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太尉和国尉的区别

太尉和国尉的区别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791 更新时间:2024/4/8 2:44:23

关于太尉,《汉书·百官公卿表》这样记载:

“太尉,秦官,金印紫绶,掌武事。”

也就是说,太尉是从秦代开始设立的官职;和丞相一样,是金印紫绶的高官;职责是掌管全国军事。这是不是历史的真实呢?古人意见就有分歧,接下来我们来就细细分辨。

一、太尉是不是秦代开始设立的官职?汉代的史学家认为是,但从晋代开始就有人怀疑。晋代学者束皙就认为太尉一职在秦代以前就有,唐代的宰相房玄龄也认为太尉设立的时间早于秦代。我们查阅史料发现,成书于秦王政九年(公元前238年)的《吕氏春秋》就有关于太尉的记载:“立夏之日, 天子亲率三公九卿大夫以迎夏于南郊, 还, 乃行赏封侯庆赐, 无不欣说, 乃命乐师习合礼乐, 命太尉赞俊杰, 遂贤良, 举长大, 行爵出禄, 必当其位”。

公元前238年,秦尚未统一六国,此时还是战国末期。所以,太尉一职并非秦代始设。

二、太尉是不是和丞相并列的高官?汉初是,秦代不是。

在秦灭六国的历次军事行动中,没有关于太尉的记载;秦代的重要朝议,也没有太尉参与的记载。秦统一天下后,和大臣讨论帝号等重大问题,我们只看到丞相和御史,还是没有看到太尉的身影。而现在已经证实,秦代是设有太尉的,那么只有一种可能,秦代的太尉并非和丞相并列的高级官员。

到了汉朝,周勃任太尉之时,太尉才和丞相一样,成为位高权重的三公之一。

三、太尉的职责是掌管全国军事?秦代不是,汉代也不是。

秦代的太尉职位不高,所以不可能是掌管全国军事的官员。而且,秦时君主对兵权的控制是非常严密的, 即使调动五十人的部队, 也需君主的同意; 就是征调县卒, 也要有国君的命令, 并盖上御玺才有效。所以,秦代的太尉绝不可能掌管全国军事。

到了汉代,太尉的地位有了显著的提升,但仍然不能掌管全国军事。在诛灭吕氏时,作为太尉的周勃, 并没有权力指挥守卫京师的北军和守卫皇宫的南军。只是在纪通带来皇帝的“符节”后,才可以进入北军, 夺取了北军的兵权。

事实上,秦代的太尉和将军类似,其主要职责应该就是带兵打仗。而西汉的太尉,也不过是皇帝的军事顾问, 太尉本身并无发兵、领兵之权。

四、太尉是先秦典籍中的国(邦)尉吗?不是。

首先要说明,先秦典籍中的国尉,其实应该写作邦尉,写作国尉,是汉初的学者为了避高祖刘邦的名讳而改写的。为了方便阅读,我们就统一写作国尉吧!

唐代的学者张守节认为二者为同一官职,《史记·白起列传》载, 昭王十四年“(白)起迁为国尉”张守节在旁边注释:“言太尉。”当代著名学者林剑鸣先生、马非百先生,也认为国尉和太尉是同一官职在不同时期的不同称谓。

但是,秦王政十年,还任命尉缭为秦国国尉,而成书于秦王政九年以前的《吕氏春秋》中记有太尉的记载,这就说明,邦尉与太尉在秦王政十年以前都已经存在,他们不是同一官职。

五、国尉是掌管全国军事的官员吗?也不是。

《商君书·境内篇》记载:

“千石之令, 短兵百人。……国封尉, 短兵千人。将, 短兵四千人。”“(攻城时)国尉分地,以中卒随之。将军为木壹(台字之误),与国正监、与正御史,参望之。”

从此处可以看到, 大将有卫队四千人, 而国尉只有一千人, 说明国尉的级别要低于大将。攻城时,国尉要亲临前线指挥作战,而将军却坐阵指挥,显然国尉职掌在将军之下。

也就是说,国尉并不是身居高位的运筹帷幄者,而是战争前线具体指挥者,其地位尚在将军之下,不是掌管全国军事的高级官员。

六、西汉初年,都有谁担任过太尉?

(一)卢绾。卢绾和刘邦是同乡同里的同学,又是同年同月同日生,关系非常密切。汉五年五月为太尉。汉五年后九月,臧荼被击杀后,卢绾被封为燕王,卸任太尉之职。之后,太尉空缺。

(二)周勃。汉惠帝六年封为太尉,直到汉文帝元年,因诛灭诸吕而迁升为丞相,卸任太尉。

(三)灌婴。汉文帝元年十月,由将军升任太尉,文帝三年升迁丞相,卸任太尉之职。之后,太尉空缺。

(四)周亚夫。周勃之子,汉景帝前元三年,由中尉升任太尉,以平叛吴楚“七国之乱”。景帝前元七年,周亚夫升迁丞相,卸任太尉之职。之后,太尉空缺。

(五)田蚡。建元元年,汉武帝登基后,田蚡以皇舅封武安侯,拜太尉。第二年,田蚡升迁丞相,卸任太尉。从此,太尉一职退出了西汉的历史舞台。

后来,汉武帝置大司马大将军以代替太尉。东汉光武帝时,又恢复了太尉之职,位列三公,掌管军事。

标签: 太尉

更多文章

  • 陈武帝陈霸先有几个儿子?陈霸先为何不传位给儿子?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陈武帝

    陈霸先是陈朝开国皇帝,虽然在位时间只有短短三年不到,但陈霸先一生做出的成就,在当时也是少有人能够与之相比。陈霸先先是帮助王僧辩平定侯景之乱,此后又击败北齐,立下大功,最终陈霸先看准机会夺取政权,开创陈朝。那大家比较好奇的是,陈霸先是有儿子的,但他死后为什么没有传位给儿子,而是让侄子陈蒨继位呢?下面就

  • 古代爵位和官位区别比较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爵位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在古代爵爷这个职位是很大的。就好比《鹿鼎记》里面的韦小宝,虽然人物是虚构的,但是韦爵爷这个职位在那摆着。但是所谓的爵位又不是官位。他们之间又有什么区别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简单的说,爵位是对一个人的功绩的认可,同时附带了很多特权,是终身制的,甚至可以承袭;官位是具体做事任

  • 望、闻、问、切中切是指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切,是指,什么,说到,这个,中国,中医,其实,还是,有特色

    说到这个中国的中医其实也还是很有特色的,中医中经常性听说的这个“望、闻、问、切”还是有很多人知道的,小时候也都学过,那么很多人也都问了,这个中医中的“望、闻、问、切”中的切具体是指什么呢?又具体有一些什么含义呢?下面一起来分析看看。1、望、闻、问、切中

  • 盘点清朝时期为王朝建设作出贡献的十位汉臣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汉臣

    作为中国最后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清共传十一帝 ,享国276年。不论是关注度还是上镜率,清朝都比其它王朝要多得多,这与清朝存在时间有关;也与王朝的贡献和腐败分不开;当然也跟是满族人建立的王朝有撇不清的干系。康乾盛世也好,同治中兴也罢,满汉的关系,都是清朝最重视处理的问题,而清朝200多年的江山,仔

  • 明太祖到明成祖时期共有几位皇后?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明太祖

    明朝(1368年―1644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传十二世,历经十六帝,享国276年。明朝的皇帝按顺序们是:明太祖朱元璋、建文帝朱允炆、明成祖朱棣、明仁宗朱高炽、明宣宗朱瞻基、明英宗朱祁镇、明代宗朱祁钰、明宪宗朱见深、明孝宗朱佑樘、明武宗朱厚照、明神宗朱厚璁、明穆宗朱

  • 明宪宗到明世宗时期共有几位皇后?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明宪宗,明世宗,皇后

    (4位皇帝分别是明宪宗朱见深、明孝宗朱佑樘、明武宗朱厚照、明世宗朱厚璁)明宪宗朱见深皇后吴氏宪宗废后吴氏,在宪宗天顺八年七月被立为皇后。先宪宗做太子时,万贵妃就已擅宠,吴后既立,想给万贵妃一个下马威,杖责了贵妃。吴后不知宪宗立她为后,绝不是喜欢她,而是万贵妃身份问题不能为后罢了,所以在刚刚杖责贵妃

  • 明穆宗到明思宗时期共有几位皇后?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明穆宗,明思宗,皇后

    明穆宗皇后李氏穆宗孝懿皇后里氏,在明穆宗朱载垕做裕王的时候,就被选为王妃。后来她为裕王生了宪怀太子。李氏在嘉靖三十七年去世,穆宗登基后,追封她为孝懿皇后。明穆宗皇后陈氏孝安皇后陈氏,是裕王朱载垕的发继任王妃,嘉靖三十七年,李氏去世,陈氏被立为王妃。穆宗登基,在隆庆元年册为皇后。陈皇后没有生子,后来

  • 盘点历史上五位结局凄惨的太子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太子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关于太子这个地位已经是非常高了,历史上有很多太子,但是并不是所有太子都是善始善终的。也有一些他们的解决还是很凄惨的。今天小编就给大家盘点一下历史上五位结局凄惨的太子,他们分别都是谁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栗太子刘荣他本是汉景帝的长子,他的母亲栗妃身份皇帝宠爱,只可惜,他

  • “宦官”称呼的历史由来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宦官

    宦官是古代被阉割后为贵族、皇族服务的男性官员。在中国也称太监、公公、内臣、内官、内珰、内侍、内竖、寺人、阉人、阉珰、貂珰、珰官、中官、中涓、涓人及中贵人等。宦官作为宫廷内侍见诸世界多个地区。古代东亚世界各国,包括中国、朝鲜、越南的皇室偏好任用宦官作为内侍。欧洲的古希腊、罗马帝国与拜占庭帝国的宫廷中都

  • 什么是墨刑?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墨刑

    “墨刑”又称黥刑、黵刑、刺字,即在脸上或其他部位刺字。墨刑属于上古五刑之一(上古五刑:墨、劓、剕、宫、大辟),乃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中使用时间最长的一种肉刑。上官婉儿受“墨刑”之后,为了遮掩痕迹,逐在额头伤痕处刺了一朵红梅,最终形成了风靡一时的红梅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