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秦末十八路诸侯分别说的是谁?

秦末十八路诸侯分别说的是谁?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4283 更新时间:2024/2/3 3:22:40

前206年,项羽自行分封天下,他自立为西楚霸王,封刘邦为汉王,章邯为雍王,司马欣为塞王,董翳[yì]为翟王,魏王豹为西魏王,申阳为河南王,司马卬殷王,赵王歇为代王,张耳为常山王,当阳君英布为九江王,吴芮为衡山王,共敖为临江王,燕王韩广为辽东王,臧荼为燕王,齐王田巿为胶东王,田都为齐王,田安为济北王等十八个诸侯王。

1、汉王刘邦

刘邦我们都清楚,项羽和刘邦随后开始了楚汉争霸,结果项羽以失败告终,刘邦建立了大汉一朝,成为了开国皇帝。

2、雍王章邯

章邯是秦末的名将,在镇压农民起义中起了重要作用。不过却被项羽击败,投降了。而且,在随后与刘邦的作战中屡败屡战,至汉王二年(公元前205年)六月,汉军用计水淹城池而城破,章邯遂拔剑自刎。

3、塞王司马欣

司马欣是秦朝长史,在章邯用犯人对抗起义军的时候,他辅佐其出战。后来也随着章邯投降了项羽,被封为塞王,管辖关中东部。汉王四年成皋之战中,守城大司马曹咎中了刘邦的激将法而出战,曹咎与司马欣皆自刎于汜水。

4、翟王董翳[yì]

在章邯抗击起义军的时候,都尉董翳辅佐章邯作战,后来又劝说章邯投降。不过最终投降了刘邦,辅佐其定天下,晚年迁韩城吴王寨。

5、魏王豹

魏豹原是魏国公子,当年他的哥哥被陈胜立为魏王,被杀后,魏豹投奔了项羽。在楚汉争霸的时候,刘邦进攻项羽,魏豹眼看刘邦得势,投降了刘邦,结果刘邦败了,魏豹又叛逃了。结果两边不讨好,气得刘邦大兵压境,大势已去的时候,投降了刘邦。不过最终却被楚军杀死。

6、河南王申阳

申阳本来是张耳的宠臣,张耳则是拥立赵歇为王的大功臣。巨鹿之战后率军首先攻下河南地区(今洛阳一带),在黄河迎接项羽军队南下。后来,刘邦与项羽开战之后,投降刘邦。

7、殷王司马卬

司马卬本是赵国将军,巨鹿之战后随项羽入关。司马卬在刘邦东出时(汉二年十一月左右),先主动反楚,被陈平打败后再降楚,然而没多久又被刘邦军俘虏后再降汉。彭城之战后被楚军所杀。

8、常山王张耳

张耳曾为魏国公子无忌(信陵君)座上常客。项羽素闻张耳之才名,念其扶赵抗秦之功,封为常山王。曾经与张耳失和的陈馀派兵攻打,张耳败走,投降汉王刘邦。汉五年(前202年)七月去世。

9、九江王英布

英布跟着项梁起义,后成为项羽帐下将领之一,屡破秦军,封为九江王。汉高帝十一年(公元前196年),起兵反叛,兵败被杀。

10、衡山王吴芮

吴芮是秦朝番县第一任县令,也是第一个响应秦末农民起义的秦吏。汉朝建立,刘邦改封吴芮为长沙王。卒于汉高祖四年(公元前201年)冬。

11、临江王共敖

共敖原本是楚怀王熊心的柱国,曾率兵进攻秦国南郡,有很大功劳。共敖于汉王三年(公元前204年)去世。

12、辽东王韩广

韩广是原六国中赵国的上谷小吏,被燕地的贵族立为燕王。项羽不愿意让他留在燕地,所以借口韩广手下大将臧荼功劳大,立臧荼为燕王,把韩广迁为辽东王。于同年被臧荼击败及杀害。

13、燕王臧荼

臧荼原本是韩广的部将,曾经杀了自己的主子,燕及辽东两地皆为臧荼所有。后来投降了刘邦,因刘邦大肆捕杀项羽旧部,令臧荼非常恐惧,于是反汉,高祖刘邦亲自征伐,臧荼被斩杀。

14、胶东王田巿

田巿是田儋的儿子,父亲被章邯所杀。田儋的从弟田荣起兵立田巿为齐王。因为项羽没有封田荣。田荣不服,不让田巿离开临淄去胶东。汉元年(前206年)六月,田荣率兵击杀田巿,自立为齐王。

15、齐王田都

田都是齐人,本来是田儋、田荣兄弟的副将,后来随项羽入关。汉元年(前206年)五月,田荣率兵攻打田都,田都奔楚,以后下落不明。

16、济北王田安

他是齐襄王田法章的曾孙、齐王建之孙、田升之子,率所部投奔西楚王项籍。后因田荣造反而被杀。

17、代王赵歇

赵歇是赵国贵族,曾被张耳、陈馀立为赵王。项羽封其为代王。后陈馀击走张耳,其复为赵王。楚汉战争中,陈馀为汉将韩信所败,被杀,赵歇逃回信都,亦被追杀。

18、韩王韩成

韩成是秦末韩国宗室后裔,在各地起义中,前六国基本上都有被人拥立为自己国君的,可唯独韩国没有。张良扶立为韩王,称韩王成,后项羽欲控制韩地,以韩王成无军功且张良助汉为借口,将其废为侯,并最终杀害。

标签: 诸侯

更多文章

  • 古代成亲为什么大多选择在傍晚举办仪式?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成亲

    古人成亲为什么大多选择在傍晚举办仪式?这是因为根据《白虎通》记载:“婚者,谓黄昏时行礼,故曰婚。”意思就是说在黄昏时昼夜交替,阴阳相合之刻,男子属阳,女子属阴。男女结合正暗合了阴阳交替之义,如此则无违于天时,是结婚的最佳时间。从结婚的“婚”字我们也可

  • 古代婚服是如何演变的?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婚服

    周制婚服爵弁玄端纯衣纁袡婚礼古称“昏礼”,由举行于黄昏而来,“婚”字乃后所造。透过《仪礼》士昏礼篇等文献的记载,一个属于士阶层的昏礼可见一斑,基调庄严肃穆而全无今日的喜庆、热烈和喧闹。新妇戴着与真发混同梳编的装饰假发。婚服形制与男子同,惟服色有别,上

  • “结发”这个习俗是怎么来的?“结发”有哪些美好的寓意?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结发

    古时候,不论男女都要蓄留长发的,等他们长到一定的年龄,要为他们举行一次“成人礼”的仪式。男行冠礼,就是把头发盘成发髻,谓之“结发”,然后再戴上帽子,在《说文》里:冠,弁冕之总名也。谓之成人。在《礼记·曲礼上》记有:男子二十冠而字。意思是

  • 古代结婚的“三书六礼”分别指的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三书六礼

    相传中国最早的婚姻关系和婚礼仪式从伏羲氏制嫁娶、女娲立媒约开始。《通鉴外纪》载:“上古男女无别,太昊始设嫁娶,以俪皮为礼。”从此,俪皮(成双的鹿皮)就成了经典的婚礼聘礼之一。之后,除了“俪皮之礼”之外,还得“必告父母”;到了夏

  • 古代为什么出现一妻多夫制?一妻多夫制又是怎么消亡的?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一妻多夫制

    不论是赋税繁重,难以生活;还是受人欺压,走投无路,但拿着自己的妻子抵押给别人换钱糊口,终归是令人不耻的行为,但在古代,尽管朝廷也曾颁布法律禁止,但典妻依然蔓延开来,竟然成风。然而,这种买来卖去的典妻现象的具体过程是怎样的?古代一夫多妻制又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在电影《茶马古道》中有这样的情节:一个赶马

  • 从哪个朝代开始女子的婚姻开始变得不自由了?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婚姻

    很多人印象里,古代女子出嫁要听从父母的安排,结婚之前甚至连丈夫都没见过,结婚之后又必须一切听从丈夫的,但其实并非如此,那么从哪个朝代开始,女子的婚姻开始变得不自由了?汉朝大将军卫青娶的平阳公主嫁了两次人不说,卓文君与司马相如私奔的故事也广为流传和被称赞,汉武帝的生母王娡先是嫁于金王孙,生有一女之后

  • 和珅一共有多少妻妾?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和珅

    和珅,清朝中期权臣、商人。还不知道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乾隆年间,大贪官和珅以其贪得无厌的本性,在短短的20年间,通过贪污受贿,巧取豪夺,敲诈勒索等手段,聚敛了惊人的财富,号称中国历史“第一贪”。嘉庆四年,和珅被定20条大罪,收监下狱,同时籍没

  • 独孤信一共有几个女儿?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独孤信

    独孤信被称为“天下第一岳父”,是因为他的3个女儿都贵为皇后,分别是北周明敬皇后、隋朝文献皇后和唐朝元贞皇后。可是奇怪的是,这三个皇后都是在他被逼自杀后,才当上的。这是怎么回事呢?独孤信本名独孤如愿,出身于鲜卑贵族,生于公元502年,云中郡人。独孤信年少时,受军中尚武的影响,

  • 成亲要喝交杯酒的习俗是怎么来的?交杯酒的意义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交杯酒

    成亲要喝交杯酒的习俗是怎么来的?交杯酒的意义是什么?交杯酒在古代又称为“合卺”(卺的意思本来是一个瓠分成两个瓢),古语有“合卺而醑”,孔颖达解释道:“以一瓠分为二瓢谓之卺,婿之与妇各执一片以醑。”(即以酒漱口)合卺又引申为结婚

  • 古代成亲的十大禁忌分别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成亲

    嫁时间的禁忌出嫁的时间要尽量避开这三个月份:六月、三月和七月。传统习俗认为在农历六月完婚的新娘又称“半月妻”,因为六月是整年的一半,六月新娘即等于半个新娘,相当于有前无后,夫妇婚后容易离异。倘若家中突然有直系亲属辞世,那么该年均不宜办喜事也不宜去婚姻登记,否则是&ld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