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在安史之乱发生之前,当时的社会背景又是怎样的?

在安史之乱发生之前,当时的社会背景又是怎样的?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胖次 访问量:4676 更新时间:2023/12/13 0:41:17

提起安史之乱,略懂唐史的人脑海中肯定会出现安禄山、唐玄宗、杨国忠这几位主要历史人物,关于事件的起因,大致会说是唐玄宗的一味宠信导致安禄山拥兵自重、包藏祸心,而杨国忠争宠迫使安禄山提前造反,唐王朝从此由盛转衰。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不过,像安史之乱这么一个重大历史事件的爆发,绝不是仅凭几个历史人物的意志就能导致的。身处其中的每一个人被当时的时局、制度、人事、利益、情感等各种因素所驱使,做出各种抉择,最终导致了安史之乱的发生。

公元611年开始,隋末大乱,群雄逐鹿。公元617年,唐高祖李渊自晋阳起兵,于次年夺取长安,开国建唐,此后凭借关陇军事集团的支持,采取先固关中,东攻中原,再平江南的战略,历时七年,先后平定陇右薛举、河西李轨、河东刘武周、河北窦建德、洛阳王世充、两湖萧铣、岭南冯盎、虔州林士弘、江淮辅公祏、河北刘黑闼、鲁南徐园朗、冀北高开道等割据政权,至公元624年,除依附突厥的朔方梁师都政权外,基本统一全国。与历史上的中原王朝一样,唐朝在完成统一后,很快直面周边各族政权的挑战。

自东汉末年持续至西晋的中国历史上第二次小冰河期导致北方气温剧降、持续干旱,周边各族纷纷涌入中原求生存,史称“关中之人,百余万口,率其少多,戎狄居半”。在曹魏政权的军事高压下,北方时局尚能维系。西晋皇室八王之乱,自废武功。以匈奴、鲜卑、羯、氐、羌等五胡为代表的内迁各族纷纷举兵割据,形成史称“五胡乱华”的分裂混战局面,“人皆相食”、“白骨遍野”、“千里无烟爨之气,华夏无冠带之人”。北方汉人为逃避战乱,纷纷南渡长江,“洛京倾覆,中州士女避乱江左者十六七”,史称“衣冠南渡”。在经历一百多年的混战后,鲜卑拓跋部建立的北魏最终于公元439年统一北方,与南方汉族政权对峙,史称“南北朝时期”。

北魏入主中原时,柔然汗国在北方草原兴起,与北魏长期攻伐,引得巾帼英雄花木兰代父从军,传为千古佳话。6世纪中叶,本为柔然锻奴的突厥部崛起,击灭柔然,雄霸草原,西与拜占庭联盟,屡败波斯,东逼长城沿线,窥伺中原。隋文帝杨坚采纳长孙晟的谋略,通过一系列挑拨分化和军事打击,使突厥分裂为东西两部,稳定了北境,最终于公元589年攻灭南陈,统一华夏。

隋末大乱后,汉人纷纷北逃,突厥再次兴起,强盛至极,“契丹、室韦、吐谷浑、高昌皆役属,窦建德、薛举、刘武周、梁师都、李轨、王世充等倔起虎视,悉臣尊之。控弦且百万,戎狄炽强,古未有也”。东突厥颉利可汗企图仿效北魏,入主中原,于公元626年乘唐朝玄武门之变,率十万铁骑直逼长安城。幸得唐朝此时主政的是不世出的雄主唐太宗李世民,通过“渭水之盟”,方才计退突厥。

自始,东突厥成为唐朝开国初期的头号大敌。唐朝凭借长期内战中淬炼出的尚武国风和名臣良将,依靠府兵制良好运作下的强大军力,在渭水之盟三年后便借东突厥内部分裂之际,六路出击,经定襄、阴山两战,生擒颉利,灭亡东突厥,一举解除北境之患。太宗、高宗时期,大唐府兵驰骋在东起朝鲜、西至中亚的万里疆域,先后击灭薛延陀、吐谷浑、高昌、龟兹、西突厥、百济、高句丽等各族政权,大唐天子被尊为天可汗,此为大唐国威最盛之时。

高宗后期,青藏高原上崛起的吐蕃政权经过与唐朝20多年的和平后,开始对外扩张,于公元670年的大非川之战击败唐军、吞并唐朝附庸吐谷浑,攻占唐西域安西四镇大部,威逼河陇。西北吐蕃在此后百余年成为唐朝的头号大敌,迫使高宗不得不从朝鲜撤军,对北方和东北采取消极退守政策以维持现状。

公元682年北方突厥余部起兵反唐,建立后突厥汗国,再次复兴,为患唐朝北境60余年。东北地区的契丹、奚、室韦等部族自公元660年举兵反唐,屡次击败唐军,先后依附于北方突厥、回鹘政权,在此后二百余年一直成为唐朝东北边患。与此同时,公元632年在阿拉伯半岛兴起的阿拉伯帝国迅速向东扩张,吞并波斯、亚美尼亚、阿塞拜疆、阿富汗,与吐蕃、唐朝接壤,开始染指西域。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在为慈禧服侍的时间里,贴身宫女为何从没有吃饱过饭?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文史百科

    对慈禧身边的侍女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慈禧太后是晚清时期最有权势的人,不是皇帝,却胜似皇帝。有权就是任性,据说慈禧太后非常奢侈,每次吃饭都几十上百道菜,一个生日宴会就要花掉几十万两银子。按说慈禧这么奢侈,作为她的宫女应该也会跟着沾光才对,不过据慈禧一位贴身宫女容儿的回忆,

  • 在北宋时期,司马光制定了怎样的一套冠礼仪式?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北宋,司马光,文史百科

    提到儒学,就不可能会忘记朱子,他是儒学理学的集大成者,后代研究儒学知识少不得要研究朱家的资料。在古代冠礼是男子的重要仪式,服饰礼器都是有要求的。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宋代士庶冠礼概况北宋,司马光将《仪礼·士冠礼》加以简化,制定了冠礼的仪式。仪式载于其《书仪》之中,规定,男子年

  • 在外部危机之外,李渊为何将自己的开国功臣斩首了?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文史百科

    公元618年,在晋阳起兵的李渊虽然建立了唐朝,并定都长安,但这并不意味着天下太平,李渊可以高枕无忧了。武德二年,也就是公元619年,可以说是大唐王朝的多事之秋,刘武周占领太原以后,其手下猛将宋金刚又趁势攻占了晋州,进而连克龙门。但消息传到长安的时候,皇帝李渊与满朝文武都非常的吃惊,因为长安的门户已尽

  • 苏州古典园林简介:明代留园有怎样的历史背景?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文史百科

    苏州古典园林溯源于春秋,发展于晋唐,繁荣于两宋,全盛于明清。苏州素有“园林之城”的美誉,境内私家园林始建于前6世纪,清末时城内外有园林170多处,现存50多处。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留园始建于明代万历二十一年(公元1593年),为太仆寺少卿徐泰时的私家园林,时人称为“东园”,

  • 三晋之地指的是哪里?三晋之地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文史百科

    还不知道:三晋之地指的是哪里?三晋在古时候有两个意思,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感兴趣的朋友就接着往下看吧~一个是指战国时期的赵国、魏国和韩国;二是专指山西省。当时晋国被赵、魏、韩三家瓜分,后来周威烈王承认赵魏韩成为新的诸侯,所以此后就把赵、魏、韩三家称为三晋。而三晋的所在地是在山西附近,所以三

  • 在贞观之治时期,唐太宗又制定了哪些经济措施?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文史百科

    唐太宗常说:“民,水也;君,舟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因此,他非常重视老百姓的生活。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太宗即位之初,下令轻徭薄赋,让百姓休养生息。唐太宗爱惜民力,从不轻易征发徭役。他患有气疾,不适合居住在潮湿的旧宫殿,但他一直在隋朝的旧宫殿里住了很久。太宗在经济上特别关

  • 在两晋南北朝时期,曹植如何被推尊到文章典范的地位?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文史百科

    三曹指汉魏时期曹操与其子曹丕、曹植的合称。因他们父子兄弟在政治上的地位和文学上的成就,都对当时的文坛很有影响,是建安文学的代表,所以后人合称之为“三曹”。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曹植是三国时期著名文学家,作为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与集大成者,他在两晋南北朝时期,被推尊到文章典范

  • 古代有保温杯吗?古代是怎么保存热水的呢?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文史百科

    古代有保温杯吗?古代是怎么保存热水的呢?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鉴缶类似冰箱,其分为外鉴内缶两层,内层缶中盛放需要保温的酒或者食物,而鉴和缶之间的空隙放热水,这样就能保温。如果是夏天,就把热水换成冰,这样可以保鲜、冰镇。八零九零后的朋友应该记得

  • 作为国俗的冰嬉活动,清代的《养吉斋丛录》有何记载?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文史百科

    作为国俗的冰嬉活动,内容十分丰富。开始表演的第一个项目叫“抢等”,即现代所谓的速度滑冰。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清人吴振棫所撰《养吉斋丛录》卷十四记载:“去上御之冰床二三里外,树大纛,众兵咸列,驾既御冰床,鸣一炮,树纛处亦鸣一炮应之,于是众兵驰而至御前,侍卫立冰上,‘抢等’者驰

  • 丝绸有着怎样的象征?古代的丝绸价格为什么这么贵?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文史百科

    自然界中,蚕有吐丝结蚕的特性。中国人发现收集整理蚕丝,能够织成舒适轻薄、吸湿保健的丝绸。穿着丝绸成为财富和地位的象征,尽管丝绸价格昂贵,依然在欧亚地区热销,为什么古代丝绸价格这么贵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相传,黄帝娶西陵之女嫘祖为妻,据《通鉴外纪》记载:“西陵氏劝蚕稼,亲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