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荀彧真的对大汉死心塌地吗?这一说法有无理论来源?

荀彧真的对大汉死心塌地吗?这一说法有无理论来源?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4555 更新时间:2024/1/19 21:30:16

建安十七年(212年),曹操意欲晋爵魏公,私下征询荀彧的意见,然而荀彧给他泼了一瓢冷水,认为“不宜如此”。由此,曹操心怀不平。不久,荀彧 “因疾留寿春,以忧薨”。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三国志》中的这段记载,使有关“荀彧之死”的奇葩观点皆遵循同一理论依据:荀彧是大汉死心塌地绝无二心的顽忠之士。正因如此,曹操才会对其狠下杀心。

沿着这条脉络穷根问底:“荀彧忠汉”有无理论来源?

似乎有。因为:其一,荀家世受汉恩,荀彧的祖父和父亲都官居要职。其叔父荀爽更是创造了官场上亘古无双的升迁奇迹,不足百日便由一介布衣成为位列三公的司空。其二,荀彧曾若隐若现地抒发过一些挺汉言论,如“兴义兵以匡朝宁国”“秉忠贞之诚”等。

可惜,这两条都属于弱证据,更适合作为佐证。另外,必须一提的是,荀家并没有后人想象的那么清高忠贞。据《典略》记载,臭名昭著、欺主害民的宦官唐衡膝下有一剩女,唐衡想把她塞给汝南名士傅公明,不料被断然拒绝。无奈之下,唐衡转而联系荀家,荀彧老爸出于对唐衡熏天权势的半畏惧半贪慕,当即做主,为荀彧定下婚约。由此可见,荀家根本算不上忠烈之门。

而考究荀彧的人生轨迹,不难看出他的心境着实是博大恢宏的。换言之,荀彧的忠贞并没有倾注在无药可救的“病汉”身上,而是全部奉献给了天下黎民。

董卓乱政时期,刚刚崭露头角的荀彧毅然辞官归乡。卸任后,荀彧只做了一件事—在家乡四处奔走,游说父老乡亲:“颍川,四战之地也,天下有变,常为要冲,宜亟去之,无久留。”试想,如若果真愚忠大汉,荀彧当然要鼓励大伙团结一致众志成城,誓救献帝于水火,誓挽社稷于倾颓,而不是劝大家赶紧弃乡逃命。

董卓受诛后,“已夺馥位”的袁绍请荀彧出山,并待之以上宾之礼。可袁绍志大智小的性格缺陷,以及横征暴敛的害民政策,令心忧天下的荀彧彻底绝望。正巧此时,曹操屯田削赋的军政方针和荀彧与生俱来的护民之心无形中两相契合。于是,荀彧跳槽到曹营。

曹操夺取徐州后,荀彧毫不避讳地为之歌功颂德,甚至以克成帝业的汉高祖和光武帝相比拟。值得注意的是,荀彧之所以如此大加称赞,用他自己的话说,是因为曹操“以兖州首事,平山东之难,百姓无不归心悦服”。

荀彧如此情真意切地将黎民百姓的利益放在台面上,至于大汉王朝则只字未提。这难道还不能说明他是忠天下的吗?

本来忠汉和忠天下是紧密相连、互相支撑的,但当时汉廷气数已尽,一味无脑死忠不仅会沦为悲哀的愚忠,而且会损害正宗儒家君子所必备的硬件:心装黎民,忠天下。也正是这一点,才让他跟雄才大略的曹操走到一起。

标签: 荀彧大汉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有哪七个最有影响力的思想家?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春秋战国,思想家,文史百科

    先秦七子指的是春秋战国时百家争鸣时期最有影响力的七个思想家,他们分别是儒家的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墨家的代表人物墨子,道家的代表人物老子、庄子,法家的代表人物韩非子,这七个人都给后世留下了深远的影响。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农历八月廿七)~公

  • “人以群分,物以类聚”,当时曹操手下的文臣分成哪几类?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曹操,文臣,文史百科

    曹操是一个兼容并包的人,所以他手底下的人才也是千奇百怪。文臣也都是人,他们当然都有各自的个性,所谓物以类聚大抵如此。当时曹操手下的文臣大致分成这么几类,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当红小生:荀彧、荀攸、郭嘉、程昱,这几个人一起玩的比较痛快,他们智谋高深,彼此佩服,绝不像袁绍手下的许

  • 在真实的历史当中,周瑜与三国演义中描绘的有何不同?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周瑜,三国演义,文史百科

    我们都知道在三国演义里面,周瑜有一句非常著名的话。出自于《三国演义》第五十七回,周瑜与诸葛亮共事几次之后,大叹:”既生瑜,何生亮。”意思就是既然老天有我周瑜,为什么还要有你诸葛亮?这一句话背后的心态所呈现出来的就是,周瑜是一个非常心胸狭隘的人,是不能容忍有人比他强的。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

  • 在宋高宗赵构的震慑下,岳家军的内部进行了怎样的分化?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宋高宗,岳家军,文史百科

    南宋绍兴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1142年1月27日),除夕,岳飞被宋高宗钦点处死。素有军队纪律严明,训练有素,"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金人有"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岳飞“岳家军”也逐渐走向了分裂,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陕西人姚岳在靖康之变(1127年)后逃离关中地区,并在

  • 古代上朝从站着到跪着上朝,是皇权的集中还是退步?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古代,上朝,文史百科

    臣子上朝,从坐着、站着到跪着上朝,是皇权的集中还是文化的退步?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在古代,大臣上朝是坐着的,到了清朝满朝文武都要跪着,这是怎么了?封建帝制在我国流行了多年,君臣之间总是有着各种礼仪的约束,在历史的发展期间也发生过很多的变化。如今,当我们打开电视机,总有那么一

  • 潘美有着岳飞一样的功绩,为何却被后世骂了很长时间?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潘美,岳飞,文史百科

    宋朝是我们国家朝代中最富有但是国家武力比较低的一个朝代,但是在这个朝代中,名将其实也不少,加上大宋周边的6个强大的对手,其实宋朝武将们的实力还是可以的。要提起宋朝最冤屈的名将,很多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因莫须有而死的岳飞,而说到岳飞,挨骂的就一定是秦桧。可是在宋朝时期其实还有另外一个名将,他有着岳飞的功

  • 乾隆知道永琰的资质不算很好,为何还是将皇位传给了他?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乾隆,永琰,文史百科

    纵观清朝的皇帝,可以看到,不仅国力在逐渐下降,就连皇帝的资质能力也是在逐渐下降的。想当初,不管是征战沙场的皇太极,还是英年早逝的顺治,或者是开创了一番伟业的康熙,亦或者是雷厉风行的雍正,他们都是杰出的帝王,都显示了他们卓越的政治能力。乾隆虽然不及他的祖辈,但也算是资质上乘的,加上清朝经过雍正的整治,

  • 从哪三方面综合可知,宋朝对于辽国有着军事上的畏惧?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宋朝,辽国,文史百科

    先来梳理当时的背景,辽兵陆续在边境挑衅,掠夺财物,屠杀百姓。虽在杨延朗等率领下,宋军积极抵抗,然辽骑兵进退敏捷,战术灵活,使得宋边防压力愈益增大。另一方面,从真宗时期的北伐惨败后,宋一直心存畏惧于辽,由主动转为被动。再者,辽步步紧逼,不断南侵于宋。这三方面综合可知,宋对于辽有着军事实力以及曾落败的影

  • 刘禅真是个愚蠢的皇帝吗?他又是怎么回答司马昭的?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刘禅,司马昭,文史百科

    刘备一生都在军队里度过。虽然小编个人不喜欢他,但从辩证的角度看三国,刘备的确是个英雄。不过,关羽家里也有“犬子”。刘备家的竞争真的少了一点!虽然父亲说他哭了,他被别人打了,但刘禅什么也做不了。诸葛亮什么都帮他。虽然最后诸葛亮不能永远保护他,但老大臣还是很投入。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

  • 孔子的弟子多达三千人,颜回为何却是其最得意的弟子?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颜回,孔子,文史百科

    孔子一生都在遵循诲人不倦的教育原则,从事教育事业长达数十年,弟子达三千多人。其中,贤人七十二人,哲人十人。那么,为什么说颜回是孔子最为得意的弟子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首先,举一个例子来说明一下。有一次,颜回到街上买东西,看到一家布店前站满了人。颜回上前询问得知,原来是买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