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在北宋群星璀璨的政治舞台上,丁谓如何成功复职丞相?

在北宋群星璀璨的政治舞台上,丁谓如何成功复职丞相?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3256 更新时间:2023/12/5 2:01:04

在北宋群星璀璨的政治舞台上,丁谓李迪不仅都是宰相,而且是在丁谓成功将寇准排挤出朝之后,先后被任命为宰相的。状元出身的李迪比较正派,又是寇准一条线上的人,所以和丁谓共事不久,两人矛盾就开始激化,并很快闹得不可开交。李迪气愤不过,不仅当众责骂丁谓,而且举起手板要揍他。丁谓躲避及时,才没有挨板子。宰相在朝房大打出手,不管是真心还是假意,在场的人当然会劝和。但李迪坚决不与丁谓和好,执意要吵到皇帝面前,请他断个公道。这是天禧四年(1020年)十一月丙寅日清晨发生的事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李迪一大早就动手打人,是有原因的。有刘皇后撑腰的丁谓极端专权,大事小事都不跟李迪商量,好像中书省[注:概况古代官署名。魏曹丕始设,为秉承君主意旨,掌管机要、发布政令的机构。沿至隋唐,遂成为全国政务中枢。隋代因避讳改为“内史省”或“内书省”,唐代先后曾改称西台、凤阁、紫薇省,旋复旧称。]是他家开的私店,什么都是他一个人说了算。最让李迪不能容忍的是归中书省管辖的人事任免,丁谓不仅不开常委会讨论研究,而且连个招呼都不打,就直接下文件宣布了。李迪名义上是宰相,实际上却是聋子的耳朵—摆设。比如前一天讨论东宫官属时,丁谓在拟订的方案中,只让李迪兼任左丞,而按照以往惯例,宰相是绝对不可以兼左右丞的。同时,李迪的旧任也该升为尚书,丁谓专门打压李迪,让李迪无法忍受。李迪当时就变色而起。但丁谓还是我行我素,执意上报这一方案。

到了丙寅日,丁谓又提拔心腹林特为枢密副使,而林特去年刚升了右丞,今年又改尚书、入东宫,都是丁谓一手操纵的,李迪气不过,要打丁谓,丁谓跑得快才躲掉了。同事劝解之后,一起进了长春殿,宋真宗居然叫宦官捧出文书,喜滋滋地对大家说:“这是各位爱卿兼任东宫官的任命书。”这不是有意往李迪的伤口上撒盐吗?李迪当即情绪激动地叫了起来:“我不敢接受这一任命!”不等宋真宗开口,李迪又一一揭发丁谓奸邪弄权的罪状。他说:“丁谓欺上瞒下,玩弄权术,拉拢包庇林特、钱惟演而嫉恨寇准。林特的儿子在任上未经审理而致人死亡,却逍遥法外,寇准无罪而遭贬斥,奸臣钱惟演是丁谓的姻亲,曹利用、冯拯结党营私,祸根都在丁谓身上。我请求和丁谓一起被罢免,交御史台[注:御史台中国东汉至元设置的中央监察机构。秦及西汉御史属御史大夫府。御史大夫佐丞相理国政,兼管监察。下有两丞,其一为御史中丞,又称中执法,具体掌握监察权力。]审查!”

李迪孤注一掷,不仅对丁谓及其党羽进行了总声讨,而且自甘下狱接受审查,勇气虽然可嘉,但打击面毕竟大了些,势必会使自己陷于孤立无援的境地。同时,李迪也没有顾及宋真宗当时的身体状况,只顾自己一吐为快,却不想对面坐着的,是一位已上年纪、身体也不怎么好的皇帝,自己一口气点那么多高干的名,语速又像开机关枪一样快,他哪有耐心全部听进去并用心思考?被闹得心烦意乱、头昏脑涨的宋真宗,果然失去了主持公道和分辨是非的能力,于是不分青红皂白,索性各打五十大板,把李迪和丁谓两个宰相都给免了:李迪降为郓州知州,丁谓降为河南知府。

事情如果到此为止,虽然会给人留下玉石俱焚的遗憾,但李迪“舍得一身剐,敢把权相拉下马”的目的最终还是达到了。然而几天之后宣布的结果,却是丁谓留任原职,李迪一个人被罢相!李迪采取极端手段,绝地反击,本想把丁谓扳倒,结果对手安然无恙,却把自己打得头破血流、遍体鳞伤!

出现这一戏剧性变化的原因是:罢相制书未正式公布之前,李迪和丁谓都加紧活动,试图恢复相位。丁卯日,李迪先后找了真宗和皇太子。而丁谓不仅自己积极活动,图谋再回中书省任职,而且他的党羽、长期担任皇帝机要秘书的钱惟演也怕丁谓一出京自己会失去援助,于是在宋真宗面前极力替他说好话,说契丹使者将至,宰相不宜变更,同时假意请求留下李迪。晚年长期患病、经常忘事且情绪老是波动不定的宋真宗,此时怒气已消,便答应让丁谓和李迪官复原职。然而,戊辰日,事情又有变化,宦官最终传达的诏令是丁谓任河南知府,李迪出任郓州知州。

己巳日,丁谓进宫,皇帝谈起前几天他和李迪争执之事时,李迪没有任何行动。他很可能一直被蒙在鼓里,不知道自己有复职的可能,否则很难理解,在这个时候,他为什么如此麻木不仁、无动于衷?在专制时代,祸福往往取决于消息的灵通与否,在此方面,丁谓比李迪自然具有更多的优势,因为他有刘皇后和钱惟演等人相助;而过于正直的李迪,因平时总是认死理,把愿意并有条件提供这种信息的人得罪光了,关键时刻没有人能拉自己一把,哪怕通个风报个信。

丁谓说,不是我故意争执,是李迪怨恨我,我愿留任复职。宋真宗听了丁谓的表态后,并没有表示任何意见,只是礼节性地给丁谓“赐坐”,也就是让他坐下来说话。真宗此举,既可认为是默认了丁谓的请求,也可理解为暂时不讨论这个话题。碰到这种尴尬事,稍有自尊心的人都会感到难堪,脸皮薄的人甚至会羞得无地自容,立马僵在那儿。然而丁谓这个官场老油条,一点也不慌张,他作出的直接反应就是,认定宋真宗完全同意了他的请求,答应他留下来继续做宰相,因为皇帝身边的工作人员要去搬墩子给他坐时(他们显然认为真宗没有答应丁谓的请求),他便回过头,十分霸道地提醒他们:“皇帝已经发话,恢复我的职务。”言下之意他是宰相,墩子配不上他的高贵屁股。工作人员只好给丁谓换来了杌子。杌子既不是太师椅也不是皮沙发,而是一条非常普通的小方凳,无非比墩子多了几条腿儿而已。宋真宗的沉默和丁谓的霸道却给了旁人一个暗示:丁谓已经复职了。丁谓正是恰到好处地利用了杌子这一木头道具,自己给自己恢复了宰相职务。

既然丁谓已经“复相”,给他的诏书也就不了了之,而让李迪任郓州知州的诏令仍然下发了,且要“即时赴任”。相比之下,李迪既没有丁谓的皮厚和霸道,在政治斗争中又不懂得适时变通,总是一味地孤注一掷,最后只能使自己孤立无援,不得不灰溜溜地去郓州做知州。虽然丁谓的做法不足褒奖,甚至有些“不仗义”,但李迪落得如此下场也不仅仅是因为遭到丁谓这类“横行霸道”人的排挤这么简单的了。职场上鱼龙混杂,我们无法决定遇到什么样的对手,要想自保,学会变通才是远离职场“冷宫”的黄金宝典。

标签: 北宋丁谓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张皇后给人的感觉是雍容华贵,但在影视中是什么形象?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张皇后,影视,文史百科

    历史上,唐肃宗李亨的老婆,也就是张皇后,是被李辅国杀死的。且不说她跟李辅国之间有什么恩怨。张皇后给人的感觉是雍容华贵,在最新的电视剧中说她跟史思明比较暧昧,而且还非常心狠手辣,关于这些,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把控朝政张皇后的老家是邓州向城(今属河南)。她一出生也算是皇亲国戚吧

  • 曹操在写给孙权的信中,为何说赤壁之败并非是周瑜的火攻?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曹操,孙权,文史百科

    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写道:“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当年曹操率八十万大军南下征蜀国,孙刘联军仅以三万人打败曹军,当年的孙刘总指挥正是雄姿英发,羽扇纶巾的周公瑾,成了一时佳话,可曹操却为此写信给孙权,告诉孙权赤壁之败并非是周瑜的火攻,而是曹军有疾在身。曹操这封信使得赤壁之战的内幕变得

  • 在咸丰皇帝的统治期间,清朝国本受到了怎样的动摇?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咸丰,清朝,文史百科

    咸丰三年正月初八日,咸丰帝下诏罪己,略谓:朕为天下生民主,不能察吏安民,致令盗贼肆行,闾阁惊扰。兴言及此,寝馈难安。每念生民涂炭,抚育无方,即再三引咎自责,亦属空文。惟有恐惧修省,叩吁昊苍,宥予之辜,拯我穷黎。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咸丰帝承认自己“不能察吏安民”、也“抚育无方

  • 古代都是重农轻商,但清朝却出现了哪几位传奇性的巨贾?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清朝,巨贾,文史百科

    在古代封建社会都是重农轻商,尽管古代商贾在社会上的地位较低,可是商业仍然是致富最快、极富有魅力的一个行业,以至于每朝每代都会出现几位传奇性的巨贾,他们腰缠万贯、富可敌国。他们所经历的财富故事都给后人留下了许多值得品味、值得思索、值得借鉴、值得发扬的东西。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 《清明上河图》主要描绘北宋汴京城,它泄露了哪些军事机密?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清明上河图》,北宋,文史百科

    《清明上河图》作者张择端,是一位现实主义的画家,我们看他的《清明上河图》时,都被这幅画的真实性深深感染,但是,就是这副画,泄露了北宋的军事机密,这是什么原因呢? 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清明上河图》描绘的,是北宋都城汴京,在清明时节繁华热闹的景象。清明上河是当时的民间风俗,像

  • 很多人都会骂郑袖祸国殃民,但楚怀王真的没有错吗?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楚怀王,郑袖,文史百科

    《左传》的开篇就是关于是郑武公老婆乱政的故事。历史用事实告诉后人"找老婆要擦亮眼",不过估计皇帝不爱看史书,所以后宫乱政的事层出不穷,今天小编给大家介绍这位呢,在后宫中混得可谓是如鱼得水,她就是楚怀王的老婆郑袖。当然她混得好不仅是长得很漂亮,她还很有心机。不过就算有个缺点,善妒,这个缺点放大了就是别

  • 嘉庆给世人以懦弱形象,难道真是因为他的政治无能吗?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嘉庆,政治,文史百科

    清朝的开始还算是好一些,但是从乾隆后期开始,就世风日下,一天不如一天了,上面的政策下面没人执行,每天就是打酱油,混日子,捞钱拍马屁,就这样的朝代不衰败才是不正常的!要说皇帝总得有点手段去治理群臣,就像是朱元璋,能干就干不能干的老子全给你们杀了,康熙以德服人,用自己的手段保境安民。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

  • 同样是刘备麾下的五大猛将,关羽为何一直瞧不上黄忠?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关羽,黄忠,文史百科

    虽然“五虎上将”是民间的说法,但既然有这个说法,就肯定有其出处;其实这个出处还是来自于《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在《三国志》中,陈寿是这么评价刘备麾下的五大猛将的:“关羽、张飞皆称万人之敌,为世虎臣马超阻戎负勇黄忠、赵云强挚壮猛,并作爪牙,其灌、腾之徒欤?”也因此,后人就将关羽、张飞、马超、黄忠和赵云并

  • 古代是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古代的纺织技术有多厉害?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古代,纺织技术,文史百科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养蚕缫丝的传统,古代中国更是一个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那么古代的纺织技术有多厉害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在遥远的秦汉时期,纺织品一直是贸易活动中绝对的主角。初中历史课本里张骞开辟的通商要道也被命名为“丝绸之路”。汉代发达的纺织业得益于先进成熟的技术。作为世界上

  • 在古代的科举考试中,举人相当于是现在的什么学历?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古代,举人,文史百科

    说到古时候的科举,想必大家应该都知道,举人,进士和状元,还有什么秀才什么的。这些都是对于科举考试人员的一种区分,就好比现在的本科,专科。那么在古代,举人相当于是现在的什么学历呢?进士呢?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官呢?想必很多人都不是很清楚吧?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举人相当于什么学历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