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清朝官职等级介绍 清朝中央与地方官职列表

清朝官职等级介绍 清朝中央与地方官职列表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132 更新时间:2023/12/13 5:14:51

清朝官职等级

正一品:【正国级】

职京官:太师、太傅、太保、【荣誉官职,相当于人大、政协之类的】

殿阁大学士【政治局委】

文职外官:无

武职京官:领侍卫内大臣【北京军区司令】

掌銮仪卫事大臣【中央机关事物局、安全局长】

武职外官:无

从一品:【正国级减】

文职京官:少师、少傅、少保、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荣誉官职,相当于人大、政协之类的副职】

协办大学士【政治局委员】

各部院尚书【副总理兼部长】

督察院左右督御史【中纪委书记兼最高监察长】

文职外官:无

武职京官: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统领【北京卫戍区司令兼北京市公安局长】

内大臣

武职外官:将军【八旗军大军区司令】

都统【八旗军首都及陪都军区司令】

提督【绿营军区司令】

正二品:【副国级】

文职京官: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荣誉称号,相当于总工会主席】

各部院左右侍郎【国务委员兼副部长】

内务府总管【中央办公厅主任】

文职外官:各省总督【大区书记,如以前的东北局、华北局等】

武职京官:左右翼前锋营统领【中央警备团司令】

八旗护军统领、銮仪使【中央仪仗队】

武职外官:副都统、总兵【绿营集团军司令】

从二品:【部级】

文职京官:内阁学士【国务委员】

翰林院掌院学士【社科院院长】

文职外官:巡抚【省委书记】

布政使司布政使【省长】

武职京官:散秩大臣

武职外官:副将

正三品:【副部级】

文职京官:督察院左右督御史【中纪委副书记】

宗人府丞、通政使司通政使【信访办主任】

大理寺卿【最高法院院长】

詹事府詹事、太常寺卿

文职外官:顺天府府尹【北京市长】

奉天府府尹【直辖市长】

按察使司按察使【省纪委书记】

武职京官:一等侍卫、火器营翼长、健锐营翼长、前锋参领、护军参领、

骁骑参领、府长史【军级军队领导】

武职外官:城守尉、参将、指挥使

从三品:【副部级减】

文职京官:光禄寺卿、太仆寺卿

文职外官:都转盐运使司运使

武职京官:包衣护军参领、包衣骁骑参领、王府一等护卫

武职外官:游击、五旗参领、协领、宣慰使、指挥同知

正四品:【厅级加】

文职京官:通政使司副使【中央信访办副主任】

大理寺少卿【最高法院副院长】

詹事府少詹事、太常寺少卿、太仆寺少卿、鸿胪寺卿【外交部长】

督察院六科掌院给事中

京职外官:顺天府丞【北京市副市长】

奉天府丞【直辖市副市长】

各省守巡道员【地委专区书记】

武职京官:二等侍卫、云麾使、副护军参领、副前锋参领、副骁骑参领、

太仆寺马厂驼厂总管、贝勒府司仪长、侍卫领班

武职外官:防守尉、佐领、都司、指挥佥事、宣慰使司同知

从四品:【厅级】

文职京官:内阁侍读学士、翰林院侍读学士、翰林院侍讲学士、国子监祭酒【中央党校校长】

文职外官:知府【市委书记】

土知府【自治市市委书记】

盐运使司运同

武职京官:城门领、包衣副护军参领、包衣副骁骑参领、包衣佐领、

四品典仪、二等护卫

武职外官:宣抚使、宣慰使司副使

正五品:【厅级减】

文职京官:左右春坊庶子、通政司参议、光禄寺少卿、给事中、

宗人府理事官、各部郎中【各部司长】

太医院院使【首长医院院长】

文职外官:同知、土同知、直隶州知州

武职京官:三等侍卫、治仪正、步军副尉、步军校、监守信礮官、分管佐领

武职外官:关口守御、防御、守备、宣慰使司佥事、宣抚使司同知、千户

从五品:【副厅级加】

文职京官:翰林院侍读、翰林院侍讲、鸿胪寺少卿、司经局洗马、

宗人府副理事、御使、各部员外郎

文职外官:各州知州【直辖县书记】

土知州、盐运司副使、盐课提举司提举

武职京官:四等侍卫、委署前锋参领、委署护军参领、委署鸟枪护军参领、

委署前锋侍卫、下五旗包衣参领、五品典仪、印物章京、

三等护卫

武职外官:守御所千总、河营协办守备、安抚使、招讨使、宣抚使司副使、

副千户

正六品:【副厅级减】

文职京官:内阁侍读、左右春坊中允、国子监司业、堂主事、主事、

都察院都事、经历、大理寺左右寺丞、宗人府经历、

太常寺满汉寺丞、钦天监监判、钦天监汉春中秋冬五官正、

神乐署署正、僧录司左右善事、道录司左右正一

文职外官:京府通判、京县知县、通判、土通判

武职京官:兰翎侍卫、整仪尉、亲军校、前锋校、护军校、鸟枪护军校、

骁骑校、委署步军校

武职外官:门千总、营千总、宣抚使司佥事、安抚使司同知、副招讨使、

长官使、长官、百户

从六品:【县处级加】

文职京官:左右春坊赞善、翰林院修撰、光禄寺署正、

钦天监满洲蒙古五官正、汉军秋官正、声署正、

僧录司左右阐教、道录司左右演法

文职外官:布政司经历、理问、允判、直隶州州同、州同、土州同

武职京官:内务府六品兰翎长、六品典仪

武职外官:卫千总、安抚使司副使

正七品:【县处级】

文职京官:翰林院编修、大理寺左右评事、太常寺博士、国子监监丞、

内阁典籍、通政司经历、知事、太常寺典籍、太仆寺主薄、

部寺司库、兵马司副指挥、太常寺满洲读祝官、赞礼郎、

鸿胪寺满洲鸣赞

文职外官:京县县丞【首都县副县长】

顺天府满洲教授、训导、知县【县委书记】

按察司经历、教授

武职京官:城门史、太仆寺马厂协领

武职外官:把总、安抚使司佥事、长官司副长官

从七品:【副处级】

文职京官:翰林院检讨、銮仪卫经历、中书科中书、内阁中书、詹事府主薄、

光禄寺署丞、典薄、国子监博士、助教、钦天监灵台郎、

祀祭署奉祀、和声署署丞

京职外官:京府经历、布政司都事、盐运司经历、直隶州州判、州判、

土州判

武职京官:七品典仪

武职外官:盛京游牧副尉

正八品:【科级】

文职京官:司务、五经博士、国子监学正、学录、钦天监主薄、太医院御医、

太常寺协律郎、僧录司左右讲经、道录寺左右至灵

文职外官:布政司库大使、盐运司库大使、盐道库大使、盐课司大使、

盐引批验所大使、按察司知事、府经历、县丞、士县丞、

四氏学录、州学正、教谕

武职京官:无

武职外官:外委千总

从八品:【副科级】

文职京官:翰林院典薄、国子监典薄、鸿胪寺主薄、钦天监挚壶正、

祀祭署祀丞、神乐署署丞、僧录司左右觉义、道录司左右至义

文职外官:布政司照磨、盐运司知事、训导

武职京官:八品典仪、委署亲军校、委署前锋校、委署护军校、委署骁骑校

武职外官:无

正九品:【股级】

文职京官:礼部四译会同馆大使、钦天监监侯、司书、太常寺汉赞礼郎

文职外官:按察司照磨、府知事、同知知事、通判知事、县主薄

武职京官:各营兰翎长

武职外官:外委把总

从九品:【副股级】

文职京官:翰林院侍诏、满洲孔目、礼部四译会同官序班、国子监典籍、

鸿胪寺汉鸣赞、序班、刑部司狱、钦天监司晨、博士、

太医院吏目、太常寺司乐、工部司匠

文职外官;府厅照磨、州吏目、道库大使、宣课司大使、府税课司大使、

司府厅司狱、司府厅仓大使、巡检、土巡检

武职京官:太仆寺马厂委署协领

武职外官:额外外委

标签: 清朝

更多文章

  • 唐朝官职等级介绍 唐朝中央与地方官职列表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唐朝

    唐代对三品以上官,用“册授”;五品以上官,用“制授”,六品以下官,用“敕授”。唐代文官官阶分为九品,除正一品不设外,二品起每品分正、从,正四品起,又有上、下阶,共有二十九阶。武官官阶亦分九品,除正一品不设外,二品起每品分正、从

  • 宋朝官职等级介绍 宋朝中央与地方官职列表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宋朝

    宋朝官职正一品:【职官】:太师、太傅、太保、左/右丞相、少师,少傅,少保【爵】:王从一品:【职官】:枢密使、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文散官】:开府仪同三司【武散官】:骠骑大将军【爵】:嗣王、郡王、国公正二品:【职官】:知枢密院事、参知政事、同知枢密院事,太尉【文散官】:特进【武散官】:辅国大

  • “武则天”名字称呼的历史由来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武则天

    武曌[zhào],即武则天,唐朝至武周时期政治家,武周开国君主(690年-705年在位),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女皇帝、即位年龄最大(67岁)及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一代女皇武则天在历史上是声名赫赫的,那么为什么武则天会叫这个名字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

  • 秦朝历代皇帝列表 秦国历代国君世系表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秦朝

    秦朝历代皇帝秦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朝代,是由战国后期一个诸侯王国发展起来的统一大国,中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统一王朝(前221~前207)。秦始皇继历代秦王蚕食诸侯之后,完成了统一六国的事业,结束了自春秋起五百年来分裂割据的局面,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以皇帝为核心的中央集权制度的

  • 古代的普通话是什么?满口方言的古人如何交流?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普通话

    我们普通人对古代历史的了解不外乎两种途径,一则通过阅读文献,一则通过观看影视剧。尽管时隔千年,有着地域的不同,但我们还是能够了解古人的思想及其生活方式,这无疑是文字的功劳。对于日常生活来说,最为重要的还是口头交流。我们常说中国地大物博,由于山川河流的阻隔,从而形成了不同的聚落,人口众多,使得人们在

  • 明朝《皇明祖训》内容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明朝

    朱元璋这个人论出身是所有皇帝中最低的,正是因为他的这种出身,决定了他所建立的大明帝国,跟宋朝的气质完全不一样无比的小农思想,无比的low。尽管当年起兵的时候,朱元璋喊出的口号是驱除胡虏,恢复中华,但是朱元璋恢复的却并不是原来的那个宋朝,而是大量的继承了元朝的制度,而且从一个农民的视野和角度,来统筹

  • 明朝藩王列表盘点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藩王

    序号封号/谥号姓名封国简介01靖江王朱守谦广西临桂明仁祖朱世珍曾孙02秦愍王朱樉陕西长安明太祖朱元璋次子03晋恭王朱棡山西阳曲明太祖朱元璋三子04燕王朱棣北平宛平明太祖朱元璋四子05周定王朱橚河南祥符明太祖朱元璋五子06楚昭王朱桢湖广江夏明太祖朱元璋六子07齐恭王朱榑山东益都明太祖朱元璋七子08潭

  • 古代上厕所为什么叫“出恭”?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出恭

    “出恭”这词,原本和上厕所大小便没有什么关系,可为什么后来成了上厕所的代名词了呢?这还得从隋朝"隋朝创立的科举制开始说起。隋文帝杨坚创立了科举制度,对国家选拔人才、社会阶层流动、社会和谐稳定,起到了非常重大的意义和作用。古代科考也和现在高考"高考一样,基本上就是一考定终身,

  • 盘点朱元璋称帝后分封的开国六公爵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朱元璋

    明朝开国后论功行赏,封六人为公爵韩国公李善长、魏国公徐达、郑国公常茂、曹国公李文忠、宋国公冯胜、卫国公邓愈。凡事发生都是有原因的,毫无疑问明朝六公爵最后只有徐达家一直延续到明朝灭亡,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其余五个公爵不仅地位不及徐达,功劳不及徐达,关键还居功自傲不懂得明哲保身,所以朱元璋自然要将其处决不

  • 明朝末年全国各地藩王结局盘点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明朝

    1、永寿王朱存梧,永历五年联络陕西义军抗清失败,被清军所杀。2、崇信王朱谊?,永历四年起兵惠州抗清,被清军所杀。3、晋王朱审烜,崇祯十七年为李自成所俘,后降清,永历二年被清军所杀。4、西河王朱敏淦,隆武二年福州城陷,被清军所杀。5、周王朱伦奎,隆武二年广州城陷,被清军所杀。6、遂平王朱绍焜,永历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