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成语吴越同舟的主人公是谁?吴越同舟有何典故

成语吴越同舟的主人公是谁?吴越同舟有何典故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3348 更新时间:2024/3/15 12:39:22

成语吴越同舟的意思是比喻团结互助,同心协力,战胜困难。后因以“吴越同舟”比喻虽有旧怨,但当同遭危难,利害一致之时,也须互相救助,共同努力。那么,你知道成语吴越同舟的主人公是谁吗?成语吴越同舟出自何处?吴越同舟有何典故。

成语吴越同舟的主人公指的不是人物而是指两个国家,即吴国和越国。

【吴国】,由华夏族在长江下游地区建立的姬姓诸侯国,也叫勾吴、工吴、攻吾、大吴、天吴、皇吴。吴国第一代君主是吴太伯,姬姓周部落首领古公亶父(即周太王)的长子,周文王伯父。由于周太王欲传位给少子季历及其子姬昌(即周文王),所以太伯和仲雍便让位给三弟季历,并出逃至荆蛮,号勾吴。吴太伯被后世奉为东吴文化的宗祖。

吴国国境位于今苏皖两省长江以南部分以及环太湖浙江北部,太湖流域是吴国的核心。国都前期位于梅里(今无锡梅村),后期位于吴(今江苏苏州),是春秋中后期最强大的诸侯国之一,在吴王阖闾、夫差时达到鼎盛。

【越国】,处东南扬州之地,是中国夏朝、商朝、周朝时期由华夏族在中国东南方建立的诸侯国。始祖为夏朝君主少康的庶子无余,大禹的直系后裔。越国与杞国、缯国、褒国等皆为大禹后裔子孙所分封。吴越春秋中有大禹“周行天下,归还大越”的记载,由此可见在禹之时,上古就将东南江南的大扬州地区叫做越,吴越春秋还记载大禹在会稽诛杀防风氏,以示威信(登茅山以朝四方群臣,观示中州诸侯,防风后至,斩以示众,示天下悉属禹也。

春秋末期,越国著名君主勾践消灭吴国,势力范围一度北达齐鲁,东濒东海,西达今皖淮、赣鄱,雄踞东南。

成语吴越同舟出自何处

孙子·九地》:“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而济,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

成语吴越同舟的典故

春秋时,吴国和越国经常交战。一天,在吴越交界处河面的一艘渡船上,乘坐着十几个吴人和越人,双方谁也不搭理谁,气氛显得十分沉闷。

船离北岸后,一直向南岸驶去。刚到江心,突然天色骤变,刮起狂风来。刹时间满天乌云,暴雨倾盆而下,汹涌的巨浪一个接着一个向渡船扑来。两个吴国孩子吓得哇哇大哭起来,越国有个老太一个踉跄,跌倒在船舱里。掌舵的老艄公一面竭力把住船舵,一面高声招呼大家快进船舱。另外两个年轻的船工,迅速奔向桅杆解绳索,想把篷帆解下来。但是由于船身在风浪中剧烈颠簸,他们一时解不开。这时不赶快解开绢索,把帆降下来,船就有翻掉的可能,形势非常危急。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年轻的乘客不管是吴人还是越人,都争先恐后地冲向桅杆,顶着狂风恶浪,一起去解绳索。他们的行动,就像左右手配合得那么好。不一会,渡船上的篷帆终于降了下来,颠簸着的船得到了一些稳定。老艘公望着风雨同舟、共度危难的人们,感慨地说:“吴越两国如果能永远和睦相处,该有多好啊!”

吴越同舟还有另一种说法,比喻有恩怨的势力为了某种利益而同心协力。在患难过后往往会像从前一样刀剑相向。

更多文章

  • 成语刻舟求剑有啥意思?刻舟求剑有何典故及寓意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成语,刻舟求剑,有啥,意思,有何,典故,寓意,成语,刻舟求剑

    成语刻舟求剑有啥意思?成语刻舟求剑的意思是比喻办事刻板,拘泥而不知变通。那么,你知道成语刻舟求剑出自何处?刻舟求剑又有何典故。 成语刻舟求剑出自何处 《吕氏春秋·察今》吕不韦记述的一则寓言,说有个楚国人,坐船渡河时不慎把剑掉入河中,他在船上用刀刻下记号,说:“这是我的

  • 揭秘:夏朝皇帝相是夏朝的第几位君主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揭秘,夏朝,皇帝,几位,君主,姒仲,康之子,之子,夏朝,君主

    相,姒仲康之子,夏朝君主。而夏朝,是中国传统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个在中原地区实行世袭制的朝代。禹死后,启通过武力征伐伯益,将其击败后继位,成为中国历史上由“禅让制”变为“世袭制”的第一人,自此,夏朝建立,宣告原始社会结束,开始了奴隶社会。那么,你知道夏

  • 酒的发明:酒是谁发明的?是少康发明了酒吗?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发明,少康发,明了,酒吗,国是,故乡,也是,酒文化,发源地

    中国是酒的故乡,也是酒文化的发源地,是世界上酿酒最早的国家之一。酒的酿造,在我国已有相当悠久的历史。在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发展史中,酒与文化的发展基本上是同步进行的。那么,你知道酒是谁发明的吗?其发明者是少康吗?而酒又是在什么时期发明的?现在,请跟小编一起来看看酒是谁发明的以及酒的发明者是少康吗。

  • 传说中的三王是哪三王?揭夏禹是传说中的三王之一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传说,中的,三王,揭夏,之一,所谓,传说,中的,三王,指的

    所谓传说中的三王指的是“夏﹑商﹑周三代之君”的义项里,三个朝代中最为伟大的君王。那么,你知道传说中的三王是那三王吗?夏禹是传说中的三王之一吗?现在,请跟小编一起来看看传说中的三王是哪三王以及夏禹是否是传说中的三王之一。 关于传说中的三王 先秦时期,天下的最高统治者就是&

  • 成语枯鱼之肆的主人公是谁?枯鱼之肆有何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成语,枯鱼之肆,主人公,有何,典故,成语,枯鱼之肆,意思,是

    成语枯鱼之肆的意思是指卖干鱼的店铺。比喻无法挽救的绝境。枯鱼:干鱼;肆:店铺。那么,你知道成语枯鱼之肆的主人公是谁吗?成语枯鱼之肆出自何处?枯鱼之肆又有何典故?请跟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成语枯鱼之肆的主人公是庄子 庄子,姓庄,名周,字子休(亦说子沐),宋国蒙人, 先祖是宋国君主宋戴公。他是东周战国

  • 历史揭秘:夏最后一位皇帝桀为何自认为统治长久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揭秘,夏最后,最后,一位,皇帝,为何,认为,统治,长久

    夏朝,是中国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个世袭制朝代,夏朝共传14代,共17帝王(夏朝最高统治者的称谓),延续约471年,为商朝所灭。后人常以“华夏”自称,使之成为中国的代名词。夏朝的最后一个皇帝是夏桀,那么,你知道夏朝皇帝桀为何自认为统治长久?其原因是什么?现在就跟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 成语不遗余力的主人公是谁?不遗余力有何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成语,不遗余力,主人公,有何,典故,成语,不遗余力,意思,是

    成语不遗余力的意思是指把全部力量都使出来,一点不保留。形容做事卖力。遗:留;余力:剩下的力量。那么,你知道成语不遗余力的主人公是谁吗?成语不遗余力出自何处?不遗余力又有何典故?请跟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成语不遗余力的主人公指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国家秦国。 秦国是周朝时华夏族(汉族古称)在中国西北

  • 商朝文化:商代青铜文化有什么特点及历史地位?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商朝,文化,商代,青铜,什么,特点,历史,地位,众所周知,超

    众所周知,在商超历史中,青铜在商朝达到了鼎盛的时期。商代的青铜文化,到了公元前十三世纪前后,中国的青铜时代已进入了繁荣时期即青铜时代创造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大约从夏代开始,中国进入青铜时代。到了商代,青铜器的应用几乎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由于青铜工具的锐利远胜于石器,加以当时的铸造技术可以制作出

  • 商朝文化:商朝的甲骨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种文字?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商朝,文化,甲骨文,中国,历史上,一种,文字,商朝,时期,记

    在商朝时期,有记录的甲骨文因为考古界的关注,这不仅是了解商朝历史的重要史料,还是人类文明发展至今的重要标志。文字的出现,意味的传播,不在局限于口头的描述。商朝有什么文字?甲骨文是商朝文化的重要标志,是商朝晚期以来有效记录商朝历史的最佳工具。商朝历史有几种文字?甲骨文有什么历史地位商代的文字资料,主要

  • 成语波澜老成的主人公是谁?波澜老成有何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成语,波澜老成,主人公,有何,典故,成语,波澜老成,意思,是

    成语波澜老成的意思是指形容文章气势雄壮,语句老练。波澜:波涛,形容文章多起伏;老成:指文章很老练。那么,你知道成语波澜老成的主人公是谁吗?成语波澜老成出自何处?波澜老成有何典故。 成语波澜老成的主人公是徐友。 徐友[宋]吉州(今江西吉安)人。於太平寺壁画清济贯河图,一笔纡远长数十丈不断,却立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