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魏晋时期诞生了许多文艺大家,其中最著名的才女有哪三人?

魏晋时期诞生了许多文艺大家,其中最著名的才女有哪三人?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3256 更新时间:2023/12/15 7:45:17

魏晋时期,国家政权更替频繁,思想自由开放。文化上得到了巨大的发展,文学、思想、美术、书法、音乐都诞生了影响后世的大家。人们对人物的品评由道德风范转向人物外貌,进而发展到人物的精神气质。这一时期也出现了很多有才貌双全、蕙质兰心的才女,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魏晋三大才女蔡文姬、左棻和苏蕙。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第3位 苏蕙

苏蕙,字若兰,是陈留县令苏道质的三女儿。苏蕙从小天资聪慧,三岁学写字。五岁学读诗,七岁学作画,九岁学刺绣,十二岁学织锦。及笄之年,出落成姿容美艳的书香闺秀,提亲的人络绎不绝,但所言皆属庸碌之辈,无一被苏蕙看上苏蕙十六岁那年,跟随父亲游览周原名刹阿育王寺,在寺西池畔看到有位英俊少年仰身搭弓射箭, 弦响箭出,飞鸟应声落地;俯身射水,水面飘出带矢游鱼,真是箭不虚发。池岸有一出鞘宝剑,寒光闪亮,压着几卷经书。若兰顿生仰慕之情,攀谈中知此一少年即是窦滔。双方父母作主窦滔与苏蕙,遂于前秦建元十四年结为夫妻。

北朝前秦著名才女苏若兰,用一腔幽情创制的“璇玑图”真能称得上千古之绝唱,享誉古今。虽说当时南方因天时地利,才子才女多如过江之鲫,然而北国仅以一个才貌俱佳的苏若兰,就足以使他们黯然失色,真可谓是月明中天,群星失灿。多才多艺的苏蕙还是一个多产的女诗人。有文记她除《璇玑图》诗文外。还有诗著五千多首,可惜都已散佚,无人搜集。

自她以后,千多年来,历代不少文人学士,也创制了许 多回文诗词,如南朝齐的王融,唐代的藩孟阳、张荐,宋代的王安石、苏轼、李禺,明代的汤显祖、张芬,清代人张淮、邱琼山、谢默卿等,也都写过多首回文诗。但能象苏若兰的《璇玑图》能读出几千首的。不过,后人的回文诗词也有创 新:有的诗词可随句倒读;有的词点破原句,倒读构成同体词;也有将诗句倒读后变成一诗词的,难 度逐渐加深。后来的回文诗词不论有几多变新,苏若兰总是他们的蒙老师。

第2位 左棻

左棻(?—300年),出土墓志作左棻,字兰芝,齐国临淄人,西晋诗人。少好学,善属文。为晋武帝贵人。今存诗、赋、颂、赞、诔等20余篇,大都为应诏而作,《离思赋》最著名。原有集,已失传。左棻自幼好学,善于写文章,名声仅次于其兄长左思。左棻才华横溢,尤其擅长诗文。兄妹俩还有个共同缺点,就是长相丑陋。因为左思,左棻的名声也渐渐流传于文学界,有一天就传到晋武帝司马炎耳朵里。这位皇帝本是好色荒淫之徒,却把丑女左棻纳入后宫,只为她的“诗人”身份。

左棻虽不受宠,但还得完成作为才女“作诗作赋”的义务,扮好一个文学摆设的角色。宫廷中有什么红白喜事,左棻总是要受命写些或者感人或者华丽的诗赋。事实上,左棻更像是一位宫廷御用诗人,而不是嫔妃。

左棻存有诗、赋、颂、赞、诔等20余篇,大多为应诏而作。在她受命而写的那些诗赋中,虽也不乏情真意切之作,但岂能摆脱得了应景的形式之作?所以,对于左棻来说,承受的是双重痛苦。首先,从女人的角度来说,她既没有得到真挚的爱情,也没有得到普通夫妻间的日常恩爱。其次,从诗人的角度来说,她没有创作的自由,总得写些命题应景之作。从进宫起,左棻始终过着没有自由、郁郁寡欢的生活。后来,晋武帝去世,晋朝落入他的儿媳贾南风之手。西晋的宫廷中依旧充满了荒淫与奢靡,谋杀与争斗。虽然史书并无记载之后左棻的生活,但其晚景的凄凉落寞,也大致可以想象。

第1位 蔡文姬

蔡琰,字文姬,又字昭姬。生卒年不详。东汉陈留郡圉县(今河南开封杞县)人,东汉大文学家蔡邕的女儿。蔡文姬为人博学多才而又精通音律,早期嫁给河东卫仲道,卫仲道早亡,二人又没有子嗣,于是蔡琰回到自己家里。兴平二年(195年),中原先后有董卓李傕等作乱关中,匈奴趁机劫掠,蔡琰被匈奴左贤王掳走。蔡琰在北方生活了有十二年之久,并生下两个孩子。

建安十一年(207年),曹操向来喜爱文学、书法,常与蔡琰的父亲蔡邕有文学、书法上的交流。曹操见蔡邕没有子嗣,用金璧从匈奴那里将蔡琰赎回来,并将蔡琰嫁给董祀。而后董祀犯了死罪,蔡琰去找曹操给董祀求情。当时曹操正在宴请公卿名士,对满堂宾客说:“蔡邕的女儿在外面,今天让大家见一见。”蔡琰披散着头发光着脚,叩头请罪,说话条理清晰,情感酸楚哀痛,满堂宾客都为之动容。但曹操却说:“可是降罪的文书已经发出去了,怎么办?”蔡琰说:“你马厩里的好马成千上万,勇猛的士卒不可胜数,还吝惜一匹快马来拯救一条垂死的生命吗?”曹操终于被蔡文姬感动,赦免了董祀。

标签: 魏晋才女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在北宋群星璀璨的政治舞台上,丁谓如何成功复职丞相?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北宋,丁谓,文史百科

    在北宋群星璀璨的政治舞台上,丁谓与李迪不仅都是宰相,而且是在丁谓成功将寇准排挤出朝之后,先后被任命为宰相的。状元出身的李迪比较正派,又是寇准一条线上的人,所以和丁谓共事不久,两人矛盾就开始激化,并很快闹得不可开交。李迪气愤不过,不仅当众责骂丁谓,而且举起手板要揍他。丁谓躲避及时,才没有挨板子。宰相在

  • 张皇后给人的感觉是雍容华贵,但在影视中是什么形象?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张皇后,影视,文史百科

    历史上,唐肃宗李亨的老婆,也就是张皇后,是被李辅国杀死的。且不说她跟李辅国之间有什么恩怨。张皇后给人的感觉是雍容华贵,在最新的电视剧中说她跟史思明比较暧昧,而且还非常心狠手辣,关于这些,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把控朝政张皇后的老家是邓州向城(今属河南)。她一出生也算是皇亲国戚吧

  • 曹操在写给孙权的信中,为何说赤壁之败并非是周瑜的火攻?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曹操,孙权,文史百科

    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写道:“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当年曹操率八十万大军南下征蜀国,孙刘联军仅以三万人打败曹军,当年的孙刘总指挥正是雄姿英发,羽扇纶巾的周公瑾,成了一时佳话,可曹操却为此写信给孙权,告诉孙权赤壁之败并非是周瑜的火攻,而是曹军有疾在身。曹操这封信使得赤壁之战的内幕变得

  • 在咸丰皇帝的统治期间,清朝国本受到了怎样的动摇?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咸丰,清朝,文史百科

    咸丰三年正月初八日,咸丰帝下诏罪己,略谓:朕为天下生民主,不能察吏安民,致令盗贼肆行,闾阁惊扰。兴言及此,寝馈难安。每念生民涂炭,抚育无方,即再三引咎自责,亦属空文。惟有恐惧修省,叩吁昊苍,宥予之辜,拯我穷黎。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咸丰帝承认自己“不能察吏安民”、也“抚育无方

  • 古代都是重农轻商,但清朝却出现了哪几位传奇性的巨贾?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清朝,巨贾,文史百科

    在古代封建社会都是重农轻商,尽管古代商贾在社会上的地位较低,可是商业仍然是致富最快、极富有魅力的一个行业,以至于每朝每代都会出现几位传奇性的巨贾,他们腰缠万贯、富可敌国。他们所经历的财富故事都给后人留下了许多值得品味、值得思索、值得借鉴、值得发扬的东西。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 《清明上河图》主要描绘北宋汴京城,它泄露了哪些军事机密?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清明上河图》,北宋,文史百科

    《清明上河图》作者张择端,是一位现实主义的画家,我们看他的《清明上河图》时,都被这幅画的真实性深深感染,但是,就是这副画,泄露了北宋的军事机密,这是什么原因呢? 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清明上河图》描绘的,是北宋都城汴京,在清明时节繁华热闹的景象。清明上河是当时的民间风俗,像

  • 很多人都会骂郑袖祸国殃民,但楚怀王真的没有错吗?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楚怀王,郑袖,文史百科

    《左传》的开篇就是关于是郑武公老婆乱政的故事。历史用事实告诉后人"找老婆要擦亮眼",不过估计皇帝不爱看史书,所以后宫乱政的事层出不穷,今天小编给大家介绍这位呢,在后宫中混得可谓是如鱼得水,她就是楚怀王的老婆郑袖。当然她混得好不仅是长得很漂亮,她还很有心机。不过就算有个缺点,善妒,这个缺点放大了就是别

  • 嘉庆给世人以懦弱形象,难道真是因为他的政治无能吗?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嘉庆,政治,文史百科

    清朝的开始还算是好一些,但是从乾隆后期开始,就世风日下,一天不如一天了,上面的政策下面没人执行,每天就是打酱油,混日子,捞钱拍马屁,就这样的朝代不衰败才是不正常的!要说皇帝总得有点手段去治理群臣,就像是朱元璋,能干就干不能干的老子全给你们杀了,康熙以德服人,用自己的手段保境安民。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

  • 同样是刘备麾下的五大猛将,关羽为何一直瞧不上黄忠?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关羽,黄忠,文史百科

    虽然“五虎上将”是民间的说法,但既然有这个说法,就肯定有其出处;其实这个出处还是来自于《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在《三国志》中,陈寿是这么评价刘备麾下的五大猛将的:“关羽、张飞皆称万人之敌,为世虎臣马超阻戎负勇黄忠、赵云强挚壮猛,并作爪牙,其灌、腾之徒欤?”也因此,后人就将关羽、张飞、马超、黄忠和赵云并

  • 古代是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古代的纺织技术有多厉害?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古代,纺织技术,文史百科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养蚕缫丝的传统,古代中国更是一个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那么古代的纺织技术有多厉害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在遥远的秦汉时期,纺织品一直是贸易活动中绝对的主角。初中历史课本里张骞开辟的通商要道也被命名为“丝绸之路”。汉代发达的纺织业得益于先进成熟的技术。作为世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