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背水一战这个成语故事中的主人公是谁?

背水一战这个成语故事中的主人公是谁?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4161 更新时间:2024/1/24 9:03:02

背水一战的主人公是谁?背水一战的主人公是韩信。背水一战的意思是什么?背水:背向水,表示没有退路。比喻与敌人决一死战。

韩信的简介:

韩信(前226年-前196年),淮阴(今江苏淮安)人,军事家,文学家。是西汉开国名将,汉初三杰之一,留下许多著名战例和策略。韩信是公元前三世纪的军事家、战略家、战术家、统帅和军事理论家。是中国军事思想“谋战”派代表人物。“王侯将相”韩信一人全任。“国士无双”、“功高无二,略不出世”是楚汉之时人们对其的评价。 韩信为西汉立下汗马功劳,历任齐王、楚王、淮阴侯等,却也因其军事才能引起猜忌。刘邦战胜主要对手项羽后,韩信的势力被一再削弱;最后,韩信由于被控谋反,被吕雉(即吕后)及萧何骗入宫内,最后被处死于长乐宫钟室。

背水一战的典故:

公元前204年,汉王刘邦派大将韩信和张耳,率领汉军去攻打赵国。赵王歇和赵国统帅陈余,率领20万兵马,集结在井径口准备迎战。赵国谋士李左车向陈余献计说:“韩信这次领兵前来,一路上打了许多胜仗。他乘胜而来,其势不可挡。但是他们经过长途跋涉,必定粮草不足,士兵不饱,战马也缺乏草料。我们井陉地方的山路很窄,车马很难通过。因此,我倒有个主意,可派三万兵从小路截断他的粮车。你再把沟挖得深些,墙垒得高高的,固守营寨,不与他们交战。这样一来,他们前不得战,后不得退,用不了十天,我们就可捉住韩信。”

李左虽然说得条条在理,可陈余是个书呆子,不听从他的意见,反而说: “我读过不少兵法。兵法上说,兵力比敌人大十倍,就可以包围敌人;兵力比敌人大一倍,就可以和敌人对阵。现在汉军号称几万人,其实不过几千人,况且远道而来,疲惫不堪。我们的兵力超过汉军许多倍,难道还不能把他们消灭掉吗?如果今天避而不战,别人会讥笑我胆小。”就这样,陈余没有采纳李左车的正确意见。

韩信探知陈余不用李左车的计策,十分高兴。于是他就把兵马驻扎在离井陉口30里的地方。待到后半夜,韩信又派出2000名轻骑兵,每人带一面汉军红旗,从小路迂回到赵营的侧后方,埋伏起来,准备袭击赵营。然后,韩信再派10000人马作先头部队,沿着河岸摆开阵势。陈余探知韩信兵马沿河布阵,哈哈大笑说:“韩信空有虚名!背水作战,不留后路,这是自己找死!”天亮了。

韩信带领后队兵马,打出帅旗,大张旗鼓地向井陉口杀来,赵军立即迎战。交战后,汉军假装败退,抛掉旗鼓,向河岸阵地退去。陈余不知是计,指挥赵军拼命追击。这时,韩信埋伏的2000轻骑兵,见赵军倾出击,立即杀入赵营,拔掉了赵军旗子,换上了汉军的旗子。赵军追得汉军退到了背靠汉水的阵地上。汉军后退无路,于是他们返转过身,一个个背水拼命死战。赵军久战不能获胜,士气开始低落。后来,当他们忽然又发现背后自已的营垒上都插上了汉军的红旗,军心顿时大乱,纷纷四外溃逃。

于是,汉军乘机前后夹攻,大破赵军。他们杀了陈余,活捉了赵王歇。 胜利之后,有军士问韩信:“兵书上说,布列阵地要右后靠山,左前临水。这次将军反而令我们背水为阵,意然取得了胜利,这是什么战术呢?” 韩信说:“这也出自兵法。兵法上说:“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死地而后存”。这是因为,置之死地,兵士们为保存自己生命便会拼死作战;如果留下生路,一和敌人交手,稍有不利,有的就可能逃跑。”

这场战役后,人们都称赞韩信很有谋略。

背水一战的示:

人的胜利,不是直接得来的,而是靠自己的智慧,一步一步地取得胜利。人的智慧就想一条小溪,永远不会干涸,在要用的时候就像在里面取水一样。人总会遇到困难,我们就得不停地使用,这样才使你的办法越来越多,最后总会胜利。人总会受到挫折的。如果在这时候你惊慌失措,那将会酿成很大的祸害。所以,我们在有困难、要争夺胜负的时候一定要想到智慧,这样才可以势如破竹地帮你度过难关!

更多文章

  • 安步当车这个成语故事中的主人公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安步当车,这个,成语,故事,中的,主人公,安步当车,这个,成

    安步当车这个成语故事中的主人公是颜蜀。安步当车表示慢慢地走,当作坐车。出自《战国策·齐策四》,曰:“蜀愿得归,晚食为当肉,安步以当车,无罪以当贵,清静贞 正以自虞。”颜蜀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不为物质利益所动,而能坚持自己的主张,他不但有思想,而且品德很高,他无疑是

  • 口若悬河这个成语故事中的主人公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口若悬河,这个,成语,故事,中的,主人公,口若悬河,意思,是

    口若悬河的意思是什么?口若悬河的意思是讲起话来滔滔不绝,像瀑布不停地奔流倾泻。形容能说会辩,说起话来没完没了。那么口若悬河的主人公是谁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口若悬河的主人公是郭象。郭象,字子玄,河南洛阳人,郭象中国西晋时期玄学家。 郭象反对有生于无的观点,认为天地间一切事物都是独自生成变化的

  •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这个成语故事中的主人公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这个,成语,故事,中的,主人公,金玉其外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主人公是谁?其实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意思是指外面像金像玉,里面却是破棉絮。比喻外表漂亮,内里破败。虚有华美的外表,实质却一团糟。那么,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有什么典故?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出处 明·刘基《卖柑者言》:“观其坐高堂,骑大马,醉醇醴而饫肥鲜者,孰不

  • 投笔从戎这个成语故事中的主人公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投笔从戎,这个,成语,故事,中的,主人公,投笔从戎,主人公

    投笔从戎的主人公是谁?投笔从戎的主人公是班超。投笔从戎的意思是:从戎:从军,参军。扔掉笔去参军。指文人从军,放弃文学事业,从事练武,投身疆场,为国立功,施展抱负。班超的简介:班超(32年-102年),字仲升,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人,是东汉著名将领、外交家,是开拓和维持汉代与西域关系的重要人物。他出

  • 哀鸿遍野这个成语故事中的主人公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哀鸿遍野,这个,成语,故事,中的,主人公,哀鸿遍野,这个,成

    哀鸿遍野这个成语故事中的主人公是谁?实际上这个成语中是用一种动物的声音来形容凄惨的情景。哀鸿:哀鸣的鸿雁。比喻啼饥号寒的灾民。比喻在天灾人祸中到处都是流离失所、呻吟呼号的饥民。比喻到处都是呻吟呼号、游离失所的灾民。哀鸿:哀鸣的大雁.《诗经·小雅》中有一篇题为《鸿雁》的诗。其中有两句是:

  • 梁上君子这个成语故事中的主人公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梁上君子,这个,成语,故事,中的,主人公,梁上君子,意思,是

    梁上君子的意思是什么?梁上君子的意思是指躲在梁上的君子,窃贼的代称。比喻小偷,现在有时也指脱离实际的人及脱离群众的人。那么梁上君子的主人公是谁呢?请跟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梁上君子的主人公是陈寔。陈寔,(104年187年),字仲弓。颍川许(今河南许昌长葛市古桥乡陈故村)人。东汉时期官员、名士。少

  • 爱屋及乌这个成语故事中的主人公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爱屋及乌,这个,成语,故事,中的,主人公,爱屋及乌,这个,成

    爱屋及乌这个成语故事中的主人公是商末代的商纣王。爱屋及乌是比喻爱一个人而连带关心到跟他有关系的人或物。商纣王简介:帝辛(?--约公元前1046),本名受德,帝号辛王,后世称商纣王,是商朝最后的一个君主,都于沫,改沫邑为朝歌(今淇县)。纣王 殷帝辛名受。“纣”是周人给他的谥号。

  • 乐不思蜀这个成语故事中的主人公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乐不思蜀,这个,成语,故事,中的,主人公,乐不思蜀,主人公

    乐不思蜀的主人公是谁?成语乐不思蜀的主人公是刘禅。乐不思蜀:很快乐,不思念蜀国。比喻在新环境中得到乐趣,快乐地忘了本,不再想回到原来环境中去。主人公刘禅的简介:刘禅(207-271),即蜀汉后主,字公嗣,又字升之(《魏略》)。小名阿斗。刘备之子(非长子,刘备的长子是谁已不可考,但肯定是多次被吕布以及

  • 成语力不从心的主人公是谁 力不从心的意思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成语,力不从心,主人公,意思,是什么,成语,力不从心,意思

    成语力不从心的意思是什么?力不从心的意思是指心里想做某事,但是力量不够。那么。成语力不从心的主人公是谁呢?成语力不从心有什么历史典故?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力不从心的主人公是班超。 班超,字仲升,扶风郡平陵县(今陕西咸阳东北)人。东汉时期著名军事家、外交家。班超出生在文仕家庭,是史学家班彪的

  • 井底之蛙是什么意思 井底之蛙又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井底之蛙,是什么,意思,又有,什么,典故,井底之蛙,是什么

    井底之蛙是什么意思?井底之蛙的意思是形容井底的蛙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一块天。比喻见识狭窄的人。那么,井底之蛙这个成语有什么历史典故?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井底之蛙的出处 《庄子·秋水》:“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清·章炳麟《驳康有为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