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历史上的福建省出了哪些宰相?

历史上的福建省出了哪些宰相?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1540 更新时间:2023/12/14 2:04:48

章得象

章得象(978~1048年)北宋建宁军浦城(今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人。章得象22岁进士及第踏入仕途,历任州、县的方官近20年,因其为官清廉,兴修水利,灌溉农田,农业年年丰收,深受百姓爱戴。所以宋仁宗破例任用章得象为宰相(宋太祖赵匡胤规定后世子孙无用南士作相)。章得象任相八年,宗党亲戚,一切抑而不进,对于恃势骄横的宦官章得象总是正色待之,不与交谈。

曾公亮

曾公亮(999年-1078年)北宋泉州晋江县(今福建省泉州市)人 。曾公亮北宋政坛上的三朝元老,影响力极大。早年即有变革之心的他,不但在王安石变法中大力举荐王安石主持变法大局,而且在变法过程中还给予王安石相当程度地支持,这对变法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为政期间针对北宋吏治混乱的弊端,曾公亮提出废除“磨勘法”,对各级官的任用和升迁采取考课督察的办法,即“三考有善政者,则升其官资,两任有善政者,则升其任使,无成绩者则罢黜。”同时他又提出裁减冗兵的方案,以减轻国家财政支出。曾公亮还是一位文学家,曾与丁度承旨编撰《武经总要》,为中国古代第一部官方编纂的军事科学百科全书。80岁时去世,宋理宗时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苏颂

苏颂(1020年-1101年)北宋福建泉州府同安县(今厦门市同安区)人。苏颂出身闽南望族,宋仁宗庆历二年登进士第,宋哲宗时拜相。苏颂为相期间,“奉行故事”,循规矩办事,以使百官守法遵职为要务。他选贤任能,并告诫边臣不要轻易开战事。苏颂好学,于经史九流、百家之说,及算法、地志、山经、本草、训诂、律吕等学无所不通。其主要贡献是对科学技术,特别是医药学和天文学方面的突出贡献。他领导制造了世界上最古老的天文钟“水运仪象台”,开启近代钟表擒纵器的先河。被称为“中国古代和中世纪最伟大的博物学家和科学家之一” 。著有《图经本草》《新仪象法要》《苏魏公文集》等作品传世。

章惇

章惇(1035年1106年)北宋建宁军浦城(今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人。出身世族,博学善文,相貌俊美,高傲自负。嘉祐二年(1057年),进士及第,任职地方,政绩显著。经略南北江,平定湖北,大规模开发湖南,设立州县,开拓西南,统一内地割据势力,对江南的发展做出卓越贡献。1093年拜相执政,严刑峻法,控制言论。在政治上,贬斥旧党,流放诸臣;在地方上,设置晋宁军与陇右节度军;法令上,恢复熙宁旧法,加以完善;文化上,废除诗赋,代以二经;军事上,征服西夏,攻灭唃厮啰(吐蕃首领);外交上,签订元符和议,招降吐蕃诸部;水利上,治理黄河,沟通水系;吏治上改革官制,罢免非治科、进士、上舍生而仕官之人。作为北宋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人物,章惇一生的政治作为对北宋政治造成深远影响。他出兵西夏、和蕃,收复失地,开疆拓土,驱逐西夏并以沙漠为界,为北宋取得对西夏战争的优势奠定了一定基础。

陈俊

陈俊卿(1113年-1186年 )南宋莆田(今福建莆田)人。陈俊卿为相时,以用人为己任,所授官之人都是一时的杰出称职之人。他奖励廉洁、谦让之人,抑制追求名利之人。有的人才能可用,但资历尚浅,陈俊卿就私下推荐给宋孝宗,未曾对当事人言说。每次在朝廷接待士人和从远方来的地方官时,一定询问他们对时政得失、人才贤否的意见。

留正

留正(1129年1206年)南宋福建路泉州永春县(今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桃城镇留安村)人。留正从政四十余年,历孝宗、光宗、宁宗三朝,是名副其实的“三朝元老”。他清正廉明,直言敢谏;尤其是主政期间,谨法度,惜名器,举贤才,而且在宫廷斗争波谲云诡之中能宽容大度,一心为公,毫发不干以私,孝宗称其“纯诚可托”,“真宰相也”,是为南宋中期一位贤相。

杨荣

杨荣(1372年 -1440年 )明代福建建宁府建安(今福建建瓯)人。杨荣历仕四朝,为人警敏通达,善于察言观色。在文渊阁治事三十八年,谋而能断,老成持重,尤其擅长谋划边防事务,史称其“挥斤游刃,遇事立断” ,被比作唐代的姚崇。曾五次扈从出塞。明英宗正统初年时,太皇太后张氏(诚孝张皇后)委任杨荣等五大臣当政,而杨荣等也自信,敢于侃侃致议,虽年老而忧国之心不衰。 任内阁辅臣期间,安定边防,整顿吏治,发展经济,使得明朝国力鼎盛。由于有太皇太后的掌舵,张辅和“三杨”等五大臣的合力辅政,而宦官王振也尚未专横,故当时各级政权机构的运作还比较有章法,全国各地的秩序也相对稳定。后人将正统初年朝政清明的现象,都归功于杨荣等人。文学上,杨荣好诗文,他和杨士奇、杨溥等多有唱和,为“台阁体”的代表作家。

李廷机

李廷机(1542年-1616年)明朝晋江浮桥(今福建泉州市鲤城区)人。李廷机我国历史上少有的清官贤相。李廷机为人向以严为主,明史记其“遇事有执,尤廉洁,然性刻深,亦颇偏愎,不谙大体。”为政是以“清、慎、勤”著称.李廷机主持浙江乡试与官吏考核时,杜绝舞弊。任职南京时,罢免杂税,商界复苏;解决被南京主帅成山堵断的长江河道,复民生计;捕捉“恶虎”李文政戍边, 为民除害;用财政盈余,修葺罗城、公署、考场、庙宇等公共建筑。北京任内,革除贡使车马费;停发高丽戍饷;整顿殿试场所;扩建馆舍等。

叶向高

叶向高(1559年-1627年)明代福州府福清(今福建福清市)人。明末政局病入膏肓,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官吏,贪污腐化,行政不作为,叶向高入阁之后,看到内库金银堆积如山,对边防缺饷置之不理,兵饷无人发放;各地解来的饷银无人签收;国外使节来访无人接待;狱囚积至千人无人问断;一些官员罢免、致仕后多未增补,造成官署空虚。至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中央六部仅尚书就缺了五名,都御史缺员长达八年以上,布政司、按察司缺员五六十名,锦衣卫长期没有一个法官,地方政府缺员更在一半以上,国家的行政机关处于瘫痪、半瘫痪状态。为了使内阁能有效运转,叶向高绞尽脑汁,从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起,请求增补阁员的奏疏多达一百本以上,疏言词十分痛切,直陈国家危机,请求皇帝增阁臣,补缺官,整顿吏治,铲除积弊。在叶向高的强烈要求之下最终获得到皇帝应允。

蒋德璟

蒋德璟(1593~1646)明朝福建泉州晋江人。他体恤民艰,重视农业生产,以拯百姓为已行。明朝末年,政治腐败到无以复加的程度,朝廷幕僚,浑浑噩噩,农民揭竿而起,统治者为了苟延残喘,以各种名目把负担转嫁到百姓身上。蒋德璟提出了不少匡正时弊的建议,如制止占取民田,鼓励垦荒,巩固统治,防止天变。蒋德璟善于理财治兵,留心国计,竭尽心力,为人秉公持正,善于荐贤举贤,对朝廷忠心耿耿,可惜那个时候明廷气数将尽,无药可救,蒋德璟这些呕心沥血的建议,只有束诸高阁而已。

标签: 福建

更多文章

  • 历史上的湖南省出了哪些宰相?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湖南

    蒋琬蒋琬年少时好学,聪明过人,仪态轩昂,气度不凡。青年时与表弟刘敏因才学而知名当时。后随刘备入蜀,为广都县长。因其不理政事,惹怒刘备,在诸葛亮的劝说下才免于一死。后重获启用,受到诸葛亮的悉心培养,累官丞相长史兼抚军将军。建兴十二年(234年),诸葛亮去世,蒋琬继其执政,与诸葛亮、董允、费祎合称&l

  • 历史上的江苏省出了哪些宰相?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江苏

    萧何萧何(前257年-前193年)沛郡丰邑(今江苏丰县)人,他平时勤奋好学,思想机敏,对历代律令颇有研究,生性勤俭节约,从不奢侈浪费。性格随和,很善于识人。早期追随刘邦并不予余力的支持和拥护刘邦,楚汉战争期间,刘项在荥阳一线相持二十八个月。这段时间,刘邦将整个关中都交给他管理(上以此专属任何关中事

  • 历史上的河北省出了哪些宰相?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河北

    蔺相如 战国时期 河北保定曲阳县他最重要的有三个事件:完璧归赵、池之会与负荆请罪。赵惠文王时,秦昭王写信给赵王,愿以十五个城池换取“和氏璧”。蔺相如奉命带“和氏璧”来到秦国,据理力争,机智周旋,终于完璧归赵。公元前279年,秦王与赵王相会于渑池(今河

  • 历史上的江西省出了哪些宰相?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江西

    钟绍京 唐朝 659年-746年 江西兴国县钟绍京是三国魏国太傅、著名书法家钟繇的第17代世孙,历史上把钟姓这两个著名书法家,钟繇称“大钟”,钟绍京称“小钟”。江西地方志列“十大乡贤”之一。官至中书令,越国公。江南第一宰相,主

  • 历史上的四川省出了哪些宰相?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四川

    赵戒 东汉 ?年154年 四川赵戒公正廉明,不畏强权,大将军梁商的弟弟梁让为南阳太守时,依仗胞妹梁皇后之宠,不奉法。赵戒到州任职,立即上奏弹劾他。迁任河间相时,以冀部难理,整厉威严。任南阳太守时,纠豪杰,恤吏人,奏免中官(宦官)贵戚子弟担任县令、县长贪污渎职的人。汉顺帝时,司空郭虔被免职,赵戒特拜

  •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正确读法及意思解释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正确,读法,意思,解释,说到,这句,奉

    说到这句“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大家肯定都非常熟悉吧?在所有的古装剧中,只要涉及到皇帝的,那基本上都会出现这句话,毕竟太监在宣读皇帝的圣旨的时候,都会先说这句话,但是这句话也是有他自己的读法的,赶紧一起来看看这句话到底是怎么读的吧。1、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正确读法其实关于这句话的读法

  • 汉朝大臣诸葛珪后代都有谁?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诸葛珪

    诸葛珪(guī)(?189年),字君贡,三国时期蜀国丞相诸葛亮的父亲,汉末为兖州泰山郡丞。下面历史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对于郡丞来说,是太守的副职。对此,在笔者看来,在东汉末年的,诸葛珪原本是一位比较普通的官吏。但是,他的儿子诸葛亮,却是妇孺皆知的历史人物。正是因为诸葛亮,促使诸葛珪在历

  • 历史上有身体缺陷的皇帝都有哪些人?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皇帝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漫长帝制社会里,皇帝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是专制统治的象征与代表。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作为社会最顶层的人物,他们的一举一动都能够牵动天下。不过,因为“家天下”、嫡长子继承等制度的存在,绝大多数时候能够当上

  • 乾隆帝为何将西域地区改名为新疆?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乾隆帝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关于中国古代的一些地名时隔今日都已经换了名字,比如说以前的北平,现在叫北京。还有就是西域,这个名字大家肯定听过很多吧?但是现在并没有西域了,这个地方已经改名为新疆了。至于这个名字,而是清朝时期乾隆皇帝所改。那么为什么会改名为新疆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其实说到西域这个地名,

  • 古代未婚女子为什么叫黄花闺女 黄花闺女称呼的由来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黄花闺女

    说到古代还没有出嫁女子,大家应该都知道,一般情况下都会被称之为“黄花大闺女”。但是这个称呼从古至今一直都是,但是就是不知道为什么会这么叫。而且为什么一定是“黄花闺女”?为什么不能叫“红花”“粉花”&ld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