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李斯被腰斩的时候,为何满朝文武竟无一人为他求情?

李斯被腰斩的时候,为何满朝文武竟无一人为他求情?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4004 更新时间:2023/12/9 2:57:33

李斯是秦朝著名的丞相,伟大的政治家、书法家,秦王嬴政在位期间,他出谋划策,深受赏识。李斯对秦国中央集权的建立起了很大的作用,只可惜他“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因一念之差,不仅断送了自己的性命,还牵连三族,毫不夸张地说,他的一念之差将秦朝推向了万劫不复的深渊。

按理说,一个为国家做出了这么大贡献的人,就算做错了事,也该有人出来替他说话才是,可为何李斯被腰斩的时候满朝文武,无一人为他求情?我觉得可以用六个字来概括:不敢、不愿、不能。接下来就围绕这六个字来解析其中的缘由。

不敢,是因为给李斯求情只会让自己陪葬

李斯是被赵高以谋反罪陷害而死。秦始皇死后,赵高用“三劝”法将李斯说动,合谋篡改了秦始皇遗诏。秦二世胡亥上位后,秦朝已经成了赵高的天下,赵高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小人,非常卑鄙,心狠手辣,秦始皇在世时,他就已经有了叛乱之心,只是赵高藏的比较深。

始皇在世的时候,他不敢太猖狂,比较收敛,直到他和李斯、胡亥三人篡改诏书的那一刻起,他丑恶嘴脸彻底暴露。赵高之所以会扶持胡亥上位,因为他知道这会是个傀儡皇帝,如此,他才有机会手握大权,此时,是赵高势力最强的时候,权倾天下,没人敢得罪,大家都怕他。

秦始皇去世后,朝中那些敢于直言的勇士基本都已经被赵高处理掉了,留下的大都是对他顺从的人,在此情景之下,为李斯求情,无疑是自寻死路,所以,满朝文武没人敢为他求情。

不愿,是因李斯得势的时候得罪的人太多

秦始皇能成功灭六国,完成大一统,李斯功不可没,不过,也因此埋下了祸根。李斯原本只是一个普通的百姓,因为秦始皇赏识,一跃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做丞相期间,他给秦始皇出谋划策,“统一六国”的策略得罪了六国的人,虽然六国的君臣都归顺了秦朝,但是亡国之恨,他们永远都不会忘记。

其次,“焚书坑儒”,李斯既是倡导者,也是实施者,得罪了百姓,以及“第一个攻打韩国”等这些策略都是李斯提出来的,所以,李斯得势之时得罪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群人。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和赵高勾结在一起害死了得民心的公子扶苏,大家对他可谓是恨之入骨,自然不愿为他求情。

不能,是因为在严肃的秦律面前人人平等

有一句话叫“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我觉得用在李斯身上再恰当不过。李斯是被赵高以谋反罪给害死的,因为秦二世胡亥是一个傀儡皇帝,只知道宴饮作乐,有一次,秦二世正在寻欢作乐之时看到李斯等人上书,兴致被打断了,恼羞成怒,以莫须有的罪名将李斯给逮捕了起来。此时的赵高,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早就有预谋要将李斯害死,只是一直没瞅准机会,这一次的机会刚好被他抓住。

在狱中,李斯曾多次上书要求见秦二世,都被赵高给扣留了下来,然后赵高添油加醋给李斯和他的儿子李由扣了一顶大帽子:谋反。事实上李斯并没有动过谋反的心思,完全是被赵高给诬陷了,但是,为了逼迫李斯,赵高在狱中对他严刑拷打,实在忍受不了酷刑的李斯只好屈打成招,承认了自己的“罪行”。

公元前208年,李斯被腰斩,据史书记载,他死得很惨,先是被人在脸上刺字,然后割掉了鼻子,砍头之后被腰斩的,他的亲人也因此全部被牵连,虽然为秦国做出了很大贡献,但晚年却名节不保,实在令人惋惜。

大秦法律威严,皇帝的圣职没人敢违抗,而且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即便皇帝的儿子犯了罪也和老百姓一样要接受处罚,所以,在严肃的秦律面前,没有人能为李斯求情,否则就是对抗法律。基于以上三个原因,才导致李琪在被腰斩时满朝文武大臣无一人为他求情。

其实李斯在坐上丞相之位时,就曾设想过自己从一个平民百姓,一跃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等待他的将会是怎样的结局呢?他想到了“盛极必衰”,或许当时的李斯认为自己晚年最多被免去职位,做一名普通百姓,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自己会落到这么悲惨的下场。

倘若李斯当时不与赵高勾结,而是专心辅佐公子扶苏上位,等待他的,或许将是另一种结局,不过,即便有再多的假设,也只是假设而已,一失足成千古恨,可悲可叹,他的悲剧也给后人敲了一个警钟:多行不义必自毙,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标签: 李斯腰斩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关于徐福东渡的最终归宿,最有可能的解释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徐福,东渡,文史百科

    秦始皇晚年,信奉长生不老之术。为追求长生不老,秦始皇派徐福等人出海寻找仙药。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数年之后,徐福归来,因无仙药,怕秦始皇责罚。便谎称已到达仙山附近,只因大鱼挡路无法成行。秦始皇对徐福将信将疑,决定亲自前往蓬莱一探究竟。秦始皇此次前住蓬莱,一方面是巡视天下,一方

  • 在澶渊之盟之后,辽国对宋朝上缴岁币提出了什么要求?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澶渊之盟,辽国,文史百科

    澶渊之盟,指北宋与辽朝(契丹)之间订立的和约。在澶渊之盟之后,辽还进一步提高了对宋朝上缴岁币的要求史称“重熙增币”。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辽萧太后与辽圣宗耶律隆绪以收复瓦桥关(今河北雄县旧南关)为名,亲率大军深入宋境。萧挞凛攻破遂城,生俘宋将王先

  • 刘贺出自于汉武帝一系,为何却说他可谓是势单力孤?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刘贺,汉武帝,文史百科

    刘贺的祖父是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刘彻。他的祖母就是汉武帝特别宠爱的中山(今河北定州)美女李夫人。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史载李夫人“妙丽善舞”,曾被其兄音乐家李延年称为倾国倾城的“佳人”——“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汉书》卷九七上《外戚传上》,北京:中

  • 刘备本应向孙权展开报复性的进攻,为何选择第一时间称帝?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刘备,称帝,文史百科

    东汉末年群雄并起,自称汉室后裔的刘备在涿郡起兵镇压黄巾起义,跟在他身旁的就只有两个结拜兄弟关羽和张飞,这两个人不仅武力超群而且对刘备忠心耿耿,曹操数次想要招揽关羽都被他拒绝,一直跟随着刘备四处飘零也没有怨言。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在赤壁之战后,刘备终于有了稳定的时间发育,虽然

  • 大明近三百年的历史中,哪一位名臣堪称大明第一人?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名臣,大明,文史百科

    大明近三百年的历史中,英杰辈出,比如开国的徐达、常遇春、李善长、蓝玉,比如拯救大明的于谦、改革大明的张居正、几近圣人的王阳明,抗倭的戚继光,儒家完美化身的海瑞,再如明末的孙承宗、袁崇焕、孙传庭、卢象升等等。那么,哪一位堪称大明第一人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1、论“挽狂澜于既

  • 韩侂胄被杀死于玉津园,是因为谁伪造了御批密旨?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韩侂胄,御批密旨,文史百科

    史弥远于淳熙六年(1179年)补承事郎(八品),八(1181年)年,转宣义郎,铨试第一,调建康府粮料院,改沿海制置司干办公事。十四年(1187年)举进士。绍熙二年,迁太社令。三年,迁太常寺主簿,以奉养父史浩请祠,史浩死后守丧。从庆元二年(1196年)除丧服,出任八品小官大理司直,寻改诸王宫大小学教授

  • 崇祯皇帝在大顺军进城之前,为何不像嘉庆一样拷掠百官?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崇祯,嘉庆,文史百科

    众所周知,明朝的灭亡很大原因在于后期明军缺粮缺饷,然而,当大顺军进入北京后,靠着拷打大臣,竟从文武百官身上抢得了数千万两白银,考虑到后世的“和珅跌倒,嘉庆吃饱”,一个巨贪和珅就可以使的嘉庆一朝国库殷实,为什么崇祯皇帝当时不像嘉庆一样拷掠百官,以充国库?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话

  • 吕布在临死前曾求刘备救他,刘备为何要置吕布于死地?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吕布,刘备,文史百科

    说起来,吕布曾被张飞骂作“三姓家奴”,一点也不冤,毕竟他为人反复,曾因为荣华富贵,先后背弃了丁原与董卓,更是转身将这两位前任主公给杀了。后来吕布割据一方,却因刚愎自用而被俘,曹操见吕布骁勇,本想收为己用,但这关键时刻,站在一旁的刘备来了一个神助攻,一句“明公不见布之事丁建阳及董太师乎”,就这一句话直

  • 李清照被誉为“千古第一才女”,为何却一点都不“婉约”?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李清照,婉约,文史百科

    李清照是婉约派代表人物,被誉为“千古第一才女”。但真实李清照可一点都不“婉约”,她不仅有才华,还爱喝酒,爱打马牌,还爱怼人。如果仔细比较,她比很多男人还要硬气。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李清照年少成名气,就连苏轼的大弟子晁补之都被她的才华圈粉,经常向别人安利她。她才高气也高,动不

  • 魏晋时期诞生了许多文艺大家,其中最著名的才女有哪三人?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魏晋,才女,文史百科

    魏晋时期,国家政权更替频繁,思想自由开放。文化上得到了巨大的发展,文学、思想、美术、书法、音乐都诞生了影响后世的大家。人们对人物的品评由道德风范转向人物外貌,进而发展到人物的精神气质。这一时期也出现了很多有才貌双全、蕙质兰心的才女,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魏晋三大才女蔡文姬、左棻和苏蕙。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