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三国时期曹魏的军事制度:军队为最高权力者控制

三国时期曹魏的军事制度:军队为最高权力者控制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1500 更新时间:2023/12/21 4:03:52

三国时期的曹魏指的是曹操一脉所统领的国家,是三国时期割据政权之一,同时也是三国之中最强大的国家。后世史家多称曹魏,由于之后的北魏被称作“后魏”,故曹魏也称为“前魏”或者“先魏”。曹魏是三国时期最先建立的国家,其军事实力也是最为强大的,对军事管理自有自己的一套管理方式。那么,三国时期的曹魏军事制度是怎样的?请跟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三国时期的曹魏军制有又分为曹魏的权力机关、中央军和地方军。

首先是权力机关:三国是个战乱时期,军队在很大程度上带表了一切,所以往往最高权力者都直接掌握着军队的大权。所以魏的最高军事统帅一直是国家的最高权力者。如在曹操之世他的大将军幕府,相府,王府一直是完全掌握军政大权的机关,由其本人作为最高统帅。先后设有领军,护军,军师祭酒,司马等职务掌管军务。在曹丕时代因为已称帝,任命宗室大臣任大将军掌管军务。如夏侯墩、曹仁及后来的曹爽等。在外有各将军和加都督诸军事号的官员领兵作战。

其次是中央军:魏的中央军队分为中军和在外的驻军,全部由出任大将军、大司马等加都督中外诸军事的大臣所辖。

中 军:这一部分部队驻扎在京城,是全国军队的精锐所在,由曹操的亲军虎豹骑等发展而来。这支部队作为禁军负责京城的防务、宿卫;而且还是全国的战略机动力量,是出征作战的主力,设有中领军,中护军作为统帅。并分为武卫、中领、中护、中坚、中垒五营,其中武卫营负责担任宫廷的警卫,其早期的统领就是虎将许褚任武卫将军。另外在名义上东汉时北军的长水、屯骑等五校营也还保留着,但仅仅辖有数百人。

外驻军:他们也由朝廷直接控制,但是为了战事的需要驻扎在外地。当时三国纷争,为了防备吴蜀及北部少数民族,魏在各边州驻扎重兵任命大将统率并授于征、镇、平、安等将军号都督诸军。如前期曹仁,张辽等。为了避免这些大将们与州郡的守牧们发生权力冲突,发展到文武互兼,军政合一,或让州郡守牧加上将军号统兵,或让外镇的大将兼任守牧之职。这一制度到两晋南北朝时期日益普遍,导致其后的数百年手握军权的大将造反的例子常常发生,直到宋朝才进行了根本的改革。不过也成为北宋的军队战斗力低下的原因之一。

地方军:当时各地的守牧都有部曲,及一定的州郡所招募的军队。魏国又实行给客制,往有把屯田户变成部曲的,加上有将军号掌军权的地方大员又控制了中央的外地驻军,使地方势力十分强大。

《历代兵制》:“黄初三年,特置都督诸州军事,寻加四征四镇将军之号,又置大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位太尉上。”

曹魏的都督诸州军事,是代表中央分驻各地的军事长官,所领是不同于州郡兵的中央军队。所谓四征四镇,是指征东将军、征南将军、征西将军、征北将军与镇东将军、镇南将军、镇西将军、镇北将军等称号,此外还有所谓四安四平将军的称号,这些都不是固定军职,而是临时赠封的称号。

从这些称号也可以知道,那些都督诸州军事的将军,是代表中央去行征伐镇压之权。中外诸军即中军与外军,“置大将军都督中外诸军”,则是以大将军统帅全国中央军,大将军成为曹魏最高军事统帅。曹魏政权是取代东汉王朝而建立的,开始仍以太尉为最高军政长官,置大将军后,太尉最重要的权力被分割,所以大将军“位太尉上”。

标签: 三国时期曹魏军事制度军队最高权力者控制三国

更多文章

  • 东汉的国都在哪?洛阳是东汉的国都吗?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东汉,国都,在哪,洛阳,东汉,又叫,后汉,中国,历史上,西汉

    东汉,又叫后汉,是中国历史上继西汉之后国力强盛、封建经济继续发展的一个王朝。而是刘姓建立的又一个政权,因国都洛阳在西汉国都长安的东面,史称东汉。那么,东汉的国都在哪?洛阳是不是东汉的都城呢?请跟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东汉的国都在哪? 公元25年六月,同时也是更始三年六月,赤眉军拥立汉朝皇裔刘盆

  • 三国和东汉末年有何区别?两朝代是属于同一时期?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三国,东汉,末年,有何,区别,朝代,属于,一时期,东汉,末年

    东汉末年自公元190年董卓之乱后,朝天大全旁落,拉开了军阀割据的序幕,历史进入三国时期,而三国时期是一个群雄割据的时期,自公元220年,曹操的儿子曹丕篡汉称帝,国号“魏”,史称曹魏,三国历史正式开始。那么,三国和东汉末年有何区别?三国时期和东汉末年是同一个时期吗?一起来看

  • 简述:东汉六大家族分别是哪六大家族?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简述,东汉,大家族,别是,自古以来,一个,王朝,建立,离不开

    自古以来,一个王朝的建立离不开贤才的辅佐,自然,王朝建立之后就要论功行赏,分封有功之人,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个世家或者氏族,而在东汉时期恰恰就有所谓的六大家族。那么,这六大家族是哪六大家族呢?请跟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东汉六大家族是哪六大家族? 东汉六大家族是指东汉早年帮助刘秀复兴东汉王朝的邓禹

  • 三国时期的文字是什么字体?三国文字字体楷书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三国,时期,文字,是什么,字体,楷书,介绍,文字,人们,记录

    文字是人们记录信息的符号,自从仓颉造字之后,经过朝代的变迁历史的发展,文字也随之而变化,如:从商代的甲骨文到周代的金文、小篆、大篆再到六国文字之后是汉代的隶书,一直到三国时期,文字在书写表达上又有所变化。那么,三国时期的文字是什么字体?三国的文字主要是楷书?一起来看看吧。 三国时期的文字是什么字

  • 东汉末年为何发生群雄割据?揭群雄割据的历史原因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东汉,末年,为何,发生,群雄,割据,历史,原因,东汉,更始

    东汉自更始三年八月刘秀在鄗南千秋亭五成陌即位称帝,东汉建立,东汉是中国历史上继西汉、新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与西汉合称汉朝,传八世十四帝,历经195年。一直到公元190年,董卓之乱又起,自此汉廷大权旁落,揭开了东汉末年军阀混战的序幕,东汉政府名存实亡。那么,问题来了,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是怎么一回事

  • 东汉疆域图:东汉时期中国疆域图是怎样的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东汉,疆域,时期,中国,怎样,西汉,末年,社会,矛盾,空前

    西汉末年,社会矛盾空前激化。王莽代汉建新朝之后,先后颁布“王田令”、“私属令”等一系列新政,力图缓解日益激化的社会矛盾。一直到新莽末年,疆域萎缩。东北撤销真番、临屯二郡。西南地区由七郡变成五郡,并且放弃海南岛上的珠崖、儋耳二郡。 东汉建立后这种局面

  • 八面威风的主人公是谁?八面威风有什么历史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八面威风,主人公,什么,历史,典故,成语,八面威风,意思,是

    成语八面威风的意思是什么?成语八面威风的意思是指各个方面都很威风。形容神气足,声势盛。那么,成语八面威风的主人公是谁?成语八面威风出自何处?八面威风有什么历史典故。 成语八面威风的主人公是朱元璋 朱元璋,字国瑞。原名重八,后取名兴宗。汉族,濠州钟离人,明朝开国皇帝。 朱元璋幼时贫穷,曾为地主放牛

  • 按兵不动的主人公是谁?按兵不动有什么历史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按兵不动,主人公,什么,历史,典故,成语,按兵不动,意思,是

    成语按兵不动的意思是什么?成语按兵不动的意思是指使军队暂不行动。现也比喻暂不开展工作。那么,成语按兵不动的主人公是谁?成语按兵不动出自何处?按兵不动有什么历史典故。 成语按兵不动的主人公是赵鞅 赵鞅,春秋时期晋国赵氏的领袖,原名赵鞅,又名志父,亦称赵孟。《赵氏孤儿》中的孤儿赵武之孙。晋昭公时,公

  • 草木皆兵的主人公是谁?草木皆兵有什么历史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草木皆兵,主人公,什么,历史,典故,成语,草木皆兵,描写,西

    成语草木皆兵是描写西晋末年时期关于淝水之战的的成语故事,其意思是指把山上的草木都当做敌兵。形容人在惊慌时疑神疑鬼。那么,成语草木皆兵的主人公是谁?成语草木皆兵出自何处?草木皆兵有什么历史典故。 成语草木皆兵的主人公是指苻坚 苻坚,前秦世祖宣昭皇帝,十六国时期前秦的君主,公元357-385年在位。

  • 百感交集的主人公是谁?百感交集有什么历史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百感交集,主人公,什么,历史,典故,成语,百感交集,意思,是

    成语百感交集的意思是什么?成语百感交集的意思是指各种感触交织在一起。形容感触很多,心情复杂。那么,成语百感交集的主人公是谁?成语百感交集出自何处?百感交集有什么历史典故。 成语百感交集的主人公是卫獶 卫獶,字叔宝,河东安邑(今山西夏县北)人,晋怀帝时任太子洗马(太子的侍从官)。他精读《易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