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临朝称制”称呼的历史由来 临朝称制有哪些人

“临朝称制”称呼的历史由来 临朝称制有哪些人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1163 更新时间:2024/2/6 11:59:27

临朝称制是指古代中国、日本等东亚国家在君主制时代由皇后、皇太后或太皇太后等女性统治者代理皇帝(朝鲜、越南、琉球等国称国王,日本称天皇)执掌国政[1]。如果男性代理国政称摄政、监国。临朝称制由中国西汉时的吕后所开创,自有临朝称制以来,基本所有皇朝都有此现象,惟独明朝未有一位皇太后在皇帝年幼时进行临朝称制(但万历帝年幼继位,李太后亦有代为摄政,重用张居正), 这与自明太祖所制定的《皇明祖训》有着密切的关系。

词源

“临朝”为处理国政,如天子临朝或太后临朝。“称制”为行使天子的职权,如《后汉书·卷三·肃宗孝章帝纪》:“帝亲称制临决,如孝宣甘露石渠故事,作白虎议奏。”在词源上皆无女主政治的含意。太后临朝始于战国时期,正式形成为一种女主政治在西汉吕后之时,东汉开始制度化。儒家荀子一派将女主、诈臣、贪吏称为“三乱”[2],南宋以后以朱熹的新儒学,也呼应荀子的看法,故影响明清两代。在此之前,女主政治是中国传统宗法制度及尊母传统下作为男权政治的补充或权宜,是被儒家为主的士大夫所接受的。女主政治因身份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参与方式,仅有太后及太皇太后等级且直接参与政事才称为临朝称制或临朝听政,如间接参与则称为“干政”或“预政”,皇后参与政事与太子监国相同,因成年皇帝仍在,并不称为临朝称制,皇后直接参与称为“擅权专政”或“听政代政”,间接参与称为干政、预政或贤后、谏正。[3]

临朝即“当朝处理国政”之意[4];从秦始皇开始皇帝的命令专称“制”、“诏”,布告公文称“诰”,后妃掌权后代理皇帝职责,其命令自然上升到皇帝的级别,所以叫“称制”,即“行使皇帝权力”之意[5];两者合称,即临朝称制,该词在正史中最早出现于班固的《汉书·高后纪》:“惠帝崩,太子立为皇帝,年幼,太后临朝称制,大赦天下。”

历史上的临朝称制

中国

  • 春秋战国(共2位。较早有秦出公母因儿子年幼而主政,仅知她任用宦官,其余不详。)

  • 秦国-宣太后(临朝称制共四十一年。)

  • 赵国-赵威后

  • 西汉(共2位)

  • 吕雉(称制共十五年,吕氏一族随之荣哀。)

  • 王政君

  • 东汉(共6位,是中国历史上皇太后临朝称制人数最多者。)

  • 窦太后

  • 邓绥

  • 阎姬

  • 梁妠

  • 窦妙

  • 何太后

  • 东晋(共2位)

  • 庾文君

  • 褚蒜子(曾多次临朝,但不恋栈权位。)

  • 北魏(共2位)

  • 冯太后

  • 胡太后

  • 唐朝(共2位)

    唐朝第一位皇太后武则天,亦为中国唯一的女皇帝

  • 武则天(临朝称制二十四年,在位十五年,为中国唯一的女皇帝。)

  • 韦太后

  • 辽朝(共3位)

  • 述律平

  • 萧绰

  • 萧耨斤

  • 北辽(共1位)

  • 萧德妃

  • 西辽(共2位)

  • 萧塔不烟

  • 耶律普速完(为先帝之妹,是中国史上唯一以非先朝皇后或皇太后身份称制者。)

  • 西夏(共5位)

  • 没藏太后

  • 大梁太后

  • 小梁太后

  • 北宋(共4位)

  • 刘太

  • 高滔滔

  • 曹太后

  • 向太后

  • 南宋(共4位)

  • 孟太后

  • 吴太后

  • 杨太后

  • 谢道清

  • 元朝(共3位)

  • 乃馬真后

  • 海迷失后

  • 卜答失里

  • 清朝(共2位)

    同治、光绪两朝的实际统治者慈禧太后

  • 慈安太后

  • 慈禧太后

  • 日本

  • 神功皇后(临朝称制共六十九年,百岁而崩[注 1]。)

  • 饭丰青皇女(有短暂即位为女天皇的纪录,称饭丰天皇。)

  • 间人皇女(有疑似短暂即位为女天皇的纪录,称中皇命。)

  • 鹈野赞良皇后(天武天皇崩后临朝称制2年,子草壁皇子死后始即位,称持统天皇。)

  • 西园寺宁子(北朝在室町幕府将军足利义诠的策画下,天皇、上皇皆被掳去,因而由国母西园寺宁子代理朝政。)

  • 标签: 临朝称制

    更多文章

    • 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武状元:员半千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武状元,员半千

      不管在古代还是现代优秀的人往往得到众人的青睐,在古代从隋炀帝开始,举行了开举取士。而由才华的人被封为文状元,那么武状元是如何选拔的呢,要知道状元郎不但要相貌堂堂,而且还是有过人的学识,也为出生在寒门的弟子在官员之路多了一线的升息。而我们接下来介绍的就是中华第一武状元,其实在武状元的选拔中往往比文文

    • 历史上“三宫六院”和“七十二嫔妃”历史由来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三宫六院

      我们通常以“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形容帝王的后宫,其中“三宫六院”其实是因明清故宫的建筑而来,而“七十二嫔妃”则是泛指帝王后宫规模庞大,而并非特指皇帝后宫人数。至于皇帝后宫的人数,则完全取决于皇帝本人的喜好。“三宫六

    • 西方国家是指哪些国家 东方国家和西方国家是怎样划分的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西方国家

      事实上在世界中没有“东方国家”这么个说法,只有“西方国家”以及“其他国家”的说法。所谓的西方国家其实是指以美国为首的高收入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仅仅只是一个概念和统称。我们经常在新网络新闻中所听到的所谓西方国家,很多人会认为是指西边

    • 车船店脚牙中的"牙"到底是指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车船,店脚,中的,到底,是指,什么,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车船店脚牙”的问题,想必大家也都知道了,还是比较有意思的,俗话说“车船店脚牙,无罪也该杀”,那么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还有这句话里面的这个“牙”又具体是指什么呢?还是非常的有意思的,下面我们开简单的分析揭秘

    • 中国古代邺城是哪些政权的都城?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邺城

      邺城遗址或称邺城,位于今河北省邯郸市临漳县境,由南北两座相连的城池组成(即邺北城、邺南城)。邺北城自东汉建安十八年(213年),由曹操在旧城基础上开始营造。是为曹魏五都之一。后为后赵、冉魏、前燕都城。东魏时,兴建邺南城。为东魏、北齐都城。邺城主体位于河北省临漳县西南20公里的漳河北岸,在今河北省临漳

    • 汉元帝到汉平帝时期有几位宰相?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汉元帝,汉平,宰相

      本文将介绍从汉元帝到汉平帝在位期间的12位宰相,他们分别是:韦玄成、匡衡、王商、张禹、薛宣、翟方进、孔光、朱博、平当、王嘉、孔光(二次为相)、马宫。韦玄成:韦玄成的父亲是汉宣帝时宰相韦贤,韦贤去世,韦玄成佯狂让爵于兄,朝议高其节,拜河南太守。汉元帝永光初接替于定国做了宰相,封侯。匡衡:建昭三年,代

    • 宋仁宗的后妃中 有哪几位福泽绵长、高龄寿终正寝的?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宋仁宗

      宋仁宗赵祯,宋朝第四位皇帝,在位四十二年,是两宋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随着电视剧《清平乐》的热播,这位中国历史上敦厚、仁善的天子越来越受到大家的推崇与了解。除了仁宗本人,《清平乐》中也演绎了仁宗与后宫嫔妃的诸多事情,仁宗在位时间颇长,他的后妃,更是有几位福泽绵长的,其中一人竟然以93岁高龄寿终正

    • 明清温病四大家分别是哪四位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明清,温病,大家,别是,四位,相信,大家,应该,知道,明朝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在明朝末年的时候,温病学派在南方兴起,这个学派主要是研究外感温热病为中心。在明清时期温病学派的瘟疫可是非常流行。在当时,热病非常盛行。所以为了研究此病逐渐就形成了这个学派。那么关于这个明朝温病四大家分别都是哪四位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叶天士叶天士(1666年1745年

    • 崖山海战的崖山是现在的什么位置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崖山

      说到崖山海战很多人都感觉到了力量,非常的振奋人心,虽然输了,但是气节还在,但是最近很多人也比较好奇,这个崖山海战的崖山在今天的什么位置呢?这个问题也还是值得大家讨论和学习的,下面我们可以一起来简单的分析揭秘看看,看看这个崖山海战的崖山具体在什么地方吧。崖山的具体位置在我国的广东省新会市城区以南约50

    • “丞相”称呼的历史由来 丞相的权责介绍 哪些人担任过丞相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丞相

      丞相,是中国古代官名,宰相正式职称之一。一般指帝王下面的最高行政官员,辅佐皇帝总理政事的百官之长。[1]在战国、秦朝、汉朝直至明朝初年,是辅佐君主的次高官吏,历经三公九卿制和三省六部制,但不是每个朝代均设立。在汉朝仅次于相邦(后避汉高祖讳,史料均改称相国)。宰相制度在中国有长达数千年的历史。相与仆