百科

    蜀汉政权的历史,有一点称得上十分尴尬:那就是,蜀汉朝廷正式开张,刘备登基称帝的时候,蜀汉政权已经过了巅峰时期了:刘备称帝之前,关羽便遭到了孙权的杀害,刘备登基不久,张飞也随之去世。刘备最为倚重的两位将领,就这样相继离开人世。而对于蜀汉政权的实力来说,这也是一次巨大的损耗。因为刘备得以起家,主要在于关

  • 李自成究竟做了些什么?为何40多天后就掉进了地狱?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文史百科

    千百年来,想要做皇帝的人数不胜数,可皇位就那么一个,想要坐上它,又谈何容易?当然,即使你坐上了皇位,能不能坐稳也是个问题。就好比李自成,明明已经进入了紫禁城,进京赶考看似已经成功,但上天仿佛开了个玩笑,他所创立的大顺王朝仅仅维持了40多天就结束了。李自成究竟做了些什么?让他从这短短的40多天里由天堂

  • 忘忧草到底是如何得名的?它广泛分布于中国哪些地区?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文史百科

    人们经常说的忘忧草其实就是黄花菜。黄花菜,学名萱草,又称金针菜、谖草、宜男花、安神菜,古名为忘忧草,为百合科萱草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 那忘忧草到底是如何得名的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据《本草注》说:“萱草味甘,令人好欢,乐而忘忧。”而据《诗经》记载:古代有位妇人因丈夫远征

  • 马超也是为刘备立过功的,关羽为何会对他意见这么大?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文史百科

    熟悉三国历史的,都知道武圣关羽虽然忠义两全,但是在性格上却有一个很大的问题,甚至因为这导致了自己败走麦城丢掉了性命。那就是关羽非常的傲气,不仅仅是对外人,哪怕是在蜀国内,同为五虎上将的马超和黄忠他也看不起,觉得一个投靠过来的一个老将都不足畏惧。剩下一个赵云不怎么带军更多的是坐镇后方便不怎么评论。对于

  • 北宋哥窑瓷器有哪些特点?哥窑瓷器又是怎么鉴定的?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文史百科

    哥窑是文献中记载的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历来受到收藏家、鉴赏家、考古学家等专家学者的重视和关注,对哥窑的课题研究从未间断且方兴未艾。然而迄今未找到确切窑址。哥窑瓷器非常珍贵,据统计,全世界大约有一百余件,远少于元青花的存世数量。了解哥窑瓷器的特点及哥窑瓷器的鉴定基本知识,是瓷器爱好者必须具备的知识。下面

  • 宋朝统治者为了巩固统治地位,建立起怎样的政治制度?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文史百科

    宋朝统治者为防止藩镇割据的重现和大臣、外戚、女后、宗室、宦官的擅权,镇压劳动人民的反抗,以及防御辽、夏等侵扰,把政治、军事、财政大权最大限度地集中到朝廷,建立起一整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包括职官、军事、科举、法律等制度。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宋朝的政治体制大体沿袭唐朝

  • 陈友谅死于鄱阳湖大战中后,朱元璋如何对待他儿子陈理?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文史百科

    在元末,由于朝廷横征暴敛,农民负担沉重,加之黄河泛滥,天灾人祸搞得百姓流离失所,无以为生,各地起义风起云涌,割据势力遍布全国。当时,雄踞江西、湖广的陈友谅是朱元璋在长江以南的最强劲对手。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但陈友谅在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在与朱元璋的鄱阳湖大战中,中流矢

  • 如果这场彭城之战,失败者换成是项羽会有怎么的改变?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文史百科

    公元前205年爆发的彭城之战在刘邦被项羽打败之后,刘邦就逃跑了,于是在刘邦逃跑路上遇到了自己的儿子刘盈和女儿,就让他们坐上来自己的车一起逃命,由于项羽的军队穷追不舍,刘邦害怕自己会被抓或是被杀,觉得车上多了两个孩子会影响车速。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本着死道友不死贫道的原则,不

  • 在乞巧节的发展过程中,它究竟是如何演变成情人节的?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文史百科

    乞巧节又名七夕节,是古代专门为了女性而建立起来的节日。而在很多人的印象中,说到七夕节,第一反应便是情人节。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在乞巧节的发展过程中,它究竟是如何演变成情人节的?说到七夕节,在汉代文学家刘歆所著的《西京杂记》中便有记载:“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其目的就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