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刘表可是东汉皇室宗亲,他为何却没有参与围剿董卓?

刘表可是东汉皇室宗亲,他为何却没有参与围剿董卓?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3395 更新时间:2024/1/8 21:15:46

《三国演义》开篇,便是汉室衰微,天下大乱的情形,于是宦官祸乱朝纲,黄巾军起义此起彼伏。黄巾军虽然来势汹汹,却也很快便被镇压了,倒是宦官之乱一直没能解决。这个时候,后来成为了一方诸侯的袁绍,对大将军何进提出了一个建议,加剧了汉室的倾颓——他建议何进,请董卓入京,威胁太后除掉宦官。结果,此事败露,引起了宦官的反扑,于是何进被杀。这个时候,董卓到了京城,无人可以牵制,很快成为了继宦官之后,又一大害。

为了除掉董卓,各路诸侯纷纷起兵,于是有了十八路诸侯聚义。小说中对这十八路诸侯交待的非常清楚——“第一镇,后将军南阳太守袁术。第二镇,冀州刺史韩馥。第三镇,豫州刺史孔伷。第四镇,兖州刺史刘岱。第五镇,河内郡太守王匡。第六镇,陈留坟守张邈。

第七镇,东郡太守乔瑁。第八镇,山阳太守袁遗。第九镇,济北相鲍信。第十镇,北海太守孔融。第十一镇,广陵太守张超。第十二镇,徐州刺史陶谦。第十三镇,西凉太守马腾。第十四镇,北平太守公孙瓒。第十五镇,上党太过张杨。第十六镇,乌程侯长沙太守孙坚。第十七镇,祁乡侯渤海太守袁绍。”

读到此处,可能很多读者,都不约而同的发现了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这十八路诸侯中,除了袁氏兄弟,以及孙坚之外,基本上都是一些小人物,后来争与争霸的大多数诸侯,都不在其中。联系前后文,我们不难得知,这一檄文就是曹操发起的,他是第十八路诸侯。当时刘备还没有成气侯,只能依附公孙瓒而来,不能单独算作一路。至于吕布,此时还是董卓的心腹爱将,所以他们没有出现在名单中,都是非常正常的。但是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诸侯没有出现,却着实令人不解,他是谁呢?

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荆州刺史刘表。众所周知,荆州是一个非常富庶的地区,甚至是很多人避祸的世外桃源,再加上刘表本身就是汉室后裔,因此,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他都该参与这次聚义才对,可是他为什么没有参与其中呢?小编认为,可能与以下三个原因有关。

一、刘表刚上任,荆州未稳

诸侯聚义讨伐董卓一事,发生在公元190年,而刘表接替王叡,成为荆州刺史,同样发生在公元190年。如果荆州一直像后来那般富庶,刘表倒是有出兵的能力,可惜在刘表上任之前,此地割据混乱,非常难管理,当初刘表入荆州,都是单枪匹马,匿名前往的。他经过一年的时间,才在当地大族的帮助下站稳了脚跟,统一了荆州的大部分地区。然而,这个时候,讨伐董卓的联盟,却早已解散了。也就是说,就算刘表想参与其中,也有心无力。

二、刘表本身的性格

刘表是一个立意自守,而无四方之志的人,甚至算得上只求个人安稳,不太关心世事的人,因此,他在荆州站稳脚跟之后,根本不关心朝廷真正掌权的人是谁,只安心做一个本分的臣子,治理自己辖下的地区,尽自己应尽的义务。例如,公元191,董卓依旧祸乱朝纲,他曾上表举报同宗刘焉有异心。公元192年,李傕郭汜等人取代董卓,继续架空汉献帝,他也曾派使者入朝贡奉,等等。因此就算诸侯聚义之时,他有出兵的能力,大约也不会参与。

三、小说情节的需要

当然了,《三国演义》仅是一部小说,并不完全符合历史,单以讨伐董卓一事为例,真实历史上,参与其中的诸侯便仅有十三人,陶谦、马腾等人都是作者为其虚构的,那么为什么不再加一个刘表呢?小编认为,除了为了尊重历史,以及凑十八路诸侯之数外,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情节发展的需要。

孙坚得到传国一玺之后,违背盟约,退出联盟,并与袁绍翻脸,这个时候,袁绍为了抢夺玉玺,给刘表去信,让刘表在孙坚归途中进行拦截,于是有了二人结怨,以及孙坚死于刘表之手等事,如果让刘表参与了聚义,这一发展很难继续展开。

通篇分析之后,我们不难得知,刘表作为一方诸侯,作为汉室后裔,却没有参与讨伐董卓一事,既与他当时有心无力有关,也与他本身的性格有关。《三国演义》中没有虚构他参与聚义,同样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为了尊重历史,二是为了推动情节的发展。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古代离别时有折柳相赠之风俗,那么为什么要折柳相送?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文史百科

    折柳,古人离别时,有折柳枝相赠之风俗。最早出现在汉乐府《折杨柳歌辞》第一中。折柳”一词寓含“惜别怀远”之意。我国的古代,亲朋好友一旦分离,送行者总要折一支柳条赠给远行者。人们离别时折柳相送,在思念亲人、怀念故友时也会折柳寄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折柳缘由分别时为什么要折柳相

  • 都说隋炀帝得位不正,是唐初史官给的莫须有罪名吗?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文史百科

    开皇二十年(600)是文帝诞生六十周年,文帝自觉精力衰退,于是日常政务交给杨广处理,只参与重大事务裁定,自己颐养天年,改年号为仁寿,意思是仁者有寿。仁寿四年(604)七月,文帝刚过完生日不久,就病危了。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当时有种说法是贪恋皇位的杨广早已经等的不耐烦了,于是

  • 清朝时期的天地会是怎么产生的?那么其创始人又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文史百科

    说到这个“天地会”,大家第一反应应该想到的就是《鹿鼎记》里面的天地会吧?毕竟当时所处的时期就是清朝,反清复明。那么这个只是在电视剧中,在历史上真的有“天地会”这个组织吗?清朝时期的天地会是怎么产生的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鹿鼎记》大概是很多人小时候很喜欢看的一部电视剧(也

  • 华是一种衍射现象,现代科学家对太阳外面的华叫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文史百科

    日华,是大气的一种光学现象。在天空出现的半透明薄云里面,有许多飘浮在空中的六角形柱状的冰晶体,偶尔它们会整整齐齐地垂直排列在空中。当太阳光射在这一根根六角形冰柱上,就会发生非常规律的折射现象。日华内部蓝绿色外部红棕色。华是一种衍射现象,当光通过与其波长相近的小水滴时就会出现光的强弱相间分布的情况,这

  • 古代杀头为什么都要选在午时三刻动手?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文史百科

    古代杀头为什么都要选在午时三刻动手?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说起来“午时三刻”要从我们古代的计时法谈起,一天二十四小时,在古代被分成了十二个时辰,分别用十二生肖的动物做代表,这样的更容易记忆。这十二个时辰分别是: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

  • 西递镇始建于北宋时期,它为何是徽派民居建筑之典范?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文史百科

    西递镇,别称西溪、西川,隶属于安徽省黄山市黟县。始建于北宋庆历七年,素有中国古代和现代历史的衔接点、明清古民居博物馆、桃花源里人家、古民居建筑的艺术宝库等美誉。是徽派建筑、皖南村落的代表。村落空间变化韵味有致,建筑色调朴素淡雅,堪为徽派民居建筑之典范。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西

  • 租庸调制以均田制为基础,那均田被破坏会是什么后果?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文史百科

    租庸调制是以均田制的推行为基础的赋役制度,以征收谷物、布匹或者为政府服役为主,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此制规定,凡是均田人户,不论其家授田是多少,均按丁交纳定额的赋税并服一定的徭役。租庸调的制定和实施须均田制的配合,一旦均田被破坏,租庸调法则会随之失败,武周后由于人口增加,又不

  • 在明朝人眼中,像麒麟这样的神话瑞兽究竟是什么样的?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文史百科

    在中国历史上,有几大瑞兽,象征着皇家帝王们的无上权力,比如龙,凤凰和麒麟。每当上天降下这些祥瑞,自然就是举国欢腾,国泰民安的象征。但是世界上真的存在这些生物吗?古代人眼中的这些生物究竟长什么样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具体凤凰和龙有没有过这个确实无人知晓,但是麒麟这玩意还真的

  • 中堂最早出现于唐朝,它在清朝时期是什么品级的官员?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文史百科

    看过清朝影视剧的人大都对“中堂”这个称谓很熟悉,和珅、刘墉、李鸿章等都被叫做“中堂”,可见中堂并不是平庸之辈可以当得上,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那就是内阁大学士,在清朝时期为正一品官员,所以被称为中堂。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中堂这个称谓最早在唐朝开始出现,唐朝时继续使用了隋朝

  • 宋宁宗是宋朝比较出名的皇帝,但是他的出名原因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文史百科

    宋宁宗赵扩是大宋王朝的第十三代皇帝,作为宋光宗的赵惇的次子,宋宁宗最后能够顺利即位也得益于他的当时的皇后李凤娘。宋宁宗生于乾道四年的10月19日这一天的恭王府,诞生后的第二年得到了赵扩这个名字。之后的许多年,赵扩先后被封为明州观察使、英国公以及平阳郡王等,最后则被封为嘉王尔后即位为太子。赵扩成为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