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西汉的选官制度:西汉时期的选官制度有哪些?

西汉的选官制度:西汉时期的选官制度有哪些?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1066 更新时间:2023/12/30 0:28:04

选官制度顾名思义是选拔人才挑选官员,中国的选官制度古来有之,自先秦时期起,每朝每代都有其选官的标准,一直到秦汉时期,选官制度又发生了改变,秦朝是以军功授爵,打破了奴隶主贵族世袭爵位的制度,有利于新兴地主阶级势力的增强。而汉朝建立了一整套选举人才的选官制度。那么,西汉时期的选官制度是怎样的呢?西汉时期的选官制度有哪些?

西汉的选官制度

西汉的官制是仿秦制的,但是又在秦朝的官制上有所改进。汉朝建立了一整套选举人才的选官制度,有察举制和征辟制。而汉朝录用官吏的征辟制度和举孝廉制度,从根本上改变了先秦时代的世卿世禄制度及其孑遗,开创了中国延绵数千年的文官治国制度。

那么,西汉时期的选官制度有哪些?

西汉选拔官员,主要的是文学和吏道两类。前者指对古代典籍有研究,道德有称者,后者指明习法律与行政技术、官员子弟以及侯子弟。

总的来说,西汉的选官制度有两种,其一是察举制其二是征辟制。

西汉的选官制度:察举制

察举即选举,是一种由下而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是两汉选用官吏最主要的途径;察举制,初期以“乡举里选” 为依据,注重乡里舆论对某位士人德才评判的权威性,在选官制度日趋腐朽的情况下,出现了一批世代为官、把持中央或地方政权的豪门大族,累世公卿的世家地主因此形成并发展起来。后期,宦官把持用人大权,选官制度更加腐朽,出现“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的腐朽局面。另外,西汉皇帝还征召才能之士,令官吏陪同入京,授予官职。

征辟是一种自上而下选拔官吏的制度,主要有皇帝征聘与公府、州郡辟除两种方式。皇帝征聘是采取特征与聘召的方式,选拔某些有名望的品学兼优的人士,或备顾问,或委任政事。征聘之方,由来已久,如秦孝公公开下令求贤即属征聘性质。秦始皇叔孙通以文学征,王次仲以变仓颉旧文为隶书征,亦皆属征召性质。到了汉代,汉高帝十一年(公元前196年)求贤诏,也是继承了这一方式。以后自西汉武帝以至东汉,相沿成例。对于德高望重的老年学者,且特予优待。如武帝即位之初,即“使使者束帛加璧,安车以蒲裹轮,驾驷迎申公”,可谓开了汉代安车蒲轮以迎贤士的先例。皇帝征聘,为汉代最尊荣的仕途,被征者来去自由,朝廷虽可督促,如坚不应命,亦不能强制;且于既征之后,地位也不同于一般臣僚,大都待以宾礼。

辟除是高级官员任用属吏的一种制度。汉代辟除官吏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三公府辟除,试用之后,由公府高第或由公卿荐举与察举,可出补朝廷官或外长州郡,故公府掾属官位虽低,却易于显达。一种是州郡辟除,由州郡佐吏,因资历、功劳,或试用之后,以有才能被荐举或被察举,亦可升任朝廷官吏或任地方长吏。汉朝的选举制度是察举制,以地方推荐为主,考试为辅,考试与推荐相辅而行。推荐过后是还要经过考试覆核;覆核合格后才能量才录用。无论是特举贤良方正,还是岁举孝廉、茂才,均须经过中央覆试。

汉代察举制下的考试,在西汉时并不占主导地位,考试只是区分人才高下,授官大小的参考,这与后世以考试为主、以推荐为辅的科举制截然不同。至东汉时,为纠正察举荐人之滥,开始注重考试,形成察举与考试相结合的选士制度,而且考试成份日益增加。

在推荐基础上加强考试,这是汉代察举制发展的新趋势。荐举为主,考试为辅,是两汉察举制的基本特点。

标签: 西汉选官制度时期哪些选官制度顾名思义选拔

更多文章

  • 窃符救赵的主人公是谁?窃符救赵有什么历史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窃符,救赵,主人公,什么,历史,典故,成语,窃符,救赵,意思

    成语窃符救赵的意思是什么?成语窃符救赵的意思是指偷窃虎符趁机索取兵权成功解救赵国。那么,成语窃取虎符的主人公是谁?成语窃取虎符出自何处?窃取虎符有什么历史典故。 成语窃取虎符的主人公是信陵君魏无忌。 魏无忌,魏昭王少子,安釐王的异母弟,战国时期魏国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因安釐王元年(公元前2

  • 分封制的影响:分封制的积极与消极的影响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分封,影响,积极,消极,哪些,分封,周公,姬旦,为了,加强

    分封制是周公姬旦为了加强对广大被征服区域的控制而建立的。是为保证王室的强大,拱卫王室。对各诸侯国有效控制,加强统治。那么,你知道分封制的影响吗?其积极与消极的影响又有哪些?请跟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论分封制积极与消极的影响有哪些? 分封制的积极影响: 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但后来诸侯国之间

  • 尊王攘夷:历史上的尊王攘夷谁最先提出来的?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尊王,攘夷,历史上,谁最,先提,出来,尊王,攘夷,春秋,时期

    尊王攘夷是春秋时期的一则典故。其主要讲述的是春秋时期尊奉周王为中原之主,抵御北方游牧民族。“尊王”,即尊崇周王的权力,维护周王朝的宗法制度。“攘夷”,即对游牧于长城外的戎、狄和南方楚国对中原诸侯的侵扰进行抵御。那么,历史上的尊王攘夷谁最先提出来的?是

  • 西汉丝绸之路:西汉时期的丝绸之路路线图是怎样的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西汉,丝绸之路,时期,路线图,怎样,丝绸之路,通常,是指,欧

    丝绸之路通常是指欧亚大陆北部的商路,与南方的茶马古道形成对比,西汉汉武帝时张骞从长安带队出使西域,联合大月氏人,共同抗击匈奴。首次开拓丝绸之路,被称为“凿空之旅”。狭义的丝绸之路一般指陆上丝绸之路。广义上讲又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那么,西汉的丝绸之路路线图是怎样

  • 烽火戏诸侯: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背后的真相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烽火,诸侯,周幽王,后的,真相,故事,烽火,诸侯,是个,让人

    烽火戏诸侯是个让人耳熟的不能在熟的故事了。其故事主要讲述的是西周末年,西周的最后以为君主周幽王为了博得美人一笑而点燃了烽火台,戏弄了诸侯的故事。但是,凡事都有其背后的原因的,就像可令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一样。那么,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背后的真相故事到底如何呢?请跟小编一起来看一下吧。 周幽王烽火戏诸侯

  • 秦始皇是秦朝第几个皇上?秦始皇时秦朝开国皇帝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秦始皇,秦朝,几个,皇上,开国,皇帝,秦始皇,叫做,嬴政,大

    秦始皇叫做嬴政,是大秦王朝的开国皇帝,统一了分裂的中国,修筑长城以抗外敌。秦始皇开始,同一中国,创始天子中央集权制,同一钱币,同一怀抱衡,同一笔墨,同一车轨,郡县制的实行。可是秦国也是一个夭折的王朝,立国才15年,一共有三个天子,别离为秦始皇、秦二世胡亥、子婴。秦始皇(前221年-前210年),嬴政

  • 西汉的人口普查:历史上的西汉仅六千万人口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西汉,人口普查,历史上,千万,人口,一个,国家,根本,发展

    人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国家的发展离不开人民的创造,据《尚书》曰:“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其意是说人民是国家的根本,人民稳定了,国家才安稳。所以由此可见,人民对于国家的重要性,而中国现存最早的人口统计数量是西汉元年的时候。那么,西汉的人口数量是多少呢?据了解,西汉的人口数量仅

  • 穷图匕见的历史人物是谁?穷图匕见讲述的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穷图,匕见,历史人物,讲述,是什么,穷图,匕见,战国,时期

    穷图匕见是战国时期的一个故事,其时间约发生于公元前228年,是燕国太子丹派人刺杀秦王的故事。那么,你知道穷图匕见的历史人物是谁?穷图匕见讲述的是什么?现在,请跟小编一起来看看穷图匕见的历史人物是谁以及穷图匕见讲述的是什么吧。 穷图匕见的历史人物是谁? 穷图匕见的历史人物是荆轲。是荆轲刺秦王的故

  • 同甘共苦的主人公是谁?同甘共苦有什么历史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同甘,苦的,主人公,同甘共苦,什么,历史,典故,成语,同甘

    成语同甘共苦的意思是什么?成语同甘共苦的意思是指共同享受幸福,共同担当艰苦。甘:甜。那么,成语同甘共苦的主人公是谁?成语同甘共苦出自何处?同甘共苦有什么历史典故。 成语同甘共苦的主人公是燕昭王 燕昭王,本名姬职,春秋战国时燕国第39任君主。燕王哙之子,燕太子平之弟,史称燕昭王,简称昭王或襄王。

  • 如坐针毡的主人公是谁?如坐针毡有什么历史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如坐针毡,主人公,什么,历史,典故,成语,如坐针毡,意思,是

    成语如坐针毡的意思是什么?成语如坐针毡的意思是指像坐在插着针的毡子上。形容心神不定,坐立不安。那么,成语如坐针毡的主人公是谁?成语如坐针毡出自何处?如坐针毡有什么历史典故。 成语如坐针毡的主人公是司马遹和杜锡 【司马遹】,字熙祖,小字沙门,晋武帝司马炎之孙,晋惠帝司马衷长子,母才人谢玖,西晋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