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古代打尖是什么意思?

古代打尖是什么意思?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3720 更新时间:2024/1/5 18:24:17

在古代,为了方便各地联系,亦有所谓的官话。到了现代社会,普通话成了全国的通用话语,即使是未读书识字长辈们,也能随口说出几句来。

在普通话普及的同时,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之间的交往日益密切,天南地北的人不再如同古代一般老死不相往来,故而使得各地区仍残存的方言能够为人所熟知。

在我们日的生活之中可以感受到,最受当代网友欢迎的两种方言当时四川话东北话,而其他各地的方言则由于语言不通的缘故成为当地人交流的一种手段。

不同于如今方言逐渐为普通话所侵占的现象,古代的方言要多得多,甚至同一词汇在不同地方还有着不同的含义。

就好比电视剧中“打尖还是住店”这句话经常被我们听说,但“打尖”的具体含义我们又往往不得而知。

京津方言:打尖

在电视剧中,“打尖”这一词源于京津地区的方言,其大概意思通过电视剧我们也能推断出来。

虽然每次电视剧中出现这句话,得到的答案都是“住店”,但也并不妨碍我们进行猜测。既要进客栈,又不住店,自然就是歇脚吃饭。

因此,打尖的准确意思就是行路途中吃便饭,而打尖,也是“打发舌尖”的缩写。

吃饭,除了饱肚之外,就是为了满足我们对“味”的需求。而品尝味道,自然也就要用到我们的舌头。行路途中,步履匆匆,就连吃饭都带着急促的意味,故而吃饭不叫作吃饭,要叫做“打发舌尖”,简单四个字既概括了一个动作,又表明了行人的态度。

因此,虽然只是一个简单的方言,但也包含着普通百姓的智慧在其中。

“打尖”的出处

“打尖”具体诞生于时我们不得而知,但它在历史上出现最频繁的时期,便是清初之际。

清代福格曾言:今人行役于日中投店而饭,谓之打尖。

即在旅人在行至中午的时候到饭店吃饭,就叫做打尖。因着吃饭的时候,还能有一段歇息的时间,,所以又能表示小憩的意思。

发展到后面,打尖就经常与住店同时出现。而这时的打尖也就不再单纯地指中午吃饭,而是指吃饭或者暂住一晚,住店则表示要在饭店常住几天。

如路上每逢打尖住宿,那店小二闻是上等过客,必杀鸡宰鸭。《镜花缘》第六十三回

学作品的记载,使得“打尖”这一方言不仅通过文字被传承下来,同时也传播得更为广泛。

除此之外,与“打尖”具有相同意义的一个词为“打火”。福格认为“打尖”便是由“打火”误写而来。

因为在古代社会之中,饭店并非常见之处,因此人们往往会在野外自己生活做饭,故而有“打火”一言表示休息进食。

“打尖”的其他含义

实际上,除了京津地区有“打尖”这一方言之外,其他地方也存在“打尖”的说法,只不过其含义发生了变化。

四川方言

在四川方言之中,“打尖”成为一个一个名词,指的是一种小吃,也就是后来的鸡蛋醪糟。每到了农忙时节,为了不误农时,人们便早早地前往田间劳作。

到了上午十点左右,长时间的劳作不仅使得众人饥肠辘辘,也逐渐产生了疲惫感。这时,主人家会将饱腹感极强的“打尖”送到田间,以此补充他们所消耗的体力,同时也能让他们趁此机会稍作休息。

广东方言

在广东方言之中,“打尖”又成为了一种极具贬义色彩的词语,在这里指的是插队,因此“打尖”又叫做“尖队”。

实际上,广东方言的“打尖”,并非一开始就是这个词语,而是叫作“打櫼”,与前者的读音相同。

“櫼”的意思是“楔子”。而“楔子”在汉语词典中的解释为“插在木器的榫子锋利的木片”。从本来字的含义来看,我们便能够更为轻松地了解这一词语的意思。

插队的人就如同楔子挤了进来,可谓是形象又生动。

只不过由于“櫼”字并不常见,因此演变成了另一个被经常使用的词语“打尖”。

除此之外,打尖在其他各处也有不同的含义。

但总体来说,除却广东方言之外,“打尖”一词都与歇息相关。无论是四川田间歇息的吃食,还是京津地区旅行途中到店吃饭,又或者羌族中休息时所吃的玉米馍馍,都是人们在进行一项长时间而又艰苦的活动之时,用以休息和补充精力的方式与手段。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各地人民交流日益密切,而类似于“打尖”这种在不同地区含义各不相同的词语,往往会造成不必要的误解,尤其是它成为广东方言的时刻。

因此,在我们的生活之中,会发现古时比较流行的方言,在如今社会都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更为规范的词汇与语言出现在我们面前。

虽然“打尖”这个词在如今已不被使用,但其作为方言的考察的方式,会发现各地的“打尖”虽具体含义不同,但实际仍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便表明即使在交通不甚发达的古代,人们也从未停止他们之间的文化交流。

标签: 打尖

更多文章

  • 《唐会要》作者是谁?《唐会要》内容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唐会要

    《唐会要》,宋代王溥撰,成书于宋太祖建隆二年(961年),是现存最早的一部会要。《唐会要》乃续苏冕《唐九朝会要》与崔铉、杨绍复等撰《续会要》而作,专门记录唐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政制沿革,自“帝号”始,以“四夷”终,共分514事目;细琐史事不能定

  • 袁绍巅峰时刻地盘有多大?袁绍军队有多少?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袁绍

    袁绍汉末群雄之一,在其刚刚起家的时候,只有一个渤海郡,但是袁绍经过自己打拼以及“四世三公”的这个招牌,袁绍的势力在不断的增强。到了官渡之战前,袁绍坐拥青州、冀州、并州和幽州四个州,成为了当时群雄中最强大的一股势力。那么袁绍又是如何一点点打拼出来的呢?在以袁绍为盟主的讨董之战

  • 三国曹魏曹仁、曹休、曹真三位将领的最终结局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曹仁

    曹仁濡须之战被朱桓击败曹操起兵后,曹仁跟从曹操征战四方,破袁术、攻陶谦、擒吕布、败刘备,参加官渡之战,立下汗马功劳。赤壁之战后,镇守江陵,抵御周瑜的进攻,最终弃城而走。败马超于渭南,破苏伯、田银于河间,灭侯音于宛城。在襄樊之战中,誓死镇守樊城,挡住关羽的围攻。纵观曹仁一生征战,可谓攻守兼备、智勇双

  • 《中日通商章程》内容介绍及历史影响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通商

    《中日通商章程》,全称《中日通商章程:海关税则》,为中国清朝政府和日本于1871年(清同治十年,日本明治四年)9月13日签订的条约,与《中日修好条规》同日签定。中方代表为直隶总督李鸿章,日方代表为大藏卿伊达宗城。1872年(清同治十一年,日本明治五年),日本提议修改此条约。1873年(清同治十二年

  • 宵禁令由谁发布 宵禁令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宵禁令

    宵禁令,“宵”就是夜晚,“禁”是禁止。宵禁就是禁止夜间的活动。宵禁令古已有之,特别是在战乱、灾难横行的时代,或者实在具有特殊政治经济意义的区域内实施的。违反宵禁令的人轻则拘禁,重则就地正法。是特殊时期,特殊地域的重典治理措施。古代宵禁令的作用历代这样

  • 宋朝“交子”出现的背景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交子

    交子是北宋于仁宗天圣元年(公元1023年)发行的货币,曾作为官方法定的货币流通,称作“官交子”,是中国最早的纸币。简介北宋初年,四川用铜钱,体重值小,1000个大钱重25斤,买1匹绢需要90斤到上百斤的铜钱。流通很不方便,于是,商人发行一种纸币,命名为交子,代替铜钱流通。兑

  • 东吴江表十二虎臣都是哪些人?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东吴

    陈寿在《三国志·吴书十》中,将程普、黄盖、韩当、蒋钦、周泰、陈武、董袭、甘宁、凌统、徐盛、潘璋、丁奉十二人合为一卷作传,盛赞他们为“江表之虎臣”,这就是江东(江表)十二虎臣的由来。其中程普、黄盖、韩当是资历最老的三超元勋,先后跟随孙坚、孙策、孙权,这三位元老宿

  • 三国时期蜀汉政权中谁才是阵守荆州的最佳人选?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荆州

    “关羽大意失荆州”是刘备集团的盛衰转折点,荆州失守,夷陵惨败,刘备病亡,诸葛亮伐魏只能出祁山过陈仓,“隆中对”的两大支柱折了一根,伐魏的本质是以攻为守,灭魏吞吴也只剩下理论上的可能了。如果仅以成败论英雄,关羽似乎不是镇守荆州的最佳人选,但是按照实际情

  • 朱元璋亲自写定的刑典《大诰》的主要内容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朱元璋

    朱元璋亲自写定的刑典《大诰》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主要内容就是整理这一年审判贪腐方面的重大案件,以诰文的形式向全国发布,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大诰简介明太祖朱元璋亲自写定的刑典,明初洪武十八年(公元一三八五年)十一月,发布《大诰》,也就是整理这一年审判贪腐方面的重大案件,以诰文

  • 活字印刷术是谁发明的 活字印刷术的制作过程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活字印刷术

    活字印刷术是一种古代印刷方法,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经过长期实践和研究才发明的,这一项发明成为印刷史上一次伟大的技术革命。1 发明活字印刷的历史渊源1.1 社会环境对于活字印刷的激发文字早在商代就以甲骨文的形式出现,随后古人将文字雕刻于竹简、青铜器上,从那时起文字就开始被人们纪录下来,但在西周以前,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