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在周朝这个礼制王朝,婚姻制度得到了怎样的逐步完善?

在周朝这个礼制王朝,婚姻制度得到了怎样的逐步完善?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4979 更新时间:2024/3/22 23:56:12

周朝是中国历史上化制度建设较为完整的一个时期,以礼仪、宗法为标志的社会规范在此时初见端倪,而婚姻制度的逐步完善也为后世的发展奠定了一些原则。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西周春秋的贵族,上自周天子、诸侯,下到一般贵族,普遍实行一夫一妻多妾婚姻,《诗·大雅·思齐》说周文之妻“大姒徽音,则百斯男。”《诗·传》认为“大姒十子,众妾则宜百子也。”若按一女生十男孩计算,周文王至少有妻妾十人。这种婚姻的史实,近现代发现的西周春秋墓葬中也有所透露,陕西宝鸡茹家庄的西周中期墓葬中,发掘出一座夫妻妾三人合葬墓,晋侯墓地发现一组一夫二妻的并穴合葬墓。

西周春秋贵族多妻的来源较复杂,归纳起来主要有:(1)通过婚姻礼仪正式迎娶,也就是《礼记·内则》所说的“聘则为妻”。从周天子到一般的贵族,他们的正妃或嫡妻大多是经婚姻礼仪娶来的。(2)正式迎娶时的娣陪嫁。娣陪嫁亦即一女出嫁,她的女妹妹陪嫁。同时还要由两个与女方同姓的诸侯国各送一女随嫁,称为“正媵”,正媵也要由娣、随嫁,这就是所谓“诸侯壹娶九女”。

媵嫁制在当时的文学作品中也有反映,《诗经》中“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指的是那些女子哭泣,是因为害怕随嫁。(3)私奔为婚,亦即《礼记·内则》所说的“奔则为妾”。(4)转房,即父终,子妻其庶母;兄终,弟妻其嫂;叔终,侄妻其婶。在多妻的制度下,天子可以“后立六宫、三夫人、九嫔、八十一御妻”,诸侯有夫人、世妇、妻、妾9人,除天子诸侯外,地位稍低的卿、大夫是一妻二妾,士是一妻一妾,只有平民才是一夫一妻制。

由于妻妾来源多杂且数量多,很容易引起贵族家庭内部矛盾。为了调节这些矛盾,克服一夫多妻婚姻的弊端,西周春秋时期,逐渐形成了一些有关贵族妻妾名份、地位的礼法规定。首先,嫡妻的地位高于妾,有权干涉妾的各种事务。其次,妾不得成为嫡妻,其子也不享受嫡长子的权力。再次,与妾名份不同。在婚姻关系方面,妾本人具有独立的婚姻权力,而女至娣则依附于嫡妻,本身没有独立的婚姻权力。嫡妻死后,娣可以合法地“继室”,没有嫡妻之名,却有嫡妻之实,妾却没有这种权力。

西周贵族一夫多妻婚姻不只是一种简单的婚姻形式,还是一种带有政治色彩的社会活动,宗法制是西周春秋重要的政治制度之一,宗法制的实质是把天然的血缘关系和婚姻关系政治化,作为政治统治的纽带和手段。

在整个宗法关系链条中,家族是最基本的单位,家族的地位的高低和盛衰,很大程度取决于家族人口的多寡。西周春秋贵族实行一夫多妻婚姻的首要目的就是保证宗法关系绵绵不断,提高家族的地位。同时周天子通过与异姓诸侯的联姻,与他们建立甥舅关系,称异姓诸侯的国君为伯舅、叔舅,把众多的异姓诸侯纳入以周天子为宗主的宗法体系。

诸侯国君通过与异姓诸侯的联姻,相互建立姻亲关系,扩大他们的宗法联系,有姻亲关系的诸侯国常因此而成为友好的国家;天子、诸侯以下的贵族通过与异姓贵族的通婚,增强自己在宗法体系中的实力,以致于在政治斗争中因此而结成联盟。在这个以婚姻为手段,扩大宗法联系的过程中,选择一夫多妻婚姻是非常有利的。

夏商周时期,在聘娶婚流行之前,婚姻的成立存在着几种形式:掠夺婚、买卖婚、交换婚姻。掠夺婚,指的是未得到女方本人的及其亲属的同意,而凭借武力抢夺女子为妻一种婚姻成立方式。抢婚在《易经》有记载:“贲如皤如,白马翰如,匪寇婚媾”;“乘马班如,匪寇婚媾”,“乘马班如,泣血涟如”,意思是听到踏踏的马蹄声,女子哭泣不已,原来不是强盗,而是抢婚的人马。买卖婚是将女子当作货物,换她作为妻妾的一种婚姻形式。交换婚是双方父母各以女儿交换为儿媳,或者男子各以姐妹交换为妻子。

周代是礼仪创建的时代,从政治到文化制订了一系列完整的典章制度和礼乐规定,是为“周礼”,周礼认为夫妻之道是人伦的开端,因而给婚姻制订了严格的制度,这就是聘娶婚的确立,聘娶婚延续于整个中国的传统时代,是王朝礼法承认的唯一的婚姻成立形式。聘娶婚,简单地说,是男子以聘的程序娶妻,女子按聘的方式出嫁,聘娶婚最重要的特征是通常说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聘娶婚的发展是因为当时父母根据自己的看法处理儿女的婚事是天经地义的,不过父母虽然是子女婚姻的决定人,但是需要中介人的工作,于是就有了媒妁之言,媒,就是谋的意思,妁是斟酌的意思,媒妁就是斟酌男女双方的情况给双方家长出主意。聘娶婚成立的程序相当复杂,《周礼》对此有详细的说明,大致概况是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等环节,这就是通常所谓的“六礼”。婚姻必须遵守这些礼节,才算是合法、严肃、正式的结合。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在勤政皇帝的排行榜中,为何说朱元璋绝对可以排名前列?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文史百科

    在中国历史上,在勤政皇帝的排行榜中,朱元璋绝对可以排名前列,甚至可以用”劳模“这个词语来形容。据统计,仅仅是洪武十七年,9月14日到21日,普普通通的七天时间,朱元璋本人需要处理的奏折就达到1160多件。以每件奏章一百字最低的保守估计,这些奏章也有11.6万字。也就是说,朱元璋每天最少得批阅16多万

  • 西楚霸王项羽不过江东,与虞姬的死有必然联系吗?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文史百科

    “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是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名作。项羽是秦末农民起义军的领袖,为人刚愎自用,独断专行,因而在楚汉之争中落败,最终落得个自刎乌江的下场。项羽为何不渡乌江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有一种观点认为,西楚霸王不过江东,是因为虞姬已死。项羽

  • 中国古代史官最早起源于哪个朝代?可追溯到夏朝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文史百科

    很多朋友都很好奇中国古代史官最早起源于哪个朝代?其实中国历代均设置专门记录和编撰历史的官职,统称史官。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各朝对史官的称谓与分类多不相同,但主要的可以分记录类和编纂类两者。史官刚刚出现的时候以及发展过程中的很长时间,这两者是不大分别的,后来演化出专门负责记录

  • 赵匡胤夺取后周基业后,他为何如此仁慈对待后周遗孤?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赵匡胤,后周,文史百科

    传言宋太祖赵匡胤夺取后周基业后,曾在太庙的密室中,立了一块誓碑。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此碑来历颇为神秘,它不仅用黄幔遮盖,门上还有一把大锁,钥匙也被严加看管。赵匡胤还定下规矩,后代皇帝自他当上太子,就要前去恭读誓词,且虔诚无比,一拜再拜才出来。为了不泄密碑文,同去侍奉的小黄门

  • 自顺治皇帝继位后,其后代名字的选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文史百科

    清朝的统治者出自东北的建州女真,早期的统治者努尔哈赤、皇太极汉化程度较低,虽然他们本人都会说汉话,熟读《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历史小说,但对中原文化的并没有深入了解。因此在他们对子孙的命名,并没有采用统一的规则,这可以从他们对儿子的命名中看出。如皇太极的名字应为“黄台吉”,台吉是蒙古语对部族首领的

  • 在单打独斗的方面,秦朝名将蒙恬能打得过项羽吗?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文史百科

    蒙恬是秦国的大将,在秦国灭六国的时候,参加过对的战争,之后被派往北部边境,抵御匈奴,虽说在灭国战争中,他没怎么参与,但是他牢牢的守住北部边疆,使得秦国可以安心的进行灭国战争。项羽和蒙恬虽说相差的年代不是很大,但是在项羽名震天下的时候,蒙恬已经死了,也许项羽知道蒙恬的大名,可惜的是没有机会和这位较量一

  • 夏季在中国从立夏开始,夏季最显著的气候特征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文史百科

    夏季,是一年四季中第2个季节,从立夏起至立秋结束。气温高是夏季最显著的气候特征,但因地域、干湿环境的不同,会产生炎热干燥或者湿热多雨的不同气候。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夏季的气候并非一样。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在我国现代气候学(候平均气温)意义上讲:连续五天平均温度超过22度算作

  • 对外戚擅权的有效防控,清朝能称得上位极人臣的有谁?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文史百科

    和珅,钮祜禄氏,出身满洲正红旗一个落魄的武职世家,凭借着自身的特殊才能和乾隆皇帝令人费解的恩宠,迅速成为朝廷最具权势的大臣。巅峰时期的和珅,“权倾一世,威福由己;内而公卿,外而藩阃,皆出其门”。嘉庆二年,老臣阿桂病逝,和珅便成为正儿八经的朝廷一把手,权势一度凌驾于嘉庆皇帝之上,乃系名副其实的“二皇帝

  • 嘉庆的性格受乾隆影响,因此在哪些方面存在着问题?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文史百科

    乾隆在自己的一辈子里面非常敬重一个人,其实这个人并不是我们所想的他的爸爸雍正,其实他最敬重的还是自己的爷爷康熙,为什么呢?因为乾隆在很小的时候,他的爷爷就常常地教育自己,所以他和爷爷之间的感情更好,而乾隆和雍正之间的感情就比不上了。康熙做皇帝,做了61年,乾隆也说过,自己当皇帝的时间肯定不会超过自己

  • 为什么在诸葛亮死了之后,司马懿却没有大举攻伐蜀国?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文史百科

    三国后期,诸葛亮跟司马懿的较量一直被后人所称道。他们两个不分伯仲,谋略和计策都不相上下,司马懿是三国之中唯一能跟诸葛亮对抗的谋士。但是有一点叫人奇怪的时候,为什么司马懿在诸葛亮死了之后,却没有大举攻伐蜀国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我们先看诸葛亮死了之后蜀国发生了什。当诸葛亮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