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即使损失颇多良将,但刘裕率大军分哪四路北伐后秦?

即使损失颇多良将,但刘裕率大军分哪四路北伐后秦?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1895 更新时间:2023/12/14 10:18:44

说道史上最能打的帝王,刘裕当仁不让。在他掌握东晋全部势力后又前去灭后秦。此后长安失守又夺回,即使损失颇多良将,但是黄河以南淮水以北尽归刘裕。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义熙十二年(416年)一月,后秦皇帝姚兴逝世,姚泓继位,内部叛乱迭起,政权不稳。刘裕认为这是灭亡后秦的良机。八月,刘裕以刘穆之任尚书左仆射,内总朝政,外供军粮,自己率大军分四路北伐。

九月,扺达彭城。在此期间,他相继接受司、雍、徐州刺史的任命。龙骧将军王镇恶、冠军将军檀道济领兵由淮、淝转向许、洛,后秦诸屯守皆望风降附,晋军进展神速。十月,王镇恶军占领洛阳,擒送后秦守将姚洸至建康,并修复西晋五帝的陵寝,设置守卒。

义熙十三年(417年)正月,刘裕留其子刘义隆镇守彭城,自率大军北上。此时北魏派十万重兵驻守河北,并以游骑骚扰晋军。刘裕在行军中,虽常设奇阵或用大弩强槊击败魏军,但进军速度缓慢。王镇恶军由洛阳进抵潼关后,为后秦主力守险阻拦;檀道济军的粮道也为秦将姚绍截断。晋军一时处于危境。幸得当地百姓的帮助,才转危为安。王、檀二人向刘裕求援,而刘裕却为北魏军牵制,自顾不暇。

三月初八,刘裕以左将军向弥率部分兵力屯于黄河重要渡口碻璈(今山东东阿西北),自率大军进入黄河;魏军以数千骑兵沿黄河北岸跟随刘裕军西行,防止晋军于黄河北岸上陆向魏进击,凡漂流至北岸的晋军人员,均被魏军擒杀。刘裕数次派兵上岸攻击魏军,刚一登岸,魏军便逃离岸边。为击败魏军的袭扰,刘裕命数千勇士及百乘战车,由丁旿和宁朔将军朱超石率领,携带强弓利箭,登上黄河北岸,列阵而进。魏军立即前来进攻,魏将长孙嵩率骑兵三万四面围攻晋军,反被击败。

四月中旬,刘裕进至洛阳,为防止魏军的袭击,在洛阳停军两个月,部署后方的防卫。七月,刘裕全面击退魏军,河南全境被收复,刘裕随后进至陕城;前锋沈田子攻入武关,进屯青泥。八月,刘裕至潼关,与诸部会合,采纳王镇恶提议,命他率水军从黄河入渭水,逼向长安。

正值秦将姚难由香城(今陕西大荔东)率军西撤,王镇恶跟踪追击。姚泓率兵由霸上到达石桥(长安城洛门东北),接应姚难;以镇北将军姚疆和姚难合兵守卫泾上(今陕西高陵境),迎击王镇恶军。王镇恶命将军毛德祖击败秦军,姚疆战死,姚难逃回长安。东平公姚赞得知晋军迫近长安,便率军由定城退往郑城(今陕西华县)。刘裕大军随之逼近。

姚泓为缓解两面受敌的危局,谋划先消灭沈田子军,再抵御刘裕,于是率步骑数万急趋青泥。沈田子军本为疑军,不过千余人,但各自为战,骁勇异常,数次出击竟使姚泓败还长安。此时,王镇恶突破潼关防线,率师直进,一举攻陷长安,姚泓率群臣投降,后秦灭亡。

义熙十三年(417年)冬,刘裕率军抵达长安],想在此稍作休整,经略关中。不料,传来了刘穆之病死的消息。刘裕汇集在长安的文武将佐讨论,大部分人不赞成继续北伐。刘裕遂留其十二岁的儿子刘义真以及王修、王镇恶、沈田子等文武共守长安,自己统军南归。刘裕此举,为夏主赫连勃勃的谋臣王买德窥破心迹。在刘裕南归不久后,赫连勃勃派军南断青泥,东扼潼关,率大军进攻长安。

在此时,留守长安的晋朝文武发生内讧,沈田子杀王镇恶,王修杀沈田子,刘义真复杀王修。刘裕得到消息,惊恐不已,急令朱龄石镇守长安,命刘义真速回。刘义真和将士大掠财宝美女,车载南还,为夏军追及。朱龄石阵亡,刘义真单骑逃逸。

长安虽得而复失,良将劲兵损失颇多,但潼关以东收复的部分关中之地和整个河南地区仍然得到刘裕的重兵扼守。经过两次北伐,黄河以南、淮水以北以及汉水上游的大片地区,为刘裕据有。

标签: 刘裕后秦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鉴赏古代的一叶扇面,人们首先是从哪个方面来评估?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古代,扇面,文史百科

    鉴赏一叶扇面,无论是寥寥数笔,墨竹、秋兰,还是全景工笔,亭台楼阁,笔致毫发。展开扇面,首先是对扇面的形象的评估,从画的精神、气韵、造诣、趣味及意境着眼,细细品味,来领略作者对整个扇面布局,构图的意图,笔触的深浅、虚实。水墨还是设色,更之重彩,来反映作者的思想,体味其流派的特点,作画的风格。下面小编就

  • 宋初是“先南后北”的政策,什么原因让赵匡胤改变了主意?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赵匡胤,先南后北,文史百科

    赵匡胤建立了宋朝,并且通过自己的努力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王朝普遍短命的结局,开启了中原又一次统一的进程。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从赵匡胤代后周自立之后,他消灭了荆南、武平、后蜀、南汉和南唐等地方割据政权,但是有一个国家一直是他的痛处,在赵匡胤有生之年都未能将其消灭,这个国家就是北

  • 长孙无忌为何被拜为尚书右仆射?只因他被定为功臣第一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长孙无忌,尚书右仆射,文史百科

    贞观元年(627年),长孙无忌改任吏部尚书,并被定为功臣第一,进封齐国公,食实封一千三百户。他既是勋臣,又是国戚,深受太宗礼遇,能够出入太宗卧室。同年七月,唐太宗又拜长孙无忌为尚书右仆射。当时,有人进密表劝谏,认为长孙无忌权宠过盛。唐太宗将密表出示给长孙无忌,以表明君臣无猜,又召集群臣,表示对无忌的

  • 有哪些证据表明,赵光义的继位至少合法性是不足的?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赵光义,继位,文史百科

    开宝九年,宋太祖赵匡胤去世,享年不到五十岁(虚岁五十)。然而,赵匡胤的死亡是非常不正常的。按理来讲,赵匡胤这样一个身体健硕,无任何疾病史并且养尊处优的皇帝而言,在这个年纪去世,可以算得上是“英年早逝”了。遍观宋史,找不出丝毫赵匡胤在去世之前有身体不适的记载,甚至在去世前的几个月,赵匡胤还出宫参加各种

  • 文人画的题材多以哪些为主?在古代又有什么风格和流派?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文人画,古代,文史百科

    文人画在题材内容、思想情趣、笔墨技巧等方面各有不同的追求,并形成纷繁的风格和流派。山水画和水墨写意画法盛行,涌现出许多不同风格的流派。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文人画的题材多为梅、兰、竹、菊、高山、渔隐之类,文人借描绘目之所及的自然景物写心灵感受。他们眼中的梅、兰、竹、菊、高山、

  • 宋真宗泰山封禅之后,为何再也没有去泰山封禅的皇帝?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宋真宗,泰山封禅,文史百科

    宋真宗在位期间,干了不少劳民伤财的事情,沉溺封禅便是其中一件。当时的宰相王钦若看出宋真宗好大喜功,便建议真宗举行封禅,这件事对于宋真宗来说当然高兴,但他又自知自己分量不够,担心官员反对。结果宋真宗直接伪造天书,让封禅之行名正言顺,还带着百官一起上泰山。但这件事大家都心知肚明,是一场虚伪的闹剧,至此宋

  • 曹操历来是生性多疑,那么谁才是他最为信任的文臣武将?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曹操,文臣武将,文史百科

    东汉末年月旦评创始人之一的许邵评价曹操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这句评语用在曹操的一生实在是准确无疑,东汉末年又是一段持续几十年的乱世,所以曹操也被称为“乱世之奸雄”。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奸雄的本意就是奸诈的英雄,其实曹操除了奸诈之外,能在乱世之中不断地发展壮大,直到统一

  • 据西周《周礼·春官》记载,八音分类法具体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西周,八音分类法,文史百科

    西周时期,中国形成了独有的以制作材料为依据的乐器分类方法,即“八音”分类法。八音分类法具体是什么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据《周礼·春官》记载,“八音”为“金、石、土、革、丝、木、匏、竹”。材质不同,乐器的声音效果也大不相同。“八音”乐器的制作材料包括植物、动物、金属和石材,

  • 项羽真是有勇无谋吗?史记中为何把他放在十二本纪里面?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项羽,史记,文史百科

    项羽(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字籍,秦末下相(今江苏宿迁)人,楚国名将项燕之孙,他是中国军事思想“兵形势”代表人物(兵家四势:兵形势、兵权谋、兵阴阳、兵技巧),堪称中国历史上最强的武将之一,古人对其有“羽之神勇,千古无二”的评价。在史记中把他放在十二本纪里面,其他都是皇帝,可以看出来汉初对

  • 人们在受伤的时候,唾液真的能帮助伤口愈合吗?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唾液,伤口,文史百科

    日常生活中我们难免会碰到手指被划伤的场景,这个时候很多人会下意识地舔一舔伤口,以起到简单的消毒作用。很多时候我们也会看到,野生动物或者家养的猫狗,在受伤的时候都会舔舐伤口。然后问题来了:唾液真的能帮助伤口愈合吗?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唾液的组成要了解唾液的作用,我们首先需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