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古代汉族男子都束发吗?古人为何要束发?

古代汉族男子都束发吗?古人为何要束发?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2529 更新时间:2023/12/4 17:27:50

“束发”,是一个经常见于有关古代礼仪的词,一般指的是男子到了一定年纪就需要把头发全部扎起来,用一些物品固定住,然而很多人还是对影视形象中扎一半留一半的那种“飘然若仙”的形象念念不忘,认为那样才是美的。的确,从美不美的角度来看,束发总是更加的端正、肃穆,没有留一半更受欢迎,但实际上,全部束起来才是古代汉族男子应有的状态。

1.束发是什么

经历过清朝初期的“剃发易服”,那些宁愿失去生命也不愿意丢弃汉族传统蓄发的人,早已经不存在了,清朝末期又经历了来自列强的侵略,满清的标志辫子也被剪去,国人的形象也就逐渐现如今短发的形象靠拢。不过在此之前,“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受到这种思想影响的汉族人,是不会轻易剪掉自己的头发的,自然包括男子。

在清朝之前,汉族男孩在八九岁之前是不束发的,头发自然下垂,这就是所谓的“垂髫”;八九岁之后到十五岁,头两侧扎两个发结,就像羊角一样,名为“总角”;十五岁的时候解散总角,扎成一束但是不冠,成童;二十岁时行冠礼,成年。一般来讲,成年人的头发都是需要束起来的,至于影视剧,如果是历史剧,这样的形象自然是有问题的,不过如果是武侠或者其他,看看就好不必当真。

2.束发用的工具

再来说束发用的工具。你以为古代男子束发就是一根簪子或者一个发冠吗?太天真了,古人远比你想象的更会玩。你是否对课本上出现过的一个东汉击鼓说唱的陶俑有点印象?笑逐颜开的陶人脑袋上扎的你也一定很眼熟,那很像是现如今陕西和晋西北居民在头上缠着的头巾。这两者之间不一定就是历史传承,只能说很像,至于是否是代代相传,还得找一找它们之间的历史联系。

幞(音扶)头,是一种包裹头部的纱罗软巾,隋唐时期男子的普遍服饰,因为用料通常为青黑色,又名乌纱,所以也俗称“乌纱帽”。幞头当然也是不断发展的,相传幞头原名“帕头”,始于北周武帝时期,到了唐朝改成幞头,而材质也在变化,因为原本用纱罗太软,所以后来不断进行改进,加入桐木片、铜、铁丝,又将样子进行改造,所以也就有了平式幞头、软脚幞头、结式幞头等各种分类。

另外的簪、冠、冕等都可以用来束发,只不过根据时代的不同,还有身份地位、日常生活方式等的不同,也不是所有人都可以用的。而且,男子同样也有追求美的权利,还记得《水浒传》中头上戴花的“钢铁好汉”们吗,宋朝时期簪花可不仅仅是女孩子的专属,男子同样乐此不疲,这可是由皇帝引领起来的时尚潮流,还有官方出品的规定,试问这种情况下,能不流行起来吗?

3.为什么要束发

最后来说说为什么要束发。这其实有很多方面的影响,今天简单说说其中两个。第一个,古代农耕生活,如果头发垂落下来会非常不利于日常的工作,不好打理,因此将头发束起来,再加上一些头巾之类的让头发全部“藏”起来,就完全不用担心头发会挡住眼睛,阻碍工作了。另外这样还能够保证夏日不会太热,冬天头部不会受凉,非常实用。

第二点,区分。中原地区与游牧民族们是有区别的,孔子的那句“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就是很好的例子,“被发”与“左衽”都是异族的标志,是一种落后不明的社会状态,为了有所区别,自然要束发右衽,更何况,真正去找一找披发和束发的图片来看,披发虽然有现代的飘逸美,但是束发却更令人感到精神焕发,是一种很饱满的状态。

当然了,也不是所有人都会这样,很多时候为了表示对黑暗社会的抗拒,或者遭受了重大的打击,有些人也会散发,还有一个“明朝散发弄扁舟”的白大大,如此的狂放不羁,一般人也是不会做的。

标签: 束发

更多文章

  • 三国曹魏四位征西将军分别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征西将军

    魏国(220年12月11日266年2月8日)是三国时期割据政权之一,后世史家多称曹魏。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宋书·百官志上》:“四征,魏武帝置,秩二千石。黄初中,位次三公。汉旧诸征与偏裨杂号同。”在曹操掌权之后,四征将军,也即征东将军、征西将军、

  • 盘点清朝9位“抚远大将军”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抚远大将军

    “抚远大将军”,是清朝设立的武职,在清朝出过9位“抚远大将军”,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他们分别是谁,有何功绩,以及结局如何。一、爱新觉罗·鄂扎鄂扎的祖父,就是大名鼎鼎的豫亲王多铎。他一开始承袭父亲信郡王的爵位,康熙十四年,被任命为抚远大

  • 与康熙帝合葬的5个女人分别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康熙帝

    康熙六十一年,康熙皇帝于畅春园驾崩,享年69岁。雍正即位后,为父亲上庙号“圣祖”,葬于景陵。康熙是清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他一生有后妃65人,与康熙合葬的有5人,其中4人都是皇后。那么还有一个是谁?她既然不是皇后,为何又能葬入景陵地宫?一、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赫舍里氏是康熙皇

  • 苏门四学士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苏门四学士

    北宋的文坛,苏轼当然是一个不得不提的人物,不管是他的诗文还是豁达,都给了后人无数的启发。而这样一个厉害的人,当然不能没有学生,他的学生总人数可能不在少数,然而其中也有四个最为出色的,被称为“苏门四学士”。这苏门四学士都是哪几位?他们有怎样的生平事迹,各自在文坛之上又有多少的影

  • 诰命夫人是什么?诰命夫人是官职吗?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诰命夫人

    “诰命夫人”这个词,在一些古装剧或者戏曲当中会有出现,她们一般都是一些气焰很嚣张的人,做了错事却好像与自己无关,甚至倒打一耙,引起观众们的鄙弃。既然如此,诰命夫人又是一个什么样的称号,为什么她们敢这样嚣张?诰命夫人是不是一种官职,她们又是为什么能够被封为诰命夫人,有什么特权吗

  • 古代钱币为什么中间还有方孔?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钱币

    虽然现在手机支付已经非常普遍,但是大家也都是从用人民币的时代过来的,硬币大家一定都非常熟悉。而从记事开始,硬币就是圆形,不管是多大的面额都是圆形,而再去看古代的钱币,也都是圆形,除了最早期的各种不同形状。为什么硬币都要用圆形来铸造呢?古代的钱币中间,又为何要留一个方形孔呢?1.古代钱币的发展历史最开

  • “宾馆”一词的历史由来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宾馆

    出门在外,不管是旅行还是出差,因为没有固定住所,人们都会选择宾馆旅店居住,而“宾馆”这个词的确让人感觉到比较现代化,或许很多人都会认为宾馆是近现代才有的。而实际上,不管是“宾馆”这个词,还是宾馆这种建筑,在很早之前就已经有了。而在后来的发展当中,人们的

  • 蜀汉担任“前将军”官职的都有谁?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前将军

    前将军,官名。战国已有。秦因之。汉不常置。金印紫绶,位次上卿。职务或典京师兵卫,或屯兵边境。在汉末三国时期,前将军是一个地位相对较高的武将官职,仅次于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等官职。而且,在前后左右这四方将军中,前将军的排名也是高于右将军、左将军、后将军的。就蜀汉来说,公元219年七月,

  • 古代妃嫔的自称都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古代

    封建王朝本身制度严谨,等级森严。不论前朝抑或后宫,乃至王公大臣、富商大贾、平民百姓,都是等级森严,故此,称呼方面更加是不可喊错,否则轻则体罚,重则丧命。帝王在秦朝秦始皇还未统一中国之前,都自称“孤”;自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改自称“朕”,然后之后的帝王

  • 东汉末冀州牧韩馥麾下有哪些猛将?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韩馥

    韩馥,字文节,东汉末年的诸侯,冀州牧。很多人都不了解,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欣赏。东汉末年,群雄逐鹿中原。对于这些诸侯来说,除了大家熟悉的刘备、孙权、曹操、袁绍、袁术、吕布等,还有很多诸侯也曾在东汉末年留下自己的事迹。其中,韩馥来说,曾担任过东汉的御史中丞,之后被董卓派为冀州牧。东汉末年的冀州,其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