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宋真宗要立刘娥为皇后,刘综为何却不肯跟刘娥攀亲?

宋真宗要立刘娥为皇后,刘综为何却不肯跟刘娥攀亲?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2665 更新时间:2023/12/6 6:56:23

宋真宗要立刘娥为皇后,却因她身份卑微受到阻挠,于是他就想给刘娥找一个显贵的亲戚,攀个亲,这样就能改变刘娥的出身。仅过挑选,选中了刘综,可刘综却不愿意。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至道三年,太子赵恒即位,是为宋真宗。真宗即位没多久,便把刘娥召入宫中,虽然暂时没有给她名分,但天下人都知道刘娥是皇帝最爱的女人。

刘娥隐忍七年后终于等到“出头”之日,于景德元年被册封为美人,随后又晋升为修仪、德妃,所受宠遇冠绝后宫,即使连郭皇后都不及她得宠。

郭皇后薨逝后,宋真宗很想册立刘娥为皇后

景德四年,郭皇后跟随真宗巡幸西京,结果回宫后却突患重病,不久便薨逝。郭皇后去世后,宋真宗很想把刘娥册立为皇后,结果却遭到以宰相寇准李迪为首的重臣们集体反对,他们认为刘娥出身低贱,且是再婚之人,没资格母仪天下。

与此同时,参知政事赵安仁提出建议,请求立前宰相沈德伦的孙女沈才人为皇后。

面对着来自重臣们的强大阻力,宋真宗心中很是不爽,此时佞臣王钦若趁机大进谗言,诬陷赵安仁奏请册立沈才人是出于私心,目的是报答当年沈德伦对他的提携之恩。

真宗受到王钦若的蒙蔽,竟然将赵安仁贬斥,而册立沈氏为后的事情便就此搁置起来。但与此同时,刘娥也无法成为皇后,局面甚是胶着。

寇准等人坚决反对立刘娥为皇后

宋真宗思虑多时,认为群臣既然以出身低贱为由为难刘娥,那么不妨让她攀结出身名门、威望素著的刘姓朝臣为同族,如以此来,难题便可迎刃而解。

宋真宗既然考虑至此,便在文武大臣中进行筛选,最终看中了时任权知开封府事的刘综。刘综是河中临汾人,雍熙二年考取进士,因能力出众屡任要职,居官期间以清廉刚正著称,在朝堂内外的口碑很好。

宋真宗既然选中了刘综,便在某日早朝后将其留下,然而含蓄地跟他讲:“听闻爱卿跟后宫是同族,而且关系非常近,既然如此,朕准备让爱卿出任新职,此事你可知否?”

刘综听后顿时明白皇帝的用心,这是想替刘娥跟他认亲,而作为交换条件,他将被提拔为执政或宰相。

刘综因不肯跟刘娥攀亲,被宋真宗贬斥

在绝大多数人的眼里,这绝对是天大的好事,但刘综却并不这样认为。

因为在刘综看来,重臣们对册立刘娥为后一事采取集体抵制姿态,若自己答应跟她认亲,则无异于跟重臣们站在对立面,不仅将来前途堪忧,而且还会落下“叛徒”、“小人”的骂名,实在是划不来。

所以刘综思虑再三,便故意用秦地口音回禀道:“微臣本来是河中府人,自幼出身孤寒,并没有亲戚或同族在后宫。”

刘娥是四川人,而刘综却故意用老家陕西的方言回复皇帝,并且声称没有亲戚在宫中,这明摆着就是拒绝跟刘娥认亲。宋真宗见刘综“不识抬举”,心中恨得牙根痒,很快便找借口把他外贬为庐州知州。

刘综知开封府,一日奏事毕,真庙从容曰:“卿与后宫近属,已拟卿差遣,当知否?”综变色作秦音曰:“臣本是河中府人,出于孤寒,不曾有亲戚在宫内。”未几出守庐州。见《画墁录》。

刘娥最终被强行立为皇后

虽然宋真宗替刘娥攀亲失败,但却并没有打消立其为皇后的决心,在4年后强行将她扶上后位,时在大中祥符五年。当时,翰林学士杨亿见群臣不能阻止刘娥封后,竟然愤而拒绝起草册封皇后的诏书,迫使真宗只得另找他人完成这项工作。刘娥被立为皇后时,年已45岁。

刘娥明敏能干,经常帮助真宗处理政务,由于拟出的建议非常适当、务实,由此越来越被真宗倚重,但同时也得到控制朝政的机会。等到宋真宗驾崩、仁宗赵祯登基后,刘娥更是以太后身份垂帘听政11年时间,全权处置军国大事,成了帝国实际上的主宰。

当然,这一切刘综是无法看到了,因为在刘娥荣登后位三年后,他便病死在右谏议大夫的任上,终年61岁。虽然刘综拒绝跟刘娥攀亲,但后者却没有记恨他,所以在刘综生前身后,他的兄弟子侄照旧在朝中做官,丝毫没受影响,由此可见刘娥的胸襟要远胜于当年的武则天

标签: 宋真宗刘娥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在古代交通非常落后的时期,古人常说的干粮指的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文史百科

    爱看古装剧的我们,常常会看到在古代办事情出远门的时候,都会说需要收拾一下,带点干粮才会上路。那么他们常说的干粮指的是什么?干粮会不会腐烂发臭,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在古代交通非常的落后,去一个稍微远点的地方,有钱的还会雇佣马车,没钱的基本都会靠走路远行。在吃的方面更不会提,基

  • 朱文正打赢了洪都之战,为何却差点被朱元璋给杀了?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文史百科

    中国人,都喜欢以少胜多的战役,仿佛这样可以更加体现指挥者的智慧和能力。所以在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战争数不胜数,像著名的巨鹿之战、赤壁之战、官渡之战,这些全都是以少胜多的战争,所以指挥者全都留名千史,被写入光辉的史册之中,为后人所敬仰和崇拜。今天我们说的这个人也是指挥了这样一个以少胜多的战役而闻名,虽然这

  • 汉初采用黄老思想来恢复国力,董仲舒为何还要提出“大一统”?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文史百科

    这里董仲舒提出“大一统”,指的是“大一统”的政治理论,至于提出“大一统”的原因当属多方面的,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首先,汉朝初期采用黄老道家思想,而这一思想到了国力相对强盛的汉武帝时期,便不那么受用了,需要新的思想来巩固汉武帝的政权。其次,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中,存在一些比较棘手

  • 牛在古代的地位非常高,其中的原因都有哪些呢?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文史百科

    如今的社会,牛肉是常见的几种肉里价格偏高的肉类。牛肉价格偏高的原因自然是多方面的,但是很多人可能想不到其实牛在古代的地位要远超今天,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大家都知道,中国古代的封建社会,都是奉行“重农抑商”的政策,以农业为主。然而在没有现在如此的多的机械的情况下,人力和畜力是主要的劳动

  • 除了古代科举制之外,还有哪些途径能让读书人走上仕途?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文史百科

    相信很多小伙伴都知道,在古代如果一个平民想要当官步入仕途,那么肯定是要参加科举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在众多才子中脱引而出引起皇帝的注意。那么,如果说除了科举之外,还有什么方法能够当官呢?这些方法可不可行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在古代科举制是能够让一个读书人走上仕途的途径,但是

  • 据叶梦得《石林燕语》记载,为何说丁谓为人很聪明?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丁谓,叶梦得,文史百科

    在安抚边疆少数民族方面也作出了一定的贡献。淳化年间(990-994),他对与官府为敌的西南少数民族武装以安抚团结为上,不动兵刃,并设法解决当地缺少食盐、长途解送皇粮、马匹交易等困难,妥善稳定了局势,得到朝廷赞赏。西南地区赖以安宁。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据叶得梦《石林燕语》记载

  • 满汉之分为何始终贯穿清朝?是为了所谓的血统纯正吗?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满汉之分,清朝,文史百科

    清朝满族统治后禁止汉女入宫是真的吗?原因是什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稍微了解一点清史的读者都知道,有清一代,满汉之分贯穿始终,清室保持着它所谓的血统纯正。可是清室和满族八旗一入关,一面对汉人进行残酷的镇压,嘉兴三屠扬州十日是不忍去回顾的,且大搞文字狱,一句“清风不识字”掉了

  • 为何说陈霸先的一生,就如同他名字一般霸气凛然?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陈霸先,一生,文史百科

    陈霸先的一生,就如同他名字一般霸气凛然。这个穷苦人家的孩子,一路靠着贵人相助和自己玩命,成功登上南朝的权利巅峰。然而天道好轮回,报复不缺席....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南梁武帝萧衍,前半生还是个杀人不眨眼的主,篡位后突然改吃素了。他真以为放下屠刀,就能立地成佛,还请达摩给他当

  • 古代冰人是什么职业?冰人具体是干什么的呢?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文史百科

    古代冰人是什么职业?冰人具体是干什么的呢?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阴阳之梦,成就冰人《晋书》里曾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说西晋时有一个孝廉,叫做令狐策,某天做梦梦到自己站在冰上,和冰下面的人谈话,这梦来的奇怪,连他自己都觉得可能不是什么好兆头,于是

  • 端午节吃粽子这个传统,为何是端午节最为重要的一件事?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文史百科

    端午节是我们国家的一个传统节日,在我们国家也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在我们国家中大部分的节日中都有自己独特的饮食,而端午节则是粽子,端午节吃粽子是端午节最为重要的一件事,那么端午节吃粽子的由来,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根据民间的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