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胡服骑射的主人公是谁?胡服骑射有什么历史典故

胡服骑射的主人公是谁?胡服骑射有什么历史典故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4031 更新时间:2024/1/24 13:34:36

成语胡服骑射的意思是什么?成语胡服骑射的意思是指学习胡人的短打服饰,同时也学习他们的骑马、射箭等武艺。那么,成语胡服骑射的主人公是谁?成语胡服骑射出自何处?胡服骑射有什么历史典故。

成语胡服骑射的主人公是赵武灵王赵雍

赵武灵王赵雍,嬴姓,赵氏,名雍,赵肃侯之子(先秦时期男子称氏不称姓,故当称为赵雍,不叫嬴雍),战国中后期赵国君主,政治家、改革家,生于赵国首都邯郸。

赵武灵王既位时,赵国国力不强,受中原大国欺侮。林胡、楼烦等游牧民族也不时骚扰,邻境较小的中山国也时常进犯。赵武灵王二十四年(前302年)颁布命令,推行的“胡服骑射”政策,改革军事装备和作战方法,赵国因而得以强盛。赵雍率将士攻击匈奴,占领今内蒙古南部黄河两岸之地,建立云中、九原两郡,又在阴山筑赵长城以抵御胡人,公元前296年吞并中山国。

公元前314年,燕国发生子之之乱,国都被齐国、中山国攻破,赵武灵王扶植燕昭王回国即位。

赵雍晚年传位于子赵惠文王,自号为“主父”,公元前295年的沙丘宫变中被围困活活饿死于沙丘宫(在今河北广宗县)。 谥号为武灵王,赵国君主称王,自武灵王始(按照周礼只有周天子才能称王,但楚、吴、越三国的君主在春秋时期就已经称王,到了战国各大强国的国君相继称王)。

成语胡服骑射出自何处

《战国策·赵策二》:“今吾(赵武灵王)将胡服骑射以教百姓。”

胡服骑射的历史典故

在战国时期,赵国的国君赵武灵王即位的时候,赵国正处在国势衰落时期,就连中山那样的邻界小国也经常来侵扰。而在和一些大国的战争中,赵国常吃败仗,大将被擒,城邑被占。赵国眼看着被别国兼并。特别是赵国在地理位置上,东北同东胡相接,北边与匈奴为邻,西北与林胡、楼烦为界。这些部落都是以游牧为生,长于骑马射箭,他们常以骑兵进犯赵国边境。

赵武灵王看到胡人在军事服饰方面有一些特别的长处:穿窄袖短袄,生活起居和狩猎作战都比较方便;作战时用骑兵、弓箭,与中原的兵车、长矛相比,具有更大的灵活机动性。他对手下说:“北方游牧民族的骑兵来如飞鸟,去如绝弦,是当今之快速反应部队,带着这样的部队驰骋疆场哪有不取胜的道理。”

胸有大志使赵国强盛的武灵王,对胡人骑兵的优越性,认识真切。他认为以骑射改装军队是强兵的道路,就对将军楼缓说:我国处在强敌包围之中,怎么办?“吾欲胡服”。

因此,为了富国强兵,赵武灵王在邯郸城提出“着胡服”“习骑射”的主张,决心取胡人之长补中原之短。

更多文章

  • 得过且过的主人公是谁?得过且过有什么历史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得过且过,主人公,什么,历史,典故,成语,得过且过,意思,是

    成语得过且过的意思是什么?成语得过且过的意思是指只要能够过得去,就这样过下去。形容胸无大志。那么,成语得过且过的主人公是谁?成语得过且过出自何处?得过且过有什么历史典故。 成语得过且过出自何处 元·无名氏《小孙屠》第四出:“孩儿,我听得道你要出外打旋,怕家中得过且过,出

  • 汉朝文字是什么字体?汉朝文字汉代隶书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汉朝,文字,是什么,字体,汉代,隶书,介绍,书法,发展,经历

    书法的发展经历了几个时期,起初,汉承秦制,初用篆书,后来篆书呈现出衰落的趋势,隶书得到蓬勃的发展,并在东汉进入鼎盛时期;草书(章草)在汉代发展成为比较成熟的一种字体;楷书和行书也开始萌芽。东汉,尤其是东汉晚期,隶书发展到高度成熟的阶段。由于东汉实行厚葬,为歌功颂德而大兴碑刻,成为官方正体的隶书在石刻

  • 问鼎中原的故事:问鼎中原涉及到的历史人物都有谁?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问鼎中原,故事,及到,历史人物,都有,问鼎中原,中的,大禹治

    问鼎中原中的鼎是大禹治水时,用九州进贡的铁铸成的,它是九州的象征,也是国家政权的象征,夏、商、周三个朝代,都把它作为世代相传的国宝,它标志着天子的尊严,象征着王位的神圣,从来都是奉若神明,不容许任何人过问的。 问鼎中原讲述了春秋时期楚庄王试图问鼎中原一统天下的决心,那么,你知道问鼎中原的故事中

  • 笑比河清的主人公是谁?笑比河清有什么历史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笑比河清,主人公,什么,历史,典故,成语,笑比河清,意思,是

    成语笑比河清的意思是什么?成语笑比河清的意思是指形容态度严肃,难见笑容。那么,成语笑比河清的主人公是谁?成语笑比河清出自何处?笑比河清有什么历史典故。 成语笑比河清的主人公是包拯 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肥东)人,北宋名臣,以清廉公正闻名于世。仁宗天圣五年(1027年),包拯登进士第。累

  • 问鼎中原:问鼎中原讲述的是谁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问鼎中原,讲述,谁的,故事,问鼎,原是,春秋,时期,一个,故

    问鼎中原是春秋时期的一个故事,鼎指的是周王朝有九鼎,象征着天子的尊贵与权威。问鼎中原是讲述了春秋时期的诸侯国企图夺取天下的故事,那么,你知道问鼎中原讲述的是春秋时期谁的故事吗?其故事内容是什么? 问鼎中原讲述的是春秋时期谁的故事? 问鼎中原讲述的是春秋时期的楚庄王北伐,并向周天子的使者询问九鼎

  • 汉朝流通的是什么货币?汉朝的货币五铢钱简介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汉朝,流通,是什么,货币,五铢钱,简介,刘邦,建立,西汉,之

    在刘邦建立西汉之后,继承了秦朝的货币制度。但是货币的价值下降,秦朝使用的货币到了汉朝就开始贬值了。如汉文帝时半两钱只重四铢(二十四铢合一两)铸币的名称和重量,两者由相符到有差距,这是世界各国货币史上共同的现象。汉景帝平定吴楚之乱以后,又禁止私人铸钱。但私铸钱并没有减少,只是由公开转入了地下。汉武帝统

  • 战国七雄中哪个国家是最后一个被秦国灭亡的?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战国,七雄,哪个,国家,最后,一个,秦国,灭亡,战国,七雄

    战国七雄指的是战国时期的七个最为强大的诸侯国。战国七雄是经过春秋时期的无数次兼并战争,诸侯国的数量大大减少,一直到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这段时间内实力最强的七个诸侯国分别为秦、齐、楚、燕、韩、赵、魏,这七个国家被历史学家称作“战国七雄”。战国之后是秦灭六国统一中国

  • 百丈竿头的主人公是谁?百丈竿头有什么历史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百丈竿头,主人公,什么,历史,典故,成语,百丈竿头,意思,是

    成语百丈竿头的意思是什么?成语百丈竿头的意思是指百丈高的竿子,比喻道行达到很高境界。那么,成语百丈竿头的意思主人公是谁?成语百丈竿头出自何处?百丈竿头有什么历史典故。 成语百丈竿头的主人公是景岑 景岑,号招贤大师。景岑禅师是唐朝时湖南长沙人,师从于南泉普愿(沩山),法号「招贤大师」,世人称为「长

  • 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分别指什么?其有何不同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春秋,五霸,战国,七雄,分别,什么,有何,不同,西周,灭亡

    自西周灭亡后建立东周,东周建立后,周王室衰微,各诸侯国纷纷群起,在这一时期,又称之为春秋和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纷纷寻求强国之路,开启了激烈的争霸战争,相互之间合纵连横、东征西讨前后共有数位诸侯以及诸侯国依次成为霸。史称之为“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r

  • 西汉历史揭秘:为何汉武帝的丞相们都不得好死?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西汉,历史,揭秘,为何,汉武帝,丞相,不得,好死,常言道,伴

    常言道:伴君如伴虎,无数的历史证明了这句话可真不是说说而已,现在小编就来为大家介绍一则关于伴君如伴虎的消息,那是在西汉的汉武帝时期,汉武帝不用我介绍了吧,那可是跟秦始皇一个级别的人物啊,不论是才能还是其他,汉武帝是好皇帝吗?这是毋庸置疑的,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结束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