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百丈竿头的主人公是谁?百丈竿头有什么历史典故

百丈竿头的主人公是谁?百丈竿头有什么历史典故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895 更新时间:2024/1/24 3:41:00

成语百丈竿头的意思是什么?成语百丈竿头的意思是指百丈高的竿子,比喻道行达到很高境界。那么,成语百丈竿头的意思主人公是谁?成语百丈竿头出自处?百丈竿头有什么历史典故。

成语百丈竿头的主人公是景岑

景岑,号招贤大师。景岑禅师是唐朝时湖南长沙人,师从于南泉普愿(沩山),法号「招贤大师」,世人称为「长沙和尚」。

成语百丈竿头出自何处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景岑禅师》:“百丈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

百丈竿头的历史典故

有一日,一僧见过了南泉普愿,景岑派小和尚去问话。曰:“和尚见南泉后如何?”默然。再问。曰:“未见南泉时如何?”曰:“不可更别有也。”景岑禅师听了小和尚的汇报,作了一偈:“百尺竿头不动(坐的)人,虽然得入未为真;百尺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百尺竿头不动”是很高的境界,是一种寻人不易达成的豁然开朗。也许这就是顿悟,是由凡入圣境。到了这种境界,已然得窥法门,已经是“得入”了。当然,付出的艰苦和经验不一而足。这一点, 以为非常重要,世界虽大,人生的路也长,但并不是经常会有这种机会,有这样的感悟。大多时候,只是感觉在爬山,在往前走,而这种“一览众山小”的享受,只有在一定的巅峰才得体验。山外自然更有山,大家对此自然也有各自的理解,但 以为,要有这样的震憾,还是很不容易。

可是,百尽竿头还不是“真”,还得更进一步,那如何进步?小和尚和 们一样困惑,景岑禅师问了同样的问题:“百尺竿头,如何进步?”景岑禅师回答道:“朗州山,澧洲水。”小和尚还不明白:“弟子不会。”景岑禅师进一步解释:“四海五湖化里。”理解,景岑禅师所说的,就是由圣入凡,出空入有,到生活中找回悟的价值来。山水海湖,十方世界,都是“真”意所在,都是烦恼即菩提的世界。洞山良价有一句偈正好做注脚:“人人尽欲出常流,折合还归炭里坐”。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就是要归炭里坐去。这又好比是顿悟后的渐修,到生活中去实践禅。景岑禅师的老师南泉普愿说死后愿做山下农家的水牯牛,这又是化 为万物了,也许正是“全身”所指。到了这样的境界, 想才真是无拘无束,无可无不可了。于是想到陆游的诗“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不知是不是有竹竿偈的意思在里面。回过头来再一想,这竿本是要爬的,百尺的竿,爬上去自是不容易,再进一步, 想,多半还就是滑下来吧。

更多文章

  • 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分别指什么?其有何不同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春秋,五霸,战国,七雄,分别,什么,有何,不同,西周,灭亡

    自西周灭亡后建立东周,东周建立后,周王室衰微,各诸侯国纷纷群起,在这一时期,又称之为春秋和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纷纷寻求强国之路,开启了激烈的争霸战争,相互之间合纵连横、东征西讨前后共有数位诸侯以及诸侯国依次成为霸。史称之为“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r

  • 西汉历史揭秘:为何汉武帝的丞相们都不得好死?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西汉,历史,揭秘,为何,汉武帝,丞相,不得,好死,常言道,伴

    常言道:伴君如伴虎,无数的历史证明了这句话可真不是说说而已,现在小编就来为大家介绍一则关于伴君如伴虎的消息,那是在西汉的汉武帝时期,汉武帝不用我介绍了吧,那可是跟秦始皇一个级别的人物啊,不论是才能还是其他,汉武帝是好皇帝吗?这是毋庸置疑的,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结束先

  • 中国历史上五代十国时期的“文房之印”(组图)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上,五代十国,时期,文房之印,组图,这方,文房,之

    这方“文房之印”为青铜质,印体厚0.7厘米,正方形3.8厘米见方,断钮。印文为阳文“蟠条篆”,蟠条深0.4厘米,属至今为止年代最早的“文房之印”实物。根据重庆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历代印风系列《隋唐宋印风(附辽夏金)》第五十二页唐弘文

  • 中国著名寺庙:白马寺有佛寺“祖庭”之称(组图)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著名,寺庙,白马寺,佛寺,祖庭,之称,组图,寺庙,中国

    寺庙是中国宗教文化的一种象征,存在于各朝各代。寺庙能得于完整保存和统治阶级有很大的关系,武则天执政期间对寺庙的大力支持亦是有历史的记载。下面,kk历史网为你介绍中国现存的著名十大寺庙。白马寺位于河南洛阳城东12公里处,号称“中国第一古刹”,是佛教传入中国后第一所官办寺院。有中

  • 五代十国时期用的是什么字体?(组图)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五代十国,时期,用的,是什么,字体,组图,秦代,小篆,正式

    秦代定小篆为正式字体,但小篆书写麻烦,所以秦汉时代官吏主要写隶书,到唐代以致后期的五代十国楷书是正式字体,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是行书比较多。接下来就来看看五代十国时期的文字是长什么样的。

  • 西汉的选官制度:西汉时期的选官制度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西汉,选官,制度,时期,哪些,选官,制度,顾名思义,选拔,人

    选官制度顾名思义是选拔人才挑选官员,中国的选官制度古来有之,自先秦时期起,每朝每代都有其选官的标准,一直到秦汉时期,选官制度又发生了改变,秦朝是以军功授爵,打破了奴隶主贵族世袭爵位的制度,有利于新兴地主阶级势力的增强。而汉朝建立了一整套选举人才的选官制度。那么,西汉时期的选官制度是怎样的呢?西汉

  • 窃符救赵的主人公是谁?窃符救赵有什么历史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窃符,救赵,主人公,什么,历史,典故,成语,窃符,救赵,意思

    成语窃符救赵的意思是什么?成语窃符救赵的意思是指偷窃虎符趁机索取兵权成功解救赵国。那么,成语窃取虎符的主人公是谁?成语窃取虎符出自何处?窃取虎符有什么历史典故。 成语窃取虎符的主人公是信陵君魏无忌。 魏无忌,魏昭王少子,安釐王的异母弟,战国时期魏国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因安釐王元年(公元前2

  • 分封制的影响:分封制的积极与消极的影响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分封,影响,积极,消极,哪些,分封,周公,姬旦,为了,加强

    分封制是周公姬旦为了加强对广大被征服区域的控制而建立的。是为保证王室的强大,拱卫王室。对各诸侯国有效控制,加强统治。那么,你知道分封制的影响吗?其积极与消极的影响又有哪些?请跟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论分封制积极与消极的影响有哪些? 分封制的积极影响: 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但后来诸侯国之间

  • 尊王攘夷:历史上的尊王攘夷谁最先提出来的?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尊王,攘夷,历史上,谁最,先提,出来,尊王,攘夷,春秋,时期

    尊王攘夷是春秋时期的一则典故。其主要讲述的是春秋时期尊奉周王为中原之主,抵御北方游牧民族。“尊王”,即尊崇周王的权力,维护周王朝的宗法制度。“攘夷”,即对游牧于长城外的戎、狄和南方楚国对中原诸侯的侵扰进行抵御。那么,历史上的尊王攘夷谁最先提出来的?是

  • 西汉丝绸之路:西汉时期的丝绸之路路线图是怎样的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西汉,丝绸之路,时期,路线图,怎样,丝绸之路,通常,是指,欧

    丝绸之路通常是指欧亚大陆北部的商路,与南方的茶马古道形成对比,西汉汉武帝时张骞从长安带队出使西域,联合大月氏人,共同抗击匈奴。首次开拓丝绸之路,被称为“凿空之旅”。狭义的丝绸之路一般指陆上丝绸之路。广义上讲又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那么,西汉的丝绸之路路线图是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